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问一名词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叶不知秋
时间:
2006-6-27 18:11
标题:
问一名词解释
如题:“卡塔西斯”?
作者:
mu
时间:
2006-6-27 21:04
Katharsis,古希腊语,多译作卡塔西斯,源自希腊语, kathareuein。意为“使纯正”(PURE)
在国内被翻译为“陶冶”“净化”。最早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ole)引入文艺理论中。
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中指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摹仿的媒介是语言,模仿的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叙述……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亚氏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社会功能在于"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和净化",这种使观众得到陶冶和净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Katharsis(卡塔西斯),其作用是起到道德教化作用,培养人中允平和的情感。
作者:
junxi
时间:
2007-5-11 20:30
“卡塔西斯”即拉丁文katharsis的音译,作宗教术语是“净化”(“净罪”)的意思;作医学术语过去一直认为只是“宣泄”的意思。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学者对卡塔西斯有不同理解。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主张“净化说”,认为其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罗念生先生则把"卡塔西斯"译为"陶冶",主张具有东方诗教色彩的"陶冶说"。各种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净化说,其又分三派:其一,净化怜悯与恐惧中的痛苦的坏因素;其二,净化怜悯与恐惧中的利己的因素;其三,净化剧中人物的凶杀行为的罪孽。
第二类是宣泄说,也可以分为三派:其一,卡塔西斯的作用在于以毒攻毒,认为怜悯与恐惧是病态的情感。此派以亚氏《政治学》第八卷第七章中一段话为据:“有些人容易受宗教狂支配,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听了那种使灵魂激动的音调,在神圣的乐调的影响之下恢复正常状态,仿佛受到了一种医疗,即卡塔西斯作用。至于那些易受怜悯、恐惧及其他情感支配的人也应当受到类似的医疗。”其二,认为人们有强烈的怜悯与恐惧的欲望,欲望得到满足,然后在发泄的过程中得到快感,最后趋于平静。其三,认为重复的激发怜悯与恐惧,可以减轻两种情感的力量,然后得到平静。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