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解释卡夫卡?太糟糕了! [打印本页]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1-26 21:40
标题: 解释卡夫卡?太糟糕了!
在我看来,卡夫卡是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而非一个哲学家,一个枯燥无味的宗教理论家。这一点我同意昆德拉的看法。
诗人与小说家,其实是在玩游戏,所有卡夫卡的作品,都是游戏,《审判》中法门的寓言,《在流放地》里那台可笑的机器,《城徽》里的巴比伦。卡夫卡要死了,游戏也要停了。布罗德偏偏没让他停住。
卡夫卡让我们明白了小说竟然可以这样写。世界原来可以是一台机器,人原来可以不是人。我们读卡夫卡,从他的游戏中看到了世界的捉摸不定,而世界又多么像卡夫卡的游戏,我们玩不起这场游戏,我们在游戏里会发疯,卡夫卡也玩不起,可他玩下来了。
博尔赫斯在布罗迪报告中说他写小说只是为了消遣与感动,并不是为了醒世劝化。所以说,卡夫卡从来可能也没想过醒世劝化。
所以一切为了一首诗,一场游戏,诗是无法解释的,游戏是给人玩的。跳进卡夫卡的小说,卷进去,去感受这场幻想与现实游戏的疯狂节奏与痛苦荒谬。
作者: 想飞的猪    时间: 2007-1-27 01:24
你说得不明不白.... 总之,我认为卡夫卡是认真的,他很严肃,很理性,很痛苦地在思考,他不象是在玩游戏。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7-1-27 18:17
作家的创作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不能把博尔赫斯的创作观强加给卡夫卡
作者: mu    时间: 2007-1-28 16:34
博尔赫斯与卡夫卡关系不大吧,我觉得卡夫卡还没有奢求过文学能带来什么“消遣和感动”。昨日读完《被背叛的遗嘱》,是很愉快的一次体验,因为理解起来很容易。(基本是研究卡夫卡最容易理解的一本了)。从卡夫卡到斯特拉文斯到巴赫到最后又转会卡夫卡,真是混乱的作品。虽说有主线,昆德拉还是不时地会忘了自己在谈什么。不过昆德拉以1993年的《被背叛的遗嘱》来看,与卡夫卡比肩是肯定没指望了。(这几年似乎比《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又后退了不少)
作者: 繁柯    时间: 2007-1-29 00:25
我不大喜欢昆德拉,他的书至少也读了五六本,包括<被背叛的遗嘱>,他过于炫耀,太过于自信,他虽然名声大,未必就理解了卡夫卡。
按卡夫卡的性格,完全不是个玩弄文字游戏的人。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1-31 13:15
卡夫卡玩游戏吗?
我也不是很认可
卡夫卡的表现是受到环境控制的,所以不是本身需要而设的谜局啊
作者: velvets    时间: 2007-2-2 00:27
博尔赫斯与卡夫卡关系不大吧,我觉得卡夫卡还没有奢求过文学能带来什么“消遣和感动”。昨日读完《被背叛的遗嘱》,是很愉快的一次体验,因为理解起来很容易。(基本是研究卡夫卡最容易理解的一本了)。从卡夫卡到斯特拉文斯到巴赫到最后又转会卡夫卡,真是混乱的作品。虽说有主线,昆德拉还是不时地会忘了自己在谈什么。不过昆德拉以1993年的《被背叛的遗嘱》来看,与卡夫卡比肩是肯定没指望了。(这几年似乎比《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又后退了不少)

-------------------------------------

关系还是有的。博老就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读了卡夫卡的小说并亲自翻译为母语西班牙文后其叙事体散文写作题材与风格才由“恶棍系列”转换为后来的诺斯提教冥想式神秘小故事,有很多很“学院”的文论从古代诺斯提教的悖论智慧角度探讨博老和卡夫卡的作品风格与思想核心。


一个月没来这里了,很想念大家呀,刚刚放假正在读巴别尔和贝克特的小说,犹太人不愧神的选民,总是为着灵魂所累
,也正是有了这一维度,才有了在精神世界的各个不同区域里的卓越成就!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2-8 16:06
这个是实话来着...
他的封笔是正确的选择
作者: 奥古斯塔斯    时间: 2007-3-10 18:45
从来没想过醒世劝化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一个负责任的作家到了某个关头,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还是让读者受点刺激体会感悟,还是选择沉默。这些足够让作家折磨自己的乐。

问题就是 圣经之类的经典是上帝写的,还是人类编的,要是后者,你还能不能相信它,让它指引自己。

卡夫卡的东西都是高级技巧,但是为什么人非得用这些技巧才能表达,这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作者: mu    时间: 2007-3-10 20:04
标题: 回复 #9 奥古斯塔斯 的帖子
《圣经》按基督教来说也不是上帝所写
作者: 奥古斯塔斯    时间: 2007-3-10 20:17
你强调的是概念,我说的不过是个比方。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编写的,他们并不比我们知道多少,那么我们是否还要相信它,是否还遵循那些框框。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3-11 01:38
遵守说得有点夸大了
不过,这样的思想确实很主观
作者: 奥古斯塔斯    时间: 2007-3-11 11:34
永远是两条路,中间道路不是那么好找,那么还开辟的。

大多数的中间道路不过就是麻痹自己,选择了与书相对的那一条罢儿。
作者: mu    时间: 2007-3-11 13:57
标题: 回复 #11 奥古斯塔斯 的帖子
起初我也这样想,假如所谓伟大的作家只不过是舆论的宠儿,作者又“并不比我们知道多少”,读书还有什么希望呢?现在我明白伟大的作家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确比我们思考得更深更广,文笔更清亮——读莎士比亚和索福克勒斯真的就有这样的感觉,人物与情节的描绘每每都出乎我的预料。最近读《悲剧的诞生》,读到其中论述“音乐是意志的直接产物”的那一段令人激动不已,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没有作者思考得那么远。

记得施勒格尔曾写过一本论希腊文学的作品,以为是首创而得意,当他读到席勒十几年前同样于此的作品时,气急败坏,撕毁了书稿,并承认席勒水平比他超出很多。如果施勒格尔自己没有向这方面钻研,也不会这么生气了。
作者: 寒鸦    时间: 2007-3-11 14:19
不可否认,读好书就是能很好的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当然也知道,作者和我们一样都是人,我们也都知道他们想到这个问题并不一定就是有所么伟大,可是我们还是佩服他们的头脑能走的那么远,并且让这个话题散发永恒的价值。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3-12 11:42
寒鸦兄的说法很实在,也很精辟啊
事实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 奥古斯塔斯    时间: 2007-3-12 12:45
他说的我也基本赞同,但事实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3-13 12:59
呵呵
所以才讨论啊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