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说薛蟠五月初三要过生日,邀请宝玉过府来吃酒,并且问宝玉打算送什么作为寿礼?宝玉回答道:“我没有什么送的。若论银钱穿吃等类的东西,究竟还不是我的;惟有写一张字,或画一张画,这才是我的。”
可见宝玉对送礼有自己的看法。这世上,人不同,送的礼也才有不同。从送的礼品中,可以看出送礼者(和收礼者)的人品呢。君子之交淡如水,秀才人情纸半张。送礼和礼品的走样和变味,往往正折射出社会的腐败。
徐志摩是诗人,陆小曼为才女,他们的婚礼,岂容铜臭污染?所以才有送但丁诗篇作为婚礼的雅事,传为佳话。
送这份礼物的人是钱稻孙(1887-1966)。钱稻孙,何许人也?
钱稻孙先生的父亲名钱恂,是大清国的外交官,1908至1909年间出任清廷驻意大利的公使。
钱稻孙先生的母亲名钱单士厘,能文,她随丈夫旅居罗马,有机会接触到异邦的文化和艺术,于1910年出版了《归潜记》一书。这是中国最早提到但丁(1265-1321)和《神曲》的一本书。幼年的钱稻孙当时随父母侨居罗马期间,即读到了《神曲》的原文。
《神曲》的确是一本奇书。它也许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歌,一共有一百章,长达14233行。每行都是十一个音节,每行都合乎格律(有如我们的平仄),每行都要押韵,三行为一段,押韵的方式不见之于中国诗歌,称为“三韵句(terza rima)”即:aba,bcb,cdc...yzy,z.连锁押韵,各段衔接。这样一来,用汉语来翻译《神曲》,就变得十分困难。要想再现原作的格律和押韵的方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直到今天,国内流行的译本,都是散文体。
1921年,但丁逝世六百周年之际,钱稻孙将自己用骚体汉译的《神曲》第一、二、三章,冠以《神曲一脔》的标题,发表在《小说月报》上。1924年,又加上第四、五两章,出了单行本,为《小说月报丛刊》之一。
目前中国最权威的《神曲》汉译,首推田德望教授的译本。试看《神曲》开篇,田译本的译文是——
“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啊!要说明这座森林多么荒野、艰险、难行,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只要一想起它,我就又觉得害怕。”
译作是散文,译出了内容,但不是诗。而钱稻孙先生的译文,仿楚辞用骚体译的这段诗句,典雅精彩,只是有点深奥,今人读来费劲——
方吾生之半路,恍余处乎幽林,失正轨而迷误。
道其况兮不可禁,林荒蛮以惨烈,言念及之复怖心!
试看,这里的“路”与“误”押着韵,“林”、“禁”、“心”押着韵:与原文的格式相同。
钱稻孙的《神曲一脔》,虽非神曲全文,但却是中国最早用诗体翻译神曲的纪录。
钱稻孙学问渊博,懂得音乐、戏剧、美术、医学,还精通日、意、德、法文。他在日译汉工作中的主要成就,当推《万叶集》的中译本。因为他一身而兼备中国、日本和西洋三方面的教养,所以他的译文,即使作为中国的诗作来看,也是非常之美的。
试看钱稻孙所译日本近松门左卫门的《曾根崎鸳鸯殉情》中的一段文字:
露华浓,夏虫清瘦;
情真处,配偶相求。
好不俊俏也风流!
粉蝶儿双飞双逗,
这搭那搭,旖旎温柔;
东风里,翩翩悠悠。
人家彩染的春衫袖,
却当作花枝招诱;
并起双翅,悄立上肩头,
恰好似,仙蝶家纹天生就。
近松门左卫门是日本江户时代杰出的戏剧家。钱稻孙译文韵字的安排,长短句形式的结构,以及化俗为雅、俗中有雅的风格,不禁令人联想到我国的元杂剧、明清传奇。用来译日本古典名剧,极其般配。
钱稻孙还译过的井原西鹤作品,译文具有明清小说的风格。每段前面的两个七言句,颇似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回目。像《日本致富宝鉴》中“水间寺放利生钱,江户城添暴发户”这样的回目,堪与《水浒传》相媲美。
但丁是意大利的民族诗人,佛罗伦萨(Florence)是他的故乡。Florence在意大利语中是“花”的意思。佛罗伦萨学术发达、思想解放、成为拥抱文艺复兴曙光的第一座城市。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巨人达芬奇、但丁、薄伽丘都在这里成名。徐志摩别出心栽,把这座城市的名字译为“翡冷翠”,并且写了名篇《翡冷翠的一夜》。
《新生》一书,是但丁早年的诗作,也是他后来创作《神曲》的素材和准备。是爱情催生了《新生》,但丁在《新生》中抒发了自己对贝雅特丽齐的一片纯真的爱恋之心。钱稻孙把《新生》的汉译作为贺礼赠送给情诗王子徐志摩,这是何等的恰如其分,赠者、受者,又是何等的珠联璧合!
2005-06-29
来源:国柱
[ 本帖最后由 Hermes 于 2006-2-12 21:3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