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被孔子与司马迁屏蔽的历史——一个思想者的自言自语(代后记) ——李 吉力(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5-10-26 20:33
标题: 被孔子与司马迁屏蔽的历史——一个思想者的自言自语(代后记) ——李 吉力(转贴)
被孔子与司马迁屏蔽的历史

一个思想者的自言自语(代后记)
  
  。李 吉力。
  
  
  一
  
  老子在讲说自己的思想时,充满无可奈何的神情。
  
  孟子宣讲仁政,不仅理直气壮,而且滔滔不绝,气势磅礴。
  
  韩非子讲说权术,带有一种赌徒在赌桌上的冲动和焦灼。
  
  庄子是个诗人,却开创了中国的散文传统,自由,空灵。庄子散文是自言自语,不干预他人,不干预生活。庄子散文最精彩的段落,有类于婴儿的呢喃。
  
  孔子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学问家,不断地教导别人,却忘记了自己所知道的乃是毋需赘言的常识。
  为了将孔子所说的常识提拔为唯一的思想,后来的帝王索性废黜百家,独尊儒家。为了抬着孔子吓唬他人,后来的学者没完没了地填补孔子当年留下的语言空隙,把孔子的话说到了不需要再思考也无法再思考的地步,从而在没有思想家的年代里扮演思想家。
  
  孔子由地平线变成高山,是因为历史地表的下沉,是因为人心的不断沦落。中国人的不断堕落,使孔子终于成为圣人。
  
  
  二
  
  《山海经》里的人物,乃是最为本真的中国人。就像《尼伯龙根的指环》,照见了最纯真的日耳曼人一样。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则是西方人的民族原型。
  
  中国的演义,满目疮夷。《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还有《水浒传》之类,十分生动地呈现了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创伤。
  
  《红楼梦》是对《山海经》的回归,天然浑成。
  
  禅宗的崛起,让人回忆起孔子以前的年代,追溯到《山海经》的苍茫和混沌。禅,在中国人是对自由的回忆和回归。禅宗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中国式文艺复兴,一直到《红楼梦》的问世,才使人蓦然回首,发现那人真的站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是混沌,被孔子开窍,然后由禅宗修复。所以我说,禅宗开启了中国式的文艺复兴。
  
  
  三。
  
  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并不是在讲说一种不存在的理想政治,而是对周以前历代政治方式的回忆。必须联系《尚书》,才能看出老子政治思想的针对性。周王朝建立之后,周公和召公,主要是周公,发布了一系列的诰文,由此开始了中国政治有为而治的历史。仔细对比一下,所有这些诰文,与老子的政治思想刚好相反。周公在诰文中不仅有为而治,把治国比作“梓材”,而且禁酒,禁娱乐,给民众规定这个,规定那个,一步一步地剥夺民众自由生活的权利。从《尚书》中的这些官方文件亦即诰文来看,周公确实奠定了几千年的中央集权专制政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乃是对天赋人权的认可;而老子的小国寡民,则是对中央集权的不认同。
  
  中国政治的联邦制思想,应该追溯到老子。
  
  
  四。
  
  老子的修身养性,以回归婴儿,返回自然为原则;而周公的所谓德政,则要求人们以服从国家需要和社会秩序为道德准则。
  
  老子的自然观,恰好是对从周公到孔子的非自然道德观的不以为然。这也是历史记载和传说中所描述的,孔子拜访老子时,老子不认同孔子的关键所在。
  
  从《尚书》读到老子《道德经》,可以看出周室的症结所在;从《道德经》读到《尚书》,便可读出《道德经》对周公建制的批判意味。
  
  由于老子的不争原则,人们读《道德经》似乎看不出其具体的批判性;但一对照《尚书》,其批判性便一目了然了。
  
  
  四.
  
  《尚书》中的《召诰》,虽然记载了召公的诰令,但主要体现的依然是周公的政治思想。
  
  周公的政治思想和后来孔子的道德要求,建构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召诰》中,召公对殷商的批判自相矛盾。以否定纣王一朝推翻整个殷商,同时又承认殷商大多数王者,“兹殷多先哲王在天”。既然殷商多先哲王,那么周室为什么不照这些殷商先哲王的无为而治而治天下呢?召公不敢否定整个殷商,于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而制作纣王无道,周灭殷商有道的弥天大谎。
  
  五.
  
  召公谏弥谤,是召公圣明呢?还是周公所建立的专制政治出了问题?周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弥谤问题。言论不自由的根源,不在于周厉王的个人品质,而在于周公(连同召公自己)建立的专制集权。
  
  周公召公建立的专制政治,必然会剥夺言论自由。召公在规劝周厉王的同时,却想不到反省自己做了些什么。
  
  倘若摆脱了孔子的阴影读《尚书》,周公建立周王朝的实质,便可一目了然。周公的专制政治,需要孔子的道德谎言作补充;反过来说,孔子也正是为了维护周公的专制政治而撒谎。
  
  孔子成为教条,成为意识形态,似乎就不需要弥谤了,因为言论有了标准,言论自由被一个最大的谎言在无形中给剥夺了。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乃是周公-孔子政治和思想模式的必然要求。
  
  当周公和孔子一步步地剥夺人们的自由时,可将老子的《道德经》归结为四个字,还我自由。
  
  
  六.
  
  所以,老子强调,天下出现所谓的圣人,表明社会出了问题。真正的圣人,或者说历史上的圣人,大都是无言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子被人逼着才写下了《道德经》的缘由。
  
  但也正是因为圣人的无言,造成了孔子的有言和有理,谎言成真,庸人成圣。
  
  爱,是毋须言说的。老子《道德经》通篇不见一个爱字,但爱在其中。而孔子的所谓仁者爱人,并非以慈悲为怀,而是以爱治人。
  
  
  七
  
  司马迁写《史记》,号称愤发著述。写诗歌,散文,小说尚且不可意气用事,更何况写历史呢?
  遭受冤屈,发愤著书,虽然精神可嘉,却史识庸常,没有越出孔子的雷池半步。
  
  可能也因为是愤而著述,结果把老子和韩非子混在了一起。此错实在离谱,难以原谅。
  
  汉武帝给司马迁动了宫刑,司马迁的《史记》给中国历史做了同样的手术,只是,那把手术刀,是孔子提供的。
  
  
  七.
  
  司马迁写到秦始皇的暴政时,就没想到,羸政所做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在周公召公的一系列诰书里,看到青萍之末。
  当然,当年孔子在热烈赞颂周公时,也根本不会想到那样的武力统一,最后必然会导致秦始皇式的暴政。
  
  相比于秦始皇,周武王确实明智和仁慈,他不仅恭恭敬敬地请教箕子,还知道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更知道把人家的国家还给人家,并且还明白不能还给微子启那种抱着祭器前来投降的家伙,而是还给了骨子里依然是个殷商人的纣王之子,武庚。如此等等。相对于秦始皇的暴虐,周武王的圣明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司马迁有没有想过,周武王为什么能够如此圣明?或者说,相对于被周灭掉的殷商,周武王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圣明呢,还是一种忏悔的表示?假如是忏悔,那么周武王又在忏悔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忏悔?
  
  司马迁一叶障目,而那张叶子,就是孔子。
  
  秦始皇把姬姓周室对殷商的那场战争,推到了极端,从而以十分暴虐的暴力统一方式,彻底根绝了以和平协议达成联邦的历史可能性。
  
  书同文,少数民族不在内,所以他们得以保留了能歌善舞的天性。
  车同轨,没见得道路因此如何的四通八达,倒是同样的马车,走了几千年。
  量同衡,欧洲直到今天才统一货币,人家没有秦始皇的后代发达么?
  
  
  八.
  
  周以前的中国,是个诸侯联邦,殷商王室,不过是诸侯长而已。殷商的政制方式,便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当年禹帝制定的洪范九畴,乃是这种无为而治的政治纲领,或者说政治模式。我想,这就是箕子为什么要耳提面命般地告诉周武王洪范九畴的根本原因。
  
  箕子的劝告,或者说警告也行,周武王可能听进去了,可是他一年之后便郁郁而终,来不及把洪范九畴,也即是无为而治,定为周朝的政治体制。当然,也可能他一直犹犹豫豫,不知如何办才好。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但不管怎么说,周武王一死,周公便为所欲为了,下了一系列的诰令,完全违背洪范九畴的政治传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有为而治时代。
  这就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遗憾的是,司马迁看不懂这样的历史奥秘。可悲的是,由于司马迁没有看懂,以后的中国人似乎就永远看不懂了。
  
  中国的专制政治,自周公始。
  
  中国历史之所以会不断地循环,中国人之所以几千年不见长进,人心之所以会沦落到黑暗的地步,秘密起始于商周之交,孔子修史,司马迁写史等等这一连串的事情上面。在孔子和司马迁的阴影笼罩之下,后来的中国人还怎么读得懂老子的《道德经》呢?
  
  
  九.
  
  老子就是韩非子,人人都那么说。尤其是那些学者教授,所谓的文化人。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这与其说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不如说就是周朝以前的政治现实。无为而治,相对于周公的种种诰令;而小国寡民,则相对于中央集权大一统。
  
  司马迁看不清这些,所以我说,《史记》对中国历史动了宫刑。
  
  
  十.
  
  文学境界,有大乘小乘之分。独善其身,孤芳自赏,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小乘也。大乘者,或者慈悲,悲悯,或者谦卑,无我,也可说淡出自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雨果,托尔斯泰,如卡夫卡,如曹雪芹。
  
  托尔斯泰从对娜塔莎受引诱的谴责,想到了对安娜卡列尼娜偷情的道德审判,结果一写却写成了对她的同情,最后写出了对她的悲悯。但这依然只停留在小乘境界。直到《复活》,托尔斯泰终于写出了伟大的悲悯情怀,从而十分谦卑地请求妇女原谅他的罪过。
  
  写作《吴越春秋》时流的是眼泪,写作《商周春秋》时流的是心头的血。
  
  或说,走到天边,说话也要口对着心。写作也一样,以心为基准。
作者: mu    时间: 2005-10-27 17:45
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作者: 道济    时间: 2005-11-7 12:59
如果写这篇文章作者的精神境界有孔子的一半就好了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5-11-8 21:02
其实孔子的很多思想还是符合道家的,我们后人看前人当然容易。毕竟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不苛求古人,也不能苛求今人,如果人人都要有对方同样的精神境界才可评述的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是可以做了。
作者: 道济    时间: 2005-11-9 12:21
Originally posted by chinesepoet at 2005-11-8 09:02 PM:
其实孔子的很多思想还是符合道家的,我们后人看前人当然容易。毕竟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不苛求古人,也不能苛求今人,如果人人都要有对方同样的精神境界才可评述的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是可以做了。

所以人贵在自知之明不是吗,其实这篇文章的作者对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多深的了解,如果都不自知而妄加评论,那显然是很愚蠢的
作者: 道济    时间: 2005-11-9 12:27
其实我并不是说他不应该去评论
作者: ynngrass    时间: 2006-1-11 12:28
好像有失偏颇哦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6-1-15 12:51
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论述问题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篇文章很精彩。不是吗?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