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普希金之死!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河之南
时间:
2005-11-18 13:26
标题:
普希金之死!
1837年1月29日,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这一不幸的消息从莫伊卡12号传出来后,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希金怎么会死?但命运之神却大大地开了一个玩笑,把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召回了天国,留给人们无限的悲痛和惋惜。
在悲伤的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就是普希金年轻漂亮的妻子,年仅24岁的娜达丽娅·冈察洛瓦·普希金娜。此刻,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打击,同时还要承受人们对她的恶语中伤。人们责备她,甚至咒骂她,正是由于她的轻佻行为导致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以致于丈夫死在情敌的枪口之下。
不和谐的婚姻
普希金与娜达丽娅的结合,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以″郎才女貌″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非常般配。1830年,普希金诗人的声誉如日中天,此时,芳龄十八的娜达丽娅犹如刚刚开放的玫瑰,鲜艳欲滴,清香诱人,人人都想采摘,普希金被她迷住了。在次之前,有多少女孩迷恋他,但没有一位向娜达丽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恰如中国一句俗语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普希金虽是一位大诗人,但却不得不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他再次求婚,终于实现了梦想。
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的一切。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但对于娜达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懂。每次,当普希金把他的新诗朗诵给她听时,她就大喊:普希金,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一次,几个朋友来到普希金家,他们在一起朗诵普希金的新作,娜达丽娅也在场,大家问她,朗诵是不是影响她时,她客气地说:朗诵你们的吧,反正我也不听。可见她对诗歌的索然寡味。
结婚之后,普希金陷入了困境。身边虽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妻子,这满足了他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但要博得这位美人的欢心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以致于跳舞到很晚才归来的娜达丽娅还睡在床上的时候,门口就传来了债主们前来讨债的门铃声。普希金欠所有人的债:木柴商人、卖牛奶的、卖面包的、修马车的,还有自己仆人的。他欠酒帐777卢布,裁缝450卢布,欠女时装师为娜达丽娅制作服装的费用3364卢布,欠书商也是同样的数目。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欠债已达6万卢布。在随后的两年里,不仅没有还掉以前的债务,反而越欠越多。临死前已达12万卢布。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他感到了精神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陷入了困境。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地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但是,作为家庭主妇的娜达丽娅对这些家庭生活经济上的困难一点也感觉不到窘迫,她甚至一点也不关心,从不过问,继续去享受她的奢华生活。面对这样的妻子,普希金再次痛苦地写道:″您是怎样的一位帮手和工作者呢?您的工作只是在舞会上跳跳舞,帮助男人们挥霍而已″。可怜的普希金!
娜达丽娅虽是家庭主妇,但除了陪普希金睡觉、生孩子之外,其他职责一概不问。甚至连孩子们的教育培养也多半是她的二姐娅力山德拉照管。在姐妹三人中,娜达丽娅年龄最小,长得最漂亮,最早出嫁。而娅力山德拉其貌不扬,自知只能做个陪衬,因而很少出入社交场合。但是,他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却非常聪明能干,对普希金崇拜不已。她自愿替妹妹承担了管理家庭的重担。普希金从她那里得到了本是妻子应该给他的照顾和关心,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实现了部分交流。不幸的普希金!
匿名信
1836年11月4日上午,普希金收到了一个纸袋。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封″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证书上面这样写道: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在尊敬的纳雷什金主席主持下,大家一致同意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落款是:常务书记——波尔赫。
另外,就在同一天上午,维娅泽姆斯基、维耶尔戈尔斯基、瓦西里契科瓦等人也收到了同样的匿名信。顿时,整个彼得堡流言蜚语声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谈论的笑料,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甚至在一次晚会上,某个名叫多哥尔鲁科夫的年轻人在普希金的脑后竖起了两根手指,作羊角状,即表示″戴帽子″的意思。
难道真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普希金吗?或许吧!但俗语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到底有多美?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普希金的好友索洛古博是这样描述的:″一生中我见过许多漂亮女人,遇到过比普希金娜更迷人的女人。但从未见过象她那样将古典端庄的脸型与匀称的身段如此美妙地结合在一起。高高的身材,神话般纤细的腰…….这是真正的美人。无怪乎,甚至是从最靓丽的女人中挑选出来的女人也要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我第一次看见她时,就神魂颠倒地爱上了她。必须承认,当时,彼得堡没有一个年轻人不对普希金娜暗暗地恋慕着。她那灿烂的美和魔力般的名字,让人们陶醉。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非常自信地确定自己爱上了普希金娜。不仅是那些仅与普希金娜见过一面的人,还有那些根本就没见过普希金娜的年轻人″。从这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普希金的妻子的确很漂亮,她那美丽的姿色具有无坚不摧的魅力,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子。
普希金在与娜达丽娅六年的婚姻中,初始如获至宝,倍加呵护和炫耀,为取得这样一个美人为妻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凭借自己天才诗人的名声,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朋友,引见给皇后和沙皇,带进彼得堡的上流社会,进入交际圈,引起人们的一片惊叹,人们对这一对″郎才女貌″的绝配赞叹不已。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希金爱美,其他的男人也爱美,沙皇尼古拉一世更爱美。随着普希金带着妻子参加的舞会越来越多,娜达丽娅的魅力越来越呈现出来。开始,她借着普希金的大名与达官显贵们结识,享受着第一诗人夫人的荣誉。但不久,她那魅力的光环已经超过了丈夫诗人的声誉。现在,在各种舞会上,人们谈论的话题,已不再是普希金和他的诗,而是他的妻子和她的美丽。人们喜欢她,仰慕她,热恋她,甚至渴望得到她。在众星捧月许多男人大献殷勤之后,娜达丽娅已经晕头转向。她开始接受所有男人献来的殷勤,不顾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英俊王子″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士出现后,她那不检点的行为举止更加明显,有时甚至达到了放肆的地步。娜达丽娅和丹特士,不知究竟是谁先爱上了谁,或许是一见钟情。丹特士,高高的个子,一副漂亮的面孔,两只粗野勇敢的大眼睛稍稍前凸。非常自信、活泼、幽默、快乐、机智,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与娜达丽娅同岁。在彼得堡圈子里,普希金开始也因他那活泼的性格而喜欢他,沙皇宠爱他,女人们更是爱他如掌上明珠,将他从一个人怀里抢到另一个人怀里。他在交易场上的成功与娜达丽娅不相上下,在这方面,他们俩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丹特士利用自己是外国人的身份,及沙皇的信任和人们对他的宠爱,大胆地追逐女性,尤其是对娜达丽娅穷追不舍。而娜达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因而对他的追求和放肆不但不加以拒绝和阻止,反而非常乐意接受,觉得很快乐。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年之久,娜达丽娅不知分寸的举止越来越离谱。那些与她交往甚密的好友曾试图劝她要学聪明些,要识相些,与丹特士打情骂俏不会有好结果。但每次都听到下面这样的回答:我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我只是喜欢他而已。请放心,不会出什么事,今后还会与两年来一样。这就是1836年普希金收到匿名信时的娜达丽娅及她的表现。
至于娜达丽娅与沙皇尼古拉一世是否有亲密关系,这很难说,但我想,仅以上所述,娜达丽娅的行为足可以使人们认为,她给普希金戴了″绿帽子″。
决 斗
自收到匿名信之后,普希金坐卧不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荣誉高于一切。收到普希金挑战书后,丹特士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顿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意识到,义子的行为太过分了。同时,他也清楚,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决斗,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愉快的。于是,他开始四方奔走,多方斡旋,以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结果,安排了丹特士与娜达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结婚,并于1837年1月1日举行了婚礼。至少从表面来看,给人们的印象是,丹特士追逐的不是娜达丽娅,而是她的姐姐叶卡捷林娜,从而给普希金收回挑战书下了一个台阶,挽回了荣誉。丹特士在这桩婚姻中的确扮演了一个不幸的角色,叶卡捷林娜不但长的不漂亮,而且比他大6岁,丹特士的心理极不平衡,甚至连皇后都为他打抱不平:″我很同情他,他这是一种宽宏,还是一种牺牲?″
就在一场风暴看似过去,紧接着晴天之后,其实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风暴。丹特士与叶卡捷林娜结婚之后,他利用自己现在是姐夫的合法身份,更加大胆放肆地追起娜达丽娅来。只要那里有娜达丽娅的身影,那里就有他丹特士。他公开地挑衅地为娜达丽娅的健康干杯,邀请跳舞,大声地说着恭维话。不仅如此,他通过别人约娜达丽娅与自己单独约会,独白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对方接受它。在丹特士的进攻面前,娜达丽娅陷得越来越深,她没有发现自己的这场游戏有多危险及其严重的后果,他甚至不顾丈夫的禁止她参加一切年轻人的聚会的命令,依然我行我素,四处招摇,正如索非亚·卡拉姆津娜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所写的:″我沉重地告诉你这个发生上周三的悲剧,就在那一天,那一刻出现了可悲的结局,可怜的普希金,可怜的人!自从那天收到了那封卑鄙下流的匿名信之后,三个月来,他的精神上遭受了多大的打击啊!就是这封匿名信,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但引起决斗的具体原因,人们认为,是在上个星期六沃龙佐夫家的晚会上,当普希金看到妻子与丹特士在一起亲密地谈笑,跳着华尔兹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限。还有这位不谨慎的女人一点也不介意星期天在麦雷尔斯基家,星期一在维亚泽姆斯基家再次与丹特士见面!″
面对这样″贤惠″的妻子和无赖的连襟,普希金纵有诗歌才华,此时也无济于事。除了决斗,他毫无选择了!于是,他再次发起决斗挑战,并确定了极其残酷的条件:双方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并且在第一次双文都没有射中对方之后,决斗再重新开始,直到有一方倒地为止。看来,普京希真的拼命了。
1937年1月27日,星期三,决斗在离彼堡不远的黑山进行,结果出现了本文开头中的局面。伟大的诗人死了,他的妻子被人们唾骂,是她害了普希金。普希金成了她美丽姿色和轻佻行为的牺牲品。[/size]
作者:
mu
时间:
2005-11-21 19:08
很好
但是娜达丽娅不是那样吧?
作者:
bittersweet0
时间:
2005-11-23 15:54
痛苦,看了之后很痛苦
作者:
freedenman
时间:
2005-11-24 15:58
谁都是凡人。会有凡人所共有的弊端。
当我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现在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
Last edited by freedenman on 2005-11-24 at 04:00 PM
]
作者:
蹦小兔
时间:
2006-1-25 01:22
遇人不淑。
作者:
南溟望月
时间:
2006-1-25 13:18
普希金死得好没创意。
作者:
独孤杨过
时间:
2006-1-31 16:21
普希金是我所知道的最有尊严的男人!
他的妻子没有错,他也没错。
诗人必须承受自己的十字架。
你想让他怎么死,像一个懦夫那样或是像一条帝国机器的狗?
作者:
Pluto
时间:
2006-1-31 19:48
默哀...
不知道他的墓志铭是否象他写的那样...
作者:
独孤杨过
时间:
2006-1-31 20:58
普希金的死撼动了帝国的根基,从那时人民慢慢觉醒了。可以说,是他开启了一代心智,所以才会有后来一群又一群的天才涌现出来,我最羡慕俄罗斯了,伟大而神奇的国度,竟会诞生出这么些人来,太了不起了!
他的死,可与北极星媲美!
作者:
蹦小兔
时间:
2006-2-1 18:58
楼上的想法有些偏激了。
作者:
独孤杨过
时间:
2006-2-1 19:34
人们通常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或是想法称为偏激,你告诉我,什么是偏激呢?我很想知道。
你也是耶稣的弟子啊?
作者:
蹦小兔
时间:
2006-2-2 00:16
我说的偏激只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候感情过于强烈也算一种偏激。纯属个人理解。
恩,我也信主耶稣。
作者:
探询迷茫
时间:
2006-2-15 20:07
标题:
无奈
愚蠢的婚姻,这女的当妓女我想会很优秀但是当妻子..........普希金有天才诗人的脑子但是只有小孩的智慧
办事真熏
作者:
般若
时间:
2006-12-28 16:4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始终是个诗人,诗人往往是容易冲动的
作者:
yumeyume
时间:
2006-12-29 13:24
又有谁真的知道?连死人也被挖出来八卦
我相信他们的爱情,也明白他们的软弱。舆论不知道毁了多少人。
作者:
toyaxiazhe
时间:
2007-2-13 00:02
一生充满幻想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7-12-19 22:27
普希金决斗致死,普遍认为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阴谋.
普希金同情反叛的十二月党人,对沙皇统治多有讥讽抨击,沙皇讨厌他,又碍于他取得的名气,不好公开除掉他,于是设下陷阱,让他自我毁灭.
莱蒙托夫就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7-12-19 22:33
但是小普希金十四岁的莱蒙托夫,却也在四年后死于决斗,时年二十七岁.
这就值得探究,为什麽他们明知决斗凶险,甚至也意识到那有可能是一个阴谋,一个陷阱,却就是不能不进入那一种贵族社交文化,最后让它毁灭掉自己?
作者:
好色骑士
时间:
2008-3-12 18:01
那个丹特士出下流手断!!!他没走到十步就从普希金背后开枪了!伟大的诗人那有不死的道理!!!!!!!!1
谁有没看过<普希金的秘密日记>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08-3-21 00:41
遗憾,除了遗憾,没别的说。
作者:
heyuchu
时间:
2009-4-21 21:37
俄国文学是无与伦比的
作者:
傀儡之森
时间:
2009-7-21 19:33
哇原来有传记……有个漫画讲普希金和娜塔莉娅的,齐藤千惠的《青铜天使》,看过后对娜塔莉娅更多的是同情与喜爱……没看过传记不知道那漫画歪了多少……
作者:
milaya
时间:
2009-11-23 08:28
后人分析,普希金当时已经厌世,因为有沉重的债务,他要应付上流社会的生活,需要很多钱,而娜达利亚/冈查洛娃又是个思想轻浮的女子,其实她也不是有多坏,而是人小不懂事,普希金对沉重的家庭生活负担厌倦了,他最后选择决斗。
作者:
milaya
时间:
2009-11-23 08:39
娜达利亚/冈查洛娃依现代的审美,实属很一般的女孩,可普希金就是喜欢,算是自找苦吃,第一次求婚,娜达利亚/冈查洛娃的家庭嫌普希金穷,没有答应,希望娜达利亚/冈查洛娃嫁给有钱人,最后才答应了普希金的求婚,婚后娜达利亚/冈查洛娃为普希金生了四个孩子,她未出嫁的姐姐的开销也归普希金支付,他们要出入上层才能找到好夫婿,要参加上层交际舞会,要有体面的衣服,这都是普希金的包袱。。。。普希金绝望了,心累了,厌世了。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