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我之毛观(老文章拿出来晒晒)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6-11-5 20:27
标题:
我之毛观(老文章拿出来晒晒)
毛泽东半人半神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多重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但要具体深究就下去,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中国近代社会状况、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的历史和毛泽东个人独特的魅力以及他对中国共产党特殊的贡献入手。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君主体制。由于统治者宣扬君权神授,皇帝——天子的观念深深的潜伏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汉武帝时,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三纲五常,君臣之道,因此忠君的观念深入人心,也成为文化因素潜伏在中国人的内心中。这些都是由传统积淀而潜伏在人心中传统观念。而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对贤王圣主的期望,老杜有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是这一文化心态的体现。因此,虽然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这些传统的文化心态却依旧潜伏在人的心中。人们虽然不再相信皇帝,但依然期待贤君圣主。毛泽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期待。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便逐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清政府固步自封,被动应付时势,最终自取灭亡。然而中国近现代的改革或革命领袖,如康梁,孙中山等,由于时局或个人气质的局限,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中国一天一天的衰败下去。帝国主义的入侵掠夺,军阀的混战,中国越来越乱。由于维新党、革命党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再加之其脱离民众甚远,人心思变,毛则应运而生。首先是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在异国他乡的成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一种新的政党在中华大地上崛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了中国人以新的希望。但是由于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几乎陷于灭亡的境地。而这时候出来力挽狂澜的正是毛泽东。毛泽东是极富领袖魅力的人,他气质上是一个诗人,极富浪漫色彩,又熟读二十四史,对中国政治历史又深刻地了解。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由于中共存亡的关口奇迹般的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国革命的新气象。由于其高瞻远瞩,在中共以后的革命指挥中,毛泽东毫无疑问的占据了领袖的位置,而且他制定的战略方针几乎完美,每每成功。这就奠定了他在党内崇高的地位。由于他发动的农民革命战争和分田到户的土地政策,他在农民的心中正是那种贤君圣主的化身。而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以其新气象显示了一种新的道路与方向,自然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青睐。又由于毛的文人气质,他在知识分子中也有很高的地位。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很快解放了中国。而其中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居功至伟,建国后大规模的政治宣传,将毛的地位突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毛泽东自身也陷入了这一历史的怪圈之中,这时候历史积淀在人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心理逐渐暴露了出来。随着宣传的日趋倾斜,毛的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具有了神圣的地位。
毛泽东由人到神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心理的惰性因素大爆发的结果,也是中国民主进程不完善的表现。其中的教训之深,可垂来世之鉴。只要中国的民族心理还存在这种惰性因素,中国的民主进程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在合适的土壤和政治气候下这种民族情绪很有可能再次大爆发。
从现代政治化的角度对待毛泽东的话语方式要采取辩证的看法,毛泽东的话语方式显示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代化、民主化进程的思考。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过于深厚,毛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偏差,甚至酿成了民族性的灾难。自然,这场灾难的原因并非毛的话语方式。恰恰相反,在现代政治化的进程中,毛的话语方式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与我们极大的借鉴。
毛泽东很看重人民的力量,尤其是劳动者的力量。他曾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因此毛的话语方式带有很大的民粹色彩。毛领导的革命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他始终以人民为本。建国后的很多运动也都是针对部分党员开始脱离群众而发的,因而人民、群众在毛的话语方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毛泽东政治理念的根基。而民主,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法宝,那就是民主。而民主集中制则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的弊端而提出的,目的在于使行政机构在民主的原则下,以更高的效率进行工作。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这种话语下做到的常常是集中而不是民主,是一言堂。至于阶级斗争。在建国后的岁月中,正是因为片面强调了阶级斗争,使得中国一步一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在现代政治化进程中,毛话语中的人民、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等还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借鉴意义。尤其是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中,要体现社会主义的特点,实现真正的民主。就一定要立足于人民。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容易给极权话语找到把柄,将民主导向专制。实际上民主这个概念中就含有一定的集中在内,而片面强调集中的后果是只有了集中而民主荡然无存。在现代的政治化进程中要警惕这一概念的使用。至于阶级斗争,再现的画的政治进程中,阶级斗争是一个幽灵,要始终防止它的复苏。对于阶级斗争我们要全面反思它的意义何在。作为一种话语方式阶级斗争越来越被淡化,但是官方并未放弃这一话语方式。他的阴影人在很多方面存留。
作为一个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中还都深受毛泽东时代的影响。毛泽东的斗争哲学至今仍然残留,“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仍然影响着我们这一带的思想行为方式。毛是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仍然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偶像式人物,当然其中也包括上一代人对毛的崇拜对我们的影响。作为一个诗人,毛的大量诗作选入中小学课本,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起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诗歌中蔑视权贵、同情人民、个性张扬的诗句到今天仍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作为一个个人,毛的影响是积极大于消极的。但作为一个时代,毛的影响则有很多的消极成分。作为个人毛泽东个性品质中的很多方面仍然是我们追求与学习的榜样。
我今天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来看待毛泽东的。他是一个伟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深远,然而也是他将中国带入一个十分恐怖的年代。然而今天毛泽东时代又被看作是一个完美的时代,用来以对抗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那个时代的种种弊病被忽略了。在现代社会,毛泽东又被逐渐得捧上了神坛。这是一种很糟糕的现象。证明毛泽东的神化影响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失掉他的土壤。我们今天看待毛泽东不能不以平常的心态对之,他的错误的确曾将中国带入了歧途,被人利用了。我们今天的社会有诸多的不完美,但这个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我们要正视那个时代的影响。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1-6 13:12
看待毛泽东一定要辩证,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11-6 16:00
其实我觉得一个民族还是需要精神偶像的。
如同西方人崇拜亚历山大和拿破仑一样。
不过不能盲目崇拜。
中国人缺少信仰,有的也只是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1-6 16:04
崇拜归崇拜,但是也没有必要把尸体放在那展览吧!未免太残忍了。
作者:
海砂
时间:
2006-11-6 17:49
崇拜也要看崇拜的对像是谁,对于毛我想至少他后世三四代崇拜他的人不会多
江青为了当慈禧总得有个招牌,垂帘也要有帘才能垂呀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11-6 19:48
总之,崇拜老毛比整天追星好。
还有,现在和以后的中国青年要是对还有点精神,中国的国民素质就令人期待。
作者:
蒜茸木耳菜
时间:
2006-11-11 01:36
原帖由
北溟之鸟
于 2006-11-6 04:00 PM 发表
中国人缺少信仰,有的也只是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想必这样空洞的信仰也很稀少,有的也是假的
作者:
海砂
时间:
2006-11-11 20:25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没什么信仰,求神拜佛也只是为了求福祈财,没什么精神领袖.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11-11 22:20
中国的信仰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信仰
是一种理性的
从前是信圣贤,后来信马列
然而现在思想显得混乱.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1-13 16:16
我说残忍,倒不是指老毛躺在那里,而是觉得仍那么多人在烈日寒风下排着长队等着看他,实在是残忍!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6-11-24 17:59
实际上还是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实在是悲哀。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2-4 10:43
建议应该卖门票,创收之后搞点市政建设!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6-12-4 14:43
北京的市政,实在是。。。。。。。。。。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6-12-4 16:20
北京弄得够不错了
看看中国的农村,不知领导该怎样想。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2-12 13:43
农村至少不会堵车。
作者:
chenwtj@
时间:
2007-2-16 15:44
标题:
农工部长邓子恢,是毛泽东的战友
http://zyyql.blog.phoenixtv.com/ ... es/2007/653480.html
1953—1962,农工部长邓子恢 节目文稿(部分)
串场:在中共党内,曾流传过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毛泽东谈起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开玩笑式地说,党内只有三个人懂得农业,一是邓子恢,一是王观澜,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这位懂得农业的邓子恢,曾是毛泽东的老战友,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由于他出色的才能,1953年到1962年,邓子恢被委以重任,当上了中共农村工作部部长。那十年,正是中国农业处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时期。然而,同样也是这位邓子恢,在那十年中,却被毛泽东批判为小脚女人,资本主义农业专家。从农村的最高统帅,变成日后中国政治生活中很少被提及的人物,邓子恢在农工部的十年,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毛泽东对他的看法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我们今天请来了邓家的儿女,以及邓子恢的秘书边入群先生,讲述一个真实的邓子恢。
讲述人:邓淮生, 邓运, 邓子恢的儿子 ;边入群 邓子恢秘书
农工部长邓子恢,是毛泽东的战友,却又遭到毛泽东批评 毛泽东称他为小脚女人,说“他的思想要用大炮轰!”
作者:
日行者
时间:
2007-2-16 18:49
难道人老了真的会堕落?
作者:
阿拉密斯
时间:
2007-2-16 18:56
开国才能大于治国才能,是个伟人。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