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又是“行为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12 11:52
标题: 又是“行为艺术”
春末的上午,阳光很有些刺人,师明出门买菜回来,看到街角围了一群人,还在小声议论着什么,便凑近了一点。
      “这也是行为艺术?”有人发出了疑问。
      “真是新鲜。”另一个附和道。
      原来又是行为艺术。他的心里泛起一股厌恶的感觉。上周就见过两位年轻男女装扮成新人当街散步,脸上粉厚得能揉面,黑眼圈勾得像涂了墨一样,活脱脱一对吊死鬼,当别人吃惊地问话时只扔下一句“这是艺术!”便悠然而去;上月也有两个青年当众光着膀子,用铁钩穿过脊梁悬挂起来,像吊在肉铺上一样,看得人胆战心惊。当有人问起时,涨紫着脸还是一句:“这叫行为艺术,懂不懂?”最近,他还从网上看到拉美某国的艺术家将流浪狗拴在美术馆里,故意几天不喂食,自称把狗饿死就是“行为艺术”。他自小生活在不认识艺术的小镇上,虽然读书识字,终究没有追逐艺术。虽然与艺术隔了一层,但他知道尊重艺术,但这种艺术他不知道怎么尊重。
      
      可是,人群中却陷入沉寂,似乎被什么吸引住了,并未像以前那样看一会新鲜便渐渐散开。师明觉得奇怪,收住脚步,往人群缝隙里张望一下,见到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         
      七八个民工,戴着安全帽,敞着的衬衣里露出红黑色背心,有的在砌墙,有的在调泥,有的在搬砖,一派建筑工地忙碌的景象——可这里是街角,而且这些“民工”皮肤白皙,神态文静,不像是干苦活的人。
      师明不禁挤上前问道:“你们是在搞艺术?”
       一个正砌墙的“民工”停下活计,略带稚气地微笑着说:“我们是艺术系的大学生,周末想搞一次行为艺术,看到民工在城市里工作最累,生活最差,觉得这是个好题材。”
      “好题材?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平凡中的伟大,城建是靠他们支撑起来的,城市理应感谢他们。我们这次活动,是希望能引起公众对底层群体的关注,也是一次……”
     “活动里没有演讲这一项!快点吧……”身旁递砖头的“民工”咕哝了一句,不满地瞥了同学一眼。说话的“民工”便不再作声,埋头调起灰来。
      “噢……不错!”师明由衷地赞叹道,向人群外挤去。
      
      “这也是行为艺术……”他挤出人群时觉得这一次真算是开了眼界,而且能够看懂了。
      下个周末,师明在报上读到“当众剪碎旗袍       自称行为艺术”的标题,摇摇头放下报纸:“不懂”,眼前不禁又浮现出了装扮民工大学生那明朗的微笑。
************************************************************************
现实题材小说我写得不多,而且写不长。这一篇大约是6月写成,9月改好,准备投递。本来我的稿子一般要交我父亲审阅,但这种题材他很可能也不了解,所以传到这里来。各位朋友看是拉长一些好呢,还是再作些修改好?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9-30 12:00 编辑 ]
作者: 古越    时间: 2008-9-12 15:18
感觉很单薄
作者: torova    时间: 2008-9-12 16:50
感觉像晚报上的市井故事,作者肯定不希望这样吧,建议在师明所见的行为艺术者身上的个性态度等方面再剖析深刻点[b23z]  呵呵个人意见而已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8-9-12 18:41
一遍看下来没看懂。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8-9-12 22:53
我曾经问过一个搞艺术的网友,行为艺术跟瞎胡闹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她跟我说做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艺术就是艺术,想的其实是别的就肯定不是艺术。
作者: skydia's    时间: 2008-9-13 22:51
要看投到哪儿去了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14 15:29
标题: 回复 3# torova 的帖子
很遗憾,我从未和当今大学生有过接触——除了论坛里各位之外,只能凭想象。实际上,我大部分现实题材小说也全靠想象,而凭空想象终究是艰难的,如果再信笔写下去,就会越扯越离谱了。我最熟悉不过的是家人的事,但写这个顾虑很多。各位朋友如果能代为修改一下,那再好不过了,著作权我不会独占的。

顺便说一声:这篇小说里提到的所有事例都是确有其事,并非想象。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9-14 15:54 编辑 ]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14 15:30
标题: 回复 6# skydia's 的帖子
我投的是一家有联系的纯文学刊物……这个样子恐怕不合格。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16 13:47
原帖由 zjabh 于 2008-9-14 15:29 发表
很遗憾,我从未和当今大学生有过接触——除了论坛里各位之外,只能凭想象。实际上,我大部分现实题材小说也全靠想象,而凭空想象终究是艰难的,如果再信笔写下去,就会越扯越离谱了。我最熟悉不过的是家人的事,但写 ...



既然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各位就不是越俎代庖。再请帮忙!
作者: torova    时间: 2008-9-16 23:53
个人意见如下,我大胆猜测作者其实不单单针对行为艺术,而是一种怪异的非主流意识的不断在社会萌发,让人担心,让人害怕 作者以师明此人在小说里当个旁观者,也是与此另类文化格格不入的局外人,那既然如此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又是什么?他与另类文化冲突,矛盾又是从什么方面表现?    其他暂且没想到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19 15:45
原帖由 torova 于 2008-9-16 23:53 发表
个人意见如下,我大胆猜测作者其实不单单针对行为艺术,而是一种怪异的非主流意识的不断在社会萌发,让人担心,让人害怕 作者以师明此人在小说里当个旁观者,也是与此另类文化格格不入的局外人,那既然如此主人公的生 ...


我确有这个意思,您倒是知音了。不过我并没有“让人担心,让人害怕”的想法,以我的能力,一篇小说也承载不了这么大的主题。

我最想知道的是大学生的形象该怎么深化描写,如果各位朋友身为大学生却袖手旁观,我也徒唤奈何了。
作者: torova    时间: 2008-9-19 22:06
这个看看 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有   
ps
描写大学生的小说还是挺多的哦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20 16:36
抱歉,我从不喜欢看文艺、综艺节目,不管是央视、安徽卫视还是凤凰卫视(您说的那个想必是凤凰卫视的),除了央视春节晚会。

而且,您如果注意到我的帖子,想必也能略知一点:我对任何时尚的东西,无不持冷淡或排斥的态度。


首次鼓起勇气公开这一态度。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9-26 00:28
标题: 时尚本不庸俗。
当人们开始追逐时尚时,时尚就变质了。

另外这文章真的很糟糕。投到初中生统一订的小报上倒是有点希望。
实在太空洞太造作太不真实(二十年前社会状况可能和作者写得有点接近),小说没有细节不是小说。而且作者不该写进自己的情绪。不要尝试写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必败无疑。
和艺术一点也沾不上边。
主人公自己称不懂艺术,又有何资格谈什么是“行为艺术”?大概是觉得所谓大学生文绉绉地模仿并赞扬民工的行为在人们传统思想里很高尚吧,这行为或许很高尚,但请不要侮辱艺术。民工现象的存在固然极不公平,但还有更不公平的事,不公平的存在是必然的,没人能改变现状,平均主义已被证明是失败的,而公平与否不是人类能决定的。
作者: torova    时间: 2008-9-26 21:02
楼上是愤青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9-28 15:40
标题: 回torova
我是最不可能成为愤青的人了,我很自私,我只是客观地评价。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9-30 11:03
又修改了一下,是否能差强人意?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0-1 10:52
标题: 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个饿了三天的乞丐,在街上向围观的人求助,想讨口吃的。

第一个人说:“给你什么好呢?馒头吧,方便。锅巴团子也可以,哦,我家今天没做饭。”他手里就拎着一袋面包。

乞丐捂着肚子继续恳求。

第二个人说:“这个人真的饿吗?还是装的?真饿,到救助站去吧,最近的救助站在哪条路?我可没去过……”他手里正拿着一袋零食在吃。

乞丐呻吟着哀求。

第三个人说:“他真饿也是活该,好吃懒做,不值得同情。这世上永远都有穷人和富人,懒才会穷,勤劳就会富;自己不努力还要仇富,中国人的劣根性……”他说得口渴,灌了一口汽水。

人群渐渐散去。乞丐无奈,只好连走带爬地挨到垃圾箱前,看里面有没有可以吃的,顾不得卫生不卫生,只要饿不死就行了……

这就是我这19天在本区遇到的事情。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8-10-1 12:18
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无暇顾及,不是不可以理解。lz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寓言。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0-2 11:19
原帖由 韩波 于 2008-10-1 12:18 发表
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无暇顾及,不是不可以理解。lz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寓言。


人人都有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马克·吐温也不能靠闭门造车成名,恺撒、华盛顿、列宁也不能一人包打天下,何况我的内外条件比伟人们差上千百倍。

如果我没有那笔低保费或数目很低,如果我不是靠父母照顾着生活,再处处都碰上论坛里这种境况,我早就饿死不知多少次了。当然,各位要是同样的处境,也没有什么不同。

各位在这里发诗传文,说好听点是以文会友袒露心境,说难听点无非是炫耀才艺兼发牢骚。但我除了要为社会负点责任以外,还要为自己的出路负责任,而要实现这一点就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这就是我和各位的区别。

古今中外的文坛伟人雄杰,极少不是靠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成名的。我熟悉的就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我的一举一动都在家人眼皮底下,又不能把作品写成先进事迹报告,至少目前要放弃这个规划。本来,我在白湖农场的日子里有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残疾不允许我去亲身搜集素材,我的投稿点又局限在邻近的范围,由于人情世故上的原因屡屡受到家人的阻挠。这又是一重困难。

以各位的才艺,拨出自己时间的十分之三四就能成就我的一篇作品,却对我的再三请求视而不见,究竟谁需要反思,难道还有人不清楚吗?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0-2 11:19
原帖由 韩波 于 2008-10-1 12:18 发表
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无暇顾及,不是不可以理解。lz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寓言。


人人都有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马克·吐温也不能靠闭门造车成名,恺撒、华盛顿、列宁也不能一人包打天下,何况我的内外条件比伟人们差上千百倍。

如果我没有那笔低保费或数目很低,如果我不是靠父母照顾着生活,再处处都碰上论坛里这种境况,我早就饿死不知多少次了。当然,各位要是同样的处境,也没有什么不同。

各位在这里发诗传文,说好听点是以文会友袒露心境,说难听点无非是炫耀才艺兼发牢骚。但我除了要为社会负点责任以外,还要为自己的出路负责任,而要实现这一点就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这就是我和各位的区别。

古今中外的文坛伟人雄杰,极少不是靠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成名的。我熟悉的就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我的一举一动都在家人眼皮底下,又不能把作品写成先进事迹报告,至少目前要放弃这个规划。本来,我在白湖农场的日子里有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残疾不允许我去亲身搜集素材,我的投稿点又局限在邻近的范围,由于人情世故上的原因屡屡受到家人的阻挠。这又是一重困难。

以各位的才艺,拨出自己空余时间的十分之三四就能成就我的一篇作品,却对我的再三请求视而不见,究竟谁需要反思,难道还有人不清楚吗?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10-2 11:21 编辑 ]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8-10-5 12:25
明白楼主的意思了。有抱负是好事,但请不要把抱负变成包袱。看得出来,大书小书的你读得也不比我多,这没关系,问题是我们不能把文学书教科书化,不能用“表达”,“反映”,“警示”之类陈词滥调的把文学作品套死,任何一部经典都是活生生的现实,而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都不过是从中读到自己,如果读一本书中读不到自己,那这书就白读。好比这个世界,你一定有不同于我的感受对吧?你写字就是要表达你的“不同”,否则就是俗。

你没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我觉得这反而有助于思想发酵;而你一直在埋怨的“无人理睬”,是不是也可以给你自己一点启示了?

另外想提醒一句:你的作品,是你的造物,也只能由你来成全。——祝你早日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0-10 11:03
原帖由 torova 于 2008-9-26 21:02 发表
楼上是愤青

如果  荒谬艺术  朋友是愤青的话,愤青土崩瓦解就是必然的了。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0-10 11:32
原帖由 荒谬艺术 于 2008-9-26 00:28 发表
当人们开始追逐时尚时,时尚就变质了。

另外这文章真的很糟糕。投到初中生统一订的小报上倒是有点希望。
实在太空洞太造作太不真实(二十年前社会状况可能和作者写得有点接近),小说没有细节不是小说。而且作者 ...


我这小说写得不好,是事实,但小朋友也不要妄自揣度我的用意(对不起,我只能按你注册的年龄使用相符的称呼和口气)。

我的确不理解什么“行为艺术”,但是理解的人也会说出让你不满意的话。我本身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东西,而且没有必要,也无法去对它进行什么深刻的剖析,精辟的评论等等。

那些大学生的行为离高尚还差着一大截,而且他们的动机也未必纯正(在修改稿里已经进行了表现),但他们能想到这一群体,比那些整天只知道追逐时尚,似乎生活在童话世界的人就强得多了。你所知道的先锋思想,如果只是高谈阔论,冷漠待人,享受至上,不问现实,那么迟早会和推崇它的人一样灰飞烟灭,留给考古学家去研究。

民工现象不是公平不公平,而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小朋友真了解它背后的现实,我相信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人类五千年都在用一切手段争取公平,即使永远也达不到这个目标,也不会停下脚步听凭上天安排,否则我们现在还住在山洞里(当然肯定有极少数山洞是装修过的)。何况每一小步取得的成果都是可喜的。比如我身体残疾,不能和你一样无忧无虑地歌颂文艺,是不公平;但我能打字,虽然数量不能没有限制,但毕竟可以站在和各位朋友相等的地位了,就争取了一点公平。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10-12 17:53
标题: 回zjabh
存在即合理。如果是这个意思,你就不必纠缠公平与合理的区别了。
而且,灰飞烟灭这个词是必然的,考古学家也是必然要灰飞烟灭的。我不认为大学生和那些你说的时尚追逐者有什么区别,他们在我看都属于比较没脑子的一类人。
你不理解,那么就没有能力表现它。也许我的语气过于苛刻,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真正聪明的小说家如果要表现比自己聪明的人物,他不会描写那个人物的内心。
关于你说的最后一段话,其实你根本不能确定到底人类与世界的发展到底是怎样的,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都仍然是个问题,比如,你怎么知道你是自愿来打字的?对,你说,因为我热爱文学,但你怎么知道你是自愿热爱文学的?因为你曾接触了文学,所以你才热爱文学,而你再没接触文学之前又怎么自愿接触文学呢,那不是你意志能够决定的了,以此类推,万事皆如此。
PS,好像你并没有称呼其他人为中年人或老头子吧,似乎称我为小朋友使你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1-30 11:03
原帖由 荒谬艺术 于 2008-10-12 17:53 发表
存在即合理。如果是这个意思,你就不必纠缠公平与合理的区别了。
而且,灰飞烟灭这个词是必然的,考古学家也是必然要灰飞烟灭的。我不认为大学生和那些你说的时尚追逐者有什么区别,他们在我看都属于比较没脑子的一 ...

你如果抗议我对你的称呼,那么就请公布你的真实年龄或适当增加一点。如果你对比你小十五岁的婴儿不能保持足够的尊敬,那么我也做不到这一点。至于“老头子”、“中年人”这样的称呼,如果你认为可以在论坛和其他公开场合这样喊,那就尽管喊去,我绝不会干涉。

如果你不懂“灰飞烟灭”是什么意思,那么我再多罗嗦几句:形体的消失是一切事物不能避免的,但精神和品德是可以永恒的,而无论大善还是大恶,都会以个人或群体的形象铭记人心。被人遗忘的只是那些流星般不值得被牢记的事物。

另外,你实在也不需要嘲笑那些盲目追逐时尚的人,因为你能和他们找到不少共同点。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我在报社的表弟过去倒是常说,但在我看来那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之语罢了。因为全国要把这句话当真,我和小朋友你的生命恐怕都过不了今晚了——因为杀人、斗殴、抢劫也是大量存在的,当然也是合理的,法律、道德没必要多管闲事。

其实发明这句话的萨特本人,有位朋友在论坛一个讨论高行健的帖子里提到“……在此我想起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和桀骜不驯的萨特。。在法国萨特的言行是与政府格格不入,招来大多数的反对者。。诸多扬言要杀死萨特。。曾一度炸毁萨特的往宅。。但是戴高乐将军说:‘我们不捉伏尔泰。’这不仅是对萨特的一种褒奖,也是一种宽大的容忍之心的表现……”可见他老先生也是把哲学命题和社会现实分得很清楚的,否则何必和政府“格格不入”?忍着就是了。

这些话我没必要再辩论下去了,其他的话都是哲学命题,你大可以和懂哲学的论坛朋友讨论去。不过你说的“不要表现比你聪明的人的内心”倒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我正在写的刘禹锡、韦执谊、俱文珍和将来准备写的郭子仪、李光弼、张巡、李白、杜甫、王维,以及已经写过的几位名人,都比我聪明十倍以至于百倍,我又不能放弃历史小说这碗饭,想必你比我聪明,有没有好主意?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11-30 20:21
标题: 又是你吗?
婴儿是没有思想意识的,而我是有感情的人,这就是在英语里为什么婴儿的代称是it.你可以不尊敬我,我也无所谓,至于中年人和老头子只是等同于小朋友的以年龄为分界线的无褒义无贬义的称呼,当然我知道你是以一种随意的口吻,所以希望你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

“如果你不懂‘灰飞烟灭’是什么意思,那么我再多罗嗦几句:形体的消失是一切事物不能避免的,但精神和品德是可以永恒的,而无论大善还是大恶,都会以个人或群体的形象铭记人心。被人遗忘的只是那些流星般不值得被牢记的事物。”
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主语——记忆是人才有的,人没了,还有什么记忆。

还有你说的“存在即合理”并不是萨特说的那个意思,而是黑格尔说的。
萨特:“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黑格尔:“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在黑格尔那里,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而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因而一切现实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

别把这种无意义的谈话称为辩论,我看了不舒服。
我盲目追求时尚表现在哪里呢?说说看。
要我给你建议的话
我只能说,别这么虚伪地说我比你聪明,可以想象你成人式笑着的嘴脸,带着嘲讽,
你要想变得聪明,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是最快捷的了。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11-30 20:30
标题: 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再说什么
有关我的年龄一点也不重要,我只是喜欢这个生日而已,在网上公布真实生日是愚蠢的,如果一定要说我是老女人,为什么不说我是老男人呢。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6 14:39
标题: 回复 27# 荒谬艺术 的帖子
“别这么虚伪地说我比你聪明,可以想象你成人式笑着的嘴脸,带着嘲讽”
这是在写小说。我看到您的回复时笑不出来,只有怒火和烦恼,不然我根本不会理会,因为我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不仅比自己聪明,不如自己的人内心也是不能揣测的。不是我认为,是事实说明您比我聪明(我说什么都有话对付),比我勇敢(多次舌战群儒),比我学问大(至少懂哲学,而我一窍不通),我只能服输。

您的建议我已经实行21年了(幼儿读物不算),不过还得说声谢谢;我的建议是:关心一下文学以外的东西。我们辩论的关键是农民工现象是否是合理的或有“理性”的,那么我想问您一句:您真的知道民工为什么背井离乡四处奔波,而不是持家守业苦心经营吗?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6 14:40
标题: 回复 28# 荒谬艺术 的帖子
您既然已经曲折地承认了注册年龄是假的(“生日”不重要),对您的称呼自然得改。不过在网上公布真实年龄是愚蠢的吗?好,我宁愿做一个固执的傻瓜,也不愿做一个说谎的专家。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8-12-6 16:36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认识的就我们班的。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其实不可能像你文章里那样能够关心社会吧,他们大多都持怀疑的态度。不过我也认为这只是因为一种虚荣感,一种时尚感,政府信誉太低,以及自王小波以后的种种讽刺小说,还有社会上的种种光怪路离的事情。这些使得我们只能怀疑,只能犹豫,只能徘徊,只能愤世,而不能去行动,去爱,去看世界,乐观的看世界,我们这些大学生只能够冷眼看世界,如果真的有那种去装作民工来行为艺术的,估计会被我们怀疑是装逼(装酷,爱慕虚荣)。其实我们的内心都很苦痛,我们其实都是希望去爱的,可是却不知道到底要爱什么,我们有力量,我们有强大的可怕的力量(这点我可以百分百打包票,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内心里极其充满力量的,如果这种力量能像过去或将来的青年那样花在正确的东西上,比如人类的自由解放,或者是崇高的艺术上,我们也会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一派),但我们不知道把力量放在什么上面,我们便只能搞网站,搞摇滚,搞历史,搞冷漠,搞女人,搞偶像,搞热爱的球队,搞爱好,搞游戏,搞肉体等等,我们都太虚无了。当然,我们学校比较差,也许复旦交大,北大清华要比我们好多了。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12-6 16:58
可以告诉你,我年龄15周岁,至于我没有写真实的生日是和我没有写真实的姓名是一个道理。
我有一种本能,或者称之为情商,使我能通过一个人的语言特点、语气习惯辨认出他的身份,每次在论坛几乎总是能发现并继而确认我熟悉的人,即使他们没有公布姓名或别的什么。
我不能说别人没有这种能力。
至于说谎,我不认为这种说谎有什么错,有错的说谎我都不止一次了。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12-6 17:07
标题: 有关民工我漠不关心
既没有兴趣,也不会去想。我之于民工,就好比某地区首富之于我。毕竟民工最大的特点就是穷了,他们的一切不幸都是穷带来的。

至于舌战群儒,连我也觉得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7 16:53
标题: 回复 32# ak1789 的帖子
感谢您既坦率又彬彬有礼的回复。如果您的回复能旧近3个月,那么就不会有这许多无谓的辩论了,可是我的稿件已经投出去了……

不过还是希望您能提供一点更详细的情况。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7 16:56
标题: 再回复 32# ak1789 的帖子
小说的事例,我已经说过确有其事。如果您,其他朋友还是不相信,请看下面有个链接:

http://www.webo.com.cn/news/html/2007-7-23/content_328056.html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8-12-7 17:04
你就拿我那段话就够来写些东西了。你可以在文章中假设一个青年,起先主角以为这个青年很空虚,很无聊,很没有内涵。主角言语中流露出这种意识,突然青年一下子爆发了,来一通哈姆莱特式的自白,表露出对内心生存的渴望以及他们内心的强大力量。
你觉得如何?

[ 本帖最后由 ak1789 于 2008-12-7 17:06 编辑 ]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8-12-7 17:25
标题: 回复 36# zjabh 的帖子
还有就是如果你没有现实接触过大学生的话,还是别描写大学生了。大学生太复杂了,你看不透的。还有就是别用您,这您字怪吓人的。
你为什么不去描写自己呢,抒发你对心灵生存下去的渴望,抒发你不希望(套用鲁迅的狂人日记)被人吃掉、就是说社会生活使你的心灵变的平淡的渴望呢?如果你有这种渴望并且将渴望写到文章里去的话,这篇文章必然是充满了力量与真诚的。
作者: 荒谬艺术    时间: 2008-12-7 20:13
标题: 用爱来写
触及你的灵魂。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9 14:09
标题: 回复 37# ak1789 的帖子
我自己,老了会在自传里写。我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复杂的,深遂的思想,写不出多少东西。

称呼,‘你“是平等的,但也是随意的;”您“不仅表示尊敬,也表示礼貌,所以我不改。

我胳膊曾经麻木并推拿过,不敢一天打太多的字,不能一次回完您所有的发言,抱歉。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10 11:07
标题: 回复 36# ak1789 的帖子
这个题材很有意思,不过我真写恐怕会更糟。

我接触过的大学生都和我有亲友关系,而且那是多年前的事了,照您说的,和现在的大学生不能比。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10 11:15
原帖由 荒谬艺术 于 2008-12-6 17:07 发表
既没有兴趣,也不会去想。我之于民工,就好比某地区首富之于我。毕竟民工最大的特点就是穷了,他们的一切不幸都是穷带来的。

至于舌战群儒,连我也觉得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全面停火,结束交流——到两年以后。

我不喜欢充教师,除非是不懂装懂的人,而您是真不懂。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8-12-13 10:50
“您”字是否也反映了你的一些心理呢?希望你能正视自己,也希望你不要忘记生活是广阔的,尽量尝试着生活吧。
还有就是为什么你们都说我高看人了呢?我希望你们不要太看不起自己了,要多去挖掘自己的内心的力量(是否我有说教的嫌疑?)
作者: 马小家    时间: 2008-12-24 10:19
ls的发现你年纪小,但是很平和,向你学习
怎么总是遇到你,我也不用您了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8-12-26 16:13
本帖最后由 ak1789 于 2008-12-26 16:27 编辑

43# 马小家
这是我天生的脾气使然吧
你不用您才是好事呀,我认为就应该保持平等的态度
作者: YODA    时间: 2008-12-26 19:03
我觉得写得不错……………………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1-17 16:36
42# ak1789


从来合肥后登稿子就越发困难,一年都没有机会实现挣钱(稿费)的渴望;
年过三十仍没有成家立业独立生活的希望;
在论坛上发的作品无人理睬……

叫我怎么看得起自己???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1-17 16:54
不要灰心丧气吗,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罗曼罗兰在你这个岁数也都鲜为人知呢,巴尔扎克甚至还只能写些通俗的迎合大众口味的小说,后来都不承认那些是他写的。相信自己吧,多作练习,多思考(你似是不太能与外界接触,那就不能多经历现实生活了),锤炼自己的思维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1-18 15:35
47# ak1789

可是我最喜欢的外国纯文学作家莫泊桑(柯南道尔要排在更前面)比我小1岁就成名了,而且这已经算大器晚成了。当然我并不把成名看得多重要,但至少希望处境能好一点。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1-18 17:07
呵呵,那还是不要执泥于岁数了。主要还是多磨砺吧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1-18 22:42
z君应该先找个对象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1-19 13:44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9-1-20 16:52 编辑

50# 西门


唉,您从我的语气中能看得出来,我不是在空想天上掉下白天鹅,而是在努力寻找燕子或喜鹊,但是终究只能遇上麻雀,而就连麻雀也认为有资格捉弄我。我现在仍然在网上(主要是在论坛里)努力,但是每每想深入交流每每不能如愿,希望渺茫……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1-19 21:57
51# zjabh

我一直觉得上网只能作为消遣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1-21 14:11
52# 西门

如果我不想让仍旧让别人想当然地代办,那么我就别无选择。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1-22 23:06
53# zjabh
Z君,我前几天看了本大仲马的小说《黑郁金香》,不太长,10几万字,挺不错的。推荐您看看,也许对您创作历史小说有借鉴意义。恕我直言,您的作品有缺陷,我就只说了吧,空洞,可读性差。要知道想吸引读者看可读性差的小说需要在可读性之外的其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才能弥补可读性差的缺陷,哎呀,我说的有点别扭,您明白我的意思吧?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1-23 16:49
感谢西门  兄的直率。不过我写的“疾风”三部曲以及旧作之十二、十三都是历史小说(或历史传奇小说),不知您是否也是同样感受?

至于《黑郁金香》,不管是讲荷兰故事还是讲法国大革命故事的那一本,我想它无非是《战争风云》、《与劳拉·迪亚斯共度的岁月》那种“普通人亲身经历历史”形式的历史小说罢了,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不过瘾。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1-23 17:19
55# zjabh
呵呵,其实《黑郁金香》属于言情小说。
作者: Moderato    时间: 2009-1-23 23:36
是悬疑小说。。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1-27 15:17
56# 西门

那我看不出我的《永贞殇》应该从中借鉴什么,而我最缺乏信心的就是这首部长篇。我不会写爱情故事,也不善于制造悬念。

我不是不会编故事,而是编这么长一个故事而又要编得让人喜欢看实在力不从心。所以小说几个片段还能满意,整体上就不行了。
作者: hilaryRyder    时间: 2009-1-31 21:59
我曾经问过一个搞艺术的网友,行为艺术跟瞎胡闹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她跟我说做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艺术就是艺术,想的其实是别的就肯定不是艺术。
西门 发表于 2008-9-12 22:53


我觉得这么讲不太妥。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2-2 01:28
59# hilaryRyder
哦?那么您以为如何呢?我对这个回答也不太满意,但觉得有一定道理。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2-4 14:03
22# 韩波

您又回来了?这些话终于可以说了。

您如果读书超过200部(不入流的除外),那么我确实没有您读得多,但我很有点不解:您是如何在我读后感远未发完的情况下得出这个结论的? 

我读书,只求求知、学习、享受三点,像您那样的高度我达不到。人各有志,而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长,我有必要为此遗憾吗?

最后谢谢您对我创作的关怀,但我“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有,而且早就有了,不过不能满足我的需要罢了。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9-2-6 23:50
本帖最后由 韩波 于 2009-2-7 23:48 编辑

几个世纪前的事情,难得z兄还惦记。当初,眼睛见了一些物色,头脑开始发热,分泌出大量分子式相对复杂的化学产物,再加上几乎不可以以毫伏计的电流的刺激,双手便动了真情,乐颠颠地按一种俗成的规律,打了几句无知无谓的中文,若干无知无谓的符号,兄别放心上为好。

其实,鄙人读书应该超过200部,都入流,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好像是童话年代的发生,在激情泛滥的纯罗曼司年代,又读过大约超过200部的极入流的书,以及少量极不入流——老实说,是,极不可以示人——的书,而后,在乍醒还醉的半虚构文学年代,又读过大约超过200部的不知入流不入流的书,后来,到了浪浪不羁的散文年代,读了一些入流的音乐,读了一些入流的欧片,读了一些入流的美剧、美片,以及其他不读就会与同龄人类产生代沟的人造娱乐品,所以您看,散文年代的鄙人,基本上大约读了零本入流——或者不入流的——书,如今,鄙人不无幻觉地以为,鄙人已渐入杂文年代,这个年代的特色,自然是什么都读,音乐读,欧片美剧读,大陆剧、台剧、韩剧读,人也读,事也读,读你读我,读喜读悲,读天、读地、读万般,当然,散文年代一度放下的——书,也又重新读起来,而且,这个年代读书,有两个特色,其一,是不管入流不入流,入流的读,不入流的读,也入流也不入流的,也读,其二,是大部分的书,都不读完,准确地说,是读不下去,因为很少有书足够有意思,能吸引鄙人把它读完,记忆中,好像临窗凭眺几分钟,也比读绝绝大多数当代中文书更有趣,理所当然,会回一个大头,去读不入流的一些些个古典作品,老庄孔孟,李杜陶王韩柳白,也会跨过虚幻的国界,用英文这鸟文读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狄金森、坡、拉夫克拉夫特、亨利·詹姆斯、威廉·詹姆斯、威·纳帕塔法·福克纳……,读莎翁、马洛、休姆、笛福、斯威夫特、雪莱、拜伦、兰姆、麦犒莱、奥斯丁、艾米丽·勃朗特、理查德森·伍尔夫,然后,又因为不能读法文、俄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日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波兰文、罗马尼亚文……,又只能用英文这种鸟文读兰波、波德莱尔、阿尔托、奈瓦尔、洛特雷阿蒙、陀思妥耶夫斯基、莱奥帕尔迪、帕维泽、莫拉维亚、波齐、卡图鲁斯、贺拉斯、路吉阿诺斯、奥勒留、三岛尤纪夫、克里马、爱弥儿·萧沆、佩索阿、博尔赫斯、加西亚·洛尔卡、鸠结德忒斯·马奎斯……,读得懂读不懂,就这么懵懂地读,只因读也是读,不读也是读,总之,只就为了乐趣而读,所以,有一点是兄不对,是兄那样的高度,鄙人达不到,求知也好,求真也罢,皆非鄙人阅读目标之所在,至于任何事,任何人,是否在看完结后才能置喙, 也深可商量,极限地来说,是否只有死人才有权对人生评头品足、道四说三?就近讲,您读一本书,不读一本书,是否就是对这本书下的一种结论?再贴近一点说,您打开一本书,翻了几页后,把它放下不看,这放下不看,岂不是最大的结论?其实,前面已经说过,读也是读,不读也是读。

最后,兄说,我“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有,而且早就有了,不过不能满足我的需要罢了。兄的这句话,鄙人愚昧,不解。就此读过。

且祝新年万事好。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2-7 02:50
62# 韩波

我猜z君的意

思是有自己满意的作品,只可惜无人赏识,起码是没有纸媒体的编辑赏识。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2-8 15:33
62# 韩波


两位都错了,我是嫌不够,没有达到能称为“作家”的程度。稿子只要不能发表,在我看来至少不能算很好的。
作者: 韩波    时间: 2009-2-8 21:57
本帖最后由 韩波 于 2009-2-8 21:58 编辑
62# 韩波


两位都错了,我是嫌不够,没有达到能称为“作家”的程度。稿子只要不能发表,在我看来至少不能算很好的。
zjabh 发表于 2009-2-8 15:33


假如写的东西令自己满意,怎么自己还会”嫌不够“?假如稿子不能发表,怎么在自己看来”至少不能算很好“,既然稿子能否发表是别人的意见?难道,您的意见总建立在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可能,鄙人与您不是用的一种逻辑在思维。

因为您发消息来,尽管不是鄙人的习惯,但还是在62楼说了一堆,也发了几个球过来,不过,很遗憾,没见一个回来,也许是发得不够重罢。当然,有一点不得不指出,西门兄臆解(按常理说是正解)了您的那句话,而鄙人是什么结论也没下,却被您说”两位都错了“,这,让鄙人迷惘。

本来还有几句化学产物要分泌,不过,想想十之八九会被您自动免疫掉,也就就此作罢。一切都证明,您与鄙人没有默契,可以对话。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2-9 11:45
是“不够多”,怪我少写了一个字。我的稿子要真的很好,即使观点与时尚有差异,报刊也不能不给我登。的确,我是很在乎稿子能不能登的,因为我没有别的挣钱的本事(我已经说过了)。论坛的杂志我毫无兴趣,因为它没有稿费。

您不懂我的话,是往复杂的方面去想了,当然也是理解错了,不过这得怪我没写“数量”两个字。
作者: zjabh    时间: 2009-2-9 12:05
我每天的字不能打得太多,否则夜里胳膊会发麻,破坏我唯一的睡眠时间,需要悠着点。再说我也不清楚您的时间安排。

其实我知道很多人读书都比我多,因为他们读得快。而我无论书的优劣如何,总是细嚼慢咽,通常都是以默读来进行的。06年我在网上见到  hhen  发表的读书清单,筛选后一算还有733部,超过我当时读书数两倍多。我的读书清单和读书计划都是由此而生的,从那以后读书速度提高了一两倍,这个成绩已经够让我满意了。

关于读书口味的话都在这里http://www.reeds.com.cn/redirect ... o=lastpost#lastpost,我知道这肯定更加和您“没有默契,可以对话”,但我也早就说过“人各有志”。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