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尘封中找出了“哥特”一词,用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恐怖的地下藏尸所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这样,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美国作家爱伦坡和霍桑把道德探索和心理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了美国哥特小说的核心。爱伦坡曾说,他作品中的恐怖是“心灵的恐怖,”,他把人物放在他所创造的特殊环境之中,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打破社会为人铸造的外壳,进入到人的灵魂深处,揭示人最隐秘的内心活动,暴露平常连他自己都不愿和不敢面对的丑恶。相比之下,霍桑所受到的清教主义影响要远超过爱伦坡。因此他在道德探索、在对清教主义的表现和批判方面,也比爱伦坡更为直接和普遍。他既象清教徒一样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去揭示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倾向,同时又揭露清教专政时期的黑暗和批判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除了以上两位,还有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e)、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梅尔(Walter De La Mare)、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等都是沿袭了这一传统。
到了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时代,而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哥特小说除了在传统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特点,那就是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反思。威尔斯(H.G.Wells)在《莫罗博士的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1896)里塑造了莫罗这么一个为自己的野心所毁灭的帝国主义者。而康拉德的许多重要作品不仅揭示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侵略、压迫和掠夺,而且还从不同方面着重探索和批判了帝国主义者在道德上的堕落。《黑暗之心》里的库尔茨在临死前终于认识到,他那颗“黑暗的心”才是非洲丛林里摧毁一切的黑暗的罪恶渊薮。另外,福斯特(E.M.Forster)则注重从文化心理方面对帝国主义进行批判。他的《通往印度之路》里的恐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者的傲慢与无知。这部小说是探索和表现文明之间、种族之间文化冲突的先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