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死亡与回忆 [打印本页]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0 19:18
标题: 死亡与回忆
我爷爷死的时候,我正十七岁。那是我整天发呆或到处散步的时候。我们一家和爷爷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但不能怪我们疏远他,而得怪他实在太孤僻。他很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在我们家中,他最喜欢一个人呆在自己的书房里,看他的书。他倒没什么老年痴呆症,事实上,到他死为止,他看上去都很健康,思维清晰,如果他肯与人交谈的话,谈吐还不错,甚至能使人受其吸引。他唯一的不健康只在于他的性格,他那过于孤僻的性格。在我的记忆里,即使在我还留着鼻涕到处飞跑的时候,他就不像别的爷爷那样爱逗孙子玩,我父母有时出门,奶奶也在外面串门的时候,会拖他照看我,他让我一个人到处玩,自己只是坐着,几乎是冷酷的看着我。我常常玩着玩着就忘了他。有时我觉得他是害怕那种活力,或者根本就是害怕与现实发生接触。也许我妈妈的亲戚的一个评价是很正确的:“一个老书呆子。”(嗨,这样回忆他,描述他让我想起我爷爷的一句话了,他说过……算了,等会你们会看到的)他喜欢书应该不会有错,他书房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没有椅子,他就直接坐在床上),就是一沓沓的书,估计有几千本吧。每天,我们吃饭的时候,会由我们三个人中的一个去叫他一声,过了一会儿,他便会慢慢打开门,向我们三个扫一眼(每次都是这样),然后再慢慢低着头走到桌子旁,坐下吃饭,一言不发。我们也习惯不和他说话,父母聊着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候问问我的班级里的情况。只有在谈及国际上、文艺上或者是理想方面的事情的时候,他会插几句,与我们聊一会,然而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我爸说他小时候爷爷就那么孤僻了,他甚至都常常躲着爷爷,不想看到他,而是更爱和奶奶呆在一块。据说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很安静的人,不爱多说话,但对儿子很疼爱,看到儿子就喜欢笑。她死的时候我就6岁,但对她印象却挺深,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她很爱说话,也非常喜欢爽朗的笑出声来。我还记得她接我从幼儿园的路上回来的时候她总是在说话,总是在笑,声音很舒服,当我从下面望过去的时候,可以看到她那个不停抽动的下巴,便也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她死的时候其实还不老,仅仅50多岁。留下的照片却是年轻时候拍的,从那上面我能看到爸爸嘴里的那个安静的人的样子。她那张照片很美,嘴角微翘,露出笑意,但绝不张扬,当看着照片的时候,你会觉得她在说:“嘘,不要吵,瞧这个孩子,多好”或者是“瞧这颗草,多青”甚至是“你不要说,我知道你的心意,我很了解你”等等,让人觉得很释然。我记得十一二岁的时候问过我爸,“他们两以前是不是一直都不说话的?”“是呀,”爸对我说,“我都觉得闷死了,所以老爱往外跑,认识了把你这小兔崽子生出来的人。”“那为什么你那么能开玩笑啊?”他又回答“为了哄你妈呗。再说,要我不会说话,”他扭了扭我的脸,(我现在回忆的时候竟能感觉到当时的疼)“能把你这个话痨生出来吗?你这小子,就爱问问题,可把我和你妈给累坏了,来,给爹敲个背。”我瞪了他眼,说:“没空,我还要问问题去呢……”但好像在那之后两三年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时候,我也静下来,不爱说话了。这是爷爷的影响吗?我想不是的,一个与我没多少交流的人很难影响我。但说到交流,他确实和我交流过。

两年来第一次动笔写小说,写了大概万来字,现在开始每天打一段上来吧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1 06:38
我和他的交流,其实是从他死后半个月开始的。开头时说过,那阵子是我最喜欢发呆的时候。事实上,那时候我最大的癖好就是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去独自想自己的心事。那次,我就是躲到爷爷的书房里去了。我躺倒他的床上,望着四壁的书以及越发浓厚的灰尘,却半点没想着爷爷,而完全想着自己的心事。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下,我才能感受到那些事情,那些存在。突然之间,我发觉自己要哭了,便为自己去找些事情来做。我便坐了起来,打开了从没打开过的抽屉,以便打破宁静,分散注意力。他以前从不让人打开他的抽屉。左面的东西不多,就是几张旧报纸,几付眼镜,几本数学书(他干了40年不受学生欢迎的数学教师,似乎是因为上课太枯燥乏味。我自己一直没进到过他教的班级),一堆笔,一副口琴,几张书签,还有就是剪刀之类的。我打开了另外一个。那里面是堆笔记本。我以为是他的数学笔记,为了忘记先前想的事情,我打开了第一本。但那本是空的。我随手翻了翻,正要放下去,却发现中间有几页写着字。我愣了下,再看了看这本笔记本,估计是新的,但也不是最新的,应该是买来2个月左右吧。我犹豫了,这难道是他最近写的遗嘱?又或者是他最后的心里话?还是他的只写给自己的独白,不能说出口的心事?我应不应该去看呢?很快,我便翻了开来。完全是出于好奇。那几页内容如下: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1 06:58
今天下课之后去看了医生,他告诉我,我得的确实是癌症(我一下子呆住了——他可完全没和我们说过啊。那时他一下子中风死了,我们也没让人做什么检查就直接下葬了。遗嘱是两年前立的,说是以防万一,难道那时候他就有预感了吗?可这个肯定是两个月内写的呀)。我当时肯定看上去很平静,因为那医生有点吃惊的望着我,说道:“难道你不慌?”我耸了耸肩,没说什么。他整理了下桌子上的文件,嘴里喃喃说道:“大概是吓傻了把。”做了一些必要的交流后,我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了学校,没有进去,而是来到了旁边的文具店,老板和我打了下招呼,接着忙他自己的了。我看了一圈周围的文具,想起笔记本用的差不多了,挑中了这本本子,付了钱,回家了。直到先前,我还正在想,我为什么要买本本子呢?我难道不是快要死了的人了吗?我难道还可能再写完一本本子吗?可在当时,我确实是买了,在惯性的支配下吧。就像医院里那样,虽然我确实很吃惊,但那么多年不在旁人面前表现心理感受的生活习性承积下来,即使是面对死亡,我也做到不露声色,这就是生活的惯性吧。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和这本本子了,那么我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向本子来剖析我自己了。而这恐怕是我最后的“天鹅之歌”了。
作者: Vincentlover    时间: 2009-7-11 17:31
最好文学性再强一点啊,都是大白话。不过我关注这个小说,一定写下去呀。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1 17:37
当然,我实质上已经写好了,只是需要把文章打到电脑上来,并作一些修改。但可能慢点
文学性么,我最不擅长的就是写些文绉绉的东西。
作者: Moderato    时间: 2009-7-11 23:24
大白话不是挺好的么

不过我感觉第一段好长,不知道是不是排版的问题,看上去好密,读的时候老是跳行……
作者: Giorgio    时间: 2009-7-12 01:03
老人得到“病情通知”那段的内心独白很不错。好些优秀作家也描写过“临死状态”,但毕竟大多只是出于想象,而这却是真实的。

希望1789尽量用日记的“原文”,你在用穿插叙述描写的方式,应该效果不错。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2 06:13
下面还有好几段更长的呢
我觉得这个描写应该也不够真实,至少我亲眼所见的不是这样的。
后面多数是老人自己的穿插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2 06:51
我现在,面对死的逼近,到底是什么感受呢?在那最初的吃惊之后,我现在已经平静下来了,所以我可以理智、冷静的分析自己。那么为什么我没有害怕呢?为什么恐惧没有取代吃惊使我变得慌张呢?为什么自从20年前看了伊凡伊里奇之死后无时不缠绕着我的甚至可以说自4岁那年起就时常纠缠着我的死的恐惧现在竟然就消失了呢?有什么力量平衡了我的恐惧吗?显然是有的,只有另一种情绪与之牵制才能使我冷静下来。那么这是什么情绪呢?好奇。对,我发现了,此时此刻,我发现我对死亡有着出奇强大的好奇心,甚至是渴望。这种好奇与期盼只怕不亚于我孙子对荣誉与理解的渴求(我呆住了,他竟然轻易的看透了我的渴望,虽然还不是全部)。而且,我现在意识到,其实一直以来,伴随着恐惧的就是好奇,对那永恒的未知的好奇。以前一直未意识到是因为恐惧太明显,将好奇压住了,而且承认对死亡的渴求太不光彩,自然不肯去意识到。而现在,当死亡确确实实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的冷静使我成功意识到了这种渴望。当时,在我妻子死的时候我也面对过死亡,但那次哀伤使恐惧占了上风,我无法清醒的认识自己,所以我没有自杀。本来,她死我也应该随之而去的。但我却害怕死亡,苟且偷生。而现在,我不必再苟且了。既然癌症将随时夺去我的生命,那也就不必逃避它了。我现在可以正视死亡,正视内心,但也不必急着去自杀。死亡反正已迫在眉睫,就随它来吧,我且接着我的生活,我的思索。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2 07:38
那么这种双重思想是人所共有的呢?还是只是我个人的感情?是人人都在掩盖好奇,还是人人都深埋于恐惧之中?我想是前者吧。死亡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荒异,那么令人不知所措,哪个人不是在心底里对它抱着好奇呢?但就像年轻女孩害怕性一样,她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用害怕来掩饰自己的好奇。但好奇与害怕是并存而非只是掩饰。人们即因为死亡的虚无而畏惧死亡,又因为本能的好奇心而渴望死亡。或许对人类来说,死亡渴望是种比性欲压抑的更强的本性。人是两面的,人即会害怕黑夜,也会期待黑夜的降临,人即会躲避魔鬼,往往也会迫不及待的向魔鬼投降。两种感情总是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便不断的面对着这些黑暗的东西。不过,人也是有可能不需要长久面对死亡的。当人的生活有意义的时候,比如当我妻子还活着的时候,人会为了意义而奋斗,从而忘记死亡,忘记去害怕,忘记去好奇。如果人失去了意义,便得直面死亡,做出选择,要么是恐惧因而苟且偷生,像当年的我那般,又或者因好奇而自杀,投入死亡的怀抱。也许人活着需要一个意义就是怕没有意义得要直接遇到死亡,但死亡总会找上门来,然后人们便会发现,意义只不过是人带在脸上的面具,一碰到刺向它的剑,便轻易的碎了。于是,剑锋便也直指人的鼻子,人迫于威胁,就必须在恐惧与好奇之间作选择。这些其实就是不断的选择,因为意义也有面包、上帝、爱情等多种选择项。而好奇死亡后的选择也有两种,一种自然是自杀,一种是战胜恐惧,因为早晚要死,又对死亡心怀期待,便不在乎生死,超越生死了。这样的人是可怕的,他们甚至会向死神叫道:你有什么可怕的,我还巴不得你来呢,要来就来呀。我还不是这样的人,因为我的死很快就要到来,不像这些勇士们那样遥遥无期,长久等待。
作者: 古越    时间: 2009-7-12 15:46
写的很好呀,不做什么狗屁文学评论,从感情上来说就感到想看下去。
但是写到爷爷的独白的时候感觉把握的不好,不像是个老人的语气,更不像是个快死了的老人家的语气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2 16:10
本帖最后由 ak1789 于 2009-7-12 16:13 编辑

所以我去描述他此时的心境,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处于这种心境下的话,确实是会说出这种话的。此外,他此前身体很好,当时也就60岁左右,按现代人年龄来看还不算老,所以那种老年人对自己身体衰弱的恐惧是没有的,他只有怕死的心,此时发现自己除了怕死外还害怕死,那种恐惧也消除了,那么我想是会这样说话的
此外,我毕竟对老人心理接触不多,老人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说,我只能靠推测,无法完全真实的写出来,这是我力所不及的
作者: 古越    时间: 2009-7-12 18:12
我不清楚男性老去是怎样的感觉,但女性对于自己老去的感受应当是很强烈的。
男性应该也会吧,从四十岁开始,谢顶,激素下降等等,感到力不从心,感到理想无望。再到最后承认了自己已经老去……不知道准不准确,猜测是这样的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2 19:30
哎,如果我的这位老人真不断的为自己的衰老哀叹,那这篇文章恐怕整个的不能写了。
且等我全部打完吧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07:25
我是不是忘了什么?难道不是还有灵魂之死吗?人们对这种死亡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我想,先用笔明确一下两种死亡的区别比较好。两种死亡岂是一回事?肉体死了,不代表灵魂就死了,灵魂死了,肉体也许还在苟延残喘。具体灵魂之死是怎样的呢?心灵的彻底麻木,丧失精神生活,活着完全只为了物质,完全不管心的存在,完全的世俗化就意味着灵魂之死。灵魂之死完全可能先于肉体之死。而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可以将自己的灵魂凝聚到艺术中去,浓缩无限,酿出有限来,通过艺术这个载体,让那些后人能够去理解这些人的心,拥抱这些心,于是灵魂成为永恒,永远存在着了。但是,情况有时候又比较复杂,灵魂之死的判定远不像肉体之死那样简单,因为判断者不可能只是一个人自己。旁人也可以参与到这种判断中来。一个人自己失去了灵魂,旁人却记得他过去有良心时的样子,这人便可以说灵魂仍然存在。若别人都不愿记得他,这人便真可以说是灵魂彻底死了。可以有这样一种极端的设想,一个人做了太多的坏事,亲人们全都尽力忘记他,所有人都驱逐他,没有人想记得他,这个人又自己躲了起来,不去和任何人发生交道,这样的人可以说早就已经不存在了。一个人死去了,但他的亲人仍然心心念念的惦念着他,他便可以说仍然活着,只是这样毕竟有穷限,早晚这个人活过的痕迹是会完全消失的。艺术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了,艺术,只有艺术是可以帮人的灵魂在几千年后仍然存在,好似我至今仍觉得那些伟大的先人可以和我对话。艺术是多么奇妙,人的肉体早已荡然无存,其灵魂却能长久地飘荡在大地之上、人们的心中。现在对灵魂之死的概念比较清晰了,接下来就可以具体思考人对灵魂之死的态度了。我想,人们对这种死的好奇与害怕都是非常轻微的,因为这样的死在生活中实在太多了。政客、商人、贪得无厌的人、为种种情欲所征服者等等早已遍布世界、占领时代,人们对这种死亡已经麻木,早不知其可怕了,这样自然难以产生畏惧与好奇。只有在那些有高度精神生活的人那里可能产生好奇与害怕。这些人不停的思索、想象、受感动,肯定对肉体生活感到厌恶,但必定他们也会感觉疲倦的一刻,在那一刻想着若过过肉体生活会怎样,想象着自己如果不思索会怎样。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高浓度的精神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过的。就我而言,我也是害怕肉体之死甚于怕灵魂之死,可我对死后无人记得我的情况也很害怕。谁来记得我呢?我的学生们?他们不喜欢我。我的亲人们?他们恐怕只要一年就会把我忘了。朋友们?我有几个呢?早年的都早已不知去向,或许已经把我忘了——这真可怕,或许我死后才几天,我这个人活过的痕迹就将从大地上消失无影,没有人再真正的惦念我了,即使惦念恐怕他们也不会理解我,了解我的心,我很快就将彻底不存在了。我毕竟也是怕死的啊。既然肉体早晚会死,那么在死之前让我想办法使自己的灵魂留存下去吧。我要用笔把我的回忆写下来,让人们去理解,去琢磨我的心。我要记下我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改变了我的一生,使我从迷雾之中逐渐成型,迈向现在。同时,通过描述这次行动,我的妻子也将在纸上再生。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03
这件事情发生在19岁,比我孙子现在大2岁,与他一样,我也是个迷茫而放荡的青年。那时,我是我们城里一个小团伙的一员。那时候我们那一伙漫无目的,毫无理想,没有思想,没有心灵,就知道到处鬼魂,放荡。我们喝酒、撒野,在电影院里大喊大叫、互相打架,往别人窗户丢石子,把路灯击碎,在墙壁上乱涂乱抹,打群架,甚至上妓院(只除了当时已经有青梅竹马的我)——眼下这样描述我当时的感觉,竟使我觉得我还有那时候周围那一伙人都复活了,眼下他们熟悉的脸都在我眼前跳动,其中她的脸最使我感觉亲切,还有那个时光的我,也仿佛整个儿的回来了,我的心也跳的有活力了,我当时的想法、感受先前都忘了,现在却一件件都记起来了。我想,我的方法确实是对的——那时候的日子非常快乐,但也非常的空虚,大家整天只想着怎么消磨掉多余的精力,多余的时间,怎样让时间过的更快,让青春更快的流逝。有时候我们吃饭不付钱——但不是没钱,而是不肯付——我们看着气的冒火的老板直笑,他却拿我们没办法;有时候我们在街上散步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比如这一条街被探测有地雷之类的,然后我们就在这条街上肆无忌惮的拉屎撒尿;有时候我们两个一组,走到一个人的身边,然后一起抬头望天,并且指着些什么,那人很自然的也往天上望去,我们就趁这时候把他的钱偷了,再让另一个人还回去,而那人不会有一丝一豪察觉。最可笑的是就算那人察觉了也没办法,因为我们总是会还回去。还有许多荒唐无稽的事情,但伴随着这些事情的是她的不断的眼泪,她一次次的哭着求我不要在荒唐下去了,甚至有几次以打小的情分作要挟,我往往会跟着她一起哭起来,并会信誓旦旦的说不再干了,但一旦我看到我的朋友们,就又忘记了。(我必须记下这一点,她哭了多少滴泪,我后来就给了她多少幸福。我爱了她一辈子,直到此时此刻。这是种化入骨血的爱,现在我能感觉她陪我一起入睡、一起醒来,一起沉思,一起考虑事情,一起携手漫步,一起吃饭,一起看孙子的成绩,一起看儿子和媳妇吵架,一起开怀大笑,一起悲伤落泪,一起看书,一起面对死亡,一起害怕,一起孤独。在我眼下回忆的时刻,我想起了她的一切,我想起了她的每分每秒,她笑时的眉毛,愤怒时抽动的下巴,感动时微蕴的眼泪,吃醋时锐利的眼神,害怕时伸向我的手,我记得她在孙子出生时的快乐,她在朋友死去时的悲痛,她那时候的绝望。我记得一切,因为我爱着她的一切。这种记忆增强了我现在的信念:人的不死,人的永生)我们之间一直很平等,大家不分彼此的玩闹结交着,直到那个人的突然冒起。那个人高高瘦瘦的,下巴很尖,有半张脸长满了雀斑,脖子上有一个疣子,眼睛曾经是圆圆的,但我记得在他冒起的一个月里他眼睛又尖又长,充满了锋气(我大概二三十年没想过他了,现在竟一下子回想起他的面容)。他原本是个比较沉默的人,不太爱说话,就喜欢跟着我们玩,但在那一个月里,他变的特别能说会道,先是决定去哪里玩,然后和每个人的关系都弄好,因为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开心,我们也就顺其自然了。最后他就有决定我们这些人的事情的权利了,我们几乎成了一个组织,我们的行动开始需要经过他的允许,他渐渐成我们的头了。有一天晚上,他带我们去喝酒。我们买好酒,翻过公园的围墙,来到了园中的一处花园,那里有许多位子。我们坐下来,开始一瓶瓶的喝起酒来。他开始向我们讲他的事情,带着浓重的醉意:“大概……一个一个……月前,我被……被一个过去的……小时候的……朋友侮辱……了。我……因为赌博……输了点……钱,不好……意思跟你……们们说,当然也……也不好……好意思和我……妈妈说,我就……就去找这个……朋友借,我……我还以为他……仍会当……当我是兄……兄弟,可……可是他……他竟然扇……扇了我一巴掌,就……就在大街上……上面,当……当着旁人的……面,把我……我打翻在地,告诉……说我是个……个无赖……是个无赖!他还把……还把钱给……给丢在了我……我身上。我干……感觉我恨他!你们……朋友们……你们才……才是我的……兄弟!你们……你们能帮……帮我杀了……他吗?”我是个很能喝的人,当时没有喝醉,所以把他的话全记住了。他扑到一个人面前,对他说:“你……你愿意做……做我的……兄弟吗?”兄弟,这个词加着略微的酒意开始在我脑子里烧起来,我不断在心中重复着这个词。他来到我面前——我记得他的眼睛,那时我们的脸贴的很近,他鼻子里、嘴巴里的酒意很浓,灌的我想吐,他的眼神虽有醉意,但充满了决断甚至与杀意——他向我重复道:“你……你愿意……做我……我的兄弟吗?对了,我……我记得……你……你有次说……过你有……把枪,……这次你……能借给……我们吗?我……不会让你……开枪,……我知道你有……女人,但……我想你……会把枪……借给我……你兄弟的吧?”在“兄弟”两字的支配下,我同意了,他对我很满意,得到每个人的同意后,他让我们这一夜先休息,明天他再把方案告诉我们。我们就纷纷回去了。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07
我有把枪,这不能说完全对,这把枪是我父亲的,他是个军人,那阵子正好回家(当时我曾以为他会阻拦我和我那些朋友们的玩闹,甚至可能要打我,现在想想,他没做什么帮助了我的自我成长)。当我到家的时候,他已经和妈妈一起睡了,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我走进他们的房间,月光透过窗帘照在他们的脸上——在那之后我看了悲惨世界,我发现我当时和冉阿让偷主教的烛台的情景出奇的相似,只除了当时上帝的在场与否——我没有端详他们,我直往父亲的衣服而去,我知道他把钥匙藏在衣服里面,把枪锁在了抽屉里。我一边不停问自己:“我清不清醒呢现在?”一边小心谨慎的把弄着父亲的衣服。一种刺激的感觉在我心里升腾,我以为这是兄弟情谊。我找到了钥匙,然后顺利的拿出了枪,接着又悄悄的从房间里退了出去,走回自己屋子,脱去衣服,想要睡觉,但发觉睡不着。我起身,带好枪,从家里出去,到她那儿去。我到了她家楼下,学叫三声猫叫,几分钟后,她家的门打开了,她走了出来。刚看到我时,她笑了笑,但看到我手上拿的枪的时候,她不笑了,望了望四周,然后慢慢的向我走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你爸爸的吗?”我向她答道:“是的,不过为什么要把枪带出来,我也不知道。不过,……”接着我把当晚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向她说了一遍,最后说道,“……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要来找你。”她始终看着我,盯着我,我发觉她眼里慢慢少了一点光彩,当我说完的时候,她的眼睛让我感到害怕,充满了绝望,这目光使我终生铭记,催促我一辈子不去辜负她。我问道:“你这次却没哭?”她说道:“不,不值得哭了。”我彻底明白了她的眼神的意义,她先前对我的爱以及此刻莫大的失望的空洞。我想说话,但张不开口,便只是莫名其妙的摇头叹气。说真的,那一刻我懵了。我也明白了我对她的爱,这使我无法面对她,除非卸下心中的那些包袱。我领悟后,一下子抱住她,说道:“我会把枪放回去的,我会结束此前的生活的,我要劝告我那些朋友们,他们都是喝醉了才会这样的,明天,”这时候我仿佛真的完全清醒过来了,我对她说道:“我会阻止他们做那件事的,不惜一切。帮助兄弟杀人算不得勇敢,也算不上兄弟,敢对他们说不,敢拒绝他们,敢于听从……良心,才是兄弟……嘿,这真不像我说的,不过挺对的吧?”她放开我,然后盯住我,只是这次她是笑着盯住我的,眼里是泪花与微笑。她没说什么,只是把泪水拭去,向我挥了挥手,转身回家了。那一会儿对我这一辈子至关重要,自那之后,我从迷茫中彻底清醒过来,我觉得,为了她的信任和爱,我就不能再迷茫,我就不能杀人。我想,走出迷茫的原因就在于我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义——她,我的目的就是要让她幸福。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08
第二天一早,我去一个个的找我的朋友们。起初我以为他们昨天答应的那么干脆多少有酒精在作怪,以为只要有人站出来说不,那么他们将都反悔,谁知我们竟然分裂了。有好几个人执意要站在那人那一边,而且还指责我居心叵测,或者是说我重色轻友,不要兄弟。最极端的那个也是我第一个找到的那个指着我鼻子说我背叛兄弟,并且强调为了兄弟干什么都行。我领悟到事态的严重,便商定无论有没有被我说服,每个人都需要在中午去到那个人的家里。到中午之前,我说服了四分之三的人,跟着他的人只是少数了。中午的时候,大家纷纷赶往他家,当我到的时候,他家里已经有几个人了。他父母都不在,为我开门的正是他。看到我,他哼哼的笑了笑。我想,他想必已经知道我说过的事情了吧。屋子里的几个人看到我来,都没说什么。我们沉默的坐到所有人都到齐为止。他首先开口对我说道:“你果真没带枪?”
我答道:“是的,我来是要劝阻你去杀人。”
“你背叛了我!”始终跟随他的人都点头附和,而被我劝服的几个则沉默不语。
“不,我没有背叛你。不,我想其实是你在欺骗、算计我们。”众人都大吃一惊,因为起初我劝告他们的时候,我并没有这样说过。确实,我是打算等到大家都聚到一起的时候把情况说给大家听。“你从一个月前就算计起来了,甚至从你被打倒在地的那一刻起就算计着要报复了。你一步步的使自己在我们之中拥有决定权,成为我们的老大。在那之前我们大伙儿人人平等,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根本用不着去听从谁的安排。你那时候多好,很安静的一个小子,这一个月里你说了多少句话?这些话有多少是刻意的?这个月你变了多少?昨天你带着我们去喝酒,你肯定知道如果带着酒意我们更能听你的话,是的,你昨天那些话也是刻意的、早就有所准备的,你虽是醉着说的,但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你必定都想了很久。半个月前你还特地提到过枪的事情,我把我爸的事情说给你听了,这也是在你准备之中的,如果没有枪,我想你也会用别的手段杀人。你也知道,在我们之中,除非有人出来说不,要不然就必定会按你说的做了。这点你算对了,你也认为我们之中没人敢先说不,于是你就能放手一干,可你没有料到我,我把你的想法全看穿了。放弃吧,虽然我不知道你的计划,但现在肯帮你的人肯定越来越少了。”我说话的时候,就注意到那几个未被我劝服的人现在也开始交头接耳了,我估计,他们也开始动摇了(哎,时光把多少事情带走了呦,由于把当时说的话忘了一些,此处我多少做了一些杜撰)。确实,当我说完之后,其中一人走到我背后向我道歉,说不该指责我背叛。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09
但那个人非但没有悔意,反而怒气大发,他恨恨的说道:“哼,你这家伙才是真的毒啊,挑拨我们大伙儿的感情。早先我就估计你将是个软骨头,谁叫你有女人啊?是那个女的对你吹枕边风了吧。”
我虽然意识到他是要激起我的怒火,仍然抑制不住的说道:“你凭什么这么污蔑她?你连见都没见过她!算了。你快说你还打算干不?”
“我当然还要干,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去把他杀了。”
“为什么你那么固执啊?”
“你知道什么?你他妈的知道什么?你知道被侮辱时的感受吗?你知道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出丑是什么感觉吗?你知道被人骂的时候心里有多么憋屈?你多么的想要爬起来怒吼,可你只能把钱拿走,这时候你将会怎么看待自己?这一刻起你会觉得自己他妈的连条狗都不如!你他妈的就也会丧失理智,想要杀人的!”人们一片惊讶的叫声,这样的话他们全都没想到过,包括我,我也被震惊了,一下子分寸大乱。
“想归想,但毕竟不可能真的做下去啊。你难道从来没想过这人是你的朋友吗?好好回忆下你们过去是怎样开心的玩闹,想想他少时天真的样子,你忍心下手吗?”
“别以为现在说这个有用,你也别忘了,我刚被一个‘兄弟’背叛了。”
“我正是因为是兄弟才来阻止你的。我无法忘记曾经大家有多快乐。”
“是兄弟就应该帮我,为什么不帮我?”
“我再说一次,我就是因为是兄弟才来阻止你的。我不希望你做错。放弃吧,放弃吧!”
“不行。这次我一定要去干掉他,我要让他成为狗。”
“你打算怎么做?你们还肯干吗?”伙伴们互相望了望,也对他说道:“算了吧,不要干了。“
“就算只有我一个人,就算我要以死相抵,我也要做。”
“我不会让你这样做的,我怎么也不会让你这样做!”我们两个人已经面对面站着说了,嗓音都很大。
“你办不到的。你倒说说你打算怎么办,挡在那人前面?告诉警察把我逮捕?”
“我要让他向你真心道歉。”
他愣了一下,又说道:“你办不到的,他现在必定十分瞧不起我。”
“我将向他下跪,代表你。”
“你倒不如向我下跪呢。看看我是否会原谅他,又或者是否会原谅你的背叛。”
我盯着他有一会,当时两人的目光必定都充满了愤恨与决意。我猜想他是打算要侮辱我,使我与他一样。我下跪了。人们都吃惊的站了起来,他也吃惊的把紧闭着的嘴张开了点。我长跪到底,说道:“放弃吧。”
他说道:“我不可能去做了。但我也不想再看到你,滚吧。”
我立刻起身,离开屋子。伙伴们有几个道了别,有几个也和我一样什么都没说就走了。一路下楼时,气氛都十分阴沉。直到楼底,我说道:“只怕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聚会了。”
“是啊,”他们有几个说道,“想不到会这样结束。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也互相告别了。此后……不过现在先不说此后,先说我当时做了什么吧。起初我慢慢的走着,想着和伙伴们的那些玩乐。但我越走越快,越来越开始想着她。我最后跑了起来,跑到她家里去。我从帮我开门的她母亲身边跑过,继续向她跑去。她打开自己房间的门,我正好扑向她。说:“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我向他们告别了,我向他们每个人告别了!不会再有混乱了,不会再有迷茫了,不会去做坏事了,我现在只属于你,我的生命只属于你一个了!我们结婚吧!”她只是说了声好的,然后就哭起来了。随着这一声好的,我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之后的生活几乎都是幸福的,我们沉浸在其中。难得会听到昔日朋友们的消息,他们也大都走出来了。此后几十年,我就这样一直和妻子过过来了,再没什么风波。然而,我想今日我的孤僻的性格也来源于这种幸福吧,这种幸福是甜蜜的,是安谧的,于是我便再也不想着做多的事情,只想着她了。只是这样便使我脱去了生活的激情,我不愿离开那种甜蜜,不愿去做超越的事情,于是我身上的激情便慢慢的全部褪去,最终,我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沉迷于书的世界的“老书呆子”了。不过,我想我是值得的,我做了一件最值得做的事情:让另一个人的灵魂充满了真诚的快乐与幸福,为了这份快乐、这份幸福,一切都值得。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11
文章到此结束,我却一片茫然,这并非因为我没看懂,而是因为在爷爷表达他对奶奶的深沉的爱的时候,我开始陷入了我的回忆,对那之后的故事一直未加注意。我当时也在恋爱,在暗恋。他们无间隔的爱使我感动,使我想起了我的遥远的爱,我离她实在太过遥远。我想象着,要是我像爷爷那样从小和他认识将会怎样,如果我和她至少是认识的将会怎样。我就这样幻想着,同时也回忆着。那时候我很孤独,我和我的同学十分疏远,我认为自己与他们不同,我心里藏着一个思想的秘密,我藏着未来,而他们没有,我时常觉得我高于那些只知道八卦明星、游戏秘籍的人们,我相信我是心灵的人,他们不是。当我看着他们的时候,我猜我眼睛里时常是露出蔑视、不屑的神色,这种神情想必使他们也不愿与我打交道。高一时还不是完全的孤立,到了高二,班级里的同学就几乎全都不愿理睬我了。我却觉得无所谓,我当时甚至高傲的认为他们不配我的友谊,我的友谊只能给与我同等级的人,和我一样属于精神生活的人。(现在想想多少有些可笑,我当时竟完全把自己身边的爷爷给忘记了,这也许是因为我与他太生疏,从小的不亲切使我们之间竖起了一道围墙。不过我无法完全否认当时的我的思想,因为毕竟我是从那里走来的,虽然已有巨大的区别,我的一些本质仍然是那时候构建起来的)就在这样一种与周围人隔绝起来的情况下,我见到了她。她是隔壁班的女生,高一的时候倒也见到过,但是在高二我才真正的看到她,我才真正的开始认识那张脸。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我看到了她。她是个安静的人,或者说,她看上去使人安静,总喜欢静静的微笑。我被这种笑意吸引住了,被这种安谧的美吸引住了。我猜想,她是个心灵的人吧。这样的人不需要呱噪的展现自己,只需要坐着、笑着,她的气息,安静、优雅的气息就能散发开来。我从窗前经过,她望到了我,气息传到了我身上,一开始我还未反应过来,然后发觉自己变了。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一个原先在你眼里可以说不存在的人突然变得非常重要,你每时每刻都希望用你的眼睛看到她,你的心里突然冲进了一个人,她占据了那里,从0成为无限就是这样。你甚至会觉得那人的面孔在你心中也变化了。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14
自那之后,我的整个行动也开始发生变化了。在那之前,我只在上厕所的时候会出教室,其后,我每节课都要出去晃荡。因为每次都晃去厕所,而又并非每次都要小便,所以我每次都去洗手。此后我养成习惯,每过40多分钟就需要洗手,眼下写这些东西我就已经不知道洗了几次了。我的手总是干净的别人不敢碰。如果从她的教室(是的,在我眼里,这个班级就是她的班级,不是他们班,而就是她一个人的,那间教室也是她一个人的。别的人再多也只在我的眼里存在,完全不存在于我的心里。这当然不是说我敢于无视别的那么多人而直接走到她面前)前面路过,看见她不在,我反而会感到高兴,因为那就意味着我可以面对面与她相遇,而不是要隔着窗子加上一大堆桌子和人。在能与她面对面相遇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是先看她一眼,然后目无表情的望向别处,所以事实上,每次面对面看到她实际上只能看到一秒不到。还有一件事情是自那之后我广播操做的特别勤快,老师都开始表扬我。这是因为广播操那几分钟是我最稳定能看到她的时候,虽然注定只是个背影,而且总是很容易被人挡住看不到。当别人抱怨着从楼上走下去做操的时候,我总是在心里高兴地笑着。在兴奋之情的支配下,我自然做的很好。我注意过她怎么回家,结果失望的发现她家里离学校只有一分钟的路。我们吃饭不是在食堂,而是在自己教室,所以我有几次差点想去建议学校造个能让同学们在里面吃饭的食堂,而不是只负责烧饭的食堂。当时的头等大事是想办法知道她的名字,毕竟知道名字与不知道名字的感觉是完全两样的,如果不知道,那就只能用她去称呼,知道之后才可以在纸上写,在心中呼唤,为名字立一座心中的祭坛。当时我溜掉了一次早操,留在教室里,然后等人都走光了我跑去隔壁教室,失望的发现坐着好几个人,此后我发现那几个人从不去上操,于是我也就对早操时候去找她名字放弃了。此后等了很久,运动会给了我一次机会。运动会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回去操场上为参赛者加油,我便趁此机会在比赛进行的时候返回教室,趁机去到隔壁,找她的名字。我每天都要从窗外望她,自然清楚她的位置。我便来到她的课桌前,拿起她的一本书,知道了她的名字。然后我便带着羞愧与兴奋地心情离开了她的教室。在此之后,在纸上写她的名字也成了我一件一直做的事情了。我总是挑数学草稿纸来写,这样虽然不能保留,但也不至于被人发现。对我来说,双休日是次考验,事实上,上课就是次考验,我有许多次认真的考虑过换班级的可能性。当然,双休日的长度是次更加长的考验,有那么长的时间不能看到她使我常常希望学校能在双休日加课。真正的煎熬是几次假期,特别是寒假中过节的时候,那时候你真正想要见到的人不在,心里正受着煎熬,却得去向人问好、祝贺,这种滋味实在难受。我那时候喜欢把此时心中的渴盼与少时对一个玩具的渴盼作比较,觉得小时候很无知。现在觉得,所有的渴求因为给人造成的焦虑与急迫感都一样,而付出的努力也几乎一样,所以都没有区别。那时节我最大的焦虑是她到底认不认识我,无数次在心中酝酿着的谈话都是从这一句开始,我也始终想着她会不会知道我对她的渴盼,是否了解我的心意,这想想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可能根本不认识你的人却可以对你的行动、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她可以使你早睡以盼晚上可以早点梦到她,她可以使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免瞻前顾后,这些往往是身边人都不一定能影响得到的。或许上帝也是这样影响那些教徒的吧。虽然上帝可能确实不是真实存在着的,但上帝却可以影响教徒们不去做坏事,趋向于良心与正义。也许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两个人很可能实际上生活在一起,心却离的很远,也可能离的很远,却可以影响这人细致入微。我爷爷也可以用来作例子,奶奶虽然死了很久,但却一直影响着爷爷,爷爷的举动总脱不了奶奶的影子。这固然是自由的枷锁,但也确实是所谓的羁绊,若一个人真的自由到离世界上所有人的心都很远,那实际上——如爷爷所说——这人等于不存在。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14:15
在我差不多回忆玩的时候,爷爷的文章也看到快结束了,爷爷正在奋力阻止那个人杀人,我想着:杀人多可怕啊,这是真正的罪行。杀任何一个动物的罪都和杀人的罪不同。猫死了一只还有另一只,人死了就没有人能替代了,他的思维、回忆将全部消散,没有第二个人能代替他思考,代替他的行动,一个独一无二消失了,巨大的空洞出现了,一个世界没有了。死亡确实可怕,硬生生的把一个人的全部给夺走。如果我死了,我对她的爱就不复存在,如果她死了……如果她不知道我对她的爱就死了,那又是怎样的痛苦啊。爷爷想用笔战胜死神,把回忆留在纸上,可能留下多少?一个人的回忆有那么多,写得完吗?一个人有那么多的思想,写的玩吗?即使是我那些同学,他们也有回忆,他们也有思想,如果死了呢?回忆不在了,思想不在了,灵魂也不存在了,别人哭一场,不久就忘了,这样的人,所有的回忆、所有私密的想法就完全消失无踪,一无所留,他可能还有很多话想说,很多事情想做,却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想不了,什么都说不了,他的回忆无法再增长,他的思想无法再变化,他就不会再发展了,他就不自由了,死亡把自由活着的权利以及自由发展的机会全部抹杀了,把人的一切可能、一切发展全部阻止了,所以怎么可以杀人呢?就应当去爱,去帮人记住,去写,去写下存在,去尽力挽救一个人的灵魂,把灵魂留下来,哪怕只有一点点,一点点也罢,我也要写,我也要为了人的存在、为了人的灵魂而写,为了人能活在别人的心中而写,我要让人永恒,让人不会消失,我要追随爷爷。
    自那之后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我已经变了很多了,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在干那时候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把存在写到纸上。是的,我正在做这件事情,把我还有我爷爷的灵魂全部记录下来,把我们的所爱记录下来。我记下了那个时刻,因为那是最重要的时刻,我在那个时刻看到了爷爷的回忆,看到了爷爷的灵魂,也在那个时刻,我回忆着自己,回忆着她,回忆着我们的灵魂。现在,现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刻啊,正是此刻,我又把那些事回忆起来,又让那些灵魂复活过来,写作的时刻就是回忆的时刻,就是灵魂复活的时刻,就是生命再生的时刻,每一次写作的时刻,都是永恒的时刻。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9-7-14 15:28
一路读下来,觉得老人家是个很有想法很有故事的人,1789可要好好挖掘一下呀。
还有就是觉得lz自己也和有思考,继续写吧,就是这种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4 15:41
谢谢鼓励,但恐怕再要写点东西得等很久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的感情不是能一直保持那么旺盛的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9-7-14 15:53
喜欢文字中有关“孤独”的描写,
老人的孤僻、少年的孤独。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4 15:58
哈哈,想必这是因为你喜欢梭罗,而瓦尔登湖是孤独之书吧。不过孤独只是我这里的人物个性,而不是主题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9-7-14 16:05
26# ak1789


谢谢1789对美国版的关注啦;是的,感觉孤独也是一种境界吧。
当然,好的文字必定还有更多的主题,期待你的佳作后续。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4 17:20
本帖最后由 ak1789 于 2009-7-14 17:32 编辑

恩,虽然我肯定不会再用同一个题材了。
说起美国文学我就汗颜了,我大概只看过马克吐温和马里奥普佐这样的,像艾默生和20世纪的那些都没看过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9-7-15 09:38
昨日还是忍不住写了一下《死亡与回忆》的读后感。
1789的这个篇名让我想到了很多,感谢你的文字
挖掘了我思想中的一些深埋的语言。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5 10:33
呵呵,发来看看呢?
作者: zzcc6    时间: 2010-8-9 13:35
如果没猜错的话,楼主应该是85后的!  继续努力哦·
作者: ak1789    时间: 2010-8-9 20:46
为何觉得是85后呢?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