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有哪位前辈可以指点一下《百年孤独》? [打印本页]

作者: 古越    时间: 2007-2-12 23:59
标题: 有哪位前辈可以指点一下《百年孤独》?
在下最近在读《百年孤独》,  读起来觉得好累哦,不知道老马究竟想要说什么,有哪位前辈可以指点一下
作者: G.Z.D    时间: 2007-2-13 17:28
刚读完……
累?完全没觉得~每晚趴在床上偷偷开灯看到2点多~数学课再每天奋斗八十分钟……
一个星期就解决了~好爽啊~我找篇东西发上来……
作者: G.Z.D    时间: 2007-2-13 17:33
面对这令我们不知所措的现实,关心人的疾苦的作家必须有一个理想国,像我这样的讲故事给读者听的人能够相信任何东西,觉得有权认为弄清一个小理想国的创造还不太晚:一个新的、没有限制的理想国,无论生活的哪个方面都没人能为那些正在死去的人拿主意;在那儿,爱可能是真实的,幸福是可以实现的;在那儿,经历了百年孤独的子孙后代拥有并且永远拥有人世间的第二次机会。


以上~老马接受诺贝尔奖金时的演说……
作者: G.Z.D    时间: 2007-2-13 17:44
《百年孤独》将个人、家庭、社群、民族和种族编织为一部浩瀚的史诗。小说描述了虚构的某国小城马孔多,从它建立到它的衰落再到100年后被一场飓风卷走的完整历史。马孔多的故事也是布恩地亚上校家族几代人的经历,作为由家族王朝首领Jose Arcadio及其妻Ursula犯下的乱伦和暴力的原罪,在后来几代人中反复出现。从历史学的角度看,马孔多的历史和布恩地亚家族的故事实际上也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特别是一轴哥伦比亚推翻西班牙统治以后的历史画卷。最后,从神秘主义的角度考虑,这部小说通过人的犯罪、施暴和报应行为一再循环发生而完成的。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控制下,真实与虚构同时存在,加强了小说迷人的特性和普遍的意义。结果产生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虚构世界,在那儿,西班牙的传统文学和现代主义技巧彼此支撑;在那儿,诸如现实与幻想、史实与神话、理性与荒谬这样一些对立事物共同构成一个令人惊叹的综合体。



以上~伯特的世界一百位文学大师中对马尔克斯的评价……
打的累死……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2-13 20:24
这本书没看过,汗~

不过可以先看一点短一点的小说,有很多拉美小说家作品真的写得相当好,比如鲁尔福,比如科塔萨尔
作者: 卢浮宫的夜    时间: 2007-2-13 20:39
记得初三的时候兴冲冲地买回来看,一直都没有全理解。到现在都不敢再翻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7-2-13 21:27
读不懂就放下好了,过些年再看也就明白了。
是你在看书,别人的感觉有什么关系呢?你自己觉得有趣就好。
作者: 古越    时间: 2007-2-13 22:53
感谢G.Z.D.先生~~~~辛苦您了~~~~~
不过孤独究竟是什么呢?我只看到不断不断的循环,可是老马想要表达的孤独究竟是什么呢?
作者: G.Z.D    时间: 2007-2-14 10:35
大概是这个家族,引申到这个大陆和这个种族,又一种天生不可名状的内在特性,让他们成为不断寻求理解却永远无法被理解,陷入命运和血统的迷宫中永远无法逃脱,大概是这样吧……

这个可是自己的愚见了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2-14 10:38
享受它的故事就是入口。它的逻辑不难理解,比如你恨一个人,你说“去死吧”,结果他真的就倒地死去。我们都知道那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诅咒,但其真实性在于意愿和情感是现实的、真实的,只是作者让它真的有了一个结果而已。换句话说,当我们的情感和意愿要求我们有所表示的时候,即使没有一个外在的结果,但它的表示却有意义(导致这种情感和意愿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强度如何,它的破坏力有多大,它的后果有多严重,它前方的路是什么等等),这样一来有无结果,有一个什么结果已不重要,我们诅咒一人,真实性在于“我们诅咒了”,而不在于“诅咒灵验了”。
“孤独”即封闭、落后、愚昧、停滞、陈陈相因……它注定只能被诅咒。
作者: G.Z.D    时间: 2007-2-14 10:43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7-2-14 10:38 AM 发表
享受它的故事就是入口。它的逻辑不难理解,比如你恨一个人,你说“去死吧”,结果他真的就倒地死去。我们都知道那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诅咒,但其真实性在于意愿和情感是现实的、真实的,只是作者让它真的有了一 ...

啊~好见解!!
佩服……
作者: G.Z.D    时间: 2007-2-14 10:45
原帖由 古越 于 2007-2-13 10:53 PM 发表
感谢G.Z.D.先生~~~~辛苦您了~~~~~
不过孤独究竟是什么呢?我只看到不断不断的循环,可是老马想要表达的孤独究竟是什么呢?

呵呵~表叫先生~咱是同龄人撒……
作者: 白发三千丈    时间: 2007-4-22 16:13
刚读完的时候完全是一种感觉,充满了梦幻和悲伤。
作者: 猫之竹    时间: 2007-4-23 21:51
原帖由 古越 于 2007-2-13 10:53 PM 发表
感谢G.Z.D.先生~~~~辛苦您了~~~~~
不过孤独究竟是什么呢?我只看到不断不断的循环,可是老马想要表达的孤独究竟是什么呢?

看到不断的循环,就已经开始步入这本书的堂奥了,或者说开始进入拉美文学的内部世界了。不断的循环隐喻永远的封闭,封闭自然就是孤独的。
老马要表达的孤独可以有多重理解,个人的孤独,生命的孤独,城市的孤独,拉美的孤独……
我觉得第一遍读这本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当成一本十分有趣的魔幻故事书,一本成人的童话。
真的很有趣。
作者: 般若    时间: 2007-4-26 23:23
几年以前读过这本书,现在很多细节仍然很清晰,但故事情节在脑袋里没剩多少了,也许这就是百年孤独的“魔力”吧
作者: bulunuo    时间: 2007-5-5 23:05
李欧梵的读后感可以一看的在〈中西文学的徊想》里。
大约说的是,那是他们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神话和现实是混在一起的,就象有些人相信神与人同在,祖宗保佑你一样。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