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闲扯佩索阿 [打印本页]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7-8-30 11:38
标题: 闲扯佩索阿
佩索阿的伟大还有待进一步发现。哈罗徳·布卢姆尽管把他列入西方大典的26位作家之中,但是论述少且不深入,西方许多评论都纠缠在他那已知的72个异名人身上(孙悟空),大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无人堪比的文学奇观,甚至有人著书称佩索阿是“没有过的人”,是一场神话。佩索阿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被欧洲世界发现的,当时任何哲学思潮任何文学流派都已经说不上是何等的新鲜,上帝已经死去一百多年,权威消解,新的理论、新的胡说八道可能在第二天成为黄花;在这样的氛围下,如果佩索阿被赋予“神话”、或者“没有过的人”这样的封号,无疑意味着他取得了“上帝”的封号,他已经建立自己的宗教。

 倒是葡萄牙人自己比较平静。但是他们嗔怨英语读者对佩索阿可能认识不足,佩索阿的葡文是难于翻译的。还有读者称佩索阿关注的是最基本的感情、最基本的思想,或许,这就是佩索阿的动人之处,他的无人能及的伟大的所在,可能在发掘人与人性的努力上谁也没有取得过佩索阿的深度。

 与同为现代派大师的普鲁斯特相比,佩索阿弃绝生活的态度更为坚决,虽然两个人同样关心灵魂,如果说,普鲁斯特用回忆深入到人类心灵密布的蛛网中去,以此来还原人生的话,那么佩索阿则在往人类心灵的无底洞回归时,比普鲁斯特走得更深入,走得更义无反顾;如果普鲁斯特在深入时流连缠绵于已逝的风景的话,佩索阿则用感受的锋芒与思想的犀利,轻松且沉重地粉碎风景,并将粉碎前的风景置于头脑中加以审美,于是你会发现他那本主要的著作,假托异名人索阿雷斯的《不安之书》所要透露的,并不是仓惶的“惶然”、表面的“不安”,那是对世界、对自己的摧毁,是清醒的“不安分”,是要在一堆废墟中,用一个个假象的人的目光,建立起观看人生的新角度的疯狂。
作者: G.Z.D    时间: 2007-8-31 10:33
头像不错^^韩波也听linkin啊?
作者: mu    时间: 2007-8-31 10:58
标题: 好象提前归来了!
在译文看到这个头像了啊,知道就是韩波
佩索阿这种“将粉碎前的风景置于头脑中加以审美”的方法,我已完全的学会了,是从尼采那里。
佩索阿是一个更深沉的尼采。
作者: G.Z.D    时间: 2007-8-31 11:24
在北京买到的那本<惶然录>竟然发现是韩少功译的...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7-8-31 12:27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7-8-31 10:58 AM 发表
在译文看到这个头像了啊,知道就是韩波
佩索阿这种“将粉碎前的风景置于头脑中加以审美”的方法,我已经完全的学会了,是从尼采那里
佩索阿是一个更深沉的尼采。


牧场的这个尼采我还不清楚。这个闲扯是三万字时候的一点个人感觉。六万字的时候跟友人闲聊,居然总结出一个叔本华,真是非常有意思。当然,叔本华和尼采还得去细细地读点东西。

另外,没有“回来”,这几天憋不住,拼命偷闲。
作者: 飞鸟幻日    时间: 2007-10-16 11:28
用昆德拉的口头禅来形容佩所阿——不媚俗。
包括:不卖弄技巧;尽量忠实于内心;不设篱藩。
呵呵
作者: mu    时间: 2007-11-4 12:58
又读了韩波发来的译文,佩索阿走得有点太远了。
我对他有了一个新的印象:他就像一个疯了的巴赫,把疯狂的念头一丝一丝地,纯粹理性地写下来。
发现自己对二十世纪文学有些疲劳了……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7-11-9 16:10
现在不大读小说了。喜欢散文和诗歌。对二十世纪的几个大家,还是很有兴趣的。

读佩索阿这样的作家确实是要命的。我也觉得。至于疲劳,审美疲劳肯定会有的。不过,牧场不觉得在古人看来,我们这些现代人都是无道德的疯子么?或者,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看来,古人有些无趣么?

最近一直在翻柏拉图的小册子,THE SYMPOSIUM,一个最明显的体会就是,一切形而上的东西都是不必要的。最实在的自然是稳稳当当过日子。不过这样也是会疲劳的。《不安之书》的一个关键词是 tedium,无聊。因为无聊,所以不安,因为不安,所以有生趣。

对佩索阿的另一个异名人 the baron of teive 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人理想的生存是)像唯物主义者一样生活,像唯心主义者一样思考。——想要活得像个正常人,同时把自己与死人区别开来,这大抵是一条不错的训诫吧。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