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诗人巴勒贝克——穆特朗? [打印本页]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6-8-7 21:48
标题: 诗人巴勒贝克——穆特朗?
纪伯伦在暴风集中热情赞扬的诗人巴勒贝克,是不是就是穆特朗?(因为1912年他是在开罗,他也是巴勒贝克人)
作者: mu    时间: 2006-8-7 21:54
我先去看看...请稍等......
不过终于有人提到《暴风集》了,好啊.....
作者: mu    时间: 2006-8-7 22:07
恩,可以基本断定《诗人巴勒贝克》里指的就是穆特朗,何况就在其前的《全玉其外》纪伯伦还曾以赞扬的口气提到穆特朗呢。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6-8-7 22:29
暴风集应该算是尼采思想在纪伯伦作品中的第一次反映吧?
因为我看到的纪伯伦作品(恕我才疏学浅,有很多作品没看),两本书(《疯人》、《暴风集》)中表现出尼采的思想。暴风集的创作要早于疯人(1911,暴风集;1914,疯人),而出版要晚于疯人(1921年,笔会成立后一年,出版暴风集)。暴风集应该是第一次出现了赞美黑夜和疯狂的。纪伯伦可以说在其中把东方传统戳了个千疮百孔,提倡创新,和尼采“创造”、“高度扩张自我”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梁启超提出的创新是以破坏为基础的,纪伯伦也是,他说过:我的破坏倾向胜过建设倾向(麻醉剂与手术刀)。这让我想起查拉图斯特拉提到的狮子对龙的挑战:挑战过去的价值,建立新的价值。
我觉得尼采作品有糟粕之处,但也有许多可汲取的地方,关键是批判地阅读
这段时期(1911~1921)应该算是纪伯伦最激情澎湃的时期(创设笔会,支持黎巴嫩民族解放斗争),他要打碎过去文学的枷锁,用手术刀建立新的阿拉伯文学。我自己觉得在我读过所有纪伯伦作品中,读完这部,最觉酣畅淋漓。
作者: mu    时间: 2006-8-7 23:09
可以这么说,《暴风集》是尼采思想在纪伯伦作品中的第一次反映,但最明显的还是《疯人》。他当时提出“必须从物质主义中解放生活。”也的确是受尼采思想影响。
我想,艺术应该使人类变得更幸福(至少使人们感到幸福是存在的)。
挑战过去的价值,重估一切固然是很豪迈,可是重建可要难上无数倍。尼采死掉了,他希望世界一起毁灭掉。而纪伯伦与尼采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确为全人类着想,想着如何才能使人们生活的更好。
无论是他全身投入的笔会,还是作为叙利亚难民委员会会长来运送救济粮给他的同胞,他不愧为一个先驱者,一个先知。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