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村上春树 淡的忧伤 [打印本页]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6-7-15 11:51
标题: 村上春树 淡的忧伤
喜欢村上春树是从《挪威森林》开始的

越看他的作品越发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正如他的第一本书《且听风吟》中透出的情感
到他的风吟三部曲的第二篇《1973子弹球》更现出了作者情感的波动  感人至深
再到《寻羊冒险记》中的深刻隐喻
从此他的后期作品中 深刻隐喻时常出现
我尤其喜欢他的第一次运用隐喻手法的作品《寻羊冒险记》中的“我”拼命寻羊的奇异经历
以及较后出版的作品《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中“我”到达的冷酷仙境中“我”看独角兽的头骨读记忆的隐喻
与再后一部中《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我进入森林 到达的奇异村庄的经历


总而言之  村上春树的作品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走隐喻的路线
如他的后期作品《舞!舞!舞!》《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奇鸟行状录》
《斯普特尼克恋人》《再袭面包店》等等  


而作者也没有丢失他的淡淡的忧伤文字风格 可谓难能可贵
我与许多朋友一样 多多少少更愿意看已过世的大师的作品
为了一睹村上春树的风采 怕是足够打破这条规矩的  

PS:村上春树的最新作品是《天黑以后》依旧是充满隐喻的作品  愿喜欢村上春树的朋友能读懂
也希望喜欢村上春树的朋友能与我一起讨论村上春树的艺术风格与自己的看法
作者: 心哲の幻影    时间: 2006-7-17 11:30
喜欢村上!!

顶!!
作者: march    时间: 2006-8-5 02:31
偶也喜欢他的文字...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5 20:39
我也算是挺铁的村上迷,《天黑以后》........到底说了啥,我真的看不懂.....LZ能给点看法么.....

关于村上有太多的问题了...随便说一些,《斯普特尼克恋人》中那女的消失了,后来又出现了...着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有去的必要?还是身不由己?被现实的驱赶?.......就象《海边的卡夫卡》,卡夫卡为什么又从森林里走出来,你不觉得生活在世界的边缘挺好的么,就象《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里一样,虽说要以记忆为代价,给你选择,你会怎样做呢?我肯定选择不出来,LZ你的看法呢?关于《舞!舞!舞!》的问题最多,但有一点我是十分十分喜欢的,就是过上《舞!舞!舞!》里男主人公的生活,那种游离于世界边缘的生活最让我抓狂!我就是喜欢这种生活,...在村上的角色里,我一度找到影子,但又一度失去了.......

在作品里面看到很多发生在自己,周围人身边的镜头,变得很快,又变得很不彻底.....我们是否都能像卡夫卡那样最终懂得去挽救呢......

又或者,就像《舞!舞!舞!》里的一句话:只要尽可能心情愉快地活下去,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如愿以偿。

[ 本帖最后由 Vans.bluge 于 2006-8-7 02:26 PM 编辑 ]
作者: Moderato    时间: 2006-8-5 23:39
是吗……我只看了一本《海边的卡夫卡》……现在书柜里的《挪威的森林》都不想看了……难道我的审美观有毛病了……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6 08:28
《挪威的森林》我也不怎么喜欢.....建议看些他的短篇....
作者: Moderato    时间: 2006-8-8 11:35
是这样啊...他的短篇小说集叫什么名字?..有时间去找找看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8 23:01
村上的短篇真的很短......有些...恩恩....关于那个的....但感觉却是清新得要命,网上有电子图书,有人收集了村上的短篇编成的。如《再袭面包屋击》,《神的孩子全跳舞》,《青蛙君救东京》(男主人公性格值得想想),还有些只有几百字的,恩...等我找找...贴些上来....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8 23:07
软绵绵

世界上大部分的猫我都喜欢,但是所有在地面上生存的各种猫儿当中,我最喜欢年纪老的大母猫。这种猫会让人想起很久沒有使用的大澡堂,在静悄悄伸展的午后,躺在照满阳光的走廊后午睡,我喜欢滚到它身边躺着。然后闭上眼睛,将脑中所有的想法驱离,感觉就好像自己已经成为猫儿的一部份般,闻着猫身上毛的气味。

猫的毛吸满了太阳光的温暖,告诉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份,让我明白了由这些生命中的片片段段,又组成了这个世界的一个部份。在这个空间中存在的事物,在其他空间中也一定存在。我是如此的感觉着。大概要在很久很久以后,其他的场合里(一个让人意想不到地方),才会明白吧!“什么嘛!原來这里啊!”如此这般。

我最喜欢伸手触摸那蓬松柔软的毛,在猫儿胖胖的后颈子和圆圆冷冷的耳畔,用同样的节奏抚摸着,我最喜欢听猫儿从喉咙里呜噜呜噜发出的声音。那个呜噜呜噜声就好像由远而近的乐队般,声音越来越大。一点一点渐渐增强。

把耳朵附在猫的身躯上,就会听到夏日终了的海鸣声般,轰隆隆的声响。在猫儿柔软的体內,和呼吸同步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就像刚诞生的地球一样。

孩提时代的我在体型上(或者想法上)和年老的猫儿沒有差別。或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吧!我們粘在一块、水乳交融,一起静静地翻身滚动。谁也沒有开口,感觉就像世界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一样。

在那样的午后,有一个异于我们世界的时间,悄悄地穿过了猫儿的身体。我以孩童细小的手指,在猫毛中感觉到了那时间的流动。猫的时间,就像藏有重大秘密的银鱼,或者像时刻表上沒有记载的幽灵车似地,在猫儿身体深处,以猫形状的温暖暗影,神不知鬼不觉地消逝。

我配合着猫的呼吸,慢慢地吸气,又慢慢地吐气。以一种周围的人都不会发现的方式,静静地呼吸着。是不是碰巧感觉到了猫儿的时间,我并不清楚。我很喜欢这个样子,猫在,我在,但我也是不在的。

猫儿伸出两只前脚,并在一块,上头摆上大三角形的下巴,温柔地闭上眼睛。长白的胡子,有时像想起什么似地微微顫抖着。庭院的角落里,白色的波斯菊成群绽放,当时的季节是秋天了。

不知从远方何处,传来小小声的音乐。遥远的钢琴声。

 
天空中延伸的云。像是有人在呼唤谁的声音。

 
波斯菊和那小小声的音乐,还有几个世界传来的回响与猫貓的時间相伴着。我和猫,在隐藏起来沒有人知道的猫时间中,被结合成一体。我喜欢这种猫。年老的、大母猫。

 
我和这猫儿一起过日子,大概是在刚上小学六、七岁的时候开始。它的名字叫“缎通”。“缎通”是指中国的上等绸缎。

大概是因为它的毛綿密松软、花色交杂十分美丽,所以父亲才会想给它取这么一个怪名字。

我在此之前,都还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词语存在。
“缎通”是一只成熟而且聪明的猫。

就算在桌上摆上了鱼,就算它的肚子饿得发荒,除非是装在他专用的盘子里,否则它绝对不会下手。这样的猫---就算说人也可以---实在是很少见。

这猫的年纪大了,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到我们家来。来到家里之后,猫儿曾经两次步行一个小时以上回到以前的饲主(留胡子的医生)家。

 

一到早上,发现猫不见了。它是怎么记住这大大小小的道路,沒有人明白。因为它是被装在箱子里,放在脚踏车的货物架上载过来。但是这只猫沒有迷路,又回到了以前饲主的家中。穿过铁路平交道、越过一条河川。所以,正如我刚才说的,它是只头脑聪明的猫。

但是,在第二次它又被放在脚踏车的货物架上,带回我家时,猫儿终于领悟到了这里是自己新的居所。从此以后,也就不再到別的地方去了。在我家安身,叫着“缎通”这个不像猫名的奇怪名字,变成了我的朋友。

也许是因为我沒有其他兄弟吧,我从学校回來就一直和它玩耍。我从猫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事,关于如何平等对待生命的重要事情。例如---幸福就是温暖而柔软的东西,这无论走到哪里都说得通,这一类的事情。

 

那只猫软绵绵的,有着美丽的毛皮。

 

吸满了过去(现在也是一样继续浮在空中)的太阳温暖柔香,闪耀着绚丽的光芒。

我的指尖在花色繁复的地图中前进,回溯在刚形成的记忆之河中,橫躺在一眼望不尽的宽广生命原野中。

就是这样,到了今天,我对所有在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猫儿当中,要说的话,我最喜欢的是年纪老的大母猫。
作者: sonic    时间: 2006-8-8 23:52
支持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9 01:10
有时看村上的小说不如说是感受,一种从容不迫的脸孔,好像能够在一边,静静地思考自身的景况,面对问题,没有焦急的动作,而是慢慢地,水到渠成地,很自然,很和缓地解决。人嘛,有时要学会思考,那种在软绵绵的画面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季节的转变,空气的流动,从而向自己提问,为自己解答。

      村上呀,是一种说不完的感受。
作者: 挪威甘菊    时间: 2006-8-11 17:39
《挪威的森林》大约6年前我连续看了20遍……他的小说作品全部看过,怎么说呢,个人最喜欢的是《海边的卡夫卡》、《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和《奇鸟行状录》。
      至于上面某楼的朋友问为什么,“我”要从“世界边缘”出来,请参见小说开头第一章最后,关于沙尘暴那段的描述,然后自己闭上眼睛,想一想沙尘暴,穿越沙尘暴以及成长之间的关联性。
      你说的很对,那个世界边缘的意境和《世界的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冷酷仙境是一致的。“我”背负着JONNY WALKER的诅咒,但还是独力“沙尘暴”中出来了,“乌鸦”在隐喻中隐喻地杀了“他”(JONNY WALKER),“我”带着美好的记忆和一幅画离开高松。田村卡夫卡的灵魂之前”还是绵软de存在“,但经过这些后就不再是了。这个是村上中文版序中透露出来的写作初衷,也是一个能温暖人心的结局。
     ”纵然世界没有童话般美好,但我们依然要活下去的。你有美好的回忆么?“大岛的话很有深意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12 21:51
感谢解答~~~~

改天整理整理问题再发上来.............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8-13 12:21
感觉上认为
村上的〈天黑以后〉有了明显的进步。所做的思考也在慢慢贴近地面。
作者: G.Z.D    时间: 2006-8-13 12:44
在英国读完了《挪威森林》~然后在waterstone书店买到英文的《海边的卡夫卡》和《挪威森林》~英国只要是书店必有村上春树全集~~……
作者: 挪威甘菊    时间: 2006-8-13 12:56
村上之所以叫好叫座在于他的文章能很轻易地引起读者共鸣.背景有时代感也便于阅读。萨特的《恶心》你可能看的时候要费劲思量,而看《挪威的森林》则不然。
      窃以为:《挪威的森林》比较适合在初高中时期阅读,哎,想起我那小学看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的时代……
作者: Vans.bluge    时间: 2006-8-13 13:01
初中时.......看马克吐温....印象中有篇叫《田纳多的新闻界》....狂爆笑
作者: wela    时间: 2007-2-23 22:49
读村上让我有很轻松的感觉,就像是夏日午后的一缕阳光,清新自然。《挪》是我最喜爱的书,里面那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作者: PhoenixChee    时间: 2011-7-31 15:15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