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房间》——斯特林堡[瑞典]

[复制链接]

6

精华

568

帖子

1770

积分

牧场主

劳乌达团队团队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6 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斯特林堡的社会讽刺小说,1879年出版时使他一举成名,刚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半年之内连续
出了4版,以后又无数次重印。全书讲述了年青的富商子弟法尔克出于理想主义的热情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和官场生涯,一心要为社会和贫苦民众做事,用文艺来揭露社会的不公正和病态。他为生活糊口而奔走,历尽艰辛,曾当过保险推售员,也当过作家,为了支援工人运动,也当过《工人旗帜报》的记者。他接触社会愈广愈深就愈放弃理想主义,被迫朝向激进和革命方向发展,并且信誓旦旦地立下诺言:永远忠于被压迫者的事业。但是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他最后终于屈服,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他的好友,激进分子蒙塔努斯在山穷水尽之时投河自尽以死明志,而法克尔却回到自己原来出身的阶级,重返官场,在议会开幕时,头戴饰有羽毛礼帽、身著礼服站在御座旁边的仪仗队里。他的狂热的双眼虽然仍在冒火,然而他清楚地知道他已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余华曾如是评价:“需要优美的时候,斯特林堡是一个诗人;需要粗俗的时候,斯特林堡是一个工人;需要呆板的时候,斯特林堡就是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会计师……然后他写下了众声喧哗的《红房间》。”
Te Deum laudamus!... ...

6

精华

568

帖子

1770

积分

牧场主

劳乌达团队团队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6 07:5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作者斯特林堡

一位得罪了诺贝尔本人和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文豪
斯特林堡是瑞典的鲁迅

冯一兵(书评人)

  
    译林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新书长篇小说《红房间》,让中国的普通读者能够进一步领略瑞典的国宝级人物,世界级的文豪斯特林堡的风采。

    “世界级”用在斯特林堡身上也许还不到位,试想,他众多代表作品对世界各国的大文豪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法国的加缪、爱尔兰的贝克特、美国的奥尼尔、罗马尼亚的尤奈斯库和英国的品特等等,岂是一个“世界级”可以概括的!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则公开坦言:“第一次激起我对现代戏剧观念的,是斯特林堡的作品。”他在接受文学奖时致辞称赞斯特林堡是“现代所有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易卜生尽管不喜欢斯特林堡,却还是在案头放着他的照片,并附言:“这儿的一位,必定会比我强。”卡夫卡这样说:“我们都是斯特林堡的同时代人,我们都是斯特林堡的接班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一位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得到赏赐的文豪,却因为后来不断触及社会上层的痛处,揭露社会的弊端而招来猛烈的围攻。1879年出版的社会讽刺小说《红房间》虽然使他一举成名,但也给他惹下了大麻烦,加之后来发表的《瑞典人民》、《新国家》和《瑞典的经历和冒险》等讽刺性小说让他招致嘲骂,以至他无法在国内存身,只得离开瑞典,漂泊到国外。如此,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自然不敢冒险将文学奖授予斯特林堡了。何况诺贝尔本人曾经生气地写道,“斯特林堡把我说成是贩卖炸药的军火商”。尽管当时瑞典举国上下对斯特林堡得奖的呼声很高,甚至斯特林堡本人也以为非他莫属了,但是瑞典学院仍然按照其一贯的做法将这样一位大家排除在得奖名单之外。1909年秋,诺贝尔奖授予了瑞典女作家、《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拉格洛夫,这就意味着他这一生中永远失去了获奖机会。为此,瑞典学院至今仍在承受着舆论的谴责。

    斯特林堡桀骜不驯的性格、处处与社会发生激烈冲突的际遇、一生都在变化和碰撞着的思想和情绪、他经历过短期的精神失常和“地域危机”,都可以“预见性”地在他的小说代表作《红房间》里窥见一斑。虽然斯特林堡是影响世界的戏剧大师,但他更是一位高产的全才、奇才,他一生写过六十多部剧本,六十多部小说,还有大量的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了书信七千余封。他写剧作也经历了多种风格流派的尝试,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他还是荒诞派戏剧的开山鼻祖,对欧美的戏剧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对当时世界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红房间》发表于1879年,是瑞典文学中第一部开创性的作品,刚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半年之内连续出了四版,以后又无数次重印,瑞典最大的报纸开始用“天才”来形容斯特林堡。

    《红房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年轻的富商子弟阿尔维德·法尔克出于理想主义的热情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和官场前途,一心要在自己喜爱的艺术创作上有所建树,要为普通的社会民众做事。小说以当时斯德哥尔摩文人聚集的伯恩斯饭店的红房间包间为中心地点,法尔克时常与一群年轻的诗人、演员、画家等文艺青年聚在这里开怀畅饮,因而《红房间》的副标题是“记艺术家们和作家们的生活”,但这仅仅占小说内容的一小部分,甚至主人公法尔克也不占主导地位,而仅仅是一根把整部小说串联起来的主线。法尔克放弃官场之后为生活奔波,做过保险推销员,当过作家,做过记者。他接触社会愈深广就愈放弃理想主义,最后终于屈服,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这和作者的五幕历史剧《奥洛夫老师》中投身宗教改革,但在最后一刹那变节悔过,背叛了自己那走上火刑台的岳父的奥洛夫的经历十分相似。

    小说以狄更斯的手法,对当时瑞典的政府议会、银行证券、慈善机构、新闻报业、剧院酒吧等等各个层面进行了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作家莫言说:“鲁迅是中国的斯特林堡。”而瑞典大使雍博瑞则反过来说:“斯特林堡是瑞典的鲁迅。”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现代戏剧之父。

    《红房间》[瑞典]奥古斯特·斯特林堡著石琴娥斯文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 本帖最后由 aramis 于 2007-6-16 08:00 AM 编辑 ]
Te Deum laudamus!...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3#
发表于 2007-6-16 17:27 | 只看该作者
恩,这里有卖的
我借过一套斯特林堡文集,一个狂人啊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21

帖子

363

积分

candidate

罗尼尔邦夜行女爵

Rank: 4Rank: 4

4#
发表于 2007-6-21 01:41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丢弃于社会一个角落,再没有比这个实验性举动更让人折服的了……这就是——斯特林堡
菩提之意和书海卷阵,与我安生乐事!——美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0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