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打印本页]

作者: mu    时间: 2006-4-30 14:30
标题: 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去年,梭罗博物馆在互连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事故: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为了便于不同语种的人识别和点击,他们在题目的下面贴出来16面国旗。到5月6日(梭罗逝世纪念日),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这一结果出来之后,非常出乎主办者的预料。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象他大部分同学那样经商发财或者走象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羡慕起梭罗呢?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一位商人,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他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接着他们又访问了一位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我做了作家,我很满意;梭罗也是这样,我想他的生活不会太糟糕。”后来他们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比如银行经理、饭店的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的职员等。其中的一位是这样给博物馆留言的:“别说梭罗的升华,就是凡·高的升华,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违背上帝的旨意,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活在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地忙碌。”

    我不知道,梭罗博物馆最终是否找到人们点击“否”的真正原因。我唯一清楚的是在点击“否”的431439票中,有我的一票。因为我一直认为,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是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6-4-30 16:23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4-30 14:30 发表
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

这样过倒也不错。。。
作者: mu    时间: 2006-4-30 16:35
原帖由 aramis 于 2006-4-30 16:23 发表

这样过倒也不错。。。



没有任何收入,没有交谈的对象,没有爱情,没有工作,只有自然

听起来真的不可思议!
作者: G.Z.D    时间: 2006-4-30 16:51
咳咳~~这是谁??……
作者: assking    时间: 2006-5-6 19:17
自己喜欢就好。
可梭罗真的喜欢吗?不见得吧,他总要找个高尚的理由。
潜意识里是着么想的呢?天晓得!
作者: mu    时间: 2006-5-7 11:52
原帖由 assking 于 2006-5-6 19:17 发表
可梭罗真的喜欢吗?不见得吧,他总要找个高尚的理由。
潜意识里是着么想的呢?天晓得!


这种怀疑有点....我不同意....
作者: assking    时间: 2006-5-7 15:51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5-7 11:52 发表


这种怀疑有点....我不同意....

他也和大家一样是人啊!人的感情是相似的!
牧场看守人也说个理吧!
作者: mu    时间: 2006-5-7 21:22
“你不能超过你的了解去判断一个人,而你的了解是多么浅薄呵。”
我也不敢妄自评论梭罗,但我发现,两三年前我所认识的与现在所认识的已经很不同了。
以前我也总以为某某(如卢梭,梭罗,纪伯伦等)隐居起来是为了做秀,只是表明他们的清高。
现在当自己也如此向往自然之时,想想归隐田园的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为了找“高尚的理由”吗?何必以自己的幸福为赌注还要骗人骗己呢?
作者: assking    时间: 2006-5-13 16:33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5-7 21:22 发表
“你不能超过你的了解去判断一个人,而你的了解是多么浅薄呵。”
我也不敢妄自评论梭罗,但我发现,两三年前我所认识的与现在所认识的已经很不同了。
以前我也总以为某某(如卢梭,梭罗,纪伯伦等)隐居起来是为 ...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我也不认为他们在做秀,表明清高。
潜意识在心理学看来是自己也没认识到的,这也是生而为人的悲哀.你不能超过你的了解去判断一个人,正是如此.
另外谈何以自己的幸福为赌注呢?我们自以为精神的幸福是最关键的,这一原则大部分人都不反对,包括我.
所以我的前提是"自己喜欢就好."可这是逃避,阿Q似的找理由(我们通常认为行为是理性的,其实不然).
当我们毕业于哈佛大学,没有女人爱,没有出版商赏识,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时,我们就会逃避.
逃避,过精神生活,他照样在另一个领域成功,这是他的快乐,我也承认这一点.
"现在当自己也如此向往自然之时,想想归隐田园的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别人不这么想因为别人不够聪敏.
如果人人都这么想人类社会又在发展,这不是悖论吗?
"骗人骗己(这不是贬义词)",于是他成功的逃避了.
可我说的是人性.
作者: mu    时间: 2006-5-13 16:53
当我们毕业于哈佛大学,没有女人爱,没有出版商赏识,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时,我们就会逃避.

我想这个顺序有问题吧?梭罗是隐居后才“没有女人爱,没有出版商赏识,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的”~~
可梭罗真的喜欢吗?不见得吧,他总要找个高尚的理由。
精神的幸福是最关键的

既然你认为精神的幸福是最关键的,那么关键就是梭罗的精神是否幸福~~从《Walden》中就很明了了——既然你也“不认为他们在做秀,表明清高。”

至于
"现在当自己也如此向往自然之时,想想归隐田园的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
别人不这么想因为别人不够聪敏.
如果人人都这么想人类社会又在发展
这不是悖论吗?


别人不够聪敏——这个我可不敢说...毕竟那么多爱好山林之士,但毕竟是少数,60亿人口能有多少想归隐田园呢,所以影响不会很大的吧?社会的发展不会因为一小部分人而停滞。

至于人性...我可不清楚梭罗的人性与其他人的不同....

感谢assking的不同意见~~使我想起了AKNA~~
作者: assking    时间: 2006-5-13 17:00
我吧我的话做各小结:梭罗幸福,人类可笑,我们无聊.
作者: mu    时间: 2006-5-13 17:01
原帖由 assking 于 2006-5-13 17:00 发表
我吧我的话做各小结:梭罗幸福,人类可笑,我们无聊.


每次都是这个结论:我们无聊...唉....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5-19 18:04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为了做秀而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因此他这么做一定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呢?也许是寻找出这个迷茫的世界的本质吧!
作者: cigmaair    时间: 2006-5-28 14:34
LZ啊,这个测试好像不是去年(至少我在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

很久没来了。发现开了梭罗的专区真的十分开心:)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6-15 17:25
梭罗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人啊!!~~
作者: 明明如月    时间: 2006-6-15 18:07
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喜欢。
这是一个真正纯粹的人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7-1 17:53
他实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梦想。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6-7-18 16:57
标题: Thoreau did lead a life that belonged to his own
Thoreau did lead a life that belonged to his own,ignoring noises and bias outsides,viz. a unique kind of life others might fear to suffer but the enjoyment for him to share with his sole soul.Both of them overspread Walden, the United States,even the world,to some extent.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7-20 10:03
因为每一个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对于自然的向往.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6-7-20 21:56
标题: Is it the Call of the Wild ?
Is it the Call of the Wild ?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6-8-4 19:55
梭罗之入狱,梭罗之隐居,都是他毅然决然的决定,他想用这种方法来对抗这个“可恶”的世界,他其实并不清高,他有实践精神,他用实践来证明他俭朴是真的生活哲学。
同时他也不厌世,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说到探索你自己,就说明这一点,他同时敢于反抗,要是他隐居只是作秀,怎么理解他的抗税反战?
他对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神性的人”,合纪伯伦的一样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8-7 08:01
"他用实践来证明他俭朴是真的生活哲学"超验主义?
作者: dancer    时间: 2008-8-24 20:51
他是我的偶像!
高贵的精神实践者,难以忍受世俗的风尚,他选择了自然,选择了瓦尔登湖!
请大家认真看一看那部沁人心脾的著作,那是一个高贵心灵的实在的自传!
作者: lmwtad    时间: 2009-12-26 19:51
其实真实的梭罗可不像是这帖子里描述的那样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