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The Death of Byron(拜伦之死)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7-16 09:29
标题:
The Death of Byron(拜伦之死)
The Death of Byron
拜伦之死
灰暗的苍穹泻下了致命的雨丝,
浇灌着业已枯萎的大地上
一棵年轻而坚毅不屈的松柏.
这被枷锁禁锢的国度流出的痛苦泪水,
似匕首的利刃,
撕裂了一位英年将领的灵魂.
你的鲜血结束了滔滔奔腾,
但心灵永远睁着充满战斗朝气的眼睛。
在你身躯轰然倒下的土地,
三百持剑的英灵和你共歌;
斯巴达的勇气充裕你心间,
你戎装前来,复活它的火焰,
终为精神的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维罗那的"神圣"只是三撮灰烬,
撒在你墓前——乃最好的花圈.
欧罗巴自由战士们的眼神中
炽热地跳动着你的诗篇.
二十一个充满阴霾的日子里,
云雀的舞蹈把你赞颂、回忆;
西风在你冷却的躯体边盘旋.
约翰与你在永恒中同行,
诗吟着奋勇而战之正义的火花,
使希腊的力量
在觉醒后反抗的洪流中爆发.
"反对派"的座右铭是你的帕纳塞斯山;
看呐!你的缪斯身披不摧的铠甲,
在人民愤怒的呐喊与铁拳中屹立,
注视着熊熊燃烧的革命之旭日,
把窒息自由的罪恶源泉——
暴君的王座熔化!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7-16 09:46
“灰暗的苍穹泻下了致命的雨丝”:1824年4月9日,拜伦遇雨受寒,一病不起,十日后病逝。
“一棵年轻而坚毅不屈的松柏”指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1821年开始)
“一位英年将领”指拜伦,他被任命为征利藩杜远征军总司令
“三百持剑的英灵”:公元480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希腊军队(300斯巴达战士)阻击波斯军队的侵略。因寡不敌众,列奥尼达和300战士均战死。
“维罗那的"神圣"只是三撮灰烬”指1822年在维罗那召开的“神圣同盟”会议。
“精神的祖国”:拜伦称希腊为自己的祖国。
“约翰与你在永恒中同行”指约翰-济慈。英国诗人。比拜伦早逝,也是拜伦好友。
"反对派"的座右铭”:拜伦的座右铭:“我是属于反对派”。
“帕纳塞斯山”:古希腊神话中缪斯居住的地方。
“云雀的舞蹈把你赞颂、回忆;西风在你冷却的躯体边盘旋.”指雪莱。他写有《致云雀》、《西风颂》等著名诗篇。是拜伦好友。
作者:
mu
时间:
2006-7-18 09:12
一边读,一边瞻仰拜伦!
写得很有气势!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7-18 10:10
谢谢!!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6-7-18 12:02
“精神的祖国”:拜伦称希腊为自己的祖国。
差不多来着......一生都在干这事........
“三百持剑的英灵”:公元480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希腊军队(300斯巴达战士)阻击波斯军队的侵略。因寡不敌众,列奥尼达和300战士均战死。
这个据说是跟10万波斯打来着......不是击退了么.......求教........
诗写的有气势来着.......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6-7-19 08:18
希腊最后是打赢了.但"公元480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希腊军队(300斯巴达战士)阻击波斯军队的侵略。因寡不敌众,列奥尼达和300战士均战死。"是战争初期的一役,希腊的300战士重创波斯军队,但全部牺牲.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7-22 21:59
引起了我们对诗人景仰
拜伦绝对是令人神往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