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近日发现,中国古诗真的很厉害! [打印本页]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2 21:23
标题: 近日发现,中国古诗真的很厉害!
真的很厉害!令我叹为观止,我开始敬佩起李白、杜甫等唐宋诗人的文采了。五言也好,七绝也罢!真的不容易写出来的!好生佩服!真搞不清楚,当时的文人墨客是如何练就出来的!就是实则近日,他们也是顶级人物吧!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8-6-22 21:39
厉害确实厉害,但总觉得离自己的这些祖先越来越远……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2 21:44
熟读中国古代的 韵文、散文便可得偿所愿!在拼命学习一下明清两代的八股文,便可与其李白、杜甫、柳宗元等人匹敌!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8-6-22 21:46
现代人写古诗是没有作为的,不要说李白杜甫,连杨炯王勃的水平都远远达不到。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2 21:53
据说 学会了八股文的承题、破题等八股写法的精要,便可要诗得诗,要文得文呀!
作者: 堂吉诃德    时间: 2008-6-23 08:56
还什么年代了八股,那是我极度鄙视的,新时代了这些破旧的应该抛弃。

我不是说放弃古诗,我的意思是现代人没有必要再写什么古文古诗了,现在是新的年代,应该提倡的是新诗。
一种新的形式。


不过怎样,现在人写古诗之类的早以过时了,也不得要领。过去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应该向前看。


我不认为现代的人写八股,写古文,写古诗还有什么意义,他们也达不到前人的水准,已经成为过去的美丽,就让它过去吧,那种美丽不能再现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守护这种美丽。


(个人的见解)
作者: 堂吉诃德    时间: 2008-6-23 08:57
新时代还写什么古文,给人的感觉就是造作,无病呻吟,卖弄文采,好端端的有白话文不写,写这些干嘛


(当然部分特殊的情况除外)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3 09:15
小唐,果然是新时代的孩子!和我们这些遗老不同了!不过可以提醒一下你,我们搞这个并不是要如何如何研究一番,而在于提升自己对于诗歌、词赋、散曲、八股的一种认识和审美。如果老祖宗的东西(当然我们不是学者,没必要搞得如此深邃!)都遗忘了,那我们真应该好好检讨检讨了,我们虽不是罪人,可还是会感到某种自责的!
       你说呢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8-6-23 09:52
我们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任何文学形式都是一种平等的选择。不必为不选择某一种而感到“自责”。
作者: wmlfw    时间: 2008-6-23 13:58
原帖由 Hermes 于 2008-6-22 21:46 发表
现代人写古诗是没有作为的,不要说李白杜甫,连杨炯王勃的水平都远远达不到。

貌似杨炯王勃比李杜差一样。。。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3 14:20
原帖由 wmlfw 于 2008-6-23 13:58 发表

貌似杨炯王勃比李杜差一样。。。


一语道破天机!呵呵!
作者: 堂吉诃德    时间: 2008-6-23 16:43
我不是在上面说了吗?我的意思不是说丢弃我国的古文学,而是觉得传承是要的。但不要再作什么无病呻吟。现在时代不同了,八股不是以前的那么神圣,以发展,唯物的角度看吧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8-6-23 17:29
文言精炼,但是有时候由于字数少,可能会引起意思的含混。但是个人觉得,文言用得好在现代社会还是有用的,最起码它会让你的遣词造句更加精炼。还有的是,文言有一种白话所没有韵致,它是真实的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流淌过的,不可能消失,只不过潜伏了下来。现在人们对于文言那么不感冒,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人心浮躁了,没有办法沉下来去下苦功学习了。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8-6-23 20:08
自家把玩把玩也好,就是别吓呼大家呵
杜诗析疑之类真不敢看,一看,便对老杜好生佩服
不过,也似微有拔高之嫌
其实倒不妨效云总小弄诗经楚词罢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8-6-23 20:45
在诗词上,李白 杜甫 苏轼等人已经是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3 20:55
原帖由 chinesepoet 于 2008-6-23 17:29 发表
文言精炼,但是有时候由于字数少,可能会引起意思的含混。但是个人觉得,文言用得好在现代社会还是有用的,最起码它会让你的遣词造句更加精炼。还有的是,文言有一种白话所没有韵致,它是真实的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流 ...


这位仁兄到和我的观点颇相似,真是 “看透红尘无知音,偶逢吾曹显端倪” 呀!呵呵!良知益友亦!平生无怨!哈哈!
作者: 阿托斯    时间: 2008-6-24 10:51
原帖由 chinesepoet 于 2008-6-23 17:29 发表
文言精炼,但是有时候由于字数少,可能会引起意思的含混。但是个人觉得,文言用得好在现代社会还是有用的,最起码它会让你的遣词造句更加精炼。还有的是,文言有一种白话所没有韵致,它是真实的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流 ...

  记得梁启超说过“诗歌乃是人类情感的体现,而情感不受进化法则的支配,我们断不能说我们的情感比古人高级,因此也不可说新诗就比古诗好。”要说现代人怎么写不好诗,我倒是觉得是他们的情感不在“诗情”之上了,因此把古诗的无法振兴归罪古诗本身我是没法同意的,毕竟就在100多年前,我们还可以听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声音。
  同意老师说的,汉魂唐魄已经留在血液中了,无论看多少外国著作都不可能把这个消除。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8-6-24 11:15
说实话,我认为文学中“韵致”重要,但有时我更注重于其中的思想。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4 11:33
原帖由 阿多斯 于 2008-6-24 11:15 发表
说实话,我认为文学中“韵致”重要,但有时我更注重于其中的思想。


此乃,精髓之说!支持!
作者: 阿托斯    时间: 2008-6-24 11:35
原帖由 阿多斯 于 2008-6-24 11:15 发表
说实话,我认为文学中“韵致”重要,但有时我更注重于其中的思想。

诗韵高但空洞无物的诗歌也很难残存下来。想起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始终觉得一篇文学作品如果能真正表现出人们微妙的感情,便不失为杰作。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三剑客的原因。友情,荣誉,活力,骄傲。因为此,我觉得数篇 滕王阁序 也比不上杜甫一篇 得家书 来得让人感动。
作者: 路边风景    时间: 2008-6-24 11:58
原帖由 阿多斯 于 2008-6-24 11:15 发表
说实话,我认为文学中“韵致”重要,但有时我更注重于其中的思想。

同意此观点!!!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4 11:59
原帖由 阿托斯 于 2008-6-24 11:35 发表

诗韵高但空洞无物的诗歌也很难残存下来。想起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始终觉得一篇文学作品如果能真正表现出人们微妙的感情,便不失为杰作。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三剑客的原因。友情,荣誉,活力,骄傲 ...


可以这么说:唐宋诗词可作欣赏! 注:只是看看,不作研究!呵呵!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6-25 01:13
来迟了

最近由研究古诗又转回书法AND国画来了。
911兄,现在该知道俺为啥这般热衷古诗了吧 ,那魅力简直是无法抗拒的。就算是体会到十分之一的创作境界,也是相当吸引而了不得的事。

俺现在对于古诗文,只一个字——背——乐在其中也!!! ——真不明白以前为何不爱背书,现今才背出味道来了

题外:回澳三天,又满脑子世俗思想了 俺看来要精神分裂了。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6-25 08:32
标题: 回复 23# 云起时 的帖子
不错!需要背!当知识的云集量足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动力的!说起书法,我也开始有了些兴趣,对篆书有点着迷!看后令人称奇,叫绝!都是中国的瑰宝呀!

补:回澳不怕!小心袋鼠和那里的土著人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fkyc911 于 2008-6-25 08:33 编辑 ]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