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天,新雅典咖啡馆这个赫赫有名的热闹地方,砂纸打过的地板上的玻璃门被一个爱尔兰青年推开了。此人像20年前那个美国人惠斯勒一样,成了巴黎绚丽生活的俘虏,而且注定要像一个带着绝妙信息的使者,回到不列颠去。他仪表不凡——有的地方跟史文朋没什么不同。他浅黄色头发的颜色像黄水仙,洁白的高额头,滚圆的蓝眼睛,脸上几乎没有表情,双颊苍白,下颚缩进去,连接着长胡子。他的脑袋在这么长的脖子上活像个球根,肩膀也下斜得很厉害。他名叫乔治DangerCode;奥古斯特DangerCode;摩尔乔治DangerCode;奥古斯特DangerCode;摩尔(George Augustus Moore,1852~1933),爱尔兰小说家、评论家。。
在以追求文化为借口来到这个大都市的人们当中,很少有比乔治DangerCode;摩尔更缺乏必备学识的。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正准备头一次浸入水里。
起初,他所喜爱的都属于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人所喜欢的。他崇拜沙龙里循规蹈矩的画家,尤其是布格罗布格罗(Bouguereau,1825~1905),法国学院派画家。那些乏味的小幅油画,它们能激起他认真的喜怒哀乐,这些作品问世以后一直在发挥这种作用。但是,没过多久摩尔就明白了布格罗享有的声望究竟是什么性质。摩尔接受良好趣味的速度跟他掌握法文俚语的速度一样。他既自负虚荣又不乏辨别能力,实在是一个绝妙的混合。他觉得自己差不多成了个法国人。他买到了一本《恶之花》,这本书给了他创作《尸身颂》(Ode to Dead Body)的灵感。乔治DangerCode;摩尔早期的诗集是《激情之花》(The Flowers of Passion),诗集的封面上画着个骷髅,下边是两根交叉的骨头,还画了一顶桂冠。就是这本书,使他从爱德芒DangerCode;叶芝爱德芒DangerCode;叶芝(Edmund Yates,1831~1894),小说家、编辑。那里荣膺了“野兽歌手”这么个叫人心满意足的诨号。爱德芒DangerCode;叶芝是《世界》杂志记者,精力旺盛,满嘴道德。
摩尔在于里安美术学院学习过不长时间,布格罗曾经在这个拥挤不堪、包罗万象的地方任教。这个学院用妙趣横生的讲授教材武装这个爱尔兰人,而且使他相信:他永远也成不了画家。摩尔读当代法国诗人的作品,发现法语本身就很美,这使他好不惊讶。他在《一位青年的自白》(The Confession of a Young Man)里说,他在自己房间里养了一条最可怕的蛇,不过,这很可能是杜撰,因为两年前出版的一本书启发了这个杜撰。这本书是于斯芒佐利DangerCode;卡尔DangerCode;于斯芒(Joris Karl Huysmans,1848~1907),法国小说家。的《逆向》(A Rebours)《逆向》(A Rebours),这个书名曾被英译为Against the Grain(《反面》)。。乔治DangerCode;摩尔迟早会找到通向那群伟大人物的咖啡馆的路径,这是不可避免的。作者: 奥利维埃 时间: 2006-8-1 00:24
咖啡馆社交界(5)
新雅典咖啡馆内部的亲密气氛对摩尔有很大吸引力,要理解这一点很容易。印象主义画家都有种冷漠和贵族式的傲慢,他们以此自卫,以此抵御暴民的讥嘲,以此把笨蛋们的非议置诸一旁,这种态度吸引了这位乡绅,逗起他身上那种喜欢假充内行的本性。这些画家遭到某些有组织的强大势力的一致反对,或是同心协力地反对那些势力,在这个爱尔兰人眼里,这一切都很有魅力。这些人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谈论艺术,这种方式也激起了他刨根问底的天性。在摩尔看来,马奈宛若神明,他仪表堂堂,一副结实的肩膀,他的天才毫不掺假,如果说德加令人望而生畏,那么马奈就是个奇幻的人物。维利叶DangerCode;德DangerCode;利斯勒DangerCode;阿尔当维利叶DangerCode;德DangerCode;利斯勒DangerCode;阿尔当(Villiers de L'Isle Adam,1838~1889),法国作家。一头长发,双手纤巧得如同女性的手,他总在讲些诱人的故事,有谁能比他更无愧于诗人的称号呢?在新雅典咖啡馆有条纪律——必须按艺术家的方式行事,对众人接受的崇拜对象必须给予恰当的敬重。这一点使这个咖啡馆的自由别具一番风味。
德加严格维护着这条纪律。
在画家里,德加这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是最接近艺术家的了,19世纪法国的客观环境里最容易产生这种艺术家。他是个富于创造性的贵族,就像波德莱尔想像过的那部分贵族一样。他对群众极为轻蔑。他是个顽固的保皇党,是民众普遍爱好的敌人,也是统治集团的支持者。德加对当时著名的“德雷福斯案件”德雷福斯案件,1894年,法国军官德雷福斯(Dreyfus)上尉被军事当局诬告向德国出卖国防机密,被判终身苦役,激起公众不满,1899年被宣告无罪而复职。的态度现在会被称为“法西斯”。他是个阔绰银行家的儿子,既不用出卖作品,也不用绞尽脑汁地使别人对他的作品产生兴趣,这一切都很幸运,因为他对那些以增进人类利益、为人类利益服务的作品表示强烈怀疑。他万万不会想到,他自己的艺术会被这种思想支配,所以,举办作品公开展览这个主意根本就不合他的口味,对此德加有句最有代表性的话:“Laissezmoi donc tranquille.Estce que c’est fait pour DangerCode;tre vu,La peinture?dites!”(“别烦我了,难道画是给人家看的吗?”)
他用这种干巴巴的简明语言阐明了自己的哲学,或者毋宁说,阐明了他的空想主义。德加的见解被人们记录下来,其中绝大部分是他的个人观点以及伤人感情的语言。德加心地善良,有点神经质,所以他说话措辞机智,简洁明了,可这使他对别人的评论更加刻薄了。他说女画家贝尔特DangerCode;莫里索“画起画来就像在缝帽子似的”。对于古斯塔夫DangerCode;莫罗古斯塔夫DangerCode;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法国画家,作品有《莎乐美》等。,他说:“他是位知道所有火车时间的隐士。”对于梅索尼埃梅索尼埃(Jean Louis Ernest Meissonier,1813~1891),法国画家。的一幅画,他说:“画上所有的东西全是金属的——只除了那些马鞍子。”谈到画家贝斯纳贝斯纳(Paul Albert Besnard,1849~1934),法国画家。,他说:“他是个企图穿着铅套鞋跳舞的人。”德加对其他人的每一条评论,都机智巧妙地分别揭露出他同代人的一个弱点。作者: 奥利维埃 时间: 2006-8-1 00:25
咖啡馆社交界(6)
《一位青年的自白》受到两本书的启发,一本是法国的,另一本是英国的。那本法国书是佐利DangerCode;卡尔DangerCode;于斯芒(一个荷兰血统的巴黎人)的《逆向》。这本书1884年问世,尽管它是波德莱尔译的埃德加DangerCode;爱伦DangerCode;坡作品的直系后裔,它仍旧代表了探索感觉的一个新高峰。这本书的主人公德赛斯安特全名Jean Floressas des Esseintes,他在文学艺术中寻求感官快乐,推崇莫罗的绘画《莎乐美》以及象征主义者马拉美、魏尔伦的诗作。是个奇特的典型。他过着艺术化的生活。德赛斯安特在现实生活里有个对应的原型——遐迩闻名的人物罗伯特DangerCode;德DangerCode;孟德斯鸠罗伯特DangerCode;德DangerCode;孟德斯鸠伯爵(Robert de Montesquiou,1855~1931),法国文艺批评家、诗人。,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只镀金乌龟。德赛斯安特在文学里也有个对应的形象——爱伦DangerCode;坡《厄舍府的倒塌》中的罗德立克DangerCode;厄舍。像坡的小说里那个走火入魔的人物一样,德赛斯安特把陶冶、砥砺感觉推到了最乖僻的极端。比如,他设计了一套味觉与香气的配置方式。他跟一切邪恶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一拍即合,他的房间将外界所有的气息和影响都拒之门外,在这些房间里,他过分热烈的想像力不断增长,既热烈又怪异。他能想像出任何东西来,比如他能想像出到英国去作一次访问,整理行装的奔忙、大雾、船到码头时看见的有如怪影的可怕形状,餐馆里的肉布丁和浓香味醇的吉尼斯吉尼斯(Guinness),爱尔兰黑啤酒商标名。。这一切只须打开临行前的包裹行囊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真的到英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