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读词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1-29 09:57
标题: 读词随笔
浓艳的温庭筠
远去的征帆,机边的莺语,天涯行人又一程。
独登楼,门斜倚,独卧淡妆锦衾寒。
望江楼下,溪水柳堤,过尽千帆皆不是,不闻郎马嘶。
春已晚,柳丝长,杏花含露,万枝千雪开已遍。雨潇潇,空滴阶。
绣帘低垂,红烛销泪,春梦绿窗掩,月残花落子规啼。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1-29 15:05
温庭筠以浓艳的词藻铺写女子日常生活景物,抒写闺情闺怨之情。情绪的转换往往在转瞬之间,佗们随景物的变换而不断跳跃,让读者自己去想象领悟。
以内心的情去串外在的景,散而不乱,了无痕迹。
浓艳是温庭筠的主调,但也有率真之作。如“近来心更切,为思君”。“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07-1-29 03:57 PM 编辑 ]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1-29 15:42
呵呵,花间派的两个头头之一——
一个艳冶
一个清丽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7-1-29 21:41
花间派的风格不符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
但是艳冶能如温庭筠,也足以翰墨留名了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1-30 14:28
温庭筠词过艳了。香艳的场景在李贺、李商隐这里更有一种含蓄清幽,在温词里总有一点暧昧
作者: iceberg    时间: 2007-2-3 19:33
原帖由 wmlfw 于 2007-1-29 03:42 PM 发表
呵呵,花间派的两个头头之一——
一个艳冶
一个清丽

清丽指的是韦庄么
虽则花间派
却都喜欢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3 23:20
(二)冯延已

词句拼组:

    独立小楼风满袖,楼上春册寒四面。泪眼倚楼频独语,一晌凭栏人不见。风微烟淡雨萧然。六曲阑干偎碧树,砌下落花风起,醉眼飞花狼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撩乱春愁如柳絮。云屏冷落画堂空,香闺寂寂门半掩,和泪试严妆,睡起杨花满绣床。芦花千里霜月白,江上晚山三四点。

[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07-2-3 11:41 PM 编辑 ]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3 23:41
评语:冯延已词中表现的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感,充满了独自担荷着的孤寂之感。显得清新流丽,委婉情深。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情绪付之于有形之景物。在浓丽之中见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冯延已的词品殆近于“和泪试严妆”,以“深美闳约”四字许之。冯延已有些词又兼有民歌的清新圆转。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7 23:38
李煜的词善于用白描洗尽铅华,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清淡的笔调,明洁的语言。在构思上以小总多,以小见大。自有一种神秀的气质。亡国之后,彻肤的疼痛,使其词自有凄清孤寂,寒气沁入人心。常常运用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

[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07-2-8 12:09 AM 编辑 ]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9 22:51
(四)韦庄


周济“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郑振铎谓之“端己词,明白如话,而蕴藉至深”。如“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淡雅高雅。善于从寻常的生活,捕捉那些人类共有的感情,故人沁人心脾。《菩萨蛮》(五首)满纸离情和对江南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遇酒且呵呵”,已是强求欢娱,悲伤至极。语淡而悲,意深而婉,余味无穷。《应天长》中“泪沾红袖(黑宛)”一个“(黑宛)”字“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谒金门》中“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以景结情,余韵悠然。《天仙子》中“泪界莲腮两线红”,一个“界”也是很形象的。韦庄有些词也是口语化的,如“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还有“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女冠子》中“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感情真挚,惟妙惟肖。韦庄的词艳语中有雅致,浅语中有含蓄。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21 08:52
标题: 柳永
奉旨填词柳三变,他自身就是一个可写入传奇的古代文人形象。
    柳永善长慢词,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周济评之”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携,有千钧之力。“
    柳永词俗与雅兼而有之。俗词被正统文人斥之”淫治讴歌之曲“。这些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大多描写普通市井妇女的闺情。年轻时的作曲是自负的,倚红偎翠。柳永精通音律常和歌伎曲工相交甚好,对美丽多情的歌伎报着尊重和同情的态度,也让他得到了这些歌伎们爱情和友谊。这与吴文英有些相似。
    柳永的雅词大多写风景和羁旅行役之作。如著名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还有《八声甘州》(对潇潇雨洒江天)和《竹马子》(登孤垒荒凉)。羁旅行役之作虚实相间,实写眼前之景,虚写对方的思念以及设想重逢后的情景。老时亦有”秋士易感“之作。描写秋景的颇多。
    柳永的词结构谨然有序,疏密相间。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7-2-25 11:20
最喜欢《八声甘州》。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7-2-25 14:51
欢迎紫兄归来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7-2-25 16:43
上班了!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25 17:48
欢迎游隼上班!
作者: 紫色的游隼    时间: 2007-2-25 17:49
上班干嘛?灌水?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7-2-26 12:26
上班干嘛?改作业。。。。。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27 23:22
(六)晏殊
晏殊是太平宰相,富贵词人。词集为《珠玉集》。大多叹息时光易逝,美景难留。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场春梦日西斜”,“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人。”在晏殊的词中大多还是以描写春季为主。明澈的理性与深厚的感情相结合。词作珠圆玉润,音韵和婉,意蕴深广。
但也有变调,如《木兰花》中“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丛应有数”的悲愤,以及《山亭柳》中“数年来往咸阳道,残杯冷炙漫销魂”的悲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语言晓畅,清新欢快。《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用笔疏淡,是宋初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令。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2-28 00:10
标题: 读唐五代词
唐五代词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以敦煌词为代表的民间词,二是以西蜀、南唐词为人代表的文人词。比较出名的有温庭筠、冯延已、李煜和韦庄。唐五代词的重要编集,除《花间集》外,还有《尊前集》。描写内容大多不离春愁闺怨。
    温庭筠诗人兼词人,以浓艳的词藻铺写女子日常生活景物,抒写闺情闺怨之情。情绪的转换往往在转瞬之间,随景物的变换而不断跳跃,以内心的情去串外在的景,散而不乱,了无痕迹。浓艳是温庭筠的主调,但也有率真之作。如“近来心更切,为思君”。“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温庭筠人称”温八叉“,和鱼玄机的师生之情也是一段未了的传奇。
    冯延已词中表现的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感,充满了独自担荷着的孤寂之感。显得清新流丽,委婉情深。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情绪付之于有形之景物。在浓丽之中见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冯延已的词品殆近于“和泪试严妆”,以“深美闳约”四字许之。冯延已有些词又兼有民歌的清新圆转。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善于用白描洗尽铅华,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清淡的笔调,明洁的语言。常常运用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在构思上以小总多,以小见大。自有一种神秀的气质。亡国之后,彻肤的疼痛,使其词自有凄清孤寂,寒气沁入人心。
    韦庄也是诗人兼词人。周济“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郑振铎谓之“端己词,明白如话,而蕴藉至深”。如“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淡雅高雅。善于从寻常的生活,捕捉那些人类共有的感情,故人沁人心脾。《菩萨蛮》(五首)满纸离情和对江南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遇酒且呵呵”,已是强求欢娱,悲伤至极。语淡而悲,意深而婉,余味无穷。《应天长》中“泪沾红袖(黑宛)”一个“(黑宛)”字“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谒金门》中“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以景结情,余韵悠然。《天仙子》中“泪界莲腮两线红”,一个“界”也是很形象的。韦庄有些词也是口语化的,如“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还有“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女冠子》中“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感情真挚,惟妙惟肖。韦庄的词艳语中有雅致,浅语中有含蓄。
    在唐五代词中还值得一提的是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有乐府之余韵,民歌之神理。清新通俗。《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中武士和文士的对白,以及《南歌子》(二首)(斜倚朱帘立)中父妻对白,有元杂剧的风格。
作者: knowage    时间: 2007-2-28 22:15
标题: 分外眼红也!
高中读十大词人,会背诵其作品,但后来俱忘矣。可惜,今见,分外眼红也!呵呵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3-1 11:01
标题: 回复 #20 knowage 的帖子
谢谢knowage 的鼓励!
作者: 独舞者    时间: 2007-3-1 11:02
(七)欧阳修
欧阳修十首联章歌咏颖州西湖景物的《采桑子》,清秋流丽。同是《采桑子》的(十年前是尊前客)则是慷慨悲歌。王国维其词“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以及《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都是描写离情的,风格柔婉,情深意长。欧词感情沉婉,含蓄蕴藉,自有一种雍容和婉之态。《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逐层深入,把思妇的离情愈写愈凄艳。《浪淘沙》是咏史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为之“予酷爱之”。此词景深、情深、意境深。《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描写春景有一种欢快愉悦之情。“花露重,草烟低”中是以“重”和“低”来反衬花和草的静。《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清新活泼,即景咏譬,有民歌特点。
作者: nightele    时间: 2007-3-1 12:29
读诗词是否应更重情感的体会?......一直觉得技巧不过是走廊....带您走向情感迸发...身临其境高度的走廊....细看之下...多是术界的笔风...却少了放眼寰宇...独身而出的气....若国维之人间词话....其炼字效果绝佳....有字达心意而共鸣之效...犹有不及共高而和之之效...乞冀独舞姐姐更攀高气...出凡尘而高洁...(小小比喻..小小夸张)....
作者: realtwo    时间: 2007-3-1 13:38
up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