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有友弹古琴】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奴
时间:
2010-7-9 16:19
标题:
【有友弹古琴】
我是一个不善于攀缘的人,一直那么散淡着,漫不经心。
认识他,早已不知始于哪一年的哪一天。一直,他在那里,清秀的面容,浓浓的书卷气,腼腆地笑。
他擅弹古琴,带有些许轻微淡远的气质;喜唱古曲,写现代诗,既脱俗又棱角分明;跳现代舞,迷恋重金属乐队,亦有一些狂躁和迷茫……总是那么坦率谈起自己,无论是荣耀与堕落,放荡与归隐,如虔诚的祷告者……
他用三个月时间筹备了自己的第一场古琴音乐会,邀请我参加。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会带着女儿一同前往。他给我预留了尊贵的位置,约我同他的师友一起午餐,包括八十四岁高龄的古汉语教授——甲骨文专家、现代汉语教授、音乐系主任和电视台的资深编导等人……
演出临近,他说天气太热,要么就别来了;等天凉了,他按照演出曲目为我逐一弹奏。他曾把自己比做伯牙,而誉我为子期。我对于古琴恰恰是一窍不通的,看古琴琴谱犹如天书。
最终,我履约到了演奏会现场。因为在异地城市,一路奔波,没有时间去为他购买鲜花。到达音乐厅的时候,远远地他和我打招呼,那么自然,这时音乐厅坐满了人,我在预留的位置落座。
传说舜做五弦琴,以歌南风。《诗经》中,亦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之说,说明了古琴历史之悠远。琴长三尺六寸五,代表三百六十五日。古琴面是圆的,底是平的,“面圆法天,底平法地”,讲究天人合一。面上有十三个徽位,表示农历包括闰月在内的十三个月。最初古琴的五根弦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实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后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加一弦,于是古琴成七弦琴。名句“欲将心事赋瑶琴,弦断有谁听”中的瑶琴,即是古琴。
古琴由两种木质粘合而成。底部是结实硬质的梓木,作为琴音的反射,面部为质地疏松的桐木,一软一硬,符合道家阴阳之说。底部有凤沼龙池,产生弦的共鸣之声。底部琴弦由雁足绕到龙龈越过岳山到达琴轸,结构命名蕴含中国古代道法自然的文化。古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左手指法吟猱绰注,右手指法勾踢抹挑劈托摘打。音色可分为散、泛、按。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 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
历史上有四大名琴,分别是蔡邕的“焦尾琴”、齐恒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和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号钟琴”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绕梁琴”余音袅袅,使得楚庄王整天弹琴作乐,最终下场却为琴身碎断。司马相如因华丽诗赋得“绿绮琴“,并以一曲《凤求凰》娶到了一代才女卓文君。
他弹古琴清微淡远,追求大音希声。他曾梦想隐居山里,以琴为妻。他说古琴曲有着难以想象的强大的生命力。我因他而识琴,因他而开始欣赏古琴曲。
一曲《秋风辞》,因谱中有李白写的《秋风词》而得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琴声中的幽怨与凝结,一咏三叹的重复低徊,道尽多少相思,倾尽一生衷肠。
《吕氏春秋》记载了古琴曲《高山流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钟子期的故事。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听琴曲始于幽涧滴泉,清清冷冷,孤孤单单。而后,点点滴滴的泉水聚成了淙淙潺潺的小溪,顽强地跃下层峦叠嶂,穿过暗礁险滩,成就了波涛澎湃的江海,最终归于平静。流水这首曲子,充分利用泛音,滚、拂、绰、注等指法,表现流水的丰富形态。此曲蕴含天地之气韵,跌宕起伏延绵不绝,音质清丽脱俗。
一曲《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遨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何时见许兮,慰我旁徨,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使我沦亡。”如泣如诉,真真切切,欲语还休的凝结,怦然心动的惆怅,让聆听之人无不动容。
后来司马相如欲休妻纳妾,让人不禁唏嘘不已,感叹世事浮华。也正因为司马相如一行无亿(谐音忆)数字家信,引发了卓文君著名的《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阳关三叠》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词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曲调纯朴而感情饱满,带着浓浓愁绪,百般珍惜,万分叮咛,道不尽的珍重与离别。
《平沙落雁》场景恢弘空旷而寂寥,轻悄悄地雁落平沙,一种闲淡,一种隐逸。恢弘如天地,似逸士之心胸;空旷如平沙,寂寥如高飞低旋之鸿雁,叹人生之飘渺。气韵浑然的琴曲,竟能美妙如斯。
演出那天他着黑色唐装,把一首《空山忆故人》献给他已故的父亲。他的父亲曾经为某工学院的院长。他的人生,与他的父亲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当时他弹奏这曲子的时候,浓浓相思,内心的纠结,曾经拥有的美好,离散后的哀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他弹奏时面部表情如此凝重,甚至随着曲子情思的变化而有些扭曲。他极力克制着对他父亲悲切地思念之情。
无疑,演出是成功的,至少我见证了他的成功。因为当天下午还有要事,我终究没有和他们一起午餐。这一点都不影响我和他之间的友情。我经常感叹,朋友的意义是有时候是一种温暖相伴,有时候是一面优美的天。人生有友弹古琴,真好!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