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茨威格——自杀的作家 [打印本页]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2 12:30
标题: 茨威格——自杀的作家
最近看茨威格的书,很典雅大气。茨威格最擅长描写失势的王朝高贵地谢幕,他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苏格兰女王》感觉像在海上看夕照的余晖,逐渐黯下去,黯下去,透着无比壮丽的忧郁。

茨威格是20世纪自杀的三个伟大作家之一,另外两个是川端康成和海明威。哎,我觉得海明威没有和茨威格、川端并列去死的资格。呵他是一个表演者,不是献祭给缪斯的牺牲。用枪捅进自己的喉管这种过于“男子汉”的惨烈方式更象演员的最后出场。

而川端和茨威格,我最爱的两位作家。他们看到心中世界的幻灭,自己事实上的生命已经死去,就离开了这个假象的盛宴,去到理想的天国。茨威格是奥地利的犹太人,1934年遭驱逐,开始流亡,1942年在巴西自杀。他的作品有一种欧洲人独特的历史感(毕竟欧洲史开启了现代的序幕)显出典雅而沉稳的激情。好像末代王后款款走过已成废墟的宫殿,看着灰飞烟灭,静默、缅怀地讲述这里曾经的繁华。

川端缺少这样的历史感,所以没那王者气。他更哀伤,清丽。川端最重要的贡献是把西方的表现手法和日本的东方式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日本文学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自然主义的,就象中国古小说,没有渲染和心理描写,比较直白。一条是从《源氏物语》传下来的“物哀”风格,以哀伤和死亡为美的观念。这种美学观浸染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喜欢樱花,喜欢剖腹自杀(程序复杂,宗旨在最大增加死的痛苦),到川端算抵达顶峰。他用生命阐释了这种美的价值。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1-2 13:49
“哎,我觉得海明威没有和茨威格、川端并列去死的资格。呵他是一个表演者,不是献祭给缪斯的牺牲。用枪捅进自己的喉管这种过于“男子汉”的惨烈方式更象演员的最后出场。”
哪个演员会拿自己真实的生命去表演??
作者: 迎着阳光    时间: 2007-1-2 13:57
选择自杀的人,不是愚昧的就是超俗的.
愚昧者自杀,因为情感不受理性控制.
超俗者自杀,因为理性胜过了生存的本能.
(may be)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2 16:39
标题: 表演
会啊。作家就会呵呵。他们自杀的原因不是懦弱,是精神家园的破灭。
作者: susanzhu    时间: 2007-1-3 07:40
标题: 哀悼
不知有没有茨威格传之类写他的生平的书?我很喜欢他的书,想多了解他一点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3 09:29
标题: 昨日的世界
有啊。我也非~常喜欢他。《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他的自传体散文。
作者: 爵士评论家    时间: 2007-1-3 11:25
我读过太多茨威格的经典传记了,特别那些伟人纪念伟人的。巨星陨落太可惜。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3 21:17
标题: 苏格兰女王
他写的最好的是《苏格兰女王的悲剧》,被认为是关于这位女王最好的传记,虽然已经有无数著名作家和剧作家写过了。
作者: ryan    时间: 2007-1-4 21:21
自杀的作家多得是,莫伯桑、茨威格、海明威、哈特费尔德、老舍、王国维………………
死的最有特点的是哈特菲尔德,这哥们没什么名气,1938年6月一个晴朗的周日早晨,他右臂抱着希特勒画像,左手拿伞,从纽约摩天大楼的天台上纵身跳下死的。
老舍,算是被迫害死的吧。
莫伯桑,用裁纸刀割了喉咙。
海明威、和KURT一样,用一把左轮……
川端康成这哥们 ………… 怎么死的?很伟大嘛?楼主给介绍一下到底他比海明威抢在啥地方
作者: 兔兔    时间: 2007-1-4 22:52
标题: 海明威
我不大喜欢海明威,他的字有很强的“通讯”色彩,过于简短草率,缺少韵味,不大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海明威在西方其实远没有他在中国的地位,不是一流作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在中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至于死,据说他是因为阳痿,无法象个男子汉那样去干了而矫情自杀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到的介绍。川端是拿诺贝尔奖后,苦于创作力的丧失,艺术生命已经完结而自杀的。当然他更伟大。作家自杀是正常的,他们的生命在彼岸,在精神世界,不是在现世。王国维的情况类似,精神家园的彻底破灭让他选择了毁灭肉身。

[ 本帖最后由 兔兔 于 2007-1-4 10:55 PM 编辑 ]
作者: ryan    时间: 2007-1-4 23:13
因为干不了女人而自杀和因为写不了字而自杀,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作家。
我喜欢艺术家。
作者: 迎着阳光    时间: 2007-1-5 18:44
老头子了还有这个欲望?
看来我的化学和生物学白学了~

流言最伤人~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1-5 21:28
自杀是最决然的解决方法。可“自杀者 ”并不一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者: ryan    时间: 2007-1-6 19:28
呵呵 , 楼上说得比较好 ,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特别是作家 , 告别生命估计不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吧 ……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7-1-12 19:45
标题: 看看如烟兄说得多好啊!
原帖由 ryan 于 2007-1-4 09:21 PM 发表
自杀的作家多得是,莫伯桑、茨威格、海明威、哈特费尔德、老舍、王国维………………
死的最有特点的是哈特菲尔德,这哥们没什么名气,1938年6月一个晴朗的周日早晨,他右臂抱着希特勒画像,左手拿伞,从纽约摩 ...



看看如烟兄说得多好啊!
作者: coldboy    时间: 2007-2-20 16:52
y
原帖由 兔兔 于 2007-1-4 10:52 PM 发表
我不大喜欢海明威,他的字有很强的“通讯”色彩,过于简短草率,缺少韵味,不大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海明威在西方其实远没有他在中国的地位,不是一流作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在中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 ...

我喜欢,

他不用什么修饰的词语~~~~~~~````````
作者: 隆月奎肆    时间: 2007-6-25 10:53
《苏格兰女王》,我看的是英文版的缩写本,也是偶尔看到的,时常会去读,每次都有很深的震撼,
那相当于玛利的遗书,是多么震撼人啊,看女王的一生,看他对儿子的爱,总有很多的感触.

喜欢海明威的文字,但是不喜欢他这个人,应该说他做人没有写作那么出色吧~~个人看法

川端康成我是坚决支持的,他的文字实在是很干净,很美.觉得看他的书是对灵魂的洗礼啊,
似乎整个人也变的很干净似的.喜欢驹子,喜欢龙助,喜欢苗子...三谷和文子,很希望他们在
一起....
作者: 末世雪莱    时间: 2007-7-20 13:58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
文笔太好了.
作者: 风中感觉    时间: 2007-7-25 09:02
原帖由 兔兔 于 2007-1-4 10:52 PM 发表
我不大喜欢海明威,他的字有很强的“通讯”色彩,过于简短草率,缺少韵味,不大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海明威在西方其实远没有他在中国的地位,不是一流作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在中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 ...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在用它自己赞同的文学理论在说明它自己认为好的作家  这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感觉到  总是符合它的理论的作家的东西是好的  这也是我们翻译家的问题  他们在从小就接受了一些强制的说法  所以很少有翻译家翻译出真正不同于我们文化要求的作品  哈哈  因为那几乎卖不掉
孩子们总在寻找教科书上推荐的“名著”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7-29 05:42
原帖由 susanzhu 于 2007-1-3 07:40 发表
不知有没有茨威格传之类写他的生平的书?我很喜欢他的书,想多了解他一点

就是你楼下说的这本了。
回楼主的文字:其实我觉得他的自杀是一件很有文化色彩的事,看他那本自传大概就能明白原因,他是一个文化主义者,摧毁文化实际上就是摧毁他的生存的理由,所以他自杀了。他其实很单纯,虽然可以写很隐秘的内心。
作者: 赵宇    时间: 2007-8-8 15:14
“到川端算抵达顶峰。”以自杀的方式,将日本的美推上顶峰的,应该是三岛由纪夫———尽管我对那种剖腹的自杀方式感觉极其厌恶。
作者: deadlife    时间: 2007-8-19 17:02
喜欢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字呼之欲出,让人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作者: 赵宇    时间: 2007-8-20 14:1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确不错,应该是茨威格最好的小说了。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8-20 22:35
原帖由 deadlife 于 2007-8-19 05:02 PM 发表
喜欢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字呼之欲出,让人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同意

另外我还是不认为自杀是什么勇敢的行为。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8-24 18:08
他为昨日那个世界自杀,准确地说是为他心目中那个昨日世界殉葬。
作者: fourmis    时间: 2007-9-26 05:07
茨威格的小说中引入了大量当时比较先进的心理分析手法(弗罗依德的心理分析),属于写作手法上的更新。
川端我只仔细看过《围棋》,感觉他对心理的描写也很细腻,有一种表面的平淡和内心澎湃的矛盾冲突,促进故事情节推进。

曾经写过有关茨威格,川端有关 JEU(游戏,也可以翻译成赌博)的比较文学小论文,主要是写的过程中对2者多了很多了解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