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哈姆雷特:到底是什么毁灭了他? [打印本页]

作者: mu    时间: 2005-12-10 15:46
标题: 哈姆雷特:到底是什么毁灭了他?
是命运吗?大家的意见如何
作者: egmont    时间: 2005-12-10 16:45
Hamlet巨有青年人多愁善感的范~~喜欢.俺要是说是性格决定命运,是不是靠谱啊?


Hamlet要是从知道真相开始,就冷静有预谋的展开复仇计划,就是基督山伯爵,也自然不会毁灭.
作者: 殇卿    时间: 2005-12-13 09:44
我觉得是仇恨!
作者: 子非我    时间: 2005-12-17 11:20
在戏剧当中(尤其是古典的),任何毁灭,或者相反的结局都可以归于命运,但具体到Hamlet,更直接的原因还在于他优柔寡断,悲观忧郁的性格。甚至于,如果把他的性格前置,他最后的结局根本算不上是毁灭,对于那了断后永远安歇的奇怪向往,不是在他向自己提出那个著名问题的时候就有了么?
作者: 蔓荼    时间: 2006-1-17 20:31
时代的悲剧啊
作者: AKNA    时间: 2006-1-21 21:37
是他自己
他坚持要毁了一切
他自然也包括于一切之中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6-7-17 23:36
标题: the doomed personality,to some degree
maybe his  personality makes him meet his doom,in my opinion.
作者: mu    时间: 2006-7-18 08:29
原帖由 jocelynxu 于 2006-7-17 23:36 发表
maybe his  personality makes him meet his doom,in my opinion.


Then what's his "doomed personality"?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6-7-18 17:19
标题: hesitation,melancholy,~~~
That his hesitation,melancholy,ect. makes him caught in dilemma in the course of his decision on the risk of  his life. He seems to have the only choice,----- to die. In Hamlet (Act 3,Scene1,lines 55-86)
he finally chooses to take the responsible for his people and nation,but it is still easy for to see his hesitation as well as the so-called modern- like melancholy.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7-20 15:38
命运
还有更好的解释吗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6-7-20 16:06
性格悲剧...........不是命运悲剧.......我记得我说过了.....
难道还要写论文..........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7-22 16:15
性格悲剧
假如他未遇到这种巨变
他也要毁灭吗
作者: 北极星    时间: 2006-7-28 15:54
标题: 一无所有
HAMLET复仇的结果是他一无所有,他失去了他的一切,他的仇人,他的爱人,他的亲人,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而且好象从剧情一开始,就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仿佛一切都是由那个死去的魂灵安排,最终他还是会把所有人都召唤到地狱的.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6-7-28 23:39
是那把有毒的剑啊同志们。

那把剑刺了好几个人,想来他们的血液混合在一起,也让哈王子先生觉得恶心吧。
实在是太不卫生了,令人发指!!

他一定是想,自己的死会让那一干人等心怀恐惧或者愧疚,殊不知,人家在他死后举着酒杯喝酒呢,顺便用他的衣服擦擦手上的血迹。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6-7-29 16:37
原帖由 北溟之鸟 于 2006-7-22 16:15 发表
性格悲剧
假如他未遇到这种巨变
他也要毁灭吗


.........一千个人眼可以有一千个HEMLET就是因为他的性格..........
命运相同的小说多吧......为什么每部都不一样......就是因为性格.......
现在再找个什么挪威王子来.....一样的命运.....结局一定不同......
作者: 茶花女    时间: 2006-7-31 11:17
我也觉得是性格毁灭了他
作者: iceberg    时间: 2006-7-31 23:40
莎翁自己
他用自己的思维判断
使哈姆雷特内心弱点有了最后的归宿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6-8-13 22:50
YEAH!~~~~~~~~~~是性格吧......我们赢了.....各么肯定是性格的闹........
命运闪边.....个种古希腊才有的东东.........
PS:大家表听邪恶的FROZEN乱扯.........是那把有毒的剑啊同志们........是那把有毒的剑啊同志们.....完全偏题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6-8-15 19:24
我只不过幽了一默而已,看你们辩论的那么严肃。
何况我说的并没错啊,完全符合题目哈哈哈哈。
作者: qiuyuan    时间: 2006-10-14 20:04
标题: 是性格
我以为是性格,他过于压制自己内心的悲愤,造成了最后的毁灭.
作者: 游侠的爱情    时间: 2006-10-29 01:01
标题: 爲何是性格???
我認爲哈姆萊特是由於他的俄狄浦斯情結毀了他~他也是要殺父娶母,以最終獲得王冠~但是他的叔叔搶先取代了他的位置,他遲疑,就是在思考這個俄狄浦斯情結~
其實這個悲劇和莎士比亞的另三個悲劇都可以看作是王冠悲劇,他們的核心都是王冠,終極的權利~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區別。
我對於這個的了解還不很深入只能說這些了~
作者: 蒜茸木耳菜    时间: 2006-11-9 01:28
是他自己
作者: 莲溪妖    时间: 2006-11-9 14:09
哈姆雷特的性格造成悲剧....但是如果要详细的分析,谁知道怎么设计那个分析的层次?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6-11-9 19:41
标题: 回复 #23 莲溪妖 的帖子
设计分析的层次?....什么意思...
作者: 莲溪妖    时间: 2006-11-10 17:06
嘿嘿 `就是我现在要写论文然后不知道怎么写outline.......求助..
作者: 蒜茸木耳菜    时间: 2006-11-10 23:00
[quote]原帖由 游侠的爱情 于 2006-10-29 01:01 AM 发表
我認爲哈姆萊特是由於他的俄狄浦斯情結毀了他~他也是要殺父娶母,以最終獲得王冠~但是他的叔叔搶先取代了他的位置,他遲疑,就是在思考這個俄狄浦斯情結~


晕,想必沙翁当时都没想的那么全吧
作者: yumeyume    时间: 2006-12-29 12:37
虽然很多人说他优柔寡断,悲观忧郁,是复仇的王子。但是我没来不这样看他。我不认为他是为了争夺王位,因为他的地位和权利都是天生的,他有这样的自知和骄傲,但是又想摆脱“命运”,所谓王子病。
一百个人眼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hundred Hamlets in hundred people's eyes.)
他只是在思考和追寻着人生的真谛,不要苟且偷生麻木不仁的活着又不可以随心所欲的矛盾。对于那两个女人,他不是没有爱,但是他的爱超越的一般人的亲亲我我。

太多王子不是阴险就是白痴。哈姆雷特是我最喜欢的王子!

以前常常自己演出多个角色,不过并不是读的很透,还要慢慢多读。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1-30 14:21
原帖由 jocelynxu 于 2006-7-18 05:19 PM 发表
That his hesitation,melancholy,ect. makes him caught in dilemma in the course of his decision on the risk of  his life. He seems to have the only choice,----- to die. In Hamlet (Act 3,Scene1,line ...


同意,这个人啊……优柔寡断,很多人包括屠格涅夫都认为他是个行动力不足者。
可又怎么办呀……世事本如此,好像人懂得越多,越是软弱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1-30 14:23
总之我觉得Hamlet的悲剧和我国过去知识分子的悲剧是那么相似
作者: 蓝色寒冰    时间: 2007-4-2 17:42
我觉得是他的性格. 不能否定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 流水不争先    时间: 2007-4-8 00:06
是他自己的性格
作者: 康素爱萝    时间: 2007-4-16 16:44
我觉得是他的幻灭感毁灭了他。幻灭了同时又找不到另一条精神出路,找不到终极真理,找不到拯救丹麦乃至整个世界的良方,好多中外作家都是因此而毁灭的。我总觉得哈姆雷特的临终之言“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有这样的意思 :既有对无法拯救自我与世界的挫败感,也有对万千仍然在人世间“承受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的难以言说的悲悯。
作者: 记忆幽怨    时间: 2007-6-2 23:02
内心对他父亲的爱
作者: mumushuip    时间: 2007-6-15 10:48
欲望~
作者: 隆月奎肆    时间: 2007-6-25 10:58
是他所处的地位和仇恨,仇恨不足以毁灭他~~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复仇故事,也许并不会太让人注意
但哈是王子,他所处的地位,很周围不同的人所处的不同地位也是
导致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
作者: yungers    时间: 2007-8-4 01:11
彷徨与患得患失的性格
作者: 梓桓    时间: 2007-8-4 11:32
性格,太能思考。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7-8-4 17:13
報復心理,復仇情緒!
作者: yungers    时间: 2007-8-7 00:01
原帖由 刘峰 于 2007-8-4 05:13 PM 发表
報復心理,復仇情緒!

如果复仇心理成立,那在他叔父祈祷时不一剑结果了他,直接送上他上天堂.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7 00:04
王室、社会、恋情,都是别人的错……
作者: Prince暴风    时间: 2007-8-7 09:26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悲剧~~~
作者: 刘峰    时间: 2007-8-7 09:29
原帖由 yungers 于 2007-8-7 00:01 发表

如果复仇心理成立,那在他叔父祈祷时不一剑结果了他,直接送上他上天堂.


他又不是殺人狂,幹什麽總是要考慮的,縂有矛盾心理!
作者: yungers    时间: 2007-8-9 12:38
原帖由 刘峰 于 2007-8-7 09:29 AM 发表


他又不是殺人狂,幹什麽總是要考慮的,縂有矛盾心理!

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啊,真糟,
天生我偏要我把它重新整好!

悲剧的根源在,他把自己定位成那个谋杀与乱伦共存,混乱时代的审判者,一个“罪”的审判者。这样一个位置洽洽是他力所不能及的。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8-13 15:27

我基本同意这个自我定位的说法...
作者: Hegel    时间: 2007-8-14 17:17
性格決定命運。命運在自己的手里。向左,向右,是個問題
作者: JOHN书友    时间: 2007-8-15 18:28
他所被俘的责任和多愁善感的心灵吧
作者: zjabh    时间: 2007-11-4 11:49
我嘛,只是从人物的具体行为去思考,如果硬要说些不自量力的高深话,反而弄巧成拙:

毁灭哈姆莱特的, 一是优柔寡断,二是缺乏警惕,更重要的是对手的狡诈和果断远胜于他。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幕第三场,哈姆莱特在已经掌握了充分证据而又有绝好机会的情况下(在这种时机惩处个别人绝不能算杀人狂),却还是放弃了复仇,只是因为克劳狄斯在祈祷,担心此时动手会把他送入天堂。这只能怪欧洲人宗教观念太重。可是,克劳狄斯起身后说了什么?为了鼓励大家读书,我就不加引用了。
作者: 紫色海岸    时间: 2007-11-17 09:11
标题: 人生命的悲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哈姆莱特曾如此感叹,可人真的是是很可悲的,人自身存在着永恒的局限性,,虽然他总在努力的挣脱,但人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清晰的认清所处的世界人的局限性就决定了人的悲剧性,最后哈姆莱特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要做感情的奴隶,听凭理智.也就是说他找到了他的彼岸世界,有了他的精神信仰,他已经不想去杀他的叔叔,可最后的结局却恰恰相反,还是让他走上了杀人报仇之路,最后还是没能逃脱出生命的局限!
作者: FINDING    时间: 2007-12-2 12:55
人性的弱点,我觉得。
他的性格是两面性的,既有忧郁寡断的一面,也有凶残狠毒的一面;既有积极智慧的一面也有消极矛盾的一面.....
作者: zjabh    时间: 2007-12-6 16:43
无确凿证据证明哈姆莱特曾经有放弃复仇的念头。

哈姆莱特说“不做感情的奴隶”是对霍拉旭说的,是对他的赞许。如果说,这种赞许也流露了他内心的羡慕和热望,那么,他所希望的也只是做一个感情和理智调整适当的人,而不是不要感情,也就是说不要复仇(一个由理智支配的人就要对恶大慈大悲?我不懂这是什么逻辑)。

原帖由 紫色海岸 于 2007-11-17 09:11 AM 发表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哈姆莱特曾如此感叹,可人真的是是很可悲的,人自身存在着永恒的局限性,,虽然他总在努力的挣脱,但人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清晰的认清所处的世界人的局限性就决定了人的悲剧性,最后哈姆莱特已经做 ...

作者: 佳儿    时间: 2008-1-22 21:04
性格悲剧?时代悲剧?
大家众说纷纭
不过绝对不是命运悲剧
哈的性格缺陷显而易见,这个软弱毫无行动力的王子如何能担当起变革时代的重任
新人出现了,可惜力量太弱小,最终敌不过旧势力
所以是时代悲剧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08-1-23 00:08
其实,性格悲剧和时代悲剧有什么严格的界限呢?人的性格能脱离时代而存在吗?不能,大的时代决定了人的思想和性格,哈姆莱特的性格同样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因此,性格悲剧和时代悲剧并不矛盾。
但如果,我们脱离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或许可以为我们人是哈姆莱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哈姆莱特所生活在文艺复兴的后期。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摧毁了神权,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使人的世俗性的欲望有了正当的宣泄的理由,人被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同时人们相信,在人文主义的指引下,人类一定会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然而,这种理想并未如期建立起来,相反,随着人脱离了神性的束缚,人的世俗性的欲望空前的膨胀,这就是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
因此,偶认为: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类在脱离了神性后,而又不能用理性约束人的世俗性欲望所导致的,哈姆莱特的延宕不在于复仇的艰难,而是出于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克劳狄斯死后,国家的前途怎样?哈姆莱特不知道,或许,这个国家会走向混乱。如果是这样,复仇有意义吗?毕竟,一个有秩序的国家(即使这个秩序有些问题)也比无秩序的国家更让人期待,事实上,哈姆莱特是生活在夹缝中,这种尴尬的处境决定了哈姆莱特的悲剧。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08-1-23 10:35
莎士比亚说得很清楚了吧~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08-1-24 20:52
原帖由 泰比斯 于 2008-1-23 10:35 AM 发表
莎士比亚说得很清楚了吧~

他老人家说清楚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猜测了。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08-2-2 11:54
我的看法是,哈姆莱特觉得他在世界上已经不能像从前那么开心了
即使他为父亲报仇,但是也不能回到以前的日子了。
他也许不会想要复仇,因为这是基于以上的说法,"全部都成定局了,无法改变了。"
但是杀父之仇不报,不像个孩子,而且他想痛快解决这场突如其来的噩梦(解决了,他就可以长眠了,我猜他是这样想的~)就是说,他的本意是毁了一切,以让一切重生,但是他对重生又感到难免沮丧,因为会不会重生,这无论如何是他不能知道的答案了。总结的说就是:哈姆莱特自己毁了自己,他觉得世界不称他的心意进行着,所以他愤怒,悲哀甚至疯了,这些想法积聚在一起以致丹麦年轻的王子不顾一切走向死亡...他正在复仇也是正在死去。
这部《哈姆莱特》所有一切都符合了悲剧的艺术表现而且是相当的高水准,莎士比亚的出色,又要以一次"说不尽"来结尾了。
作者: 特级茶    时间: 2008-3-14 11:25
我也觉得是性格悲剧。
莎士比亚不敢说是命运不公吧,
他哪里敢埋怨上帝
希腊神话时代过去了
中世纪刚刚过去,
估计没有人敢对上帝发飙。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08-3-22 22:27
现在的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基督教色彩,他的许多作品已呈现出人在脱离上帝后的无归宿感以及人在违背上帝旨意后的悲剧。
作者: Crazy    时间: 2008-9-5 15:57
他的命运决定了他不能自己决定怎么活.
作者: 澄静之水    时间: 2008-10-12 19:48
应该是内外因结合作用的结果吧!命运?要看你怎么理解了,现代人将它理解为社会因素更多些,人自身的能力无法达到的条件所致,古人有将其理解为自然规律的也有神力或连神也无法驾御的力量。
作者: datouyuan    时间: 2008-10-25 11:26
俺赞同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不过很多人简单化了弗洛伊德的观点。解决哈姆莱特问题需要作哈姆莱特式的思考。
作者: 疯魔成活    时间: 2008-11-30 09:42
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吧 歌德说是他的思虑毁了他(一项重任压在了一个不能胜任它的人身上) 哈姆雷特他自己也说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思虑(或良心)使我们变成懦夫]
作者: 风的米莉亚    时间: 2009-4-15 16:56
是他自己
他坚持要毁了一切
他自然也包括于一切之中
AKNA 发表于 2006-1-21 21:37

同意这个观点!
作者: honey0416    时间: 2009-7-26 12:55
歌德说是高度发达的智商麻痹了他的行动力。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弗洛伊德用泛性论来解释,说哈姆雷特有弑叔娶母的潜意识,感觉不太靠谱。。
作者: 水之梦    时间: 2009-9-19 17:04
性格悲剧多点
莎翁作品的角色,都过于激情了
作者: windflower    时间: 2009-10-18 20:14
哈姆雷特知道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他思考的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做又为什么一定不能做,他复仇就等于实现了正义了吗?他杀死一个奸王就能扭转乾坤,解决这个世界的荒谬吗?他通过家仇国变洞见的是自己和这个世界所具有的恶,父王和鬼魂,慈母和淫妇,情人和间谍,朋友和卧底身份的脱节、断裂和背离让他深深质疑这个世界的本质和人性的多面与多变,不是命运悲剧,更多的是人性的悲剧。
作者: tina-dong    时间: 2009-10-23 18:29
他的个性与与他所处的时代不相容,他太先进了,所以他必须得死!
作者: 巫仪    时间: 2010-4-27 01:22
过于复杂的思维,消去了行动的意志。

其实思维与意志之争,在阿伦特《精神生活》里说的很多。
作者: dancer    时间: 2010-5-4 17:12
断然不是性格,乃是命运,人类的命运!
作者: rlee    时间: 2010-5-28 10:39
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读他的那段独白,有谁不会动容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哈姆莱特。海姆莱特总会让我想起布鲁特斯。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at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ive us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
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
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 who would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a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
作者: rlee    时间: 2010-5-28 10:55
看看哈姆莱特自己怎么评价自己的吧。

I am myself indifferent honest; but yet I could accuse me of such things that it were better my mother had not borne me: I am very proud, revengeful, ambitious, with more offences at my beck than I have thoughts to put them in, imagination to give them shape, or time to act them in. What should such fellows as I do crawling between earth and heaven? We are arrant knaves, all; believe none of us.
作者: 流水不争先    时间: 2010-7-18 23:03
我认为是命运。诚然,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其最终毁灭都与其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脱离命运的主题,这些性格上的特质并不足以导致人的毁灭。
莎士比亚的悲剧就其根源我认为还是命运的悲剧,人无法对抗命运。
作者: slowly    时间: 2010-7-20 09:55
是他自己吧。
因为没有反抗命运的能力,只有被命运毁灭。
作者: larrymoon    时间: 2010-7-20 11:34
窃以为是命运和性格的结合。
作者: 穴鸟    时间: 2010-8-20 16:52
我还是比较赞同“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可以说是哈姆莱特的性格悲剧,也可以说是命运导致
终究来说,莎翁创造出这样一个形象,反映命运,是时代的悲歌
作者: 刘丹    时间: 2010-10-28 13:08
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深刻地明白了人生活着的真谛,但同时他也陷入了虚空之中,所以,在无法使自己走出来的同时,走向毁灭。他死去是必然的。而引他走向毁灭的精神的无物之阵。
作者: 程子君    时间: 2014-6-6 12:39
优柔寡断,这是他致命的关键。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