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伊萨卡 》 [希腊]卡瓦菲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拉密斯    时间: 2006-2-8 09:06
标题: 《伊萨卡 》 [希腊]卡瓦菲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不要害怕莱斯特律戈涅人和独眼巨人,
不要怕愤怒的波塞冬。
只要你的思想依旧崇高,
只要美好感情能触及你的躯体和灵魂,
莱斯特律戈涅巨人﹐独眼巨人,
愤怒的波塞冬海神──你将不会跟他们遭遇。
除非你的内心总是顾忌到他们,
因为只有你的灵魂能把他们带到你面前 。

期盼那道路漫长吧!
但愿那里有很多夏天的早晨,
当你无比快乐与兴奋地
进入你第一次见到的海港:
但愿你在腓尼基人的贸易市场停步
购买精美的对象,
珍珠母和珊瑚﹐琥珀和黑檀,
各式各样消魂的香水
──要多消魂就有多消魂
愿你走访众多埃及城市
向那些有识之士一一讨教。

让伊萨卡常在你心中,
抵达那里是你此行的目的。
然而完全不要行程匆匆。
最好让它持续漫长的岁月;
甚至在你年老时才泊碇在那小岛上,
因你的一路所得而富有。

不要期盼伊萨卡会给你带来财富,
伊萨卡已经给了你美丽的旅程。
没有她你就永不会上路。
然而她再也没有什么要给你的。

伊萨卡不曾欺骗你,
即使你发现她并不富庶。
到那时见多识广的你,
自然会明白伊萨卡对你的意义。

[ 本帖最后由 阿拉密斯 于 2006-2-8 09:12 编辑 ]
作者: 阿拉密斯    时间: 2006-2-8 09:07
Constantine P. Cavafy
Ithaca  (1911)

  
When you set out on your journey to Ithaca,  
pray that the road is long,
full of adventure, full of knowledge.
The Lestrygonians and the Cyclops,
the angry Poseidon -- do not fear them:
You will never find such as these on your path,
if your thoughts remain lofty, if a fine
emotion touches your spirit and your body.
The Lestrygonians and the Cyclops,
the fierce Poseidon you will never encounter,
if you do not carry them within your soul,
if your soul does not set them up before you.
Pray that the road is long.
That the summer mornings are many, when,
with such pleasure, with such joy
you will enter ports seen for the first time;
stop at Phoenician markets,
and purchase fine merchandise,
mother-of-pearl and coral, amber and ebony,
and sensual perfumes of all kinds,
as many sensual perfumes as you can;
visit many Egyptian cities,
to learn and learn from scholars.
Always keep Ithaca in your mind.
To arrive there is your ultimate goal.
But do not hurry the voyage at all.
It is better to let it last for many years;
and to anchor at the island when you are old,
rich with all you have gained on the way,
not expecting that Ithaca will offer you riches.
Ithaca has given you the beautiful voyage.
Without her you would have never set out on the road.
She has nothing more to give you.
And if you find her poor, Ithaca has not deceived you.
Wise as you have become, with so much experience,
you must already have understood what Ithacas mean.
作者: 阿拉密斯    时间: 2006-2-8 09:07
Ιθάκη
∑α βγεις στον πηγαιμό για την Ιθάκη,
να εύχεσαι νάναι μακρύς ο δρόμος,
γεμάτος περιπέτειες, γεμάτος γνώσεις.
Τους ∧αιστρυγόνας και τους Κύκλωπας,
τον θυμωμένο ∏οσειδώνα μη φοβάσαι,
τέτοια στον δρόμο σου ποτέ σου δεν θα βρείς,
αν μέν' η σκέψις σου υψηλή, αν εκλεκτή
συγκίνησις το πνεύμα και το σώμα σου αγγίζει.
Τους ∧αιστρυγόνας και τους Κύκλωπας,
τον άγριο ∏οσειδώνα δεν θα συναντήσεις,
αν δεν τους κουβανείς μες στην ψυχή σου,
αν η ψυχή σου δεν τους στήνει εμπρός σου.

Να εύχεσαι νάναι μακρύς ο δρόμος.
∏ολλά τα καλοκαιρινά πρωϊά να είναι
που με τι ευχαρίστησι, με τι χαρά
θα μπαίνεις σε λιμένας πρωτοειδωμένους·
να σταματήσεις σ' εμπορεία Φοινικικά,
και τες καλές πραγμάτειες ν' αποκτήσεις,
σεντέφια και κοράλλια, κεχριμπάρια κ' έβενους,
και ηδονικά μυρωδικά κάθε λογής,
όσο μπορείς πιο άφθονα ηδονικά μυρωδικά·
σε πόλεις Αιγυπτιακές πολλές να πας,
να μάθεις και να μάθεις απ' τους σπουδασμένους.

∏άντα στον νου σου νάχεις την Ιθάκη.
Το φθάσιμον εκεί είν' ο προορισμός σου.
Αλλά μη βιάζεις το ταξίδι διόλου.
Καλλίτερα χρόνια πολλά να διαρκέσει·
και γέρος πια ν' αράξεις στο νησί,
πλούσιος με όσα κέρδισες στον δρόμο,
μη προσδοκώντας πλούτη να σε δώσει η Ιθάκη.

Η Ιθάκη σ' έδωσε το ωραίο ταξίδι.
Χωρίς αυτήν δεν θάβγαινες στον δρόμο.
Αλλο δεν έχει να σε δώσει πια.

Κι αν πτωχική την βρεις, η Ιθάκη δεν σε γέλασε.
Ετσι σοφός που έγινες, με τόση πείρα,
ήδη θα το κατάλαβες η Ιθάκες τι σημαίνουν.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 Καβάφης (1911)
作者: 阿拉密斯    时间: 2006-2-8 09:10
把几个版本都发上来,虽然我估计希腊语的那个版本没多少人能看懂
作者: AKNA    时间: 2006-2-8 21:51
~~{59~~},~~{O#@0So~~}
~~{O#@0So;9SP9EO#@0So:MOV4zO#@0SoA=8v0f1>~~}^

~{O#@0So#,59~}
~{O#@0So;9SP9EO#@0So:MOV4zO#@0SoA=VV0f1>5DK5~}

[ 本帖最后由 AKNA 于 2006-2-8 21:52 编辑 ]
作者: mu    时间: 2006-2-9 17:46
原帖由 AKNA 于 2006-2-8 21:51 发表
~~{59~~},~~{O#@0So~~}
~~{O#@0So;9SP9EO#@0So:MOV4zO#@0SoA=8v0f1>~~}^

~{O#@0So#,59~}
~{O#@0So;9SP9EO#@0So:MOV4zO#@0SoA=VV0f1>5DK5~}



请勿将输入法调为火星文%……
作者: arete    时间: 2006-2-9 20:20
希腊语教程
http://lib.verycd.com/2005/05/02/0000049166.html
作者: AKNA    时间: 2006-2-10 18:53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2-9 17:46 发表



请勿将输入法调为火星文%……

我不是故意的,可有的时候^
就会一发布成了这个样子……………………
作者: byronrilke    时间: 2006-2-11 13:57
原帖由 arete 于 2006-2-9 20:20 发表
希腊语教程
http://lib.verycd.com/2005/05/02/0000049166.html

你确定这个能用?我原来下过一个意大利语教程,还特意借了个光驱刻成盘,却发现镜像文件是坏的……
作者: mandy    时间: 2006-2-11 21:33
标题: greek
the greek version seems really greek to me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3-31 15:10
卡瓦菲斯的某些诗可能只有特定人群才能理解。
作者: 董奕姗    时间: 2006-4-29 13:35
标题: 古希腊文学
希腊文学有持续近三千年的悠久传统,在世界文学史上只有中国文学和印度文学可以与之相比。古代希腊文学不限于今天的希腊本土,分布范围包括小亚细亚、爱琴海群岛和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等地。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和东罗马帝国时期,分布的地域范围更广,遍及东罗马帝国所管辖的西亚和北非等地。现代希腊文学则只限在希腊本土范围内。从公元前9、8世纪流传的荷马史诗开始,到公元4世纪的古希腊文学,是希腊文学最辉煌的时代,对古罗马文学和后日欧洲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东罗马帝国时期的中古希腊文学虽也留下了不少宗教诗歌和历史著作,可是没有出现什么重要作家。近代希腊文学成就没有象古代希腊文学那样辉煌,它对欧洲文学的影响比不上西欧文学对它所起的影响,但也还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尤其是在诗歌方面。  

  (一)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在诗歌方面包括史诗、抒情诗、悲剧和喜剧,在散文方面包括历史著作、修辞学和演说、哲学著作、文艺批评、地方志、传记文学、小说、寓言等。这是因为古代的历史、哲学等著作都归在文学范围内,如果把柏拉图的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希罗多德的历史等都排除在古希腊文学之外,就不能看到古希腊文学的全貌。  

  古希腊文学是从公元前9、8世纪流传下来的荷马史诗开始的,但远在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到公元前1000年初,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一带,包括克里特岛,就曾有过繁盛的早期奴隶制文化。近代考古发现,当时所用类似象形文字的古代文字与后来的希腊文字有密切关系,这个时期的文化没有保存下来什么文学资料,可是公元前9、8世纪流传下来的两部荷马史诗,从一开始,就在创作手法和文字技巧方面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这说明荷马史诗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口头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是在一个早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两部史诗所以从公元前6、5世纪起就被认为是史诗的楷模,则是经过好几个世纪的职业乐师不断加工改进的结果。在荷马史诗以前,也许还有过简陋得多的较原始的文学资料。如果将来考古发掘能找到这种文字记载,希腊文学的起源也许能再提早一两个世纪。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叙述古代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与希腊人(当时统称阿凯亚人)交战的故事。史诗《伊利昂纪》集中描写战争第十年中51天的事情。另一部史诗《奥德修纪》继续叙述这段故事,集中描写阿凯亚人的一位足智多谋的英雄奥德修斯,在攻下伊利昂城之后,乘船回乡,在海上经历了许多艰险,飘流了十年,最后才回到家乡同妻子团聚。在荷马史诗之前,古代希腊包括地中海东部到小亚细亚一带早已存在大量的原始神话和古代英雄传说,相传名为荷马的职业乐师只是选择了这段故事,创作出这两部史诗,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此外还有许多类似荷马史诗的口头文学,可惜都早已失传了。  

  古代曾有过不少类似或模仿荷马史诗的作品,大多是公元前7、6世纪的诗人创作的;这些作品也都用爱奥尼亚方言和荷马史诗特有的格律──扬抑抑格六音步。这些史诗作品在公元前5、4世纪还存在,但是后来就不再被人提起。今天只知道这些史诗的大致内容、篇名和一些残句,内容有关于希腊群神的谱系,新神与旧神的战争,关于忒拜城和奥狄浦斯的故事,关于攻打伊利昂城以前和以后的英雄传说,关于奥德修斯日后的遭遇和死亡等等。此外,今天保留下来的还有一些献给不同神□的短篇颂歌,一般称为“荷马神颂”,大概是古代朗诵史诗的职业乐师所用的引子,最著名的有献给阿波罗、阿佛罗狄忒和得墨忒尔的几篇,都是很优美的歌词。 
 
  公元前8世纪末、7世纪初,有一位原籍小亚细亚、后来移居到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比奥细亚地方的诗人赫西奥德,他给我们留下两首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他的叙事诗属于荷马史诗一类,因为用的是同样格律和方言,但内容与荷马史诗完全不同。在《工作与时日》里,赫西奥德用讽喻口吻描绘了当时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勤劳动,地方贵族阶层的残酷剥削,以及不同日子的吉凶等,叙述很朴素,没有荷马史诗描写过去英雄时代那种浪漫气氛。他的另一首叙事诗《神谱》叙述诸神的由来,企图把不同神话传说组成一个完整体系。从他的关于宇宙起源的传说可以看到小亚细亚东方的影响。  

  公元前6世纪前后,荷马史诗的传统已经衰落,在以爱琴海东部为中心的史诗传统与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悲剧和喜剧之间有一个抒情诗歌的兴盛时代。早期的希腊抒情诗歌只有很少被完整保留下来。由于中古欧洲教会对古典文学遗产曾大加摧残,一些最著名诗人的作品都被列为禁书烧掉,所以今天只能看到一些断章残句。虽然如此,古希腊抒情诗歌还是对后世欧洲诗歌产生过很大影响,许多欧洲诗歌的格律形式都继承了古希腊抒情诗歌的传统。早期的抒情诗歌一般是用来歌唱的,歌唱时往往伴有管弦乐器,可以分为笛歌和琴歌两大支。公元前7世纪前后,出现一种抒情诗体叫作“埃勒格体”,这是一种每段由六音步诗行加上扬抑抑格的五音步诗行组成的双行体,用笛子伴奏。从内容看,用埃勒格体写成的有挽歌,也有战歌和情歌。后世一般把这种埃勒格体诗歌称作哀歌。但很可能埃勒格体是“笛歌”的意思。公元前7世纪初的提尔泰奥斯是著名的哀歌体诗人,相传他是雅典的一个跛足的教师,他前往斯巴达,写了一些战歌,帮助斯巴达人战胜他们的敌人。从他的残存的战歌中可以看出他的诗是质朴而有力的,这些诗歌帮助培养了斯巴达人勇武刚强的传统。公元前 7世纪的哀歌体诗人还有阿尔基洛科斯,据说他还创作了一些新的格律,如抑扬格和四音步诗等。他的诗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歌颂战争的诗,也有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和讽刺诗,可惜都没有保存下来。还有卡利诺斯、米姆奈尔摩斯和泰奥格尼斯也是这时代著名埃勒格体诗人。雅典政治家梭伦也是一位著名诗人,曾用哀歌体和抑扬格体写诗,号召雅典人保卫城邦,为他的政治改革服务。  

  与用笛子伴奏的歌曲同时或略晚,出现了用弦琴伴奏的歌曲。古希腊的琴是拿在手里弹奏的,有如中国古代的箜篌;开始只有两三根弦,逐渐发展到五弦或七弦。在公元前7世纪的斯巴达,著名的“琴歌”诗人有泰尔潘德罗斯,据说他来自爱琴海东边的累斯博斯岛,在音乐和格律方面也有不少新的创造。公元前6世纪初,靠近小亚细亚的累斯博斯岛一带有一种使用当地爱奥尼亚方言的诗歌,主要的诗人有阿尔凯奥斯和萨福,两人都属于氏族贵族阶层,反对当地“僭主”,不得不时常逃亡在外。阿尔凯奥斯的10卷诗歌里有颂歌,有关于战争和政治的诗歌,有关于爱情的歌,而最多的是饮酒歌。他的诗歌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战斗精神,也有一些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她写了9卷诗,但传世的只有两首比较完整,其余只是些断章零简。她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朴素自然,具有非常感人的力量。阿尔凯奥斯和萨福都创造了他们独特的诗歌格律,被后世摹仿袭用。比他们较晚的一位重要抒情诗人是阿那克里翁,他来自靠近小亚细亚的提奥斯岛,在萨摩斯岛住了一些时候,最后到了雅典;他写了5卷诗,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城有不少诗人摹仿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都是别人摹仿他的饮酒歌和爱情歌的作品。  

  萨福以后,古希腊抒情诗歌的中心从东方转到雅典和西西里岛一带。公元前 6世纪西西里岛的斯特西科罗斯也是一个重要的抒情诗人,他写了26卷诗,对古希腊抒情诗的发展有不少影响,但他的诗流传到今天的只有一些残句。他的诗大多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比较接近叙事诗。意大利南部还有著名的抒情诗人伊比科斯,据说他留下7卷诗,多半是爱情诗。 
 
  在保留了贵族统治的地区(主要是多里斯人居住的地区)或权力属于僭主的地区,庄重华美的合唱歌辞和颂神诗得到发展。合唱歌的体裁较复杂,格律也较自由。最早的合唱歌诗人是阿尔克曼,他的合唱歌队曾于公元前7世纪末在斯巴达表演过,但他大概来自小亚细亚。公元前 6世纪希俄斯岛的抒情诗人西摩尼得斯在雅典僭主希帕尔科斯统治时,被邀到雅典,后来又到帖撒利亚和西西里。他为希波战争中阵亡的希腊人所写的墓志铭举世传诵,他也写过不少颂歌。最重要的合唱歌诗人是品达罗斯,他生于忒拜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最著名的诗是他为体育竞赛中优胜者所写的颂歌;他的诗歌凝练庄重,很喜欢搬用典故,很少抒发个人情感。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被公认为古希腊抒情诗的最兴盛时代。这时代最后一位著名诗人是巴克基利得斯,他是西摩尼得斯的侄子,他也写了不少歌颂优胜者的颂歌。后日亚历山大城的学者们认为古希腊最重要的抒情诗人有9人,他们是:阿尔克曼,斯特西科罗斯,阿尔凯奥斯,萨福,西摩尼得斯,伊比科斯,阿那克里翁,品达罗斯,巴克基利得斯。  

  从抒发个人感情的短篇抒情发展到合唱歌辞,再发展成为迎神赛会中的乐舞,这样就逐渐出现了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成为古希腊文学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当然,公元前6、5世纪间希腊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雅典民主制的政治社会因素所促成。自公元前 534年左右起,悲剧成为雅典的春季迎神赛会的组成部分。据说悲剧就是由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乐舞演变而来。相传累斯博斯岛的阿里翁是演唱这种乐舞的第一人,品达罗斯的老师拉索斯据说曾在雅典表演这种乐舞。另一位诗人泰斯庇斯首次用一个演员同合唱队对话,后来埃斯库罗斯又加上第二个演员,这样才真正发展成为戏剧。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歌队占中心地位。按照当时赛会规定,每一个参加悲剧竞赛的诗人要演出三部悲剧和一部“羊人剧”,后者是用扮成半人半羊的歌队演出的插科打诨戏。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一般故事都是连贯的,他不重视戏剧结构和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个人行为与天神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他的语言丰富华丽,有时过份夸张,以致晦涩难懂。 
 
  埃斯库罗斯以后的著名悲剧诗人是索福克勒斯。他不写故事连贯的三部曲,每个悲剧的故事都是独立的。他减少了歌队的重要性,又增加了第三个演员。他的悲剧题材也还是古代的神话和英雄传说,但是他所描写的英雄人物已带有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理想,天神的意志不再说明一切,人类的苦难也并非全是天神惩罚的结果。他的早期悲剧比较接近埃斯库罗斯的作品,后期作品如《奥狄浦斯王》就更有人情味,更多注意个人感情矛盾和复杂心理。  

  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最后一个,他虽比索福克勒斯只晚了10年,但他属于另一时代。他正当智者派哲学盛行时期,许多传统观念和价值受到怀疑,虽然他的悲剧仍以古代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但已赋予了新的内容,主要兴趣转向当时的社会问题。在心理描写方面更合乎现代人口味,因此他的作品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比他的两位前辈诗人更大。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每人只有7部悲剧完整地流传下来,欧里庇得斯则保留下来17部悲剧。  

  希腊早期喜剧也起源于庆祝丰收的迎神赛会,开始只是俚俗的打诨,后来受到西西里岛民间拟剧的影响,才发展成为有故事情节的喜剧。早期西西里岛的喜剧作家有埃庇卡摩斯和索福龙,两人都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在雅典,喜剧参加竞赛比悲剧晚了半个世纪,我们所知最早一位著名喜剧诗人是克拉提诺斯,在他以后50年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的11部喜剧被保存下来。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都是政治性质的戏谑;在他的作品中,当时当权派克勒翁、哲学家苏格拉底、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都遭到无情的嘲笑,他甚至讽刺雅典的民主制度和当时主战派的政策。由于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民主制被削弱,嘲讽政治受到限制,因此在公元前4世纪初,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旧喜剧就逐步为古希腊中期喜剧所代替。从阿里斯托芬的后期喜剧中,已经可以看到这种转变的开始,古希腊中期喜剧作家有安提法奈斯和阿莱克西斯,他们的作品都没有被保留下来。这时期喜剧情节渐趋复杂化,有更多的现实社会描写。在形式方面,歌队被取消了;在内容方面,对社会的讽刺代替了政治讽刺。中期喜剧又过渡到后期的新喜剧,新喜剧的出现约在公元前320年左右。新喜剧不用神话为题材,都是描写当时社会上各种典型人物的悲欢离合的世态剧。新喜剧的著名作家有狄菲洛斯、菲莱蒙和米南德等,以米南德最享盛名;据说米南德一共写过105个喜剧,但是今天只保留下来两个比较完整的剧本《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和几个残缺的剧本。  

  古希腊后期的新喜剧曾被罗马的喜剧作家大量抄袭引用,许多罗马喜剧实际上是古希腊后期新喜剧的翻译或改写,今天在罗马喜剧里还可以大致看到古希腊后期新喜剧的面貌,它们也给后日欧洲喜剧提供了榜样。
作者: 董奕姗    时间: 2006-4-29 13:40
标题: 希腊的现代诗人卡瓦菲斯简介
希腊现代诗人卡瓦菲斯诗歌欣赏

第一部分:卡瓦菲斯简介
 
  卡瓦菲斯(C.P.Cavafy或Cavafis,1863—1933)是最重要的希腊现代诗人之一。埃利蒂斯在其诺贝尔文学奖演说曾有这样一句话:“另一个极点是卡瓦菲斯,他与艾略特并驾齐驱,从诗歌中消除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达到结构简练和词语精确的完善境界。“这句话很能道出卡瓦菲斯的重要地位和概括他的风格。

  卡瓦菲斯生于埃及亚历山大一个富裕的希腊家庭,这个家庭是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迁来的,是所谓的散居者。卡瓦菲斯少年时代在英国伦敦读书,1880——1885年回到君士坦丁堡居住,然后返回亚历山大。从此,除了因病到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希腊做短期旅行之外,他都一直居住在亚历山大。由于家道中落,他在当地水利局任职,1922年才退休。

  卡瓦菲斯青年时代开始写诗,但用的都是老一套的‘雕语“(后来他把自己在这个时期所写的作品看成一批“废料”),进入中年,他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在以另一位希腊诗人帕拉马斯为主的“新雅典派”横扫希腊诗坛的时候,他却潜心创造一种无论在词汇上或者句法上都很纯朴的希腊语言。他给希腊诗歌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觉醒。他的诗常常取材于历史神话,有时则纯粹虚构,例如把诗的背景安排在古代的某年某月,而诗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却是杜撰的。大概是由于他的出身和他对于过去的迷恋的缘故,他的诗总是显得很高贵(或者说,从他的诗感到他这个人很高贵)。但是不难发现,在高贵之中,蕴含着他对于处在各种环境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的心智和灵魂的深刻透视。

  很多批评家都试图给卡瓦菲斯的诗下一个总体性的定义,即试图寻找一个恰当词来概括他的诗,但都告失败。有人认为他的诗是“抒情的”,但立即有人反对,认为应该是“教谕的”,紧接着又有“戏剧性”和“反讽”之说。其实每一种说法都有其道理,但都只说到一部分。原因是在各种定义的背后,还有一个统揽这一切的最本质同时又是最神秘的东西,即那种无处不在然而又无影无踪的独特的语调。这种独特的语调,正如W·H·奥登所言,是“不可以描述的;只可以被模仿,即是说,被拙劣地模仿或者被引用。“奥登还说:“我读过很多由不同译者翻译的卡瓦菲斯的诗,但每一首诗都立即可以辨认出是卡瓦菲斯的;没有人可以写出那样的诗。“此外,卡瓦菲斯还以一种独特的视野来看世界,这种独特的视野使得他无论用哪种方式来写,都能把平凡的场面提升至哲学的高度,赋予不平凡的意义,即使是他的情诗也带有这种特色。他是个同性恋者,在他为数不少的情诗里,对象常常是模糊的,常常以“我们”、“你”甚至“那……”等等不明确的称呼来代替;这大概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然也有以“他”来称呼的,但在这种时候他总是比较节制。事实上他的大部分情诗都写得温柔,略带无奈和悲哀,不至于使读者感到难堪,而即使是在这种题材上,他所揭示的仍然是人的困境和痛苦。

  卡瓦菲斯生前没有正式出版诗集,他的诗只在少数的亲友中传阅。19O4年他曾私下出版一本只有十四首诗的小册子,1910年作了修订,增加了七首。这以后他的诗陆续以单面印刷的形式私下“出版”,这其实跟手稿差不多,因为印刷出来后他还用笔对一些词语作了改正。他究竟写了多少诗,说法不一。有的说一百多首,有的说二百多首。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经他亲自选定的有一百五十四首,此外还有几十首“没有印刷”或“没有完成“的,在他死后陆续被发现。他的诗集迟至1953年,即他死后两年,才正式出版。但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早在《亚历山大指南》一书里便介绍过他,并收录了一首诗。1924年福斯特将卡瓦菲斯的几首诗(包括《伊萨卡岛》)推荐给艾略特,在《标准》杂志发表。

    如今卡瓦菲斯已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诗人兼翻译家罗伯特·费兹杰拉德说卡瓦菲斯“如此敏锐、如此忧伤,达到了如此简洁的高度,远远超越了他的语言和他的时代。“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则说:“照我看来,卡瓦菲斯不仅仅是地中海东部诸国的伟大诗人,而且是所有衰退中的文化的伟大诗人。“乔治·史泰纳形容卡瓦菲斯的“秘密的音乐和学者式的忧伤,影响了现代诗的其他潮流。“奥登和劳伦斯·德雷尔也经常提起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迸展受惠于卡瓦菲斯。波兰诗人米沃什在他的演讲集《诗的见证》也用了颇大的篇幅来讨论卡瓦菲斯,他说“卡瓦菲斯似乎属于本世纪的后半期,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他很晚才透过翻译出现在世界诗坛”。他还觉得“卡瓦菲斯所展示的希腊的过去对于一个波兰诗人来说尤其容易理解,因为波兰跟希腊一样都屡次遭受失败和挫折。”

  意大利诗人蒙塔莱也很喜欢卡瓦菲斯,并写过至少三篇文章介绍卡瓦菲斯。在一篇叫做《一位希腊诗人》的文章结尾时,蒙塔莱提到卡瓦菲斯虽然没有什么名气,生前也没有正式出版诗集,但是他的自印小册子还是少量流传开去,并为年轻一代所喜欢。卡瓦菲斯死前到雅典治病时,当地文学界一些作家曾去拜访他。其中一位是杰出诗人西凯里阿诺斯,他穿了一件很大的斗篷,斗篷里藏着一大束白玫瑰,来到卡瓦菲斯房间的门前。卡瓦菲斯来开门,西凯里阿诺斯解下斗篷,把白玫瑰摊开在床上,然后拥抱卡瓦菲斯,喊道:“最敬爱的诗人和兄弟!“

  俄裔美籍诗人布罗茨基也至少两次写文章谈卡瓦菲斯,在《钟摆之歌卜文中,他认为卡瓦菲斯“剔除诗歌的一切繁复表达手法“,并认为“这是一种成熟的简练”。而为了进一步达到简练,卡瓦菲斯诉诸“贫乏”的手段,使用最原始意义的文字,例如把身体称为“年轻而美丽“。布罗茨基进而指出:“这种技巧源自于卡瓦菲斯明白到语言不是认知的工具而是消化的工具,明白到人类是一个天生的小市民,使用语言的目的就像他使用住房和衣物一样。诗歌似乎是惟一能够击败语言的武器——利用语言自己的手段。“

  有论者指出,卡瓦菲斯的出现使希腊诗人难以逃避他的影响。塞菲里斯就非常推崇卡瓦菲斯。读过塞菲里斯的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他在某些方面(例如对于历史神话的偏好,简洁流畅的语言等)跟卡瓦菲斯是很接近的。但是卡瓦菲斯同时又是不可模仿的,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能感到,他那种略带怀疑若即若离同时又平静如清晨的淡泊的月光的语调,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 董奕姗    时间: 2006-4-29 13:48
标题: 《祈祷》
《祈祷》  


大海把一个水手吞到深处里。
她的母亲不知道,照样在
圣母玛利亚面前点燃一根高蜡烛,
祈祷他尽快回来,祈祷天气好----
她竖起耳朵听风。
她祈祷和恳求时,
那圣像听着,庄严而忧伤
知道她等待的儿子是永远不会回来的了。
作者: 阿拉密斯    时间: 2006-4-29 20:36
谢谢小姗提供的资料~~~
作者: 第7感    时间: 2007-2-25 22:53
thanks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