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大仲马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JuanFT7
时间:
2005-10-29 15:06
标题:
大仲马简介
1802年7月24日,被法国人称为“文坛火枪手”的大仲马(1802——1870)在巴黎东北方向不足一百公里的小镇维莱科特雷诞生。
大仲马的祖父德-拉-帕埃德里侯爵原本是圣多明哥岛上的一个充满激情而好色的贵族,家里有一大群黑人奴仆,其中一个名叫露易·仲马的女黑奴给他生了一个混血儿,这便是大仲马的父亲托马斯·亚历山大。托马斯成人后想去参加拿破仑的军队,允德-拉-帕埃德里侯爵不许他使用自己的姓氏报名参军,这个傲慢的老贵族认为一个混血儿士兵使用自己的贵族姓氏,是有辱门庭的。托马斯只好用母亲的姓氏参加了拿破仑军队。由于他作战勇敢,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就由一名士兵升为一名将军。拿破仑开始独裁统治之后,由于托马斯是个激烈的共和党人,被解除了军职。托马斯郁闷而死时,大仲马才3岁半。不到四岁的他,竟拖起一条火枪,嚷着要”干掉打死父亲的上帝“。接着,祖父又破了产,大仲马的家境一下子陷入困顿之中。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后,大仲马已经13岁,他曾被视为波拿巴分子而受到歧视。他的母亲想重振家业,便让他做出抉择,是采用帕埃德里这个古老而又尊严的贵族姓氏呢,还是保留黑奴的姓氏仲马呢?这两个姓氏的高低贵贱,以及哪一个对自己的命运影响大,少年仲马心里非常清楚,但他还是坚定地对母亲说:“我保留亚历山大·仲马的名字!”
大仲马20岁那年准备闯荡巴黎,但他身无分文,无法成行。偶尔的一天晚上,他来到酒店里与人赌弹子,凭借在乡间游逛时练就的高超的弹子技术,他赢了满满一口袋钱,当夜便告别母亲,狂喜地奔向巴黎。
到巴黎之后,大仲马幸运地遇到了父亲的旧友福阿将军,经福阿将军举荐,他当上奥尔良公爵府上的公务员。生活稳定之后,大仲马把母亲也接到了巴黎。为了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大仲马在当差之余,经常替法兰西剧院誊写剧本,以增加收入。许多精妙的剧本让他深为着迷,常常忍不住放下誊写的剧本,动手写自己的剧本。有一天他来到法兰西剧院,径直走进当时著名的悲剧演员塔玛的化装室,张口就说:“先生,我想成为一个剧作家,你能用手碰碰我的额头,给我带来好运气吗?”塔玛微笑着把手放在他的额头上,说:“我以莎士比亚和席勒的名义特此为你这个诗人洗礼!”大仲马一点儿也没在意这位大演员善意的玩笑,他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郑重其事地说:“我要在你和全世界人面前证实我能做到!”
然而,大仲马花了三年时间写出的大量剧本,没有一个被剧院接受并上演。直到1928年2月11日傍晚,法兰西剧院才给他送来一张便条:“亚历山大·仲马先生,你的剧作《亨利三世》将于今晚在本院演出。”大仲马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时,才发现自己没有体面的硬领,他连忙用硬纸剪了个硬领,套在脖子上便飞奔剧院。但是到了剧院他却无法靠近舞台,因为连座席间的通道上都站满了观众。直到演出幕落以后,剧院主持人请剧作家上台时,大仲马才得以出现在台前,顿时,暴风雨般的喝彩声响彻剧场。当时的报纸如此描述他:“他的头昂得那么高,蓬乱的头发仿佛要碰到星星似的”。这个带着硬纸领子的混血儿一举成名,一夜之间成了巴黎戏剧舞台上的新帝王。
紧接着,大仲马的另一个剧本《安东尼》演出后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大仲马在巴黎成了最走红的青年剧作家。尽管如此,巴黎的许多贵族和一些文坛名家们仍然蔑视他的出身,嘲讽他的黑奴姓氏。甚至像巴尔扎克这样的大家也不放过嘲笑他的机会。在一个文学沙龙里,巴尔扎克拒绝与大仲马碰杯,并且傲慢地对他说:“在我才华用尽的时候,我就去写剧本了。”大仲马断然地回答道:“那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了!”巴尔扎克非常恼火,进一步侮辱大仲马:“在我写剧本之前,还是请你先给我谈谈你的祖先吧——这倒是个绝妙的题材!”大仲马也火冒三丈地回答他:“我父亲是个克里奥尔人,我祖父是个黑人,我曾祖父是个猴子;我的家就是在你家搬走的地方发源的。”
戏剧创作的成功使大仲马名声大振,他也因此得以加入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历史也证明了大仲马的戏剧创作活动对浪漫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的《亨利三世》,最早为浪漫派戏剧开辟了道路,也使他成了浪漫派戏剧的先驱者之一。但是,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却是他创作的一系列历史传奇小说。大仲马的作品浩如烟海,据他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但他的研究者却认为,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写作工厂里一些“枪手”们的“捉刀”之作。即便属于他创作的80多部小说中,也都有奥格斯特·马奎的很多心血。马奎是一个善于编排情节的学者,并且精通历史。
经过时间的无情淘汰,大仲马的大多数小说早已被人遗忘,甚至绝迹。目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只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几部作品。无产阶级文豪高尔基曾称赞《基督山伯爵》是一部“令人精神焕发的书”。但是,同一些伟大作家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还没有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也无法进入19世纪文学第一流的杰作行列。因此,在法国文学史上,大仲马的地位还不能和巴尔扎克、雨果等文学大师相抗衡。
然而,《基督山伯爵》毕竟是全世界通俗小说的抗鼎之作,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这本历史传奇的通俗小说给大仲马带来的巨额稿酬,也是巴尔扎克雨果们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使原本就豪爽大方、挥霍成性的大仲马生活更加奢侈。有一次,一个朋友请他捐出50法郎埋葬一个刚去世的地主管家,大仲马哈哈大笑着拿出100法郎,说:“去埋葬两个地主管家吧!”当时,他早以“基督山伯爵”自居,并已在圣日耳曼昂莱山脚下濒临塞纳河的地方买下一大块地皮,准备建筑他梦想的豪宅——基督山城堡。当建筑设计师告诉他城堡造价需要20万法郎时,这位“伯爵”大人豪放地说:“但愿比这更多一些!”基督山城堡于1847年7月25日竣工,建筑非常符合大仲马所要求的华丽风格,内部装饰也体现了他的作家身份:那些窗帘的银质挂钩上吊着他所喜欢的莎士比亚、歌德、雨果等大文豪的雕像;他自己的一尊半身雕像则安放在门厅的正中央,并且在雕像的底座上刻了一行字:我爱爱我的人。从此,大仲马经常在城堡里大宴宾客,饮酒作乐。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工夫,大仲马就把自己的财产挥霍一空,不得不把城堡拍卖给他人。
大仲马在奥尔良公爵府上当公务员期间,私生活放荡不羁,他和与自己原本同住一楼的女裁缝卡特琳·拉贝同居了很长时间。拉贝给他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在文学声誉上大大超过他的小仲马。这时候,大仲马又和一个戏剧编辑的女秘书好上了,他便抛弃了拉贝。直到七年后他成为巴黎有名的剧作家时,才认下小仲马,但是他始终没有承认拉贝是他的妻子。尽管他后来一直抚养着小仲马,并担负着拉贝的生活费用,但小仲马的内心一直与他有一种说不清的隔阂。特别是大仲马横加干涉小仲马的爱情这件事,给小仲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1848年,24岁的小仲马根据自己的爱情经历,写出了他的成名作《茶花女》。接着,他又花了将近4年时间把它改成剧本,于1852年演出后大获成功。后来,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和剧作家皮阿威又把《茶花女》改成歌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久演不衰。小仲马改写的话剧《茶花女》初演时,大仲马却因为反对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正在布鲁塞尔苦度短期的流亡生涯,小仲马给他打去电报:“巨大的成功!就像你的剧本初次上演时所获得的成功一样!”大仲马真是又嫉妒又骄傲。当后来又有人再次把仲马父子的作品做比较后,仍然认为大仲马的所有作品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小仲马的一本《茶花女》时,大仲马幽默地说:“我从我的梦想中汲取题材,我的儿子从现实中汲取题材;我闭着眼睛写作,我的儿子睁着眼睛写作;我绘画,他照相。”
大仲马68岁时停止写作,他并非厌倦了创作,而是因为他爱上了一个漂亮的美国女演员阿达·孟肯。风流了一辈子的大仲马,一下子认定了光彩照人的阿达·孟肯就是他此生的归宿,他要在有限的余生里认真地享受一下真正的爱情。不幸的是,阿达·孟肯在一次演戏时从飞驰的马上掉下来摔死了。埋葬了自己的心上人之后,喝得醉醺醺的大仲马在晴空下打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到儿子小仲马家里,一坐下就大声说:“我的孩子,我是到你这儿来等死的。”
半月以后,大仲马去世。
[
Last edited by JuanFT7 on 2005-11-18 at 12:06 AM
]
作者:
chen_xinjfromDL
时间:
2005-11-12 10:46
字太小了,看不清.
作者:
JuanFT7
时间:
2005-11-17 23:20
标题:
大仲马的七重天
父亲、女人、友人、写作、政治、旅行、烹饪,塑造了大仲马绚烂多彩的人生,也是他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和《玛戈皇后》等传世之作的灵感来源。
为什么在大仲马去世(1870年)132年后人们依然阅读他的作品?为什么将他移葬“先贤祠”一事耗费了人们那么多笔墨,并引发了一些狂热的念头(一些维莱科特雷人甚至威胁说要偷走他的遗骸)?
这是因为大仲马是他的读者心灵深处的财富。对于真正热爱大仲马的人来说,他代表了他们孩童时的梦想。许多人从十岁第一次看他的作品开始,就爱上了大仲马,一遍又一遍贪婪地阅读他的作品。
大仲马是个慷慨的人,富有激情。为了向他表达敬意,我们试着找出他的概括其一生的七种爱。这七种爱好像是他通往七重天(既无上快乐境界)的七级台阶。
父亲“我崇拜我的父亲……至今我仍然爱他。我对他的爱是那么温柔,那么深厚,那么真实,似乎他曾呵护着我的整个青年时代。”
大仲马的第一份激情和爱是给予他父亲3仲马将军的。仲马将军,即托马斯。亚历山大。达维。德拉帕耶特里(1762-1806),是一位绅士与其黑人女奴路易丝。塞泽特。仲马生下的儿子。
托马斯。亚历山大改姓母姓“仲马”后参了军。1786年,他成了皇后的龙骑兵。在被派片维莱科特雷后,托马斯。亚历山大爱上了那儿的一个姑娘。1792年他俩成婚,当时托马斯。亚历山大已晋升为中校。他的第三个孩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亚历山大(即大仲马)于1802年7月24日在维莱科特雷出生。在此期间,托马斯。亚历山大官运亨通,曾是西比利牛斯军的司令、阿尔卑斯军的上将、西征军上将,曾负责平定旺代省叛乱。
托马斯。亚历山大1806年去世时,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仲马)只有4岁。小亚历山大虽然年幼,但却懂得欣赏父亲那赫拉克里斯般的力量、他的带花边的服装、他的勇气和他的羽毛饰。大仲马想必是依照父亲的形象塑造了火枪手波尔托斯,并在《我的回忆》中用了19章的篇幅来描写父亲。大仲马永远不原谅拿破仑让他父亲退休并拒绝帮助他母亲——一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战争英雄的遗孀。大仲马还讲述了自己为什么选择姓“仲马”而不是“达维。德拉帕耶特里”:他希望忠实于这个因为他父亲——仲马将军而出名的姓氏。
女人“我有多个情妇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如果我只有一个女人,那么不用一周时间,她就会死去。”
大仲马喜欢女人。数不清他有多少情妇。但大仲马说他的第一次勾引企图(16岁在维莱科特雷的一次舞会上)以失败告终,他的这段经历后来成了《我的回忆》中的有趣的一幕。后来,大仲马以剧作家的头衔与众多女演员发生过关系,其中包括当时最红的演员之一玛丽。多瓦尔。玛丽。多瓦尔同时还是维尼(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的情妇,出演了大仲马编写的《安东尼》——这部非常成功的浪漫戏剧,是大仲马受到他与梅拉妮。瓦尔多尔(诗人、小说家)乱七八糟的关系的启发而写成的。
大仲马只结过一次婚。他与女演员伊达。费里耶同居多年之后结了婚。他们的关系未能经得住婚姻的考验,不久就分手。大仲马的三个孩子都是私生子。
大仲马与儿子小仲马之间的父子关系开始比较冷淡,后来更是变得难以相处了。小仲马由母亲养大,看不惯父亲的放荡作风。再后来,两人关系有所缓和,大仲马称小仲马是他“最好的作品”。但大仲马认为自己还太年轻,无法在公众面前扮演父亲角色,所以不喜欢人们把他们叫做“大仲马”和“小仲马”,而更愿意称他的儿子为“仲马。达维”。
大仲马越老,他与女人的关系越是引人注目。他让人给他与穿着紧身衣、蜷缩在他腿上甚至是披着(据猜测)一条窗帘的情妇们拍照。这些照片引起了众多议论。
友人 “只有坏人才否认友谊的存在,因为他们不懂得友谊的含义”。
也许,大仲马珍爱友谊甚于爱女人。《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和《布拉日罗纳子爵》也许是文学史上仅有的讲述友谊的小说。
大仲马的第一个朋友是阿道夫。德勒旺,一位瑞典贵族的儿子。大仲马17岁时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阿道夫。德勒旺,两人一生都保持着友谊。阿道夫引导大仲马走上了文学之路。他们合作写出了几个剧本,包括轻喜剧《打猎和爱情》——这是大仲马编写的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戏剧。
到达巴黎之后,大仲马借戏剧《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大获成功之际,认识了小说界的朋友,首先是雨果和维尼。他说:“在成功中,我们的手握在一起,再未分开过。”
大钟马的朋友还包括泰奥菲勒。戈蒂埃(法国诗人、小说家)、拉马丁(法国诗人、政治家)、米什莱(法国民族主义历史学家)、乔治。桑(法国小说家)、内瓦尔(法国诗人、大仲马曾与他一同到德国旅行,并合写过两个剧本)。
在与大仲马同时代的作家中,他似乎只对缪塞和嫉妒他的成就的巴尔扎克表现出真正的反感。但在巴尔扎克下葬时,大仲马却为他牵引棺索。
大仲马让人在马尔利勒鲁瓦修建的哥特式豪华花园宅邸——基督山城堡一直向他的朋友敞开大门,慷慨地招待他们,而大仲马自己来这里却是在花园深处的一个独立房子里工作。
大仲马珍惜友谊,也非常爱他笔下的义气深重的主人公,以至他在不得不让笔下的主人公波尔托斯死去的那一天号啕大哭。
写作“这样我似乎会死得少一些:坟墓能埋葬我死亡的躯体,但书籍却能使我活着。100年后,200年后,1000年后,当风俗、习惯、语言甚至种族等一切都改变了时,我的某本书或许会流传下去,我也就会通过这本书继续活着,就像在遇到海难时,船和其他的乘客一起被大海吞没了,而有一个人却趴在一块木板上得以幸存。”
写作是大仲马一生的至爱。关于他的作品数量的统计是靠不住的。据他自己说,他的作品共有1200卷。不过当时的作品都是小开本的,例如比利时版本的《我的回忆》就有29卷。但我们可以根据卡尔曼。莱维出版的大仲马《全集》(其实并不全)一书推算:大仲马的作品数量共310卷,其中25卷是戏剧。《全集》里将《三个火枪手》分为两卷,也就是说,大仲马的全部作品至少相当于写了150遍《三个火枪手》。
人们对大仲马的“捉刀人”有很多议论。事实上,和法国剧作家拉比什一样,大仲马也有一些合作者。这些合作者有时给他提供小说情节的线索,找一些素材,写出初稿。但大仲马总是将合作者提供的草稿重新改写,因而他的作品中的所有字句都带有他的风格。
对于大仲马来说,写作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情妇:他能够从起床后一直工作到晚饭时间而不离开桌子,只是在有人拜访时才中断一会儿。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礼貌地说大仲马文风不严谨。这种说法是荒唐的。大仲马是率性写作的少数伟大作家(如司汤达)之一,他们给人一种印象:法语似乎就是专让他们随意挥洒而发明的。在大仲马的一些“隐私”性作品(如《漫谈》、《我的牲畜的故事》、《一千零一个幽灵》等)中,语言的灵活性和精确性表现得最为明显。他曾是剧作家,因而他创作的小说中的对白写得特别精彩。大仲马同时还是一个令人称奇的氛围营造者(如描写《三个火枪手》中大量的小饭店场景)和一个优秀的心理分析家(人们可能要花几个晚上才能分析清楚《基督山伯爵》或《三个火枪手》里的人物。
大仲马热爱写作,写作也很好地回报了他:他与巴尔扎克并称为当时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与司汤达同是当时法国最伟大的文体学家。
政治“我曾是众议员候选人。不算我上学的6年、做公证人的4年和在行政机构工作的7年,我在20年时间里每天工作10小时,也就是共工作了73000小时。”“我写的剧本和书籍给2160个人提供了饭碗,还不包括比利时的造假者和外国的翻译人员。”
大仲马的另一个爱好是政治。他的父亲就是大革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将军。大仲马对历史十分着迷,因而希望在其中扮演一个积极角色。1830年7月,他协助人们在巴克路修建了街垒,然后参与了暴乱。他在《我的回忆》一书里分别描述了这段经历和1832年6月的几天经历。
1848年,大仲马担任国民自卫军指挥官,出席了共和国成立大会。1848年3月,他参加了塞纳一瓦兹省制宪议会议员的竞选,但在选举中仅获得261票(他的三个竞争对手共获得了将近22万票!)。在后来的三次议会补缺选举中,大仲马皆以失败告终。法国不愿意让他当议员!
最终,意大利的统一给了大仲马青史留名的机会。1860年大仲马到意大利旅游,在那里遇到了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的著名领袖,杰出的游击战专家),并为后者提供了帮助。加里波第让大仲马担任自己的传记作者。大仲马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出现在意大利著名导演罗塞里尼1960年根据红衫党事迹拍摄的电影《意大利万岁!》中。假如大仲马还活着,恐怕没有什么会比这更让大仲马高兴的了。
旅行“旅行,是充实地活着……是深呼吸,是享受所有的乐趣,是享用万物,就像万物本业就属于自己一样。”
大仲马爱好旅行,是当时的大旅行家之一。在开始写小说以前,大仲马写过一些游记。最初写的游记作品《在瑞士》(1833年)是当时身为剧作家的大仲马涉足“叙事”体文学的开端。他对一切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他记述烹任法、在小饭店里听到的趣闻轶事、关于历史或绘画的故事、旅行最具体的细节。与别的作家不同,大仲马是以非常生动的手法记述他与人交往时的所见所闻。
1858年至1859年间,大仲马在俄罗斯和高加索住了将近一年,然后在他的年轻情妇埃米莉。科尔迪耶的陪同下,乘“埃玛”号游艇到了地中海。大仲马最后去过的地方是奥地利、德国(他在那里创作了小说《普鲁士的恐怖》,这部小说预示了普鲁士的霸权欲望)和西班牙(他是斗牛比赛的业余爱好者)。之后他回到法国,在他儿子家中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三个月。
烹饪 “自一出生,人就接受了胃发出的每天至少吃三餐的指令。吃饭为的是恢复因劳作和懒散的而耗费的精力(懒散之消耗精力更甚于劳作)。”
在大仲马的小说中,对小饭店和吃饭场景的描述最令人难忘。小说《蒙索罗夫人》中的贪吃的修道士戈朗弗洛和《铁面具》中的穆斯克顿是大仲马创造的最有趣的人物。大仲马的最后几个写作计划之一是撰写一部《烹饪大词典》,他希望以此书作为自己“文学事业的完美结局”。1869年7月,他与自己的厨师玛丽一起到了罗斯科夫撰写该本(这本书直到他死后才出版)。
大仲马喜欢烹饪,但与传说不同的是,大仲马其实饮食很有节制。但对他来说,烹饪是满足另外一种爱好——友谊的一种说法。在基督山城堡,大仲马让人给他的朋友们做饭,他自己却在独立的房子里工作。但大仲马的一名女厨师却辞职了,她说:“家里没有桌布,经常没有餐具。一天,我不得不把一条床单当桌布铺在桌子上。对我来说,这个地方不够庄重,这不是我的世界。”
( 法国《问题》周刊7月12日一期 )
[
Last edited by JuanFT7 on 2005-11-18 at 12:03 AM
]
作者:
宝贝耗子
时间:
2006-1-7 20:11
我最喜欢他的《基督山伯爵》~~
作者:
衰神Newsoul
时间:
2006-2-21 11:24
老实说...他那尊容~咋钓到女人的= =
作者:
all4jello
时间:
2006-3-7 11:32
金庸最喜欢的作家也是他,其武侠小说也是受到大仲马的启发
说他的不如作品不如他儿子的《茶花女》,评论者说话前就已经站在了现实主义的阵营里了,因此这样说有失公平,我不喜欢什么现实主义啦,浪漫主义啦……什么批判,揭露,讽刺拉……等等等等,意义太大,小女子我才疏学浅理解不了,我到觉得只要故事讲得有意思,大家爱看就行,至于个中道理,读者自己品去吧,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能挖多深就挖多深,人生也是这样品的,有了条条框框思想上也就没啥自由可言了,这也是我喜欢大仲马的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all4jello 于 2006-3-7 11:35 编辑
]
作者:
simba82
时间:
2006-3-14 15:22
强烈同意楼上的姐姐或者妹妹。
我也最中意大仲马。
作者:
prheam
时间:
2006-5-2 14:28
说的简直太对了,其实多数人都是主要看情节的^_^
作者:
苏伦·雪
时间:
2006-5-10 16:15
恩,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很好很好看的,因为这个喜欢他
作者:
zwzw1212
时间:
2006-6-15 18:26
标题:
太喜欢了。以前把单位图书馆的他的书全借过看了。。。
可是还想再看一遍。。。。
到处找着呢
作者:
zwzw1212
时间:
2006-6-15 18:26
标题:
对了,为什么20年后要10分才能看啊?
我好急啊~~~~~~~
作者:
铁铁萧
时间:
2006-8-25 16:26
我觉得《三个火枪手》也挺好的!
作者:
whb_anita
时间:
2007-1-17 16:09
大仲马真是个人物,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好
作者:
diamond
时间:
2007-1-17 19:30
原帖由
all4jello
于 2006-3-7 11:32 AM 发表
小女子我才疏学浅理解不了,我到觉得只要故事讲得有意思,大家爱看就行,至于个中道理,读者自己品去吧,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
我从来都是这么评价三剑客-----最好玩的名著。比它好玩的不是名著,名著中又没有比它好玩的
作者:
sxfzx
时间:
2007-4-20 20:36
楼主介绍的好详细,作家就应该是这样的。决不能是有什么作协的作家
作者:
大凡马
时间:
2007-6-16 18:29
很详细很好
作者:
bule
时间:
2007-7-2 18:48
好长啊!!!
作者:
sonicx1
时间:
2007-8-17 22:08
标题:
很喜欢大仲马的作品
超喜欢的拉,很喜欢
作者:
lynn8763
时间:
2007-8-18 19:59
喜欢三剑客三部曲!不过传说他的小说许多的是与马盖一起合写的,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介绍
作者:
sinwa
时间:
2007-10-14 11:46
标题:
比小仲马强
小仲马的作品太浅,不深刻。
大仲马的也不深刻,但是故事精彩。大仲马构思故事可谓天下第一。
作者:
pplplus
时间:
2007-11-19 18:46
同喜欢的说! 顶!
作者:
复仇的祈祷者
时间:
2007-11-30 22:45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
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 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 “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作者:
复仇的祈祷者
时间:
2007-11-30 22:45
大仲马主要作品
达太安三部曲
《三个火枪手》(或《三剑客》旧译,《侠隐记》)(第1及2卷)
《二十年后》(旧译《续侠隐记》)(第3至5卷)
《铁面人》(旧译《布拉日隆子爵》,《后续侠隐记》)(第6至11卷)
《基督山伯爵》 (《基度山恩仇记》)
《亨利三世及其宫廷》(1829年),浪漫主义戏剧,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瓦洛朝三部曲
《玛戈皇后》(1845年,法文名为La Reine Margot)
《四十五卫士》
《双雄记》
《蒙梭罗夫人》
《杀手与侠盗》,原名《耶羽的伙伴》
作者:
复仇的祈祷者
时间:
2007-11-30 22:48
戏剧创作的成功使大仲马名声大振,他也因此得以加入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历史也证明了大仲马的戏剧创作活动对浪漫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的《亨利三世》,最早为浪漫派戏剧开辟了道路,也使他成了浪漫派戏剧的先驱者之一。但是,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却是他创作的一系列历史传奇小说。大仲马的作品浩如烟海,据他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但他的研究者却认为,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写作工厂里一些“枪手”们的“捉刀”之作。即便属于他创作的80多部小说中,也都有奥格斯特·马奎的很多心血。马奎是一个善于编排情节的学者,并且精通历史。
经过时间的无情淘汰,大仲马的大多数小说早已被人遗忘,甚至绝迹。目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只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几部作品。尤其是《基督山伯爵》,更为人们所喜爱。无产阶级文豪高尔基曾称赞它是一部“令人精神焕发的书”。但是,同一些伟大作家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还没有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也无法进入19世纪文学第一流的杰作行列。因此,在法国文学史上,大仲马的地位还不能和巴尔扎克、雨果等文学大师相抗衡。
然而,《基督山伯爵》毕竟是全世界通俗小说的扛鼎之作,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这本历史传奇的通俗小说给大仲马带来的巨额稿酬,也是巴尔扎克雨果们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使原本就豪爽大方、挥霍成性的大仲马生活更加奢侈。有一次,一个朋友请他捐出50法郎埋葬一个刚去世的地主管家,大仲马哈哈大笑着拿出100法郎,说:“去埋葬两个地主管家吧!”当时,他早以“基督山伯爵”自居,并已在圣日耳曼昂莱山脚下濒临塞纳河的地方买下一大块地皮,准备建筑他梦想的豪宅——基督山城堡。当建筑设计师告诉他城堡造价需要20万法郎时,这位“伯爵”大人豪放地说:“但愿比这更多一些!”基督山城堡于1847年7月25日竣工,建筑非常符合大仲马所要求的华丽风格,内部装饰也体现了他的作家身份:那些窗帘的银质挂钩上吊着他所喜欢的莎士比亚、歌德、雨果等大文豪的雕像;他自己的一尊半身雕像则安放在门厅的正中央,并且在雕像的底座上刻了一行字:我爱爱我的人。从此,大仲马经常在城堡里大宴宾客,饮酒作乐。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工夫,大仲马就把自己的财产挥霍一空,不得不把城堡拍卖给他人。
我老羡慕了
作者:
复仇的祈祷者
时间:
2007-11-30 22:50
大仲马和小仲马是世界文坛的佼佼者,有很多人却把他们混为一谈,其实他们是一对父子。
19世纪上半期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他的作品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大仲马的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1844)、《玛尔戈王后》(1845)和《基督山伯爵》(1845,又名《基督山恩仇记》)。文学之父维克多·雨果对他作了最中肯最感人的评价: “他的为人像夏日的雷雨那样爽快,他是个讨人喜爱的人。他是密云,他是雷鸣,他是闪电,但他从未伤害过任何人。谁都知道,他待人温和,为人宽厚,就像大旱中的甘霖。”
小仲马 (1824~1895)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 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于1852年首次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小仲马后来写了20余部剧作,现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欧勃雷夫人的见解》(1867)、《阿尔丰斯先生》(1873)、《福朗西雍》(1887)等。作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之一,其剧作富有现实的生活气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比较严谨,语言通俗流畅。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对父子的一些小故事,看看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哭鼻子的大仲马
有一天,大仲马的一位好友前来拜访他,见他正独自坐在书桌前,双手抚摸着稿纸,低声抽泣着。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等,可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还不见他的情绪有所好转,就决定去劝劝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马的肩膀,关心地问:“亲爱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你如此伤心?”
大仲马回头一看,见是好友来了,便把事情的原委诉说了一遍。原来,大仲马正在创作《三个火枪手》,最后由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一个火枪手非死不可。可大仲马非常喜欢这个人物,想试图改变这个物的命运,然而却无法做到。他一想到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将被自己的笔杀死,而自己对此又无能为力时,就不由得伤心至极,流下了眼泪。
他的朋友听了他的诉说后,笑着对大仲马说:“我的朋友,你可知道我已来了多久了……”
这时大仲马的一位仆人刚好从门口经过,听了这话也笑了,说道:“先生,您不过来了四十五分钟,而主人却已经哭了好几个小时啦!”
同学们,你能想象这么著名的一位大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是这样的真情流露,是如此的投入吗?看来写作有时是要动点真感情的,因为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你们得到什么启示吗?
真实的高度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说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好了。”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迥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签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小仲马的《茶花女》是根据自己的爱情经历写出来的,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小仲马一时声誉鹊起。
作为名作家的儿子,小仲马的这种做法确实是值得让我们学习的,做事情就应该要踏踏实实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仲马临终前这样深深感叹地留下这么一段话:“我从我的梦想中汲取题材,我的儿子从现实中汲取题材;我闭着眼睛写作,我的儿子睁着眼睛写作;我绘画,他照相。”
作者:
樱袭
时间:
2007-12-25 01:24
最喜欢他的《玛戈皇后》
作者:
1995
时间:
2007-12-31 17:22
顶顶顶
作者:
husuying
时间:
2008-1-21 17:04
我非常喜欢大仲马的作品,赞一个
作者:
琳舞桦
时间:
2008-5-2 17:05
我到处找他的书看。。。。但是。。。。。
作者:
zhouy1323
时间:
2008-5-11 16:08
介绍得很消息,不错,支持先!
作者:
fifa0710
时间:
2010-12-28 14:11
最喜欢大仲马和凡尔纳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