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原创] 以湖之名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河之南
时间:
2005-11-20 16:42
标题:
[原创] 以湖之名
以湖之名
中午吃罢饭,遇到了同窗王龙。
“小孟啊,后面那栋楼快要竣工了。”他这样说道。
“哦...哦....是吧...”我回应道,不知怎地,言语竟支吾起来,神色也颇为尴尬.
他说的这栋楼,我是知道的.就在南湖的边上,造的也是非常的漂亮,大气。但是,我却不愿意去参观它,虽然它就在我住的寝室后面。原因是:它是填了一小块南湖造的!
没看到南湖的时候,我是对它有着许多想像的。现在想起,大抵是觉得湖面上波光粼粼,水鸟在湖面自由飞翔,岸边树木郁郁葱葱,水上荡漾着快乐的小船...
于是很想看看它。
看到它了.....
湖面是一层黑乎乎的油渍,岸边尽是已经发臭的死鱼....水鸟?一只也没有。倒是风吹来的一阵阵恶臭让我倒退了许多步....
竟是这个样子的!!
“十几年前吧,这里还是很清澈的,很多人在此游泳,钓鱼.....那时的南湖比这大一倍还多,后来....陆陆续续填了一大半。”同去的王龙这样说道。
“填湖?做什么?”我问到。
盖房子啊!你住的寝室楼就是填湖造的。”他答到
“啊!原来是这般!”我有点惊讶了!
“如此说来,如果这湖水是一个躯体的话。那么我......也是其中一个霸占她的强盗了?”我不禁有点傻傻的想.....
再看了一下这个南湖,觉得她在哭泣....
是的,她应该哭泣,更应该咒骂,咆哮,呼喊!对着那些往她身体排放污水污物的人,对那些在她身上盖高楼大厦的人....我,也是其中一个。
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湖泊,这样的河流.....
我不禁想起了清水江,那个造就了翠翠,造就了《边城》,造就了沈从文的河流。现在,她以如墨水一般黑。现在,她竟面临断流的危险!
“静静的水既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的游鱼皆计可数。”这是沈从问在《边城》里对清水江的描述。《边城》依然被我们传诵 ,但清水江,却再也回不来了.....
回不来了....永远....永远...
[
Last edited by 大河之南 on 2005-11-20 at 07:23 PM
]
作者:
墨树瑰花
时间:
2005-11-20 19:51
你当记者真是天生的,你的思想很正呢,你会成为一个很有时代感的记者的:)
作者:
图兰朵
时间:
2005-11-21 12:35
当不当记者和写这些有关系么?!
心里对美有着留恋有着憧憬的每个人都会这样想,这样感叹,为什么这样的声音现在变得那么少了呢?即便有,为什么它的声响那么短促和无力呢?
孟子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我想这不忍之心既可及人就也及天地万物,不要说儒家的“仁爱”思想过时了吧,那么你的信念是什么呢?会更好吗?
心灵呼唤责任感和真善美,不许否认!也不可以!!
作者:
图兰朵
时间:
2005-11-21 13:09
当不当记者有什么关系呢? 每一个热爱美好事物的人都会不忍,更会不安,什么时候我们被动的成为了破坏者的同谋、助手了呢?!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我想:人既可有不忍人之心,定然也能不忍于天地万物---山川虫鱼鸟兽,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不忍时呼喊出来,为这一片丧掉 的自然美好?为什么这样的声音被愈来愈忽视,为什么声响变得越来越稀薄?!
不要讪笑儒家的“仁爱”已经过时,不要以为我们的世界是真的只是物欲主宰的,你有什么可以来辩驳的吗?你有更好的方式和思想吗?
不要拒绝真善和美,永远!!
作者:
bittersweet0
时间:
2005-11-21 16:21
赞同图兰朵
作者:
mu
时间:
2005-11-25 18:32
不要拒绝真善和美,恩,对啊
作者:
忘忧草
时间:
2005-11-27 21:06
在不拒绝“真,善,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懂的去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