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5-5 16:53 发表
有很多原因,不过回头想一想,以前读诗的人真的有那么多吗?---如果你问的前提是在国内的话.
咳~当代诗坛本来就萎靡,又怎么去强求读者呢?
原帖由 chinesepoet 于 2006-5-11 01:44 发表
生产力不是由人创造的吗?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一批巨匠的力量却不容忽视。
原帖由 tg3045 于 2006-5-11 16:23 发表
这就是我的"宣传"意思,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创造诗的氛围?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5-13 01:13 发表
宣传可以培养诗的读者,但未必能培养诗人。其实喜欢诗的人很多,我也没觉得越来越少,因为诗的存在形式一直都是很多元的,或许很多人不看排列成行的诗,但他们能感受诗意,这就够了。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5-13 14:59 发表
感受诗意的标准又怎么衡量呀~?好多人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推崇得令人胆战心惊...
有读者才能有诗人啊~~就像丑小鸭在鸡群里未必能受到尊重。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5-13 17:24 发表
其实我觉得感受的问题就是沟通的问题,谁强谁弱,谁能谁不能,并不是个问题,所以也就无所谓标准和答案了。沟通的钥匙一时找不到罢了。
原帖由 kenshin 于 2006-5-13 18:00 发表
我觉得作者和读者不能完全分离,应该来说读者比作者更能体现诗歌在这个时代想要表达出来的意境吧。
原帖由 aramis 于 2006-5-15 19:03 发表
是啊
读者总是滞后的
在超前也不能超越作者吧
可那样的作者更少
原帖由 tg3045 于 2006-5-17 18:06 发表
可那样的作者不少,懂的读者少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