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怎样读《偶像的黄昏》? [打印本页]

作者: mu    时间: 2006-6-16 18:08
标题: 怎样读《偶像的黄昏》?
他的书我只读过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偶像的黄昏》和《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其中《偶像的黄昏》很喜欢。

另外北大中文好象有专门研究《悲剧的诞生》的:

http://www.pkucn.com/forumdisplay.php?fid=98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6 18:50
我个人觉得在尼采后期的几部著作如〈偶像的黄昏〉,〈权利意志〉前需要先读尼采的早期前几部,比如《悲剧的诞生》,尼采笔记选和查等。这对后来的一些著作理解非常有帮助。另外读尼采更需要借助以前大哲的几本重要文献之上。当然自己的理解也非常重要,但在自己的理解还不成熟之前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酝酿。

《悲剧的诞生》读法有许多,有的人从艺术的形而上学的角度,有的人则从政治神学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读,有的人则从纯粹哲学的角度来读,这以后可以一起讨论。角度很重要,这是交流的前提。所以读一本书和交流时候角度是非常关键的,北大的那种读法是从文艺的角度来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有他们一定的意义。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6 19:03
其实我读尼采也是不得门而入,所以上面的看法也都是个人的偏见。中国很多对尼采的研究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刘小枫在北师大做过如何阅读尼采,我没听过,但我知道他好象也一直都不得其门而入的一个。从早期的这个美国考夫曼审美的尼采串到那个俄罗斯的性说尼采,舍斯托夫的尼采,又到施特劳斯的微言大义的尼采,然后又到罗森伯纳德特他们的诗与哲学张力的尼采....也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于读尼采的反复多变不一的读法。个人至今对于尼采的理解比较好的不是那么反复多变的我觉得好的是鲁迅和他的弟子徐梵澄。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6 19:33
还有就是老大在这里提出如何阅读尼采的《偶像的黄昏》,我倒是觉得这无须到底究竟如何阅读,任何人读尼采都有不同的读法,即使是大哲们,另外我觉得在初步阅读尼采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那么多的要求,那么严格的读法,各自只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读后感贴出来,有相同兴趣和感受的自然会交流得起来,各自都有得阅读和提高就可以了,没有什么特别的读法和要求,也没必要,横着把尼采的文拿过来读做个理解和写出读后的感受即可。不知老大如何看,:)
作者: mu    时间: 2006-6-16 20:48
感谢版主先生的回答,说的有道理,我会把读后感帖出来的~~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6-17 09:00
呵呵
  
诸神的复活兄对于文学与哲学的比较很有研究的呢

一个芦笛大师啊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6-17 10:33
原帖由 诸神的复活 于 2006-6-16 19:03 发表
其实我读尼采也是不得门而入,所以上面的看法也都是个人的偏见。中国很多对尼采的研究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刘小枫在北师大做过如何阅读尼采,我没听过,但我知道他好象也一直都不得其门而入的一个。从早期的这个美国 ...


刘的那次讲座已经收进文集里(好象是《刺猬的温顺》)。而且网上似乎也可以找到。据说当时学校突然停电,点上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中讲尼采的幽灵,气氛甚为诡异云云。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7 11:09
原帖由 kenshin 于 2006-6-17 09:00 发表
呵呵
  
诸神的复活兄对于文学与哲学的比较很有研究的呢

一个芦笛大师啊


  k兄莫要那么客气,我们就无须那么客气,多相互交流才是。我们性情上都差不多,热爱诗。老兄上网的时候还得常串到这来捧场哈,偶上网也定会常去你那卡夫卡里去瞎搬弄你还不要见怪,他的小说对于刚开始读的人感觉跟读尼采也差不多,都象忒修斯一下闯到了米诺斯王的迷宫,很难不失去了自己判断力和无了自我的线索然后再摸索着出来的。不过偶这感觉这对我们开始也是件好事儿,要不这样迷失和失去了自我哪里又能得到美丽可爱的公主阿里阿德涅她的垂青和作为情物的线团来让我们最终走出迷宫呢。我记得孔子劝学也说过类似于这个神话对于学习或获得智慧的意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7 11:24
原帖由 Hermes 于 2006-6-17 10:33 发表


刘的那次讲座已经收进文集里(好象是《刺猬的温顺》)。而且网上似乎也可以找到。据说当时学校突然停电,点上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中讲尼采的幽灵,气氛甚为诡异云云。


呵呵,Hermes还记得刘老人家他的那篇尼采的演说呢~~~他的弟子国华当时见到这篇立刻做出对他的回应和严肃批判,小枫他老人家一贯是歪曲大思想家出了名了的。他们师徒之间对尼采的不同理解我已经在国朝如何看尼采里给细致注明了,地址连接在下:

刘小枫:尼采的微言大义
http://philosophyol.com/bbs/dispbbs.asp?BoardID=81&id=5303
林国华:在不幸中骗人
http://www.gongfa.com/linghshitelaosi.htm

尼采在五四当时的国朝里理解好的有鲁迅和他徒弟梵澄。当然鲁迅这样伟大的思想者和思想斗士根本是不屑于去弄个学者模样的做个正儿八经的什么尼采的研究出来的。他后期做作《野草》和《故事新编》和其他的写作就是与尼采文本的最好成最好的晖映。现在国朝里对尼采理解好的有北大的吴增锭,他的尼采和柏拉图主义在输理尼采的《查》上还不乏许多自己的线索与敏锐的洞见。
作者: H.James    时间: 2006-6-17 14:18
开了尼采歌,挺好,挺好,后生可畏
加油,加油
鲁迅和他徒弟梵澄也算研究尼采?不敢苟同呢,鲁迅只拿他用的~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6-17 16:10
很想知道各位在细读尼采的所有著作之外如何还有那么多时间阅读、比较、评价关于他的若干专著?我承认这是个时间安排问题,请教各位。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7 18:49
原帖由 H.James 于 2006-6-17 14:18 发表
开了尼采歌,挺好,挺好,后生可畏
加油,加油
鲁迅和他徒弟梵澄也算研究尼采?不敢苟同呢,鲁迅只拿他用的~


说得好!鲁迅和他徒弟梵澄是不会去象一些人去弄出个什么尼采的正儿八经的研究出来的。但要说从对尼采的理解上来说,当今我还没找出别他们俩对尼采理解更深入的几个。鲁迅从青年留日开始关注尼采,当时曾有感而作《摩罗诗力说》,直到晚年其二十多年一直都沉迷于尼采。鲁迅很早的时候就用庄子式的文言来翻译了尼采〈查〉的前言,并一直谆促徐梵澄将之翻译过来。从翻译的来看,对尼采的理解来说,至今我还没找到比他翻译得更好的译作。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17 18:58
当然楚国南他所翻译〈查〉的译文也很优美。我除了商务版之外,看得最多的就是他老人家的。

之于小香可mm提到的那些问题。其实尼采现今翻译过来的根本就没多少。中国至今也没有出版过尼采的全集,所以也谈不上读了他的全部著作,不过是先从翻译过来的一些来读。刚翻译过来的〈人性,太人性的〉和〈尼采手稿〉我还没来得及阅读,我看得最多的也就那几本。但读得一直都很吃力,比读柏拉图的对话还难。
作者: superryh    时间: 2006-6-17 19:08
小辈读过<查>中几篇.觉得尼采阐述其生命哲学体系的方式与庄子有极其相似之处.他有点叛逆,不与其他西方哲学家一样善于逻辑,而习惯于比喻及"含无穷之意见于言外".
特别喜欢<夜之歌>,那是一颗多么孤独而又鲜血淋漓的心.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6-17 21:36
原帖由 诸神的复活 于 2006-6-17 18:58 发表
当然楚国南他所翻译〈查〉的译文也很优美。我除了商务版之外,看得最多的就是他老人家的。

之于小香可mm提到的那些问题。其实尼采现今翻译过来的根本就没多少。中国至今也没有出版过尼采的全集,所以也谈不上读 ...

不过还是很吃惊啊,我读得很慢,他的书翻译过来的,据我所见也有十种左右,够我看半年多了(如果还加上做笔记的话),我习惯集中读某一个感兴趣的人以免岔了感觉,所以还不太敢花这么大一大块时间来啃,所以很好奇你是采用的什么阅读策略。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6-20 20:17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6-17 21:36 发表

不过还是很吃惊啊,我读得很慢,他的书翻译过来的,据我所见也有十种左右,够我看半年多了(如果还加上做笔记的话),我习惯集中读某一个感兴趣的人以免岔了感觉,所以还不太敢花这么大一大块时间来啃,所以很好 ...


哈哈,经典的书籍需要你小香克这样的慢慢来读,好东西值得花时间也是该慢慢来品位,我读尼采也有好多时间了,大学几乎几年就一直沉迷他,偶现在通宵一夜就能横扫掉几本尼采的研究,毕竟看多了,一些只需要翻翻就能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了,所以时间还大多放在哲学的功课上。
作者: H.James    时间: 2006-6-20 21:54
原帖由 诸神的复活 于 2006-6-17 18:49 发表


说得好!鲁迅和他徒弟梵澄是不会去象一些人去弄出个什么尼采的正儿八经的研究出来的。但要说从对尼采的理解上来说,当今我还没找出别他们俩对尼采理解更深入的几个。鲁迅从青年留日开始关注尼采,当时曾有感而 ...


对对,说的很好.
作者: 贵族罗兰    时间: 2006-6-23 04:41
超喜欢听瓦格奈的音乐,但尼采的书一直不敢去碰。
作者: H.James    时间: 2006-6-26 20:59
瓦格奈?
那么..楼上的爱听<1812>嘛?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6-26 22:26
瓦格纳和1812有什么关系?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6-26 22:33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6-26 22:26 发表
瓦格纳和1812有什么关系?


都是宏扬民族主义的作品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6-6-29 13:59
原帖由 Hermes 于 2006-6-26 22:33 发表


都是宏扬民族主义的作品

原来如此,那这样的不少啊。跳跃真大呵呵。
作者: H.James    时间: 2006-7-3 13:26
Hermes正解,:)
作者: 诸神的复活    时间: 2006-7-3 19:25
标题:
哈哈,我最近一阵子忙手头的事,没来这里.大伙在这里好热闹哈~~~~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