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有人喜欢《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吗?
[打印本页]
作者:
G.Z.D
时间:
2006-8-29 08:23
标题:
有人喜欢《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吗?
我觉得《遐想》比《忏悔录》更是卢梭内心的剖白~也更精彩……
PS:大家都有一个人散步时遐想的习惯吗?
作者:
mayitbe
时间:
2006-10-1 03:47
遗憾的是第十章未完成就去世了
作者:
G.Z.D
时间:
2006-10-1 09:58
有说他是故意不完成~给人继续遐想的空间……
作者:
mu
时间:
2006-10-1 10:03
可能是卢梭对这位夫人要说的实在太多了
作者:
H.James
时间:
2006-10-1 10:33
我喜欢遐想,并不是漫无目的地。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是自我启蒙。
作者:
G.Z.D
时间:
2006-10-1 11:15
同感!
作者:
mayitbe
时间:
2006-10-1 15:57
按照卢梭的性格,应该不会是故意留下让人遐想的空间,
作者:
G.Z.D
时间:
2006-10-1 22:25
不会吧~他比较倾向于引导人们思考……
作者:
zhishudali
时间:
2006-10-10 14:59
只有这样,才会让人们永远记住他
作者:
G.Z.D
时间:
2006-10-10 17:41
但他写遐想到底是为了自我解脱还是让人们记住自己?
作者:
mayitbe
时间:
2006-10-10 18:23
都要死了还会在乎被人记住与否?
作者:
G.Z.D
时间:
2006-10-11 17:39
有道理……
作者:
mayitbe
时间:
2006-10-12 23:57
秋天了,总想某天能起个大早,穿很单薄的衣裳出去行走。
作者:
Hermes
时间:
2006-11-14 18:54
最近发现原来有郁达夫的译本
作者:
寒鸦
时间:
2006-12-17 00:36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不想说什么!
作者:
旷野无声
时间:
2007-5-23 10:59
卢梭在晚年的时候,生活在无人理解的孤独中,他渴望人们理解他,我觉得这是他记述自己遐想的原因。
作者:
assking
时间:
2007-6-22 20:47
觉得比《忏悔录》差,个人想法
作者:
赵宇
时间:
2007-7-3 02:17
我觉得这是卢梭写得最好,也是最美的书,完全是一部散文诗。最欣赏他写采摘植物做标本的那些段落,以及他遇到那个小孩子,给过一两次钱后就萌生不愿再给的心理,剖析得非常深入。他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单从这本书来看,也该是无庸置疑的。
作者:
peony
时间:
2007-7-13 02:19
《遐想录》摘述:
1、(消极的)在长期而徒劳的探求之后,我发现世人仍全都无一例外陷入只有魔鬼才想得出来的最颠倒黑白最荒谬的整体思想;所有人的脑海和心中对我的看法早就失去了理智;这一代人都疯了,在他们的领导者领导之下,盲目地愤怒地去反对一个不幸的人。而这个人却从来不曾害过人,也从没想过害人,更没报复过人;当我耗费十年去寻找一个公正之人却仍是徒然后,我不得不最终熄灭了我的灯,大叫道:“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于是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已孤身一人立于这天地之间。
2、(积极的)省察内心这种习惯终于使我丧失对自己苦难的感受,甚至于对它的回忆;我这就亲身体会到的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想要把懂得怎样追求幸福的人置于真正的可悲的境地,那是非人之力所及。
作者:
Heidegger
时间:
2007-7-20 18:48
遐想比忏悔录写的美,也写的有内涵。
不过信息总量还是忏悔录多,毕竟那是大篇幅。
作者:
reizya
时间:
2007-9-9 17:44
我最近刚刚买了这本书
吸引我 的就是题目
你说呢
我觉得至少这个题目和我就很相似
喜欢散步的
不过对卢梭不是很了解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7-10-17 21:19
<漫步遐想录>不错的,但不能和<忏悔录>相比,
一个是随笔,一个是自传
一个是回归自我,一个则是自我反思
并没有孰高孰低一说
卢梭的<爱弥尔>很实用,可以作为亲子教育的范本
当然前提是,如果社会,如果生活,
足够理想的话.
亲近自然,也是好的.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