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汉译作品由于译者的不同都采用了不同译名.尽管复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我们不可能熟稔每一部作品.在深入学习和参考的过程经常会造成困惑.甚至很多世界名著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常用译名.象<伊豆的歌女>或<伊豆的舞女>这样的问题还不足以给人带来麻烦.很多看似迥异的译名带来的麻烦就不止于此了.
我也是即兴想到.手头例子不多.仅举两个,欢迎大家添砖.
尼采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译作<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或<苏鲁支语录> (1884)
『Also sprach Zarathustra』最早的中译出自鲁迅之手,名为《察罗堵斯德罗绪言》,顾名思义,先生在这里只译出了查拉图斯特拉的10篇开场白,译笔也颇为古奥,有模仿《庄子》之意。之后,茅盾、郭沫若皆译过《查》的一些段落。《查》书第一个全译本出自萧赣之手,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出版,随后各家翻译的中译本不断出版:
①徐梵澄译《苏鲁支语录》,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9月初版;
②雷白韦译《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说》,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5月初版;
③高寒(楚图南)译《查拉斯图如是说》,贵阳文通书局1947年3月初版;
④尹冥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8月初版;
⑤余鸿荣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⑥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漓江出版社2000年初版。
7个本子中,目前较为通行的是楚、徐、黄的译本,且尤以梵澄老先生的本子最为著名,这个本子是《查》书所有中译本中唯一做了点疏解的本子(收录了《查》书中部分与《圣经》相关的引文),但译文并不十分完美(林同济与冯至早在1930年代末期就已经对这个译本作出批评);而最新的黄明嘉的译本,译本较为通畅,但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翻译错误。个人认为,目前的中译本没有一个很好地展现出了尼采原著的文笔与气象(读了尼采原著,再读中译本,你定会有此印象),所以即便是把《查》当作人生哲学或哲理散文来读,读原著也是最好的选择。若要读中译本,这中译本也必须要达到陈康疏解的《帕默尼德》或刘小枫译注的《会饮》的水平。
查尔斯·狄更斯 < Oliver Twist > ( 1837年-1839年)
主流译名为《雾都孤儿》;另一常见译名为 <奥利佛·特维斯特>,直译.
[ 本帖最后由 信马 于 2007-2-23 04:36 PM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