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4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缺席诺贝尔何遗憾?

[复制链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泰比斯 于 2014-7-3 09:52 编辑



  余光中之落选于诺贝尔文学奖,足可证明这“世界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不过是西方人的“隐蔽奖”,而非所谓的“公开奖”。据我所知,担任此奖的评审团共有十八位,看得懂中文的却只有一人[注],对中华文学不能不说是一大不公平。因为碍于众评审的语言理解能力,中国的候选作品必然得求助于翻译,然而翻译的文字往往最靠不住。且举一例中译为英复译回中的失实翻译:“施耐庵《水浒·序》有“进盘飧,嚼杨木”一语,所谓“嚼杨木”就是饭后用牙签剔牙的意思。”(见梁实秋《牙签》一文)然而,赛珍珠却将此句翻译为“Take food,chew a bit of this or that.”,若还原成中文,则是“进食,嚼一点这个又嚼一点那个。”。显然的,汉语之博大精深,塞女士的翻译之笔是无力完呈的,但即便是再杰出的翻译好手也奈何不了,参透不了它吧。毕竟,翻译必有取舍,如要通畅就不信实,要忠实就难免僵硬,取舍再妥,也无法不扣除原著的几分精彩的。佛洛斯特说“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此地所谓的诗乃属广义,当解释为美好或漂亮,简而言之,就是文学。事实上,阅读翻译的文学作品,只是管中窥豹,隔墙听语,极美的地方,尚离读者很远,甚至远如两国的地理之距,以几千几万公里计。

  东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足五人,其中的泰戈尔又是兼用英文写作的,是个“半西”的作家。对此,我们不免会考虑到,如果泰翁的诗集是以孟加拉语写成,还能一摘桂冠吗?我想恐怕连被提名的机会都没有。国籍远在加勒比海区之千里达的奈保尔也是如此。他要是使用自国之语而非英语来写作,零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看来大有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我举这两个例子,并不是为了贬“双尔”,而是想借此让大家看明白诺贝尔文学奖的狭窄与局限。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团要鼓励、肯定在哲学、史学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哲学家和史学家,却因为诺贝尔生前的遗书没有设哲学奖和史学奖,乃以文学奖代为这两奖颁发。这样的“瓜分”法,看来很不规矩,事实上却也没什么大碍,政治家丘吉尔、哲学家罗素、史学家莫姆森都只是例外的得主,其余的得主大部分还是小说家与诗人与戏剧家。

  然而,以散文作品获奖的作家,似乎一个都没有。这是因为西方文坛对散文极不重视,西方尤其是二十世纪的英国文评家认为散文不算文学的主流。且举博尔赫斯为例,这位文学巨擘和余光中一样,他手执数笔,兼擅诗与散文,又以评论和小说名世。但他的散文在欧洲与在自乡的阿根廷,南美洲所受欢迎的程度简直无法相提并论:英美读者绝少注意他的散文,南美洲的读者却大部份都有接触。诺贝尔文学奖的局限之一是语言,其二乃散文作品,这点明眼人都看得出。不必去翻查史册,我们都能多少察觉这一明显的印迹。你随口说出的诺奖得主,叶芝、艾略特、帕穆克、显克微支,哪一位是以散文作品获奖的呢?如果兰姆生在二十世纪,看来也不能从瑞典国王的手中接过诺贝尔文学奖,培根、帕斯卡尔亦然,甚至蒙田也是一样。评审团仿佛向大家这么述说“我们要的是划时代与空前突破的巨著、巨著、巨著!”,如此一来,抒情小品、议论文、游记、手札在他们眼中都显得尤其渺小了。总而言之,在他们的眼中,散文与小说或诗或戏剧是无法相比的。假如他们的国家曾出现过苏东坡这样的人物,相信他们的文评家会改观。言下之意,并非指兰姆、蒙田无髯苏之伟大,毕竟文评家是固执的,要让他们看看新的东西才行。

  对于余光中而言,散文就像他的左手,现在却被无理之理强行斩断,试问少了一臂的飞禽,谁不是欲振翅而无力飞的?再则,评论本是余光中散文的双胞胎兄弟,只是一胎近于抒情,一胎趋向知性。现在散文之兄已遭“灭门”,岂有不“株连”评论之弟的理呢?所以,散文一道即毁;评论也就遭殃而废。诺奖评审团一来就破除了余光中的两大“阵法”,叫诗翁只剩孤掌应战,胜算何来?诗吗?若单单以诗获奖,余光中也当之无愧,奈何诗是最无法翻译的,将中国的象形文字翻译成欧洲的拼音文字恐有变马为驴之虞,可想而知,余诗若“出国”后,质量也要相对的变差。至于,翻译虽与文学的关系甚大,毕竟还不在创造的范围内(虽然译界有句话说“翻译是再创造”。),所以相信余的译笔,译绩即使再杰出再浩瀚,亦无法一博青睐。

  有人说,昆德拉之所以无法获得诺奖,是因为他的作品是非理想主义的;托尔斯泰似乎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而被拒之门外。不过,余光中却是极明显的理想主义者,他曾以:“莫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此名言敲醒不少思想偏激而狭窄的作家。他并且希望中文能发扬光大,当代的写作者能不毁掉李杜的文字而加以应用,造新传统,俾后世之作家看今日之文章,有如当今之文人阅唐宋之诗词。然而评审团想必会以质疑的口吻提问道,这样的思想,未免太浪漫吧。

  中国人民为祖国作家无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耿耿于怀,一方面长他人之气,说别国文学的确文学,别国思想的确深刻;另一方面却抑自己人之势,说自国的作家还羽翼未丰,不过这却是有道理的,虽然这其中颇有消极的想法。说真的,目前有资格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也只有余光中一人,日后则可能是白先勇。且举几位近年来被视为有能力角逐诺奖的作家,进行一番简评:王蒙的文论,在句法上尚可改善,用字也应更斟酌。而贾平凹的散文类于梁实秋,但毕竟功力未满,颇有不及之处;至于李锐,耽用口语,作品略嫌“土著”。三位作家其实都是从文革的重创中走出,写作能力足以夺诺奖之言论,未免不实。关于王蒙的文论与贾平凹的散文,也许读者要反驳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团即如你所说,看重的是小说与诗,那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啊。我想就此问题,提出迟子建来。迟子建是中国唯一一个三叩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家,但她的散文实在简单。我很难想象一个散文写得不好的作家,小说会写到多好的程度去。或许乔爱思的诗不算一流,但他的散文绝不会差。真正的文学家都是兼擅型,全才型的。


  中国苦盼诺贝尔文学奖的到来,其实大可不必。此奖本非国际性的,中国无缘染指,绝不是什么遗憾。此话并非安慰,而是对事实的看法。另一方面,中国真的缺乏好作家吗?夏志清评张爱玲的小说,认为她比有些英美的小说家有强不差。梁实秋的散文,开知性情趣并融的现代散文之先河,差可与蒙田比肩。徐志摩三十余岁已达次要诗人之境,若非意外而逝,则全功可竟,也许日后能成就大诗人。钱钟书学问文采并具,文章理趣横生,笔调厚实利落,堪称学者散文的典范。即便是最缺乏文学细胞的胡适,笔下也有不蔓不枝,清楚易晓的文章。那是一种最纯正的中文。面对胡文的纯正,虽文章风格以通畅平达见称的朱自清,也不免要自愧弗如。余光中更不必说,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无论诗、散文、评论、翻译等作品皆出色之至。如果说台湾文学是当今中华文坛最蓬勃的领域,则其“域主”该是余光中无疑。我们甚至还可以再武断地说一句:五四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就是余光中。据说有人买他的书,是不翻看内页,先过目一番的,而是直接取向柜台付钱就是。读者对余光中的信心,可见一斑。真的,如果中国没有好作家,我也举不出这么多的例子了。

  最后,我想说虽然中国人即使无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一件憾事,但并不表示我们就不须努力上进。毕竟向瑞典学院迈步,也是一种成就艺术的推动力。

——于14.1.10傍晚。



[注]:也就是马悦然。
谦卑。

4

精华

248

帖子

789

积分

knight

爱看戏的犬儒

Rank: 5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0-2-4 23:2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没有人拒领过,不是没有中文作家得过
文无第一,也确实没必要耿耿于怀
Don't expect me to cry/ Don't expect me to lie/ Don't expect me to die for th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609

帖子

1907

积分

baron

Hard Life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0-2-19 16:52 | 只看该作者
高行健得过,所以中国没有缺席。这是楼主不知道而已。还有,光写散文的作家我觉得也不是真正的作家。
在星星闪烁的亮光中,七叶树展示着它们的蓓蕾、花朵和疤痕,不管这是代表快乐还是痛苦,它们把自己交付于强大的生命意志。蜉蝣成群飞舞着迎接死亡,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光辉和美丽。我思忖了片刻,理解并认同这些,也肯定了自己的生活和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248

帖子

789

积分

knight

爱看戏的犬儒

Rank: 5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10-2-19 21:28 | 只看该作者
高行健得奖前已入法国籍,所以只是中文作家,不是中国作家
Don't expect me to cry/ Don't expect me to lie/ Don't expect me to die for th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2:59 | 只看该作者
据说中国曾经禁止千禧年诺奖得主的作品在本国出版,想一窥高氏作品的中国读者还得借助于台湾版呢。我从这里想象到中国似乎不大承认高行健是自国的作家,所以也就有缺席一说。(如果写得不妥,这也不算硬伤吧?)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609

帖子

1907

积分

baron

Hard Life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0-2-20 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兰舟

他明摆着就是中国作家。你怎么和官方一样狭隘呢?“他用中文写作,不是中国作家”这话简直太可笑了,把全国人民都当成傻子了。
在星星闪烁的亮光中,七叶树展示着它们的蓓蕾、花朵和疤痕,不管这是代表快乐还是痛苦,它们把自己交付于强大的生命意志。蜉蝣成群飞舞着迎接死亡,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光辉和美丽。我思忖了片刻,理解并认同这些,也肯定了自己的生活和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248

帖子

789

积分

knight

爱看戏的犬儒

Rank: 5Rank: 5Rank: 5

7#
发表于 2010-2-20 17:17 | 只看该作者
国家自然讲的是国籍
Don't expect me to cry/ Don't expect me to lie/ Don't expect me to die for th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609

帖子

1907

积分

baron

Hard Life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10-2-20 1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ncentlover 于 2010-2-20 18:25 编辑

回复 7# 兰舟

你已被愚蠢的学院派洗脑了。X X 不接受他,现在使舆论也不接受他。正是有了你这样顺从的人。

唉,亚克西!
在星星闪烁的亮光中,七叶树展示着它们的蓓蕾、花朵和疤痕,不管这是代表快乐还是痛苦,它们把自己交付于强大的生命意志。蜉蝣成群飞舞着迎接死亡,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光辉和美丽。我思忖了片刻,理解并认同这些,也肯定了自己的生活和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9#
发表于 2010-2-20 21:10 | 只看该作者
起个哄……高行健长在中国,当然算是中国作家,更何况他的艺术是中国的。

爱因斯坦还是德国科学家呢,人家是德国国籍吗?黑塞也是德国作家吧?也不是德国国籍吧?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248

帖子

789

积分

knight

爱看戏的犬儒

Rank: 5Rank: 5Rank: 5

10#
发表于 2010-2-20 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舟 于 2010-2-21 09:23 编辑

祖国和国家是两个概念,前者为文化意义,后者为政治意义,得奖人员所说的国家自然是国籍,高行健授奖时就算要提说全了也是法籍华人,这不过是个定义,没什么好争执的,所以楼主说中国缺席并没有错

中国人总喜欢把情感文化上的祖国和政治意义上的政权国家相混淆,这也直接造就了一批会轻易被所谓国家情感为由煽动起哄的群氓。世界上也少有像中国这样缺少思辨逻辑混乱的国家,情感道德专业一锅乱炖,但凡国际上有任何授奖其人哪怕沾有一点中国血统就通通拉进阵营当做中国的光彩,也不管别人或许连中文都不会讲(我们倒是有个亲戚邻居,还知道把别人当笑话看)。而高行健却是被中国驱赶封杀绝口不提的被抛弃的孩子,明明用中文写作却让生长浸淫之土地上的当权者唯恐避之不及,真是可笑,搜索高行健出来的行头也只是“中文作家”,这就是可悲了

目前在中国生活的那些ABC、混血等等,也学会了用血统拉感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是富有感染力的土地
Don't expect me to cry/ Don't expect me to lie/ Don't expect me to die for th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7 20:2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