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在坚守,这只不过是我的最爱,如果我能找到其他引起我兴趣的,我也会去做的。但是实际上我无法改变
但是,如果艺术仅仅是以一种“表演”的方式出现,那么艺术的本质价值就被遮蔽了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7-1-15 06:32 PM 发表
倘若只是爱好,为何作者说:“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我怀疑卡夫卡也像很多现代作家一样认为艺术家有“使命 ...
原帖由 牧场看守人 于 2007-1-15 05:52 PM 发表
我的一点想法:
“卡夫卡从来不缺乏物质基础”是事实,所以“精神战胜物质”作为论点的确有些不恰当,况且全文也并没有艺术家“苦求报酬”之类的暗示。《饥饿艺术家》也没有批判大众的意思,朝向自我。
...
原帖由 chinesepoet 于 2007-1-15 06:13 PM 发表
他的悲剧恰恰在于,他想向世人展示他的艺术,而世人对他已无丝毫兴趣。北大中文论坛上也有这个帖子,儒帅哲师说“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似乎总是可以找出某种悖论。饥饿艺术家代表的是纯粹的艺术,但是,如果艺术仅 ...
原帖由 想飞的猪 于 2007-1-15 09:04 PM 发表
清明兄,我要向你道歉,我只是一时冲动,认为你的看法和我的看法很不同,为急于反驳你和证明我自己,我心急地喊出了“你错了”,这出自于我的私心,却伤害了你的感情,为此我说声抱歉,也许正如你所说,读后感本 ...
原帖由 kenshin 于 2007-1-13 01:41 AM 发表
多谢清明兄的支持!!
真快!
原帖由 想飞的猪 于 2007-1-15 08:31 PM 发表
他甚至写道:人的真正的本质无非是被人爱。这或许并不是人真正的本质,但至少是他写作的真正目的,他最需要的东西,为了爱,把艺术降格为表演又有什么要紧呢?……以至于连这信念本身也变成了索取爱的表演。
原帖由 繁柯 于 2007-1-18 10:07 PM 发表
“《饥饿艺术家》……而我读到的却是困惑与怀疑:饥饿艺术家的至死不渝地坚守其信念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我怀疑其艺术,更怀疑其人品。既然“无人信高洁”,何求“谁为表予心”呢?”
有个疑问,请问什么叫“成 ...
原帖由 繁柯 于 2007-1-18 10:09 PM 发表
其实我在想,卡夫卡想到的并不是大家来理解他的艺术,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
原帖由 想飞的猪 于 2007-1-15 08:31 PM 发表
艺术成了一种表演,是由于艺术家的内心充满了对被理解的渴望和对孤独生活的恐惧,使他不得不“表演”。
说得太好了,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拒绝妥协;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被人理解 ...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