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米尔斯坦演奏克鲁采奏鸣曲 [打印本页]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8-7-21 16:16
标题: 米尔斯坦演奏克鲁采奏鸣曲
http://youtube.com/v/mixnMzHUYxA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7-21 16:23
米尔斯坦演奏的这部曲子是不是和列夫.托尔斯泰有些什么联系!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8-7-21 16:39
嘻嘻……
911读读托尔斯泰的那部小说就知道了……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7-21 16:41
标题: 回复 3# Bsharribullet 的帖子
正好!我有求于你,问问你!这本书是长篇还是短篇、中篇什么的!我一直没搞清!好像是一篇短篇吧?疑问中.......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8-7-21 16:42
话说这部小说我也很喜欢
亚纳切克还以此为题材作了一部四重奏。音乐影响文学,文学反作用于音乐,真是非常有意思。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8-7-21 16:44
标题: 回复 4# fkyc911 的帖子
中篇

新的托尔斯泰小说集里就有,草婴译本。911可以看看。原本也出过单行本。我读的是人民文学的中短篇小说选,不是草婴译的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8-7-21 16:51
哦,好!文学的东西跑到了音乐圣殿来问!唉.....惭愧了!。。。。。。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8-7-21 21:47
单行本有戴骢译的漓江版,草婴那个小说集里还有托尔斯泰写的一个《跋》,小说写得比这个曲子强悍多了。我还看过电影版也很不错。

托尔斯泰只喜欢第一乐章,并由此得出结论说西方应该搞个中国的古代的“乐府”之类的机构来管理音乐,不能让这种危险的曲子随便在公众场合上演,很有意思。托尔斯泰属于听音乐比较容易激动的人,晚年的时候也常有著名的音乐家到他的庄园里给他演奏

[ 本帖最后由 Hermes 于 2008-7-21 21:50 编辑 ]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8-7-21 22:15
当然小说的主旨不在这里咯
黑塞也有这种管理音乐的提议。

拉赫马尼诺夫的忧郁症和托尔斯泰还有些关系,这件事情参看wiki:
This horrific reception, two disastrous visits to writer Leo Tolstoy's estate and his distress over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s objection to his marrying his cousin, Natalia Satina, contributed to a period of severe depression that lasted three years, during which he wrote virtually no music.
这两次拜访的传闻我记不清了,可能托尔斯泰临行前对他说了什么“贝多芬算个鸟”之类的话(这个是我瞎猜的)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7-22 17:12
记得米尔斯这样诠释过技巧——用以比喻他的演奏——“俺觉得《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技巧性很高的作品”。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