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萨拉马戈走了 [打印本页]

作者: mu    时间: 2010-6-21 21:50
标题: 萨拉马戈走了
 6月18日,葡萄牙著名作家、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带着他未完成的“伊比利亚联合体梦想”,在他位于西班牙加那利特岛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萨拉马戈是诺奖历史上首位葡语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售超过350万册,其中包括中文版的《修道院纪事》和《失明症漫记》。

  葡萄牙举国哀悼两天

  萨拉马戈去世后,葡萄牙总统席尔瓦立即发唁电,称其为伟人,是葡萄牙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萨拉马戈的作品值得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总理苏格拉底说,萨拉马戈的逝世是葡萄牙民族文化的一大损失,葡萄牙为萨拉马戈的文学作品感到自豪与骄傲。
  葡萄牙外交部宣布,政府决定派飞机前往加那利特岛,将萨拉马戈的遗体接回里斯本,并于里斯本举行葬礼,同时决定19日和20日这两天为全国哀悼日。
  另据萨拉马戈基金会称,萨拉马戈晚年饱受疾病困扰,长时间因身体主要器官衰竭而卧病不起。而西班牙媒体则报道称,萨拉马戈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常年缠绵病榻,并遭受白血病困扰。尽管如此,这些年来萨拉马戈一直笔耕不辍。2008年,他开始每天写博客,这些文字在今年初被译成英文,结集出版。去年底萨拉马戈从一场严重的肺炎中康复过来,今年原本还有计划8月前往爱丁堡书展为博客书《笔记本》做宣传。

  作品反映了葡萄牙现实

  萨拉马戈1922年出生于里斯本,1947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寡妇》,196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他曾是一名修车技工,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后来出任葡萄牙最大日报《新闻日报》副社长。其间,他除从事记者工作外,专心致力于小说和戏剧写作。

  1982年,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萨拉马戈,才凭借以18世纪的宗教审判隐喻葡萄牙后独裁时代的《修道院纪事》,正式开启了其文学生涯,这部小说的出版使他获得巨大成功。作品以修建马弗拉修道院的历史故事为叙事线索,借助奇异的想象和寓意,揭露教会的阴暗,呼唤正义。1988年,萨拉马戈与小他28岁的西班牙电视台编辑皮拉尔·德尔里奥结婚。1998年,萨拉马戈以作品《盲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萨拉马戈一生创作了数十部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其作品真实反映了葡萄牙现实。葡萄牙前文化部长平托称赞萨拉马戈是葡历史上最伟大作家,正是由于他的追求才使葡文学走上世界文学舞台。

  与中国颇有渊源

  萨拉马戈与中国也颇有渊源:在他尚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澳门文化司署就联合花山出版社推出了他的《修道院纪事》中文版。1997年,萨拉马戈还来京出席了该书的首发式。2007年,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以《失明症漫记》为题材,排演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舞台剧《失明的城市》。

  得悉萨拉马戈辞世的消息,王晓鹰遗憾地透露,之前葡萄牙使馆方面还曾告知,萨拉马戈10月将来华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10-6-21 23:03
这种情况下还写作,真的佩服。
作者: Giorgio    时间: 2010-6-22 21:36
本帖最后由 Giorgio 于 2010-6-22 21:38 编辑

真巧,世界杯上葡萄牙刚刚送给了我们那个敬“神”的近邻一个7:0,也足以告慰萨拉马戈在天之灵了。
作者: 堂吉诃德    时间: 2010-7-24 23:19
想不到。。。。。。。。我是今天才知道的。

对于他的书,介绍很少,


那年无意中在图书馆借到他的《失明症漫记》,然后被里面的内容所震撼。
作者: assking    时间: 2010-7-29 20:25
好久不来,看见现在的世界都变了。芦笛好冷清。
作者: 郑植    时间: 2010-8-10 17:30
shia  shia  shia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