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日本人爱写中国字 [打印本页]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5
标题: 日本人爱写中国字
中国汉字在日本国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习惯一笔一划地写汉字,对汉字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态。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2009年元旦时泼墨写下“安心活力”四个字,以此证明自己对汉字和书法的掌握其实没那么糟糕。在日本,人人都知道首相是个动漫迷,却经常因为读错日文汉字闹出笑话。有记者曾经问动画大师宫崎骏对麻生念错字的看法,他冷冷地说:“这实在是日本的耻辱。”

  “其实念错汉字在日本很正常。”日本A-COMMERCE公司社长秋叶良和谈起首相的糗事时说,“把汉字念错的日本人不在少数,有的也是不得已。”

  秋叶良和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A-COMMERCE为即将派遣到中国工作的企业员工提供了包括商务礼仪和汉语在内的研修和培训。在秋叶良和看来,首相念错汉字被批丢人,恰好说明汉字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

  “汉检”年入百亿

  每年年末,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汉检)都要在古寺清水宫宣布年度汉字。至今,这一传统已保持了13年。去年的年度汉字是“变”。今年2月9日,日本文部省突然破例搜查了“汉检”。原因是该协会“违背财团成立宗旨,赚取大量资金挪用在毫不相干的地方”。由于日本民众学习汉字热情不断上升,“汉检”可能因盈利过高而“不得已”由公益组织改制为股份制公司。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由现任理事长大久保于1975年创立,当年第一次检定考试的参加者只有670人,到2007年,报名应试人数已达271万,猛增4000倍以上。应试者涵盖了从3岁到90岁的各个年龄层,并且超过了参加英语能力检定的人数。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5
秋叶良和介绍,在日本不少大学、高中将是否拥有“汉检”资格证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者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近年随着电脑的普及,日语词汇的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年轻人在网络上交流,喜欢用各种流行的快捷缩略语。同时,打字的机会远远超过写字的频率,对汉字的练习机会减少,这反而催生了汉字检定的热度。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5
秋叶良和介绍,在日本不少大学、高中将是否拥有“汉检”资格证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者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近年随着电脑的普及,日语词汇的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年轻人在网络上交流,喜欢用各种流行的快捷缩略语。同时,打字的机会远远超过写字的频率,对汉字的练习机会减少,这反而催生了汉字检定的热度。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6
汉字能力检定共分12级,考试的费用从1500日元到最高的一级5000日元逐级递增。以日本国民人均收入的标准看,这笔费用并不算高。但如果把平均3400日元的考试费用乘以2008~2009年可能达到的应试人数290万人,那么就是98.6亿日元的收入(大致相当人民币7.3亿元),利润相当可观。日本文部省认定,作为公益组织,“汉检”创造的利润已大大超出必要。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6
为什么日本人读错汉字

  日语中的全部汉字约有几万个之多,常用的有几千个。秋叶介绍,之所以日本人常读错汉字,是因为日语中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音读”和“训读”。“音读”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时的读音来发音。“音读” 的词汇也多是汉语的固有词汇。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唐音”、“宋音”和“吴音”等几种。但是,这些汉字的发音和现代汉语已经有所不同。“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语言来读这个汉字的读法。“训读”的词汇多是表达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词汇。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6
有不少汉字具有两种以上的“音读”音和“训读”音。最简单的“人”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念ひと(HITO) ,就是训读。而人字一旦和其他元素结合,比如“日本人”、“中国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是念じん(JIN)。其中后者的发音是标准的“吴音”。而“人”还有一个发音为にん(NIN),很可能是南宋时期传入日本的,这个发音和现在江浙和上海话中的“人”几乎一模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日语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活化石。从唐宋一直到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中国,都能在现代日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秋叶说。

  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一”这个最基本的汉字,在日语中竟然有七种读法。类似伊藤博文这样的日本名人,名字被念错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公众人物明明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念错,但为了让喜欢他(她)的人好记,也就将错就错了。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6-16 21:56
有不少汉字具有两种以上的“音读”音和“训读”音。最简单的“人”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念ひと(HITO) ,就是训读。而人字一旦和其他元素结合,比如“日本人”、“中国人”的时候,这个“人”,就是念じん(JIN)。其中后者的发音是标准的“吴音”。而“人”还有一个发音为にん(NIN),很可能是南宋时期传入日本的,这个发音和现在江浙和上海话中的“人”几乎一模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日语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活化石。从唐宋一直到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中国,都能在现代日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秋叶说。

  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一”这个最基本的汉字,在日语中竟然有七种读法。类似伊藤博文这样的日本名人,名字被念错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公众人物明明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念错,但为了让喜欢他(她)的人好记,也就将错就错了。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6-27 09:14
德川老狐狸那时候可是以拥有本中国书为荣啊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9-7-14 13:48
德川老狐狸那时候可是以拥有本中国书为荣啊
ak1789 发表于 2009-6-27 09:14


可是时代不同了,日本的自大越来越猖狂了
作者: 归去来    时间: 2009-7-23 23:13
但是他们保护传统的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啊
作者: sai.0501110    时间: 2009-7-29 23:14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者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相比中国的公务员考试中倒很少深入涉及到中国的古典文学文化
不过,总感觉这几年重视起来了,国学热还是有浪潮的
作者: 无头骑士    时间: 2009-8-13 13:52
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去,才能彻底改变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作者: 无头骑士    时间: 2009-8-13 13:54
“一”有七种读法吗?我貌似想不到那么多。。。
ひとつ ひと いち いっ
。。。。。只能想到这四个,而且还有两个是演变体。。。。。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