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这一刻的挑逗,是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6-12-26 10:19
标题:
这一刻的挑逗,是文学
看了“午夜--呼吸”,觉得文学真是奇妙的东西。很多微妙的心灵体会都可以托外物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叫“比”呵呵。而当我有类似感想的时候,张一张嘴,哑口无言,习惯就事论事,说个事情,完全没有如此丰富美妙的想象。我自己很坚持“纯文学”的说法,文学表达对世界的感受,要真实,要美,无须载道。说得更直白些,就是不需要承载道德的内容,不需要担当说教者的角色。我们传统上似乎把纯粹娱乐的文章归入“奇技淫巧”,登不了大雅之堂。我是坚决坚决反对的。文学就是娱乐——娱乐心情,安抚,慰藉,寄托,很个人化。当然,心灵伟大之人作的文章可以娱乐全世界人们的心灵,诉说全人类普世的快乐和忧伤而引起广大的共鸣。但那还是他个人的,所以才叫“作为个人的生活和作为历史的生活”。有一次跟朋友争论张爱玲和托尔斯泰,我坚持认为,在我的世界里,张爱玲和托尔斯泰没有差别,我更爱张,那么她的地位就比托更高。当然,大家可以说托尔斯泰的作品反映更深刻的主题,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据更高的地位,但那又怎么样,我就是更爱张,文艺是个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心境。文学和它的欣赏分不开。文学欣赏也是个人化的。川端康成在一次演讲中说,什么是文学?当清晨第一滴露水落在花儿上,这就是文学。哇,顿时全身都感动得酥麻起来。是的,文学是种心境。川端是我最爱的日本作家,他在《雪国》中写一个女子穿着和服在雪夜的窗边走过,那声:象雪花落在寂静的心。那衣裾拂动,大雪簌簌,加上旅人因爱寂寞的心,全纤纤毫毫地挑逗起我。这一刻的挑逗,是文学。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6-12-26 11:17
喜欢的就是好的。
作者:
阿成
时间:
2006-12-27 20:10
没错。文学就是艺术。纳博科夫就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
作者:
mu
时间:
2006-12-28 20:43
记得当时我读《雪国》是感到浑身的寒意。
尤其是最后的失火,驹子的死,那个场面简直太残忍了。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