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池莉的《所以》

[复制链接]

0

精华

75

帖子

225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1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莉“三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所以》,自二月份上市来至今已四月余,据说首印就20万册呀,不管说池莉是个文摊作家也好还是什么只写小市民生活而上不了大台面的作家也好,这数字就足以说明人家是个“大牌儿”,此一地位在当今文坛毋庸置疑。
      有评论说此书与池莉以往作品风格不同,我个人读来,觉得还是写小市民的生活呀,但主人公和叙述重点似是在描写女性的成长与命运的,或许这就是池莉的转变:从“新写实”转向“女性文学”。不过“不谈爱情”这一一以贯之的思想在这本书中倒是并未改变。以前的作品是表达对爱情的不相信(《绿水长流》里那段辈分不同的家人对爱情的表现的描写,给我很深印象,记得还抄录了下来。我倒是很少摘抄小说原文的),而本书则似乎更描写了男性的丑恶(叶紫的第一个和第三个丈夫),似乎归入张洁一流。小说题为“所以”,也写的是如何面对生活中诸多的“因为”而做出的“所以”的决定、做法,因此小说尽力刻写的是以叶紫代表的女性生命/生活中的无可奈何,生存困境(似乎池莉要强调生活中压力更大的并非是男性)。这部小说的结构是个“十”,中心是叶紫,横线是她的长辈、侪辈、子辈,纵线则是她生命的三个男人。这一横一纵交叉出的中心正好把叶紫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
      横线。母亲对她的厌恶自她未出生就已开始,她只是个由于男女交合不慎而偶然间来到世间的“多余人”,这个令人生厌的母亲形象对熟悉新时期女性小说的人来说并不令人觉得陌生。对“母亲”这一形象的颠覆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如池莉自己的小说《你是一条河》里的辣辣,方方《风景》里的母亲,还有后来铁凝的《大浴女》里的章妩。池莉沿用这个路子似显老套,但为了突出女性生存里的那种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这种写法也就差强人意吧(对了,母亲最后在超市的窘态令我想起老年章妩在商店的难堪,尽管二者情况并不太相同——以后一定要再读一遍《大浴女》)。嫂子王汉仙的并未与叶紫有矛盾且关系还好,倒让人舒了口气,否则就是小说一大俗笔了。叶爱红的形象似乎还可塑造的在立体、丰满些,她最后的死实在太“小说化”,也由此看出结尾的仓促(既然“三年磨一剑”,池莉咋舍得让结尾如此草率哩?令人不解。)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和寄托,无论生活多么令人无法忍受(想起冯内古特说过“生活连老鼠都无法忍受”,呵),有了孩子(儿子)就有了一切。忘了说,刚翻开书时,小说的开头令我联想起王朔的《看上去很美》,无论小说背景、语言风格还是人物(儿童视角)(还得多说一句,儿童视角似乎总离不开“幽默”,很多作家好像在这个题材总有冒出其水平的水平,比如《呼兰河传》、《大浴女》(尹小跳)、《玫瑰门》、王朔早期的某些小说)。哥哥叶祖辉的形象实在太单薄了,最后他成为当地黑社会的老大,好像是池莉只为了以此让他的形象留在读者脑海中。
       纵线。突出女性的不幸必然要写男性的丑恶,至少在当下的中国文学里是这样滴~~~不过要说写男性丑恶,大概谁也写不过张洁。最近读了张洁的《红蘑菇》,实在是“粗中有细”。这么形容的原因是这样的:张洁写作,笔触向来没有极为柔美的那种调子(《无字》里似有一些,但并不能因此概括她全部作品的风格),像《爱,是不能忘记的》那种哀婉动人是少之又少。于是张洁的笔力成为一种“锥形”,开来是粗大的,但其尖头却足以一针见血,足以精雕细琢出“美好”与“丑恶”这一对立的两极。池莉以往小说并不乏描写男性且具传神功力的笔劲,但其重点是写商场对人性的改变or侵蚀,是小市民生活的平庸、单一与无奈,而现在要写男性的丑陋卑劣,鉴于缺乏经验,故有些捉襟见肘了。第二个男人禹宏宽好像只是个“桥儿”,搭在另两个重要的男性之间,算是个过渡作用,充其量也就当了个错把少妇当处女的傻小子角色。第一个男人关淳是个“苕货”用北京话翻译大概就是song包蛋(song字打不出来,尸从),叶紫被作为一个踏板利用了;第三个男人华林则正好用来解释“不谈爱情”的理由。
      虽然以前读过一些池莉的小说,但阅读量以及自己对池莉作品的认识还不足以达到能综览其创作全貌而进行评述的高度,所以要想写“池莉论”得等些时日了。最近在读方方,她的作品并不多但质量很高,读起来也很流畅,争取能先做关于她的总评;王安忆则太讨厌了,作品太多,想起来就头痛,尽管她的小说我也还算爱读。
      目前还没有想日后再读一遍《所以》的欲望,不觉得这是一部水平很高的小说但也不算太次,无论是拿来当消遣品来看还是持专业阅读角度阅读,都是值得翻一遍的。希望池莉不要把风格改得太多太大,因为她的创作观本不像王安忆那样花样翻新,就如同我希望苏童可以继续写他的“香椿树街系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19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