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打印本页]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3-26 23:55
标题: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书名:《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著者:张承志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1月

  ■读家:瘦猪

  ■推荐指数:★★★★★☆



  ■入评理由:本书是作家张承志总结八十年代以来几次留居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虽是一册散文,但力求处处考据。此书以良知和自省为武器,大声疾呼着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张承志历来饱受争议,但其真诚和坚决贯穿始终。他以笔为旗,主张“为人民”写作,是典型的“文以载道”的继承者。张承志的厚重配得上他的自诩。他以前的小说和今天的散文,浓墨重彩,饱含大义与责任。长期阅读张承志,如同喝不放糖的浓咖啡,精神亢奋,又累人。有些时候,更像药力凶猛的虎狼之方,令泡在流行文学中孱弱的人们消受不起。

  这次,张承志的笔指向了日本的樱与武士道。我看见书的腰封写着“两国未来趋势最具预见性的著作”,不禁哑然失笑,你当是袁天罡李淳风这哥俩儿的推背图么?

  除了星新一的科幻短篇和江户川乱步的推理小说外,我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日本文学,包括今天众人追捧的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张承志也有类似的拒绝,他读完佐藤春夫的《支那杂记》后说,“我好像患了病,不愿意再做尝试,不愿意在文学的层面上试图接触。”

  不去阅读日本,作为读者,最多失于狭隘。

  作为一个中国人,则源于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态。“每逢与日本人相逢,总抑制不住——想即席清算甲午的耻辱,南京的虐杀;而当和同胞谈到日本,又控制不能——要滔滔讲解樱花的凋落,茶道的心境。和日本人交谈,往往只因一句对中国的失礼之语,便勃然大怒推案绝交;和国人清谈,又对中国恨铁非钢咬牙切齿,滔滔批判中,引用的净是日本的例子。”我们究竟如何解开这纠缠了近百年的心头乱扣?

  作为一个中国作家,言及日本便笔端滞涩,是否在回避两国的未来?张承志很以之为憾,即使是他崇敬的鲁迅,写到日本也“语出暧昧欲言又止”。那么,张承志本人又如何呢?

  很多人批判张承志“极端”。他早期的文字,比如有些混乱的《金牧场》、《心灵史》,可以看见他急不可待的步履。批评者指责张承志构建的理想英雄主义,晃动着红卫兵的影子。我以为至少有一段时期近似。重回西海固的张承志,不,是一次又一次重回内心的自省,逐渐勒住了奔向悬崖的蒙古马,在他谨慎的笔下,我感到宽容与计较、悲悯与嫉恨、自省与狂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的困难和重要的选择。

  张承志完成了一个中国作家对日本的罕见的自省。我们面对日本,往往首先是一副受害者要求伸张正义的姿态,甚至抱着血债血还的冲动。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崛起的今天,我们是否也有必要反思呢?再早些,我们是以老师自居。在随处可见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日本,我们现在还有没有资格做老师?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日本究竟真正仰慕和学习的是哪个?更深的一层,我们自身,究竟侧重于哪种文明,才能臻至“一个尊严、宽容、善意,追求一切民族友好共存的、能称之美的民族”的境界?

  中国和日本,纠结得太深了,不存在斩乱麻的快刀。唐朝时李白和晁衡象征中日人民一衣带水的友谊,而后被明朝的抗倭、清代的屈辱和八年抗战所替代。为了中国强大,孙中山鲁迅那一代甚或几代人又有无数志士到日本取经!我们变成学生,向曾是自己学生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学习,目的是要打败正在自己国土上放肆的老师!两个国家和民族“相互握手,手掌间渗出了血”。今天,两国依旧存在敏感问题,“即使努力忘却,还有不可忘却的东西。”中日两国“会选择什么方向,会循着怎样的大势?”张承志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体悟,也无法给出答案。“敬重”之余,唯有“惜别”。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3-26 23:55
我并不同意张承志的某些观点,比如他讴歌的“日本赤军”,因为政治的谎言和变数太多了,当初日本“解放”亚细亚的口号鼓动了多少民众和知识分子,最后还不是蜕变成我们熟知的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主义!我更不同意张承志为中国的号脉:没有宗教约束的文化,是失败的病根。



  但他面对日本的自省,是药方中的君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在与自己结怨最深的对手前,反观自身,她就不会重蹈覆辙。同样的,那些批驳张承志的人,也能在自省中,得到教益。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9-4-13 22:38
不喜欢张承志,形式大于内容,很做作。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