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马尔克斯的孤独
[打印本页]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6-5-5 15:49
标题:
马尔克斯的孤独
成名前的孤独
在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获诺贝尔奖之前,他不仅感到孤独,而且时常陷入一种文学枯竭中。他的书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流传。
他的朋友智利人何塞·多诺索这样来描述成名前的马尔克斯的状况:
“我看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好像很消沉,很忧郁,被文学上的困境折磨着,他的这种困境与埃内斯托·萨瓦托一再遭遇的困境以及与胡安·鲁尔福的永恒的困境一样,在日后被人们广为流传。”
何塞·多诺索的妻子这样回忆:
“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如果他不是最复杂的人,我也觉得在人与人的交往方面他恐怕是最难以接近的了。他的为人是胆怯和高傲,是和蔼与不礼貌,是亲切与拒绝的混和物。他不象其它几个人一样在大学里做报告和讲课。”
“每到春天,马尔克斯就长满了腋下疖子,这种令人不快的脓肿长在胳肢窝底下,很疼,每年春天都长,令人绝望,马尔克斯就在与绝望年复一年孤独的斗争中一步步地走向他文学上的辉煌。”
马尔克斯这样谈及自己创作时的孤独感:
“我的作品从来不让别人看,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条我必须遵守的准则。实际上,我认为,在文学创作的征途上,作家从来都是孤军奋战的,这跟海上遇难者在惊涛骇浪里挣扎一模一样。是啊,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谁也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正在写的东西。”
“我已经说过好几次了:作家最理想的写作环境,上午在一个荒岛,晚上在一座大城市。上午,作家需要安静;晚上,作家得喝点酒,跟至亲好友们聊聊天。我这里所说的和福克纳的意见是一致的。他说,作家最完美的家是妓院,上午寂静无声,入夜欢声笑语。”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6-5-5 15:49
成名后的孤独
马尔克斯成名后,依旧没有摆脱孤独的处境。
“是的,人们知道他们,念他们的书,把他们混淆起来。加西亚·马尔克斯特别害怕坐飞机。有一次他没有别的交通工具,只好坐飞机。一上去就立刻跌坐在座位上。突然他旁边的人对他说:‘坐在您身旁真是荣幸。您是美洲最了不起的作家,请允许我邀请您喝一杯威士忌!’马尔克斯感激地接受了他的邀请,他喝了几口威士忌,再加上和他的旅伴聊天,时间便不知觉地打发过去了。最后旅行结束,在机场告别时,和他交谈的那人握着他的手激动得说:‘我很荣幸地认识您,巴尔加斯·略萨,------再见!”
“成名后,马尔克斯的生活完全公开化了。有人传说他要当哥伦比亚的总统,这使得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白白浪费了。对于他来说,不管日后出的书有多么好,谁都会说:‘啊!但是没法跟《百年孤独》相比。’”
“马尔克斯觉得很寒冷,虽然他成了与会者以及电视屏幕前全世界电视观众注目的中心。他那么害怕,那么拒绝的东西发生了。”
“在热闹过后,马尔克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场灾难,因为剥夺了他的私生活。他谈到了出名后的孤独感,不无道理。出名的孤独只能与失败的孤独匹敌。平庸是极大的真正的诱惑。平庸可以意味着宁静与和平,但是也可以意味着令人窒息的失落的悲伤,名望选择了马尔克斯,他象个行家一样地玩着这个花样,同时却对他永远不能复得的那种宁静充满怀念,我肯定,这种怀念会使他忍受不了。”
作者:
mu
时间:
2006-5-5 16:45
作家总是孤独的,"是啊,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谁也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正在写的东西。"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5-7 16:08
作家有点狭隘了
应该是思想家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6-5-7 16:29
有些作家却不能被称为思想家呢?
思想家靠什么来赚钱呢?
作者:
mu
时间:
2006-5-10 18:56
昨天我看见哲学家们把他们的头颅装在篮子里,在市场上高声叫卖:"智慧,卖智慧咯!"
可怜的哲学家!他们必须出卖他们的头来喂养他们的心。
——纪伯伦《沙与沫》
不过思想家总算是能满足的了。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12 19:04
马尔克斯知道中国盗版太多,所以作好了在中国孤独的准备,不过好象很火哈哈。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5-13 17:36
中国人有一种习惯
就是随大流
结果往往就是人多无意义啊!
唉
还是不被理解的孤独,或者比孤独更可怕
作者:
cattac
时间:
2006-8-12 16:06
孤独者选择孤独
作者:
cattac
时间:
2006-8-12 16:07
孤独者选择孤独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6-8-14 22:18
马尔克斯没读过,博尔赫斯倒是读过。
作者:
南京布
时间:
2006-8-27 21:50
楼上的一定要读读前者,你会知道在那斑斓到近乎荒谬的热带风景中的沉思,是多么深切,多么寂寞啊。
作者:
寒一鱼
时间:
2006-8-31 10:55
有谁敢说读完《百年孤独》没有一次弄混过其中的人物〉??
作者:
南京布
时间:
2006-9-1 01:01
岂敢岂敢,差不多分出个儿来就已经不错了,不过作者要的就是这种混乱和荒谬的感觉
作者:
lucifer
时间:
2006-9-1 13:06
有人知道吗 去年我去书店问他的书 《百年孤独》 销售人员和我说 因为版权到期 又没买新的 再也不出拉 至少正版和新书市场如此 还有 老马前段写了偏新的小说 不知道那里能看到阿 貌似短篇也不知道中篇
作者:
lucifer
时间:
2006-9-1 13:09
对拉 突然有个问题 谁能帮我解答 马的《礼拜二午睡时刻》 究竟说的是什么呢 我看不懂啊
作者:
旷野的呼唤
时间:
2006-9-4 02:32
文学家天生就与孤独为伴,中国的学者就缺少这种孤独感。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9-5 23:04
《礼拜二午睡时刻》?
还没有拜读过
作者:
般若
时间:
2006-12-10 20:27
从百年孤独中读出的只有混乱感和孤独感,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雷梅苔丝与机修工相会在花园里被发现时,以及后面她跟着她母亲去修道院的路途中,那漫天的黄蝴蝶在冥冥之中预示了什么?现在想来仍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