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恺撒大帝 [打印本页]

作者: mu    时间: 2005-12-31 20:22
标题: 恺撒大帝
恺撒


    恺撒(前100一前44),古罗马共和国领袖和军事统帅。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著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对西方军事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与幕僚共同著书立说,主要有(高卢战记)、(内战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等。

    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意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年岁已经和别人订了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的庞培。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已经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然而他在高卢的统治并不巩固,高卢地区接连爆发反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前52年春,高卢全境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主力在高卢北部的阿利细亚城扎下了坚固的营寨。这是一座几乎攻不破的城堡,罗马人除了进行长期的包围之外,别无其它办法。恺撒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这里,20万高卢起义军也云集在阿利细亚城下,双方一场恶战不可避免。战役开始之前,罗马人环绕阿利细亚城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恺撒寄希望于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能够阻止高卢人的进攻,用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高卢起义军首先从内外两侧同时向罗马人坚固的工事发起了进攻。在盾牌的掩护下。一队接一队的高卢人像蚂蚁一样往上冲。在战斗中,罗马各军团由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士气开始低落。尤其在罗马人的旗手被砍倒后,罗马人的阵脚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一位年青的罗马士兵张煌失措,突然发现恺撒刚刚站立过的塔楼上已经空无一人,同时位于营寨右边的罗马骑兵放弃了阵地,以全速急驰而去。这位年青人绝望了。突然,坚守在栅栏后面的罗马士兵发现高卢人的攻势猛然削弱了,刚才还在向罗马工事冲击的高卢人停止了冲锋,他们的队伍散开了,出现在罗马人视线中的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原来,恺撒指挥他的骑兵抄袭到高卢人的后方,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短短几个回合之后,高卢人便开始由进攻改为逃窜。尔后,高卢人全部投降。阿利细亚之战就这样出乎意料地结束了。恺撒以6万军队与高卢人将近万万人的大军相峙,竟以一支骑兵的偷袭扭转了战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头同盟”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们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克拉苏在战争中阵亡,使原来成鼎足之势的三人同盟变成了恺撒、庞培两雄并立的局面。这时,消撒的女儿去世,这就意味着恺撒与庞培的联姻关系中断,两人之间为了权力的争斗已势所难免。于是奴隶主两派发生了内战。

公元前50年,以庞培为首的贵族派元老院因担心恺撒建立独裁政权,通过决议拒绝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任期,令其遣散军队。恺撒拒不执行这一决定。当时,他的军队绝大部分驻在北山高卢,身边仅有一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为了把握战机,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恺撒手公元前49年1月,果断地率领一个军团,超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界河卢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罗马进发。没有准备的庞培反对派,匆忙率领一批元老和两名执政官离开罗马,逃往希腊。同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次年春又增加了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6月,恺撒与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进行决战,恺撒彻底打败了庞培,庞培逃到埃及,被埃及国王派人杀死。公元前45年,消撒实现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恺撒征战一生,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机,特别是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己的战略企图,扭转战局,表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高超的军事艺术,在罗马乃至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盖世英名。
作者: mu    时间: 2005-12-31 20:29

作者: JuanFT7    时间: 2005-12-31 20:33
读过恺撒的传记。寒假准备读阿庇安的《罗马史》。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 00:44
《高卢战记》?
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在《基督山伯爵》里有提到过
作者: cocteau    时间: 2006-1-1 01:16
天才的人啊
仗打得好,书写得好,和男人们女人们的风流韵事也很有意思~
《高卢战记》,路易吉·万帕首领手不释卷的书……就象那个年代的史书一样,非常庄重大气;因为是作者本人的战事,字里行间仿佛有种沉静决然的气质。
不过因为非常喜欢维钦及托列克斯(高卢首领),对恺撒的热爱多少打了个折扣。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 01:34

谢谢你的提醒
作者: erkang    时间: 2006-1-1 13:36
Veni, vidi, vici.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 14:12
原帖由 erkang 于 2006-1-1 13:36 发表
Veni, vidi, vici.

我知道你对恺撒很有研究,也发表一下你的观点啊
作者: erkang    时间: 2006-1-1 23:23
恺撒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现在学习拉丁文会阅读很多恺撒的文章。而他的作品也不只是这几本著作。恺撒是一个情欲很强并且很风流的人,写过不少关于爱情和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在他死后被尊为罗马的神,后来屋大维认为这有损恺撒作为罗马神的形象,下令统统销毁。
作者: 子非我    时间: 2006-1-2 11:38
五贤帝之后的罗马皇帝皆称凯撒,足见他的影响力了,凯撒之于欧洲已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和政治家,他已经成为一种符号,罗马的符号、强大军事帝国的符号、受尊崇的战略征服者的符号、民族荣誉托举者的符号,在欧洲历史上,达到这种高度的伟人,仅有亚历山大和查里曼可以与他比肩,后世的拿破仑正是他们三个的追随者和他们精神的践行者,我喜欢管他们叫符号性伟人,有点儿像荷马之于史诗,莎翁之于戏剧,唉,怎一句“伟大”了得。
这里加一个逸闻:据说凯撒能同时口授两封信件部署命令,而思维丝毫不乱。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2 20:40
这里加一个逸闻:据说凯撒能同时口授两封信件部署命令,而思维丝毫不乱。

神话的诞生需要背景啊,呵呵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4 12:32
凯撒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但是就他个人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事实上,凯撒的出现与成功除了他个人的能力之外,更为主要的是基于罗马共和制度的衰落。他正是利用了共和制度中的种种漏洞,才逐渐成为了罗马的掌权者。可以这么说,凯撒不是真正谋杀罗马共和制度的人,他只是给共和制度挖了坑,等着已经奄奄一息的共和制自己倒下去而已。这是从政治方面看。从军事方面,谁也无法否认凯撒是一个天生的军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是否真的像《高卢战记》中吹嘘的那样高明?对手是否真的那样强大?很值得商榷。从对罗马的贡献上看,凯撒的功绩远不像他自己以及其后人美化地那样高。如果你了解整个罗马的历史,你就会发现,罗马的强盛源于先进的政治和军事体制,以及发达的奴隶制度,而凯撒只是享受了这一成果的若干罗马统治者中的一位而已。再来说说凯撒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凯撒个人是伟大的,但是他的伟大是建立在原本已经很强大的罗马之上。如果用其和亚历山大相比,简直就如同试图用星光曲遮蔽月光,用碎玻璃去比肩钻石!总之,凯撒是一个伟大的统治者,但是他的伟大还不足以让他受到后世如此的歌颂,说白了就是名不副实。最后说一个个人的看法,我认为咱们大家在这里谈论历史,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不要单凭一部作品或某种说法来衡量逝去的人和事情,这样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作者: 子非我    时间: 2006-1-7 17:31
标题: 回答紫色的游隼先生
感谢紫色的游隼先生的指教,不过这里请允许我做一番小小的自我辩护:历史人物是因其自身而伟大,还是借助时势成就其伟大,我想我不必多说,任何一个伟人倘若没有外部优势赐予他支持,其结果都只能是汉尼拔式的,英雄借势不仅不会使他的伟大打折扣,反而更能博得广泛的认可;当然,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不以个人之功为转移,但没有杰出的人物进行实际推动,其必然性也只能停留在可能性上,否则今天对于历史人物的一切崇敬和颂扬就都是庸人的多余之举了;我把凯撒与亚历山大相提并论,其实也正是秉承着紫色的游隼先生您指出的“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精神,看待历史人物与生活人物是不同的,在历史当中,人本身是客观的,他在一段时期内给后人传递的心理影响也是客观的,即便你再能充分地证明凯撒不如亚历山大,欧洲千百年来的认识还是无法改变,因为伟人早已没有血肉,他留下的是一个成为定式的符号,我在前面同大家讨论的正是这种“符号人物”,凯撒作为欧洲第一皇帝被后人充分认可,我们提起罗马也往往是先想到帝国,而后才是共和国,而亚历山大或许具备更多的才能和人格优点,但他的帝国除了疆域,什么都没有,后人大多传颂他神话般的征服史和希腊化功绩,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将这两位相提并论还是说得过去的。当然,紫色的游隼先生的提醒还是非常恳切的,因为作为文学论坛,大家往往忽视历史精神,首先,我个人以后会注意的,再次感谢。
作者: wfp12    时间: 2006-1-7 19:59
标题: 会写文章有什么用,只有武力才能征服一切
诚然恺撒是一个英雄,但英雄的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谋刺恺撒的布鲁图就是恺撒的私生子,其母为塞尔维利娅。早在公元前59年,在恺撒出任第一任执政官期间,恺撒曾买了价值600万塞斯特尔奇银元的珍珠送给塞尔维利娅。恺撒年轻时与塞尔维利娅如胶似漆、疯狂相爱。恰恰在恺撒和塞尔维利娅热恋的时候,布鲁图出生了。
       3月15日那天,元老院举行会议,恺撒孤身前往,当他在黄金座上落坐后,一伙深藏短剑的阴谋者立刻围上来,其中一个人伸手抓住他的紫袍,其他人纷纷向恺撒猛刺,恺撒奋力反击,一面挣扎一面喊叫,但当布鲁图也向恺撒的鼠蹊部位刺了一刀,恺撒吃惊地大叫了一声:“还有你我的孩子?”随即他放弃了反抗,他用紫袍蒙上了头,听任密谋者一剑剑把他刺死了。
       巨大的信任却换来无情的杀戮,悲乎!这或许是上天对恺撒的嫉妒,故意设计了这样的结局,来结束他辉煌的一生。
       浪漫主义需要恺撒这样的英雄,但在当今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或许只有枭雄才能撑起时代的天空。若上天能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的坐一次枭雄。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7 20:04
王兄,武力能征服的只能是疆土啊。
作者: erkang    时间: 2006-1-7 20:53
没有政治头脑的军事家的命运往往是可悲的!
作者: 子非我    时间: 2006-1-8 12:48
原帖由 kenshin 于 2006-1-7 20:04 发表
王兄,武力能征服的只能是疆土啊。

冒昧问一句,这话是针对哪位啊?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8 19:00
是WFP12啦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9 12:30
这里有登陆时间的限制?我刚才打了一半的贴子,开了个会回来就成了游客了!贴子也不见了!有没有草稿箱啊!郁闷!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9 12:34
今天事情多,明天重新写。
作者: JuanFT7    时间: 2006-1-9 17:39
不过亚历山大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父亲腓力啊~~腓力在马其顿内战中获胜取得王位,并在国内的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建树,使马其顿不光是军事强大的山国,经济文化上也向希腊靠拢。如果腓力不是早早的被波斯间谍刺杀,东征波斯可能就是该腓力出彩了。虽然腓力的个人才华比不上他儿子,不过他还是很善于用人的。而亚历山大血气方刚,和帕尼米欧等老将的隔阂在东征过程中还是有消极影响呢。

  亚历山大和恺撒同样伟大,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和古代的中国过招。。。。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9 19:05
呵呵
要是论战术的话,中国可不会输给他们
作者: mu    时间: 2006-1-10 17:14
当然的了
作者: 无头骑士    时间: 2006-1-11 12:26
原帖由 子非我 于 2006-1-8 12:48 发表

冒昧问一句,这话是针对哪位啊?

……如果我在之前也看到了这个帖子的话,那么我陪你一起心虚放心吧,幻想的空间里没有人认识你的。

阿庇安的《罗马史》广泛评价非常高,其文笔描写相当出色,阅读趣味性也很强。从这一点上来说,或许很适合我吧。我也来推荐一个。可是悲伤的是我这里只能找到一本下集+_+看来好书都是很强手的呢。

看到这个帖子的题目,令我想起了某日某月为某人欧血寻找《十二帝王传》的疯狂。卖卖力气吧老兄,至少把全书都认真地读完,不要只读凯撒哦。你能有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然后我就可以瞑目了~阿门……=_=|||
作者: erkang    时间: 2006-1-11 22:50
相比于亚历山大,我更喜欢汉尼拔——西方战略之父。
他率领着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作战方式组成的军队。与战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著称的罗马军团进行了16年的战争,并且更艰难的是远离后方在敌国的土地上作战。
可是这样的一位杰出统帅没有死在战场上。迦太基投降后,他离开了自己的祖国逃到了反对罗马的西亚国家。可是罗马人还是来了了,在他们捉到他之前,汉尼拔服毒自尽。临时时说到:“既然罗马人连等待一位老者咽气也觉得度日如年,就不可耐,那么就让我来帮他们去除这块多年的心病吧。”


还有我非常喜欢大仲马。小说的历史化~~仲马最高~~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1 22:58

看来你终于又用兴趣了呢
只是我对汉尼拔没有研究,就不发表什么言论了。
呵呵
你会爱上这里的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1 22:59
这里有大仲马的专区啊
可以去看看
作者: 子非我    时间: 2006-1-14 12:49
“会写文章有什么用,只有武力才能征服一切”——WFP12
        我倒是认为,武力只能征服武力。
        凯撒的3.15对于崇敬他和依附他的人来说是个噩梦,对于我们这些怀着浪漫气息缅怀他的人来说是历史留下的一抹悲伤,而对于伟人他自己来说确是成就其人格伟大的珍贵契机。
        通过《十二帝王传》的记载,凯撒是一个很会借助宽容和慷慨博取公众支持的人,他既不像之前的苏拉那样狭隘多疑,也不像继承者屋大维那样内敛温和,他懂得最大程度地获取联盟者,对付少量的敌人,这使他赢得人心,也使他的敌人找到伪装,最终用背叛和杀戮报答他。
        我认为,凯撒能有过人的胆识和容人之量来源于他作为政治家和征服者的同时不乏诗人气质,在其事迹当中常常发现,他具有为自己的历史加入诗性色彩的偏好,这大概也博得了后来诗人的同情,但丁在描绘地狱最底层的时候,除了作为基督徒用他永恒的笔施永恒的惩罚于犹大,也没有忘记作为一个意大利诗人谴责布鲁图斯和卡修斯。
作者: 探询迷茫    时间: 2006-2-11 16:39
标题: 亚历山大
还是喜欢亚历山大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