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7-2-24 14:19
标题: 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产生和消失。
* 三大发现:第一是发现了细胞;第二是能的转化;第三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 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相互矛盾,或者是这些目的的本身一开始就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
* 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所由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他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同样要走向衰落和灭亡的。
* 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 社会——不管是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
* 总之,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
*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作者: Theonona    时间: 2007-2-25 13:41
既然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列主义用辨证唯物主义看也是有错误的。
现在知识分子都开始轻视马克思了,马克思实质上很伟大,如果你仔细读他的作品,会发现真知。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2-25 16:34
我明确反对把马恩学说称为真理或“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正确是唯一的话。
作者: aramis    时间: 2007-3-3 12:53
呵呵,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第一章的名字好像,正确与否看来是在马克思他们看来吧。
应该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可是在每个人看来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哎!
作者: 想飞的猪    时间: 2007-5-16 09:14
马克思现在看起来象虚无主义者。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7-5-16 11:08
我对马克思主义并无多大反感,正如我对其他哲学思想一样
但是我讨厌中国一些学者拿马克思主义当作令箭,带有强烈的阶级色彩分析文艺作品.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7-5-16 23:29
马克思是不断被误读着的,正和一切伟大的思想家一样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7-31 01:05
误读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有伪命题的嫌疑,历史地看,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人研究了几十年,如果还要被人指责为误读,基本上我觉得此人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且这门学问内部是否存在问题也应当打上问号.事实上,依中国的文科大学生对马克思的哲学的了解完全可以和西方哲学大师在这一范围内直接对话.我们误读了,其他人不会比我们少多少.

[ 本帖最后由 小香可 于 2007-7-31 01:07 AM 编辑 ]
作者: frozenbug    时间: 2007-7-31 12:57
中国式的实用主义只把好用的拿来用, 至于那好用的是什么东西,其实没什么关系啦,即便没有马恩学说,我们还是会把别的什么主义奉为金科玉律的。
我们一代一代不过就是找个东西来给自己的行为找出路而已。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8-1 01:16
楼上说得有理。
作者: 无头骑士    时间: 2007-8-4 22:00
只要你看他不顺眼~
那么无论是什么都是骗人的……
作者: 无头骑士    时间: 2007-8-4 22:03
历史需要这些~必须做出牺牲~
认命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智慧和解放的~
人的生命不过是一个自我欺骗和自我满足的过程~更何况是那些更为虚无飘渺的东西~
在残酷面前一切都是颓废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事实又证明~残酷=正无穷……
大家一起祈祷吧~可怜的孩子们~55555555555~

[ 本帖最后由 无头骑士 于 2007-8-4 10:04 PM 编辑 ]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