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上海同盟会总部开办世界语班。同年12月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任中国世界语同盟主席。参阅Isaj Dratner编写的《Pri Internacia Lingvo dum Jarcentoj》一书所载,孙中山“estis estro do ?ina Esperanto-Federacio”是根据《Das Esperanto in kulturfaktor》一书及《绿穗》1977年第4期满崇举的“世界语传入我国后之第一”一文。另外1911年杨子毅(1935年中山县县长)赴上海学世界语。1912年去德国留学时加入同盟会。
1912年春香山籍同盟会员刘思复(师复、世界语名Sifo)、郑彼岸、郑佩、莫纪彭等在广州西关平民公学附设世界语夜校学习。中华书局出版的《民国名人传记辞典》记述师复“成为孙逸仙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师复认为,“世界大同当以言语统一为先导”。并发起创建广州世界语学会,师复任副会长。柴门霍夫致信祝贺并赠送一批世界语书籍。不久,国际世界语协会委任师复为广州副代理。1913年师复创办《晦鸣录》(Kokorio en Mallumo)每期均辟4页世界语专栏,后迁澳门出版更名为《民声》周刊(La Vo?o de la Popolo)为国内最早的世界语刊,蜚声国际,世界语第九次万国大会记事一文为国内对国际世界语大会最早的报道。此后再迁上海印行,地址写作日本东京以作掩护。1915年师复在上海病逝,他的墓碑祭文全文用世界语雕凿而成。此后,《民声》由林君复接任,世界语部分由刘石心、欧声白、梁冰撰搞,皆广东同盟会会员。师复与克鲁泡特金(Kropotkin)、格拉弗、高得曼、大杉荣和山泰治(Taiji Yamapa)等著名世界语人物均有通信。1927年《民钟》(Evangelio de la Popolo)第二卷第二期出版了《师复纪念号》专辑。1933年匈牙利出版的《世界语百科全书》(ENCIKLOPEDIO DE ESPERANTO)中载有《民声》周刊的出版资料。国际世协机关刊(Esperanto)1993年4月号载U.Lins纪念《民声》创刊80周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