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感觉中国新教非常排斥天主教,东正教~` [打印本页]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3 14:42
标题: 感觉中国新教非常排斥天主教,东正教~`
当然相反也有点~`
作者: Nyx    时间: 2007-9-3 21:40
当然,因为他们没有公教、正教 正统。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7-9-4 11:32
原帖由 Nyx 于 2007-9-3 09:40 PM 发表
当然,因为他们没有公教、正教 正统。

呵呵,新教和天主教Catholicism,东正教Orthodox Church之间恐怕还是教义的问题。如果说排斥,应该是天主教的明显些,举个简单的例子,新教的教堂可以向天主教开放,天主教堂往往是戒备森严,令人生畏。不过事情也不是这么绝对,我认识一个位中南神学院的修士为人就极其和善。教派之争历史造成,无关乎谁对谁排斥更大,关键是双方都觉得自己掌握的了真理。当然,就个人而言,我是站在新教一边。
作者: Nyx    时间: 2007-9-4 12:22
呵呵~楼上的说的也有道理,主要是教义问题,和自知真理。
但似乎这从另一方面新教要比公教和正教混乱吧,新教有上百个教派啊~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偏向于公教这一边的。因为它是有多神形成一神教的犹太教的传承,虽然历史上公教作了一些不好的事。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4 16:13
天主教的确问题还是比较~`
作者: Rebecca    时间: 2007-9-4 19:19
原帖由 Nyx 于 2007-9-4 12:22 PM 发表
从另一方面新教要比公教和正教混乱吧,新教有上百个教派啊~

我是偏向于公教这一边的。因为它是有多神形成一神教的犹太教的传承,虽 ...

这两句我不是太明白,请说具体些为什么新教有上百个教派,是哪些呢?下一句更是不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Rebecca 于 2007-9-4 07:20 PM 编辑 ]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4 19:55
公教就是天主教吧~`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4 19:57
路德宗(Lutheran Church)

    又称信义宗,是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对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因信称义”,《圣经》的权威高于教皇;信徒凭《圣经》直接与上帝交通,不必通过教会神职人员作中介;不服从罗马教皇管辖;教会的组织形式可因地制宜。路德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出现于德国,后来主要传布于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18世纪随着德国移民传入美国。在基督教近代传教运动中,路德宗也传到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加尔文宗(Calvinists)

    又称长老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信徒因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相信上帝预定论,即人得救全凭上帝的预定,自己无能为力;基督只为“选民”而死;不相信圣餐中的饼酒是耶稣的肉体和血,反对婴儿受洗;屏弃祭台、圣像、祭礼;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和牧师共同治理教会。加尔文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瑞士,后来逐渐传布到荷兰、法国、英国、东南欧国家和北美等地。在基督教传教运动的过程中,它又传入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

    亦称圣公宗,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英国,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使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受罗马教廷管辖,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为英国国教。它自称与公教、正教同为古老教会,保有使徒亲自传下来的主教制度和正统教义;支持宗教改革;在礼仪万面承袭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传统,但也受到加尔文宗等教会很大影响。在英国殖民扩张活动过程中,安立甘宗逐步传到北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19世纪后,安立甘宗传入中国。1949年以前,它一直是中国基督教(新教)的重要宗派。

    卫斯理宗(Wesleyans)

    又称“循道宗”,是以该宗创始人英国约翰·卫斯理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统称。该宗于18世纪产生于英国。它提倡遵循各种道德规范;认为传统传教活动不足以应付现存社会问题,主张改良社会,着重在下层群众中开展传教活动;宣传内心的平安喜悦即幸福。卫斯理宗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拿大等国。鸦片战争后,它传入中国,称美以美会或监理会。1940年,中国的卫斯理宗各派系联合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

    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公理即“公众治理”之意,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治理,以民主方式推选牧师;不赞成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只设联谊性机构;各教堂体制与礼仪由该堂信徒自已决定。独立教会由教徒群众管理。公理宗一般坚持《圣经》是信仰的权威,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它于17世纪随着英国移民传入北美,在英语国家影响较大。19世纪初传入中国。

    浸礼宗(Baptists)

    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于17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和流亡于荷兰的英国人当中。它反对给婴儿施行洗礼,认为受洗者必须达到能够理解受洗意义的成年期才能领受洗礼,并主张受洗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强调各教堂独立自主,不受政府或其他教会干预。浸礼宗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较大。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从美国南方传来中国的教会称作“浸信会”。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4 19:58
卫斯理宗(Wesleyans)
个人比较倾向
作者: Nyx    时间: 2007-9-4 21:55
coldboy很棒啊~
呵呵,新教最初是由1517年由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后形成的基督宗教教派。后来又不断分裂乃至现今上百个教派,
不过主要的大宗、派、会有路德宗、归正宗、安立甘宗、卫斯理宗、公理宗、基督复临派、真耶稣教会、普救派、唯一神派、耶和华见证人派、一位论派、公理宗、灵恩派、基要派、再洗礼派、福音派、浸贵格会、浸信会等等。
每个大宗、派、会又分成两个或数个小派系,如归正宗有三大小派系:长老会、归正会、清教会;灵恩派有两大小派系:五旬节会、神召会;福音派有两大小派系:布道会、宣道会。因此光大派系就近百了,再加上大派又分小派系,因此基督新教至少有上百个教派。

而且其中有些大教派如唯一神派、一位论派、耶和华见证人派等是不承认三位一体神(圣父、圣子、圣灵),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人而非神的一个位格。并且新教各教派教义等等也大不相同。^^小R知道了吗?

下一句我的意思是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分支、传承,其中公教(也就是我国翻译的天主教)是最接近最终的犹太教(就是一神犹太教)的,它是从基督教创立一直流传至今的。

下半句就是犹太教在创立之初是多神宗教,就像世界上的任何一神教都是由多神教演变而来的一样。希伯来人(古以色列人/犹太人)最初信仰的主要是美索布达米娅诸神和一些迦南、埃及等地的神祗的。

[ 本帖最后由 Nyx 于 2007-9-5 01:19 PM 编辑 ]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5 08:08
愿神保守我们~`
作者: Erato728    时间: 2007-9-5 16:29
原帖由 Nyx 于 2007-9-4 12:22 PM 发表
呵呵~楼上的说的也有道理,主要是教义问题,和自知真理。
但似乎这从另一方面新教要比公教和正教混乱吧,新教有上百个教派啊~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偏向于公教这一边的。因为它是有多神形成一神教的犹太教的传承,虽 ...


我想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多神polytheism和多种解释的hermeneutic。
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阁下在这里会用如此肯定的语气将大公教会看为一神教,并且是犹太教中一神论传统的传承?
回顾大公教会的历史,它在基督教早期,也就是3-5世纪的教父时代确实成绩斐然,那时的教会满有圣灵的恩典,在与异端和异教的斗争过程中涌现出了伟大而杰出的护教士和哲人。尼西亚会议,特伦特会议,等几次大公会议更是确立和强化了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三位一体学说,基督的神人二性。
我更不否认罗马天主教是个活化石,对它维系了千年的生命而肃然起敬,更对刚刚蒙主宠召的约翰•保罗二世教皇及梵二会议的精神表示出钦佩。罗马天主教与时俱进的能力确实常令人惊叹!
但我想说的是,之所以说它是活化石,并不是指它从信仰上继承了早期犹太教的一神论传统,事实上忽略它主体的圣母崇拜不说,在蛮族入侵之后,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开始流行起圣徒崇拜。而且这种圣徒崇拜在欧洲的乡间非常活跃,尤其在意大利。在乡间有许多节日以圣徒的名字命名,人们到处传说收集到了圣徒的骸骨,后来欧洲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主保圣徒。像英国的圣乔治,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俄罗斯的圣安德鲁等等。至于东正教的圣徒崇拜就更叫疯狂,据说俄罗斯东正教会现在还有专门的封圣制度,只要某人在某地被认为行了神迹,东正教牧首会召集相应的人士前往查验,情况属实则可封圣。在俄罗斯还有专门存放圣人遗骸的匣子还经常发出玫瑰的香气等等,天花乱坠。
天主教在组织形式上继承了古罗马的机构形式,严谨,森严,具有极高的效率,能将各阶层的教士组织起来。它的常设机构有主教会议,枢机主教会议以及选举教皇的红衣主教会议。当5世纪末罗马帝国濒临崩溃时,是当时的基督教会(现在的罗马天主教会)扮演了救亡图存的角色,像大格里高利等这样伟大的教皇就是那时的精神领袖,他们把古罗马的政府机制活活搬进了教会的组织形式中。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罗马天主教就把自己和欧洲政治久久地纠缠在了一起,他们自称主赐给了彼得这样的权柄。事实上整个中世纪前期,教皇在欧中政治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主导性的。罗马天主教在神和人之间设立了如此等级森严的中介,实在不能说是一神论的直系后裔。教皇更不是什么伟大的代言人,解释圣经的权力也更不应该为罗马天主教会所独揽,如果要等到全世界人都学会了拉丁文才能去读圣经,我想上帝都会觉得太愚蠢了。而且事实上罗马天主教的唯理主义让人感觉傲慢和繁琐,人不是凭借自己的理性去认识上帝,而是凭信心去经历他。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和遵奉是天主教的核心,关于这点要说可就长了,人类对母亲的情节在这里得以集中体现,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当时中东地区大母神或者说对伊什塔尔女神崇拜的遗留。母亲总是和蔼的,亲切的,父亲的形象总是严厉的。但是基督教信仰中明明白白说了: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若不藉着他,没有人能到神那里去。没有说若不藉着圣母的代求,人们就不能直接面向上帝倾诉!圣徒崇拜兴起之后还有圣徒带求的。这些实质上与多神崇拜无异,又学者认为天主教后来的圣徒崇拜可以视为日耳曼民族多神崇拜的变体,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至于新教的教派林立,确实是许多人诟病之处。但我个人认为,新教教派虽多,但其形散神不散。《圣经》每个人都可以读了,自然每个人读完之后对它的解释和认识就会不同,这就是所谓的hermeneutic problem而不是polytheism problem。而新教的核心就是sola gratia,sola fide,sola Scripture(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圣经)。人们常简称为“因信称义”,可能英文更准确些By faith. 因为唯独恩典的意思就是单单因为上帝不可测度的恩典,我们才会有信心,才能被上帝视为义。而不是说“因为我们信,所以……”,我们始终不是那个“因”,也不可能成为那个“因”。然而确实新教形式和组织上分散容易使异端滋生,但这也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要知道,细菌只滋生在最潮湿最肥沃的土壤里,也许我们可以期待这些教派将会在某一天统一,但也许他们也会一直散乱下去,这都是上帝的恩典。真理只有一个,但对真理的解释和认识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真理本身就是这些断片的综合?

见刘斑竹的“五个唯独”
http://www.reeds.com.cn/viewthre ... &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Erato728 于 2007-9-5 04:37 PM 编辑 ]
作者: Inanna    时间: 2007-9-6 10:24
" 路得神学就是源于怕上帝生气,如他怕其父生气一样"
-------->美国精神学家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青年路德>>
"路德是酒徒和说谎者"
-------->牟则尔(Thomas Muntzer, c.1490-1525)

马丁路德的"传奇"生平事迹
1483年11月: 马德路德出生在日耳曼(人称日耳曼为改革发源地)中部绍森几亚(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里本(Eiskeben)-->撒克森选候领地......他的父母是农民, 自幼家中不算太富有, 而且他的父母经常打路德. 自少他就处在深怕其父母发怒的环境下成长.因此他在少时, 就已经为炼狱(其实在以前的正典圣经永没有炼狱这个观念,这个观念是源于马克比书第12章45节的,可是后来因着教会和教皇控制人民思想的需要,用这个炼狱的恐吓手段来控制人民,使其臣服而在圣经章节中加上,但是由于人民对炼狱的恐惧过深,因此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 2便籍着十字军东征来得到赎罪卷,以减轻炼狱中的受刑)中永火而恐惧! 他就是这样处于一个惧怕其父母发恶和炼狱观渡过了年轻的时期.  
1502年: 路德在尔笔特大学毕业
1505年: 当路德经过史托顿轩时,差点被电打中,于是他十分害怕地发誓(大家可否记得圣经明确说我们不能发誓? 即使发誓也不能违背? 可是这位基督新教创教者全部做晒)说道:
"若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修士(天主教) "
在此事之后, 路德就不理父亲的反对,进入了奥古斯丁的修道会. 当时其父汉斯含泪骂他:
"去荣耀你在天上的父吧!! 不用再理会我这个父亲了!"
1510- 1511年: 在修道会当中,对神职人员腐败而感到很无奈,很失望. 而且在呢个时候, 他为此节圣经深受感动:
"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7)  
因此他决定回去威腾堡, 攻读神学博士.
1513-1516年: 深受罗马书的影响,不认为行为可以救. 并昂言说道:
"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  
而且他又惧怕圣经中的律法, 于是便自己创出惟独信心(sola fides),惟独恩典(sola gratia),惟独基督(solus Christus)等等的理念.....
1517年: 开始与天主教展开宗教大战!他反对帖次勒(Tetzel)在威腾堡贩卖赎罪卷来得败. 并将<<九十五条>>贴在威腾堡的教堂大门上,邀请各方人仕来讨论"赎罪卷","教皇赦罪权力"和"教会的财库"的内容.

1518年: 与红衣主教迦耶坦在恩斯保进行辩论
1519年: 与厄克进行辩论
1520年: 开始写小册子, 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 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
1521年1月: 教会正式开除路德的教籍
1521: 出席由查理五世在沃木其所开的会议(Diet of Worms),并在狂言说道:
"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此会议之后,路德的书被禁, 但他依然存心写书, 并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很可惜路德是依照自己的十字架神学观和因信称义神学观来翻译圣经,因此被人骂到(大家可否记得圣经中启示录曾经叫人不可以将圣经中的字句加或减? 马丁路德郄做了):
"在他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的时候,罗马书第三章28节,路德译为:"人称义是[惟独]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有人批评他擅加了字,与原文不符;他坚持在德文文法上有必要。 "  
1522年: 这年他回去威腾堡继续当改革运动的领袖核心, 不停与天主教"大战". 最后他的因惧怕上帝,惧怕其父母谩骂,惧怕炼狱观,惧怕圣经律而生成的十字架神学观和因信称义神学观而出现了今天所为的基督新教!
2) 马德路德的真人show (请看看这位"神圣"的基督新教创教者的恶行)
a) 路德将翻译圣经成德国时候, 随意按着自己的神学观去翻译. 欺骗大众!
b) 路德也自己说自己是" 粗野 ! 狂暴! 激烈! 好战!"
c) 在其它人的眼中, 路德不但是一个很火爆的人, 而且更是一个好酒成性的大酒徒(倒也难怪,大家何否记得挪亚呢位圣经中的大义人也是一个大酒徒!)
d)各位信徒请听着, 路德曾经为" 圣母玛利亚颂( Magnificat)" 作注, 而且他称言马利亚是基督之母! 并认为圣母和圣人代祷的着很重要的功效! 这点与今天的基督新教所说的背渡而辞!!!!  
e) 路德曾与天主教连手去逼害重浸派信徒, 使当时兴起了一句口头禅:
"那些要受浸的, 就让他们浸死!"
结果,重浸派 很多的领袖都惨被投入河中致死!
f)路德与慈运理谈理圣餐一事上,坚决持已见,更坚决不与对方握手. 使得今天基督新教与天主教在圣餐的问题依然谈论不停!
g) 路德之友德意志黑森公爵重婚, 路德竟私下认同他的重婚....
  
  
3) 马丁路德精句共赏 :
"我对那位公义刑罚罪人的神,说不上爱。我对他隐存忿怒;我恨他,因为可怜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惨恐惧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毁坏,还要受福音折磨。...”  
"因为你污损神的真理,愿神把你毁灭在这火里!”  
"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  
"若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修士(天主教) "
"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我是粗野 ! 狂暴! 激烈! 好战!"
"做善功的结果,就是会堕入地狱."
"我是上帝话语的奴仆"
"我是民族的战士"
"我是一个好修士,严守纪律, 我可以宣称,若有修士能因着遵守纪律就能到达天堂,那应该就是我. 在这屋的伙伴,只要是知道我的,都能够为此做证. 我若是拖延着礼拜,祈祷,阅读和其它这类的工作,我想我可能会痛苦而死."
参考书目:<<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路德其人其事>>

马丁路德最经典的一句话:在这样的战争中,放心地去掐死敌人、掠夺、放火、做一切有害的事,直到敌人被战胜,这也是基督精神的、爱的做工。尽管掐人和抢劫看起来不象是爱的做工,并且头脑简单的人会因此而认为,这不是基督精神做工,不该由基督徒来干,但是,这实际上也是爱的做工。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7-9-7 20:15
約翰*卫斯理的思想有伯拉糾和亞米繆斯的觀點,後者思想一段被視爲異端!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7-9-7 20:33
本篤XVI上臺后,東正教似乎更加反感天主教的一段行爲,一些東正教徒也開始說天主教是魔鬼、淫婦…………
作者: 恰空    时间: 2007-9-12 17:56
原帖由 Erato728 于 2007-9-5 04:29 PM 发表


我想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多神polytheism和多种解释的hermeneutic。
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阁下在这里会用如此肯定的语气将大公教会看为一神教,并且是犹太教中一神论传统的传承?
回顾大公教会的历史,它在基督 ...

要澄清一点:首先天主教绝对是一神教 每日的祈祷文中都有宣布一神信仰的字句

对于玛利亚和圣徒 天使 天主教的态度是尊敬与请求祈祷 并不是把他们当神 当然不排除有迷信的人对他们崇拜 而且 这也只是一种祈祷 你也可以完全不用通过他们
教皇问题 他只是以通谕宣布当信的教理时才具有绝对权威 其他时候 并不具有绝对权威
而教会历史上的事件只能说明 教会是由人组成的 是人就会犯错误
作者: 恰空    时间: 2007-9-12 18:00
原帖由 Erato728 于 2007-9-4 11:32 AM 发表

呵呵,新教和天主教Catholicism,东正教Orthodox Church之间恐怕还是教义的问题。如果说排斥,应该是天主教的明显些,举个简单的例子,新教的教堂可以向天主教开放,天主教堂往往是戒备森严,令人生畏。不过事情也 ...


你可以调查一下 真正的新教徒估计有80%的人认为天主教是异端 并且至少有10%的人认为天主教是邪教 而天主教徒大部分认为自己和基督教是一家人

刚不久我有一位天主教朋友到基督教堂 人家问她 她说自己是天主教的 马上被赶了出去
作者: Nyx    时间: 2007-9-13 10:25
我也同一楼上的,实际上自从梵二会议后。大公教便改变了以往对新教的诸如“抗罗宗”“誓反教”等称呼,而称之为离教的兄弟教会。

而新教个教派的绝大部分新教徒,不断的诬蔑、诋毁大公教。
说大公教是最大的异端,大公教是邪教的比比皆是。

新教教堂不是新教徒不许入内,大公教教堂非教内人员也可以入内的。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9-13 16:57
天主教 中世纪一直把 路德教当成真正的 “敌人”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7-9-13 19:15
上帝叫我们爱邻如己,但如果邻居是摩尔人,尽可以砍他们的脑袋.
——《黑爵士》


以上就是诸位辩论之后给我的感觉。。。。。。嘿嘿
作者: 夏洛岚海    时间: 2008-11-8 22:40
原帖由 恰空 于 2007-9-12 18:00 发表


你可以调查一下 真正的新教徒估计有80%的人认为天主教是异端 并且至少有10%的人认为天主教是邪教 而天主教徒大部分认为自己和基督教是一家人

刚不久我有一位天主教朋友到基督教堂 人家问她 她说自己是天主教的 ...


嗯,对天主教是真的不熟。。单看我所处的地方,基督教堂可以说遍地都是。天主教堂就很少了。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8-11-28 21:34
原帖由 恰空 于 2007-9-12 17:56 发表

要澄清一点:首先天主教绝对是一神教 每日的祈祷文中都有宣布一神信仰的字句

对于玛利亚和圣徒 天使 天主教的态度是尊敬与请求祈祷 并不是把他们当神 当然不排除有迷信的人对他们崇拜 而且 这也只是一种祈祷 你也 ...



而教会历史上的事件只能说明 教会是由人组成的 是人就会犯错误
聖經上說耶穌基督是人神之間唯一的中保,而天主教卻發明了其他的中報,並且人的呼聲必須要通過這第二層中保才能到耶穌那裏,根本就是勝景的名義顛覆聖經~天主教宣稱教皇無謬,就是把人神化!居然還打着基督教會的旗號,怎麽不是異端?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8-11-28 21:38
原帖由 恰空 于 2007-9-12 18:00 发表


你可以调查一下 真正的新教徒估计有80%的人认为天主教是异端 并且至少有10%的人认为天主教是邪教 而天主教徒大部分认为自己和基督教是一家人

刚不久我有一位天主教朋友到基督教堂 人家问她 她说自己是天主教的 ...


那是因爲上帝在聖經中教導我們要分別,不可與異類同流合污,免得被它們帶入深淵。而天主教卻希望把佛教、伊斯蘭等等宗教全都吞併,成爲世界第一大教派。

上帝是讓人得救,而不是壯大人們的虛榮!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8-11-28 21:40
原帖由 Nyx 于 2007-9-13 10:25 发表
我也同一楼上的,实际上自从梵二会议后。大公教便改变了以往对新教的诸如“抗罗宗”“誓反教”等称呼,而称之为离教的兄弟教会。

而新教个教派的绝大部分新教徒,不断的诬蔑、诋毁大公教。
说大公教是最大的异端 ...


請不要憑空臆斷!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