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歌德谈但丁 [打印本页]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2-17 17:03
标题: 歌德谈但丁
1824年12月3日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去歌德家了。在穿帘垂挂的房间里,歌德坐在桌子旁边。桌子上的晚饭刚刚撤掉,上面有两支燃烧着的蜡烛。烛光中,我看到他的脸,也看到他面前的一座庞大的半身的雕像,——他正在对之欣赏。他向我问好之后,就指着雕像问我知不知道这是什么人。我说:“好像是位意大利的诗人。”歌德说,这个是但丁的雕像,雕像不错,头部很漂亮,却无法让人觉得高兴。雕像是老态的,弯着腰,松弛的皮肉有些下垂,脸含怒意,象刚刚离开地狱。我还有一枚但丁像章,是他还在世时刻的,在一切方面都比这座雕像美得多。”歌德就站起来拿像章给我看。“你看鼻子多么有魄力,上唇也很有魄力似地鼓起,下腭显出使劲的样子,和下腭骨配合得多么好!至于这座半身雕像,在眼睛和额头部分和像章上的也大致一样,但在其余一切部分就显得较软弱、较苍老了。不过我也不是要责备这件新作品,它大体上还是很好的,值得赞赏的。”
        ……
这个时候,密勒大臣进来了,坐下后,他和我们一起聊了起来,看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那座但丁的半身影,我们谈论的内容又回到了但丁的生平和作品上,尤其是说到但丁诗的晦涩难懂,即使但丁的本国人也很难说读懂了他,何况是外国人呢?要窥测到他的秘奥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歌德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告诉我:“有这个机会,你想研究这位诗人,你的忏悔神父会坚决禁止你的。”
紧接着,歌德又评论道:“主要是韵的笨重使但丁的诗很难涩。”不管怎样,在评论但丁时,歌德对他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的。他赋予但丁一种更周全,更富于预见性,更深广的品质,称之为“天性”,而不仅仅满足于用才能(Talent)这个词来形容他。这一点我注意到了。



十五世纪佚名艺术家的雕像:





选自爱克曼《歌德谈话录》

[ 本帖最后由 Hermes 于 2006-2-17 22:20 编辑 ]
作者: mu    时间: 2006-2-17 21:34
图片无法显示...出现小红X咯~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2-17 21:43
试一下在小红叉上点右键“显示图片”
作者: mu    时间: 2006-2-17 21:58
还是无法显示……
Hermes是不是用的163相册?这个似乎不支持外用哦~~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2-17 22:06
是163的。那什么支持外用?
作者: mu    时间: 2006-2-17 22:07
photo.bokee.com
……怎么像打广告似的……不过这个是我见过的唯一支持外用的啊……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2-17 22:21
终于弄好了,这下有了吧?
作者: mu    时间: 2006-2-20 10:13
看到啦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