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新年水楼 & 祝福帖 [打印本页]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11:41
标题: 新年水楼 & 祝福帖
恩。。鉴于芦笛水区现在有点沉默,因为大家也都比较忙[b21z] ,这个新年水楼就是打破这个局面,随意聊天的一个地方。。
会一直开到春节,希望大家在此拒绝潜水,来这儿灌一灌吧~~~[b14z]

看到fkyc911和古越的帖子,觉得是时候把大家叫在一起畅谈一下了啊~~~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11:47
首先我来开个头吧。。[b24z] 最近芦笛受到注册机器的困扰,不但流量又出奇地超标,而且这一个月的无效ID就有八百多个。。今天好不容易才把这四个月共计3000多个无效ID都清理掉了。。[b16z]

恩,所以在2010年中,希望找到对付注册机的更好对策。。

另外最近下了几场大雪,雪后的景色格外宁静美丽,而且气温也并不很低,相比哈尔滨类似的城市动辄降到-20几度,大连显得很舒适。。过几天想把照的一些雪景发上来,各地似乎都有降雪。。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12-27 12:20
寒假我要把银魂看完……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12-27 12:20
竟然有3000个无效ID……
牧人辛苦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12-27 12:26
这个元旦好没气氛啊,要写好多论文呢
这一年也平稳的过去了,除了上海房价、重庆黑帮外什么都波澜不惊吧,在一个动荡的08年后,老天给了我们一个平静的09年。
明年就大四了,继续努力吧,希望能成功的成为一个好老师~
顺便说句,一个寒假才看掉银魂未免太慢了
作者: 张良    时间: 2009-12-27 12:33
本帖最后由 张良 于 2009-12-27 12:38 编辑

论坛办的久了,关于注册方面严一点,很可以理解。否则广告、大容量灌水,什么的都出来了。

但看到有关规定说在同一个版面不能连续发两个主题贴,感觉过于严格了。呵呵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12:35
论坛办的久了,关于注册方面严一点,很可以理解。否则广告、大容量灌水,什么的都出来了。

但看到有关规定说在同一个版面不能连续发两个铸铁贴,感觉过于严格了。呵呵
张良 发表于 2009-12-27 12:33


啊,欢迎新朋友~~ [b22z]  铸铁贴是什么?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12:38
竟然有3000个无效ID……
牧人辛苦
Bernhardt 发表于 2009-12-27 12:20


杀得我手都软了。。[b19z]
作者: 张良    时间: 2009-12-27 12:40
不好意思,打错字了,才发现。

祝福:

    祝芦笛论坛的朋友们新年快乐。祝朋友们和论坛本身在2010年都更上一层楼。
作者: Giorgio    时间: 2009-12-27 12:46
暖冬和温室效应怎么反而会更加冷呢?早晨我看见野外那些小草都铺上了白花花的一层霜。
作者: 兰舟    时间: 2009-12-27 12:48
本帖最后由 兰舟 于 2009-12-27 12:50 编辑

我喜欢这个冷清的地方,怕灌水,水灌多和人成了朋友说话就会留余地,不尽兴。。。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12-27 12:56
上海这几天特别冷,前面还下雪了
作者: 张良    时间: 2009-12-27 12:58
本帖最后由 张良 于 2009-12-27 13:03 编辑
我喜欢这个冷清的地方,怕灌水,水灌多和人成了朋友说话就会留余地,不尽兴。。。
兰舟 发表于 2009-12-27 12:48



深有感触。那么,我们必须停止灌水吗?哈哈。芦荻吸引我的首先是相对专业、纯粹。在一个自己管理的,从q群转到论坛方面的地方,Q群上的友谊、私愤比文字(文学)本身更影响着论坛,惶惑、惶惑。
作者: fkyc911    时间: 2009-12-27 13:06
到年底了,工作出奇的多,实在没有办法。好多单子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寒冷是感觉不到了,多得尽是莫名的回忆------想想单子什么时候签的。两个字“麻烦”,我希望赶紧过去这无助的几日,不是因为生活而是工作中厌烦的东西太多了。期盼明年一切顺利.......  也祝大家快乐!
作者: 兰舟    时间: 2009-12-27 13:38
深有感触。那么,我们必须停止灌水吗?哈哈。芦荻吸引我的首先是相对专业、纯粹。在一个自己管理的,从q群转到论坛方面的地方,Q群上的友谊、私愤比文字(文学)本身更影响着论坛,惶惑、惶惑。
张良 发表于 2009-12-27 12:58

呵,还会影响执法的公正性

我这里还在下雪,想我的一些台湾朋友一定很兴奋,上海的细雪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b22z]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17:29
深有感触。那么,我们必须停止灌水吗?哈哈。芦荻吸引我的首先是相对专业、纯粹。在一个自己管理的,从q群转到论坛方面的地方,Q群上的友谊、私愤比文字(文学)本身更影响着论坛,惶惑、惶惑。
张良 发表于 2009-12-27 12:58


是“芦笛”

为什么惶惑呢?倘若文学或艺术,是一种使人失去活力、脱离生活的东西,那么它就失去了意义,那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观念……艺术应使人更好地生活。这也是我喜欢论坛的原因。好象所有人在写同一本书,有各种情感的交流轨迹。而即时通信就没这种感觉。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09-12-27 18:37
为了发泄情感,竟然买了足足有30多本书来过寒假,看不完时肯定的了。另外还要学外语,JAVA,打篮球,练书法,陪老婆在一起……
今年有很多颇深的感触,有一阵子入了禅道,恍惚了一阵子,过了不到一个月又开始浮躁……

如果明年有可能,想去看看你们。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9-12-27 19:13
是“芦笛”

为什么惶惑呢?倘若文学或艺术,是一种使人失去活力、脱离生活的东西,那么它就失去了意义,那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观念……艺术应使人更好地生活。这也是我喜欢论坛的原因。好象所有人 ...
牧场看守人 发表于 2009-12-27 17:29

牧人果然古典……从浪漫主义更往前走了,没记错的话文学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或忍受生活的话是约翰逊博士的观点是吧?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12-27 20:18
本帖最后由 Bernhardt 于 2009-12-27 20:23 编辑

新年对自己的期望还有很多,不过当务之急就是改掉拖拖拉拉的坏毛病……

除了看银魂之外。还要听完naive全套维瓦尔第歌剧录音。。。
还要读福柯~~

嘛,祝大家天天开心,还有最重要的是健康。最近流感盛行,要保重身体啊。
顺便说一句,如今网络环境比较恶劣,论坛的生存发展,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家的配合,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一下。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21:10
牧人果然古典……从浪漫主义更往前走了,没记错的话文学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或忍受生活的话是约翰逊博士的观点是吧?
小香可 发表于 2009-12-27 19:13


其实这个观点没有什么独创性,这几天在读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的诗集与谈话录,所以想到了这个……

另外我实在不大了解约翰逊博士(尽管Bloom提到过他),所以不大清楚这个来源到底是什么啊。。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7 21:34
嘛,祝大家天天开心,还有最重要的是健康。最近流感盛行,要保重身体啊。


汗,我已经不幸感冒过几次了,希望大家多注意。


顺便说一句,如今网络环境比较恶劣,论坛的生存发展,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家的配合,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一下。


说到这个啊,最近工信部又出台了一个论坛“专项备案”的东西 ,没有这个备案,论坛一律不能开办。。
现状是,目前国内只有“天涯”有这个备案。
又是一轮严打,我觉得这次连豆瓣这类大型站点都挺悬。。

关于最近芦笛也有不少帖子“丢失”,这个是被主机商用关键字过滤掉的,目前存在芦笛后台的回收站里。。等风头过了再考虑恢复出来。。
大家最近坚决别发类似敏感内容的东西,不然网站一关就真的无力回天
作者: Giorgio    时间: 2009-12-27 22:08
牧人果然古典……从浪漫主义更往前走了,没记错的话文学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或忍受生活的话是约翰逊博士的观点是吧?
小香可 发表于 2009-12-27 19:13

读者的观点和倾向往回走是正常的。当读者选定了自己喜欢的作品后,阅读中又在作品的引经据典里出现一些名人的格言和作品名,读者出于信任而又去认识了这些作品,如此继续下去……当然喜欢的是越来越古典了。

    记得我一开始喜欢电影《红高粱》,才认识了作家莫言。莫言在谈论时提到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记得我马上就去图书馆找这些书。我读过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是《百年孤独》,当时几乎视为圣经。我顺藤摸瓜的又认识了一些影响他的作家和他在文中提到的他所钦佩的一些作家。我觉得这种效果远比我们的”权威“部门评定或介绍的那些优秀作家要好得多。
作者: Giorgio    时间: 2009-12-27 22:15
另外我实在不大了解约翰逊博士(尽管Bloom提到过他),所以不大清楚这个来源到底是什 ...
牧场看守人 发表于 2009-12-27 21:10

19世纪的那些作家的作品中确实多次提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博士,似乎很以此为荣。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12-27 22:19
-21 没的说,如果我们不小心有发了什么敏感话题的话你就删了吧
今天真的是很热闹啊,许久没有的景象了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12-27 22:37
大家都要考试了吧,我发现我考试形势比较凶险……周三就有一门,周四一门,周五一门,然后又要交大论文。。。
总结一下吧,这个学期过得比较混乱,有很多活动又有很多课,留给读书思考时间竟然那么少。以至于觉得人笨了很多。
不过帮社团顺利搞了两次讲座,还演了阴谋与爱情,所以还是挺有意义的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9-12-27 23:34
读者的观点和倾向往回走是正常的。当读者选定了自己喜欢的作品后,阅读中又在作品的引经据典里出现一些名人的格言和作品名,读者出于信任而又去认识了这些作品,如此继续下去……当然喜欢的是越来越古典了。

    记得我一开始喜欢电影《红高粱》,才认识了作家莫言。莫言在谈论时提到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记得我马上就去图书馆找这些书。我读过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是《百年孤独》,当时几乎视为圣经。我顺藤摸瓜的又认识了一些影响他的作家和他在文中提到的他所钦佩的一些作家。我觉得这种效果远比我们的”权威“部门评定或介绍的那些优秀作家要好得多。
   ...
Giorgio 发表于 2009-12-27 22:08

这种读书法很可靠……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9-12-28 00:01
其实这个观点没有什么独创性,这几天在读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的诗集与谈话录,所以想到了这个……

另外我实在不大了解约翰逊博士(尽管Bloom提到过他),所以不大清楚这个来源到底是什 ...
牧场看守人 发表于 2009-12-27 21:10

约翰逊的朋友James Boswell著有《约翰逊传》(The Life of Samuel Johnson,1791),是传记的典范之作,已有中文节译本(《约翰逊传》,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约翰逊博士传》,2006,上海三联书店。前本详实一些),牧人可参看……
作者: mu    时间: 2009-12-28 19:55
约翰逊的朋友James Boswell著有《约翰逊传》(The Life of Samuel Johnson,1791),是传记的典范之作,已有中文节译本(《约翰逊传》,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约翰逊博士传》,2006,上海三联书店。前本详实 ...
小香可 发表于 2009-12-28 00:01


这本书我一直想读,但中译本挺难找……,我会留意一下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9-12-28 22:11
我来谈个事:
在百度上搜“芦笛外国文学论坛”,总会出现些不相关或打不开的地址,而搜“芦笛文学论坛”的话,则第一个就是论坛首页。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12-31 22:49
还有一个小时多吧
作者: JuanFT7    时间: 2010-1-1 01:49
各位新年快乐~
作者: 张良    时间: 2010-1-1 05:29
21# 牧场看守人

是的,连擦边球的擦边球也有可能被系统过滤掉呢。大家都还记得分《方世玉》中那个“安全第一”吧?
作者: SanHuai    时间: 2010-1-1 06:59
早安  2010年快乐
作者: 阿托斯    时间: 2010-1-1 07:56
元旦快乐个~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