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青歌赛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15 15:06
标题: 青歌赛
大家看青歌赛没有?我觉得文化考题不少很偏。据说出题人是精通七国语言的江南才子,夸张得厉害。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16:26
的确很偏,但还不过分吧~~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5-15 17:39
青歌赛不知道,中央台搞的一个什么歌唱比赛,出的文化题倒都是很常识性,今年是余秋雨出题,有个歌手竟然连英国在地图上的位置都不知道··········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17:44
原帖由 Hermes 于 2006-5-15 17:39 发表
青歌赛不知道,中央台搞的一个什么歌唱比赛,出的文化题倒都是很常识性,今年是余秋雨出题,有个歌手竟然连英国在地图上的位置都不知道··········


就是那个啊~~
还有个选手不认识中国国旗..唉..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17:49
Hermes这次的头像是谁啊~?感觉原来那个Hesiod很好啊~~
作者: G.Z.D    时间: 2006-5-15 17:59
听说有一题问Davince Code中译名叫什么~那人说“达芬奇在干什么”~~吐血……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18:01
原帖由 G.Z.D 于 2006-5-15 17:59 发表
听说有一题问Davince Code中译名叫什么~那人说“达芬奇在干什么”~~吐血……


%……
唉..达芬奇听到这个会发疯的...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19:45
真是太夸张了..我估计真正的专家也未必能都答对..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6-5-15 20:17
那些音乐方面的也许很简单
可是,隔行如隔山吧
可那些文学方面的有些在初中小学里面
都学过的
!!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20:24
今年是戏剧大师贝克特诞生100周年,他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问他是哪个戏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     
  A、《秃头歌女》    B、《等待戈多》    C、《玩偶之家》  

……平常人一百个有九十八个不知道
……当然,在芦笛里..一百个人有九十八个都知道……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15 21:11
楼上诸位看一看下面这些题,对于那些从偏远地区来的,甚至连汉文都说不利索的还有那些唱通俗的选手是不是有些太不厚道了?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纳布可》合唱)这段著名的合唱选自哪个国家的哪部经典歌剧:
A. 德国歌剧《菲德里奥》  
B. 意大利歌剧《纳布可》   
C. 俄罗斯歌剧《黑桃皇后》
(虽然贝多芬只有一部歌剧,但一般其序曲最熟悉,老柴的也要灌两张CD,所以这道题没听过三部歌剧并且熟悉,是答不出来的,所以偏!)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片断)请问这首《嬉戏曲》的曲作者是:
A、巴赫    B、贝多芬    C、勃拉姆斯
(这首曲子全名是《b小调嬉戏曲》,出自《第二号管弦乐组曲》,听风格无疑是巴洛克音乐,所以只有选A,但不熟悉巴洛克音乐风格和后面2B风格,也答不出来,所以偏!)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哪一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制成?
A、1946年     B、1958年     C、1970年
(BT的题目,出题人的炫耀而已。)

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天方夜谭》音频)请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并选择曲作者:
A. 萨拉萨蒂    B.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C. 穆索尔斯基     
(这首曲子如果告诉曲名,很容易答出B来,但只是音乐,除非听过,并留意了是谁写的,才有可能答对。也偏。)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这是一段著名的双人舞,它的音乐选自芭蕾舞剧:  
A、《天鹅湖》     B、《吉赛尔》    C、《胡桃夹子》
(标准答案是B,明显错了,应该是《阿依达》的选段,看来出题人并没看过,只是不知道哪儿找的资料,还是错的。为学者,当BS他!)

请问马拉松赛跑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A、 24.195     B、 42.195     C、 48.195   
(一般人估计很难记得准确数字,不知道怎么说了。我0分。)

欧洲有两个国家分别以盛产郁金香和玫瑰这两种花卉而闻名,请说出这两个国家的名称。   
(秋雨同学自叹只能答对一半,出题人怎么想的?)

“三一律”是欧洲哪个艺术流派的剧本创作规则:   
A.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我考研究生时“三一律”还出了一个15分的题,不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怎么答得出来。再次BS出题人!)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一条大河》视频)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并选择它描写的是以下哪场战役:
A、孟良崮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上甘岭战役     
(标准答案是A,应该是C,梦良崮上是“一座座青山”,是《红日》里的故事。)

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马刀舞曲》)请说出这段乐曲的曲名,并选择曲作者:      
A、斯美塔那    B、西贝柳斯    C、哈恰图良
(《马刀舞曲》听过的太多,但不知道哈恰图良也很正常,好多音乐都是这样,好听,却不知道谁写的,有什么关系?A和B都大名鼎鼎,C是苏联三大作曲家之一,在中国和苏联很有名气。)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电影《莫扎特》片断)这是电影《莫扎特》中的一个片断,影片中的莫扎特弹奏的是什么乐器?
(答案是古钢琴,我没看那一天的,电影却看过,我想应该是放的莫扎特小时侯在大主教面前演奏小提琴和羽管键琴的那一幕,这个也很BT,这十来天出过两次,这种乐器在巴洛克时代用得极多,后来被强音钢琴和现代钢琴取代,算是进了博物馆,喜欢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基本上接触不到它,20世纪被兰多夫斯卡复兴也是用来演奏巴洛克时代的作品,虽有一些新的,极少。所以也偏!)

今天是5月8日,1903年的今天,一位法国画家逝世。他以绘画南太平洋小岛上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神话而闻名世界,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请说出他的名字及这幅画的名称。           
(这个我0分,很同情那些原生态的。所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似乎有点问题哈哈,恶搞一下。)

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兰花草》)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并选择词作者:   
A、胡适    B、徐志摩    C、罗大佑
(弱弱地问一句这个大家都知道吗。。。。。。)

舒伯特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请选择下列哪部不是他的作品:
A、《野玫瑰》    B、《核桃树》    C、《菩提树》
(这个我觉得也偏,我不太喜欢小舒的艺术歌曲,他的交响曲还比较喜欢,知道的而且熟悉的我很佩服。)

(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秋雨同学的点评让我深深怀疑他是否熟悉19世纪的英国文学,大家自己去他BLOG里看吧,似乎狄更斯等人完全是透明人。)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视频片断)这是歌剧《魔笛》中的著名咏叹调,请说出它的所属声部及歌剧的曲作者。      
(我想没看过这部歌剧的确同学也答不上来,算一点点偏吧,主要是看在很好听的份上。。。。。。)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这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钢琴协奏曲,它的名字是(            ),这段乐曲有着浓郁的(      )音乐风格。
(《蓝色狂想曲》自然都听过,是格什温所写我想那些唱原生态的怎么答得出来?)

大型声乐组曲《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       )、《黄河之水天上来》、(          )、《河边对口曲》、(         )、《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等9个乐章组成。
(曲子又还一般,乐章又还多,中国拿得出手的西洋管弦乐也就那么几部,就原谅一下出题人的急切吧。说句题外话,《梁祝》作曲者可是不懂小提琴的,听惯了西洋小提琴作品的朋友再来听这个,会不会觉得这部作品小提琴的音色、技巧都没展现出来呢?呵呵。——逮住暴打!叫你崇洋媚外!叫你数典忘祖!呜呜~)

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请问其作者是:
A、白先勇 B、余光中   C、李敖
(这个,那个,估计《孽子》知道的人比较多吧。。。。。。难道就因为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宠儿就非要出这个吗?愤怒!)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新疆维吾尔族(          )艺术和中国、蒙古联合申报的(       )艺术名列其中。              
(留给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同学吧。。。。。。)

今年是戏剧大师贝克特诞生100周年,他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问他是哪个戏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     
  A、《秃头歌女》    B、《等待戈多》    C、《玩偶之家》  
(考荒诞派偏了,我本人觉得。难道是呼应品特?还好没出尤纳斯库,否则更欠揍!管他什么理由,先扁了再说!)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闪亮风采》片断)这是电影《闪亮风采》的片断,请说出影片中钢琴曲的曲名,并选择作曲家的名字:
A、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B、柴可夫斯基     C、斯特拉文斯基  
(《野蜂飞舞》用得很广,不过作为炫技、自然主义的作品,不知道谁的有什么关系?好象出题人很喜欢出他,而且出的西洋音乐题目很多是画面性很强的那种,可见品位一般。)

[ 本帖最后由 小香可 于 2006-6-2 23:41 编辑 ]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6-5-15 21:14
是啊
那次见到一个西藏来的小伙子,普通话都不会说,让人家做个什么成语接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21:18
……
小香可的评论很精彩...
真的不知道这样的题目有什么价值...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哪一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制成?
A、1946年     B、1958年     C、1970年


哎...

请问马拉松赛跑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A、 24.195     B、 42.195     C、 48.195   
(一般人估计很难记得准确数字,不知道怎么说了。我0分。)


汗啊.....

(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秋雨同志的点评让我深深怀疑他是否熟悉19世纪的英国文学,大家自己去他BLOG里看吧,似乎狄更斯等人完全是透明人。)


…………
汗.....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21:25
大家再看几道更汗的题目,选手竟然都答对了......

这是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玛丽莲·梦露双联画》,请问它属于哪个艺术流派?
A、波普艺术   B、立体派   C、表现主义
(选手答A,正确)


这是一座轰动国际的建筑作品,请说出它位于哪个城市,它的正确名称是:
A、 卢浮宫扩建工程
B、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C、 巴黎歌剧院
(选手答B,正确。)


今天是5月13日,1956年的今天,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辞世,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A、《静静的顿河》    B、《战争与和平》    C、《青年近卫军》
(选手答C,正确。)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哪位文史大家对其代表作品的阐释:
   A、 司马迁对《史记》   B、曹雪芹对《红楼梦》 C、钱锺书对《管锥编》
(选手答A,正确。)
作者: mu    时间: 2006-5-15 21:30
(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秋雨同学的点评让我深深怀疑他是否熟悉19世纪的英国文学,大家自己去他BLOG里看吧,似乎狄更斯等人完全是透明人。)

天哪...

(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选手答对了“英国”,却将“《呼啸山庄》”答成了“叶塞尼亚”)

我的点评:勃朗特姐妹和勃朗宁夫妇这两个文学家族,组成了19世纪英国文坛的主干。

天哪..这么大胆的定义..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15 21:35
同学们啊,须知答案还有错的,就拿来考别人,更何况赛前出题人还和秋雨同学对了题,偶不知道这个文化传播到底在传播些什么东东。自己都稀里糊涂的。
作者: mu    时间: 2006-5-16 16:18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5-15 21:35 发表
同学们啊,须知答案还有错的,就拿来考别人,更何况赛前出题人还和秋雨同学对了题,偶不知道这个文化传播到底在传播些什么东东。自己都稀里糊涂的。


昨天看了,余秋雨每次说的数字/年份都太准确了,李敖也没有这样精准过。
作者: G.Z.D    时间: 2006-5-16 17:39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6-5-15 18:01 发表


%……
唉..达芬奇听到这个会发疯的...

应该是丹.布朗会发疯吧……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6-5-17 12:35
那个……电视我没看(什么年头了,谁还看这个),不过感觉那些题目,好象基本上就是那些个‘三星智力快车’、‘sk状元榜’水平偏下的嘛。
当然,让人家少数民族同胞答这个就比较过分了。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17 15:07
昨天秋雨同学解释奥斯卡奖缘何得名时说某个女馆员看到小金人惊呼:这不就是我的叔父奥斯卡.王尔德吗?偶绝倒......
作者: G.Z.D    时间: 2006-5-18 17:34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5-17 15:07 发表
昨天秋雨同学解释奥斯卡奖缘何得名时说某个女馆员看到小金人惊呼:这不就是我的叔父奥斯卡.王尔德吗?偶绝倒......

啊??????!!!!!!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5-20 23:55
秋雨同学信口开河的时候多了呵呵。对了,今晚有首歌《卓玛》还挺好听的,也有意境。那些原生态的歌手纯朴得可爱,多半是抱着把自己民族的音乐带到大家面前的目的,竞赛到是其次,让人感动。
作者: G.Z.D    时间: 2006-5-21 15:49
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呀??……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