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复制链接]

1

精华

355

帖子

1080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8 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郑约瑟    http://www.artblog.cn/more.asp?name=joseph3033&id=23701

引言:

许多中国基督徒知道福音使命,知道文化使命的不多,能担负文化使命的就更少。问题是一部分教会负责人,根本就不知道文化使命的必须与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研讨。



一、       文化的涵义:

许多神学家认为神创造人类的时候,“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7,28)“耶和华  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是神托付人类的文化使命。人类堕落后才需要救恩,才有福音使命。



文化从广义来说,包括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道德法律、语言形式、文学艺术、科学理论和传统习俗等,是指人类为获得生存和发展,借助群体力量而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思想心理结构。

“文化”一词在西方语言中英文、法文为Culture,德文为Kultru,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为“耕作”、“种植”、“照料”等。



圣经写到人类始祖犯罪后“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创3;23),“耕种”是人类文化起始,也是文化使命的神学根据。值得注意是的,cutura是从culrus引申而来。拉丁文的culrus有着双重涵义,一为“耕作”、“教化”,一为“崇拜”、“祭礼”。所以“文化”既着眼于物质生活,又强调宗教信仰。



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给文化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文化就是人类非生物性而又可传递的遗产整体。”

中国的一些词典对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等。



在有的人看来,“文化”是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难以理解的概念。

一位因妈妈在美国留学而在美国读小学的孩子说得很有意思,“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的让人享受的一切。”

艺术史意义上的狭义“文化”形式,指文学艺术。现代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文化”,是指科教、文艺。



二、世俗文化:

我们说过文化的涵义后,知道文化的涵盖面很广,也并不是不重要。但因人们犯罪作恶,世俗文化绝对不能令人乐观。世俗的文化从一开始起,就包含以下几种特点。



1、感官文化:

圣经上写到女人受蛇欺骗后,“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创3;6)。肉体情欲、眼目情欲并今生的骄傲成为犯罪后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现代的文化特别重视感官的享受,讲究吃喝、色情暴力,满足人自以为有智慧的虚荣心理。

感官文化很畸形,犯罪产生感官文化,感官文化又刺激人犯罪,形成恶性循环。感官文化除了刺激人们的感官,引起人们不正常的欲念之外,不会给人们带来好处。只能使犯罪的人罪恶越来越重。



2、遮羞文化:

亚当、夏娃犯罪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创3:7)

犯罪后的人眼睛“明亮”了,看到的是自己的羞耻,人类文化许多时候是为了遮羞,为了掩盖,但欲盖弥彰,遮住美,却遮不了丑。如《上海宝贝》、《乌鸦》等所谓用身体解读人生,以不堪入目的露骨描写,来掩盖可羞耻的情欲。



3、飘泊文化:

人类犯罪后,被赶出伊甸园,人们便失去了幸福快乐的家园,如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写到:告别伊甸,慢移流浪的脚步,踏上孤寂的征途……

人类的文化很多是表达飘泊的苦楚,如流浪者之歌,故乡的云、橄榄树、流浪歌……梦驼铃也是这样,让人听起来很辛酸,……天边的归雁披彩霞,乡关在何方,风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虽很有历史的沧凉感,但使人感到渺茫悲伤。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表达凄清的思乡之情,也不仅仅是思念地域上的故乡,也是在渴望心灵家园。



三、圣化文化:

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就是以我们因信而产生的美好品格去圣化文化影响社会。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 神面前。”(西1:28)

基督徒应该是“完整的人”(whole man)对真正成熟的基督徒来说,哲学、科学、信仰和艺术之间均没有一堵墙。他们个人的社会理念与灵魂归依,所从事的事业与宗教信仰、完全和谐、毫无分裂。圣化文化的特征,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心灵安宁:

世俗文化使人心灵烦乱不安,我们的信仰首先会给人们带来平安。“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笔者在去年一首“平安圣诞”的朗诵诗中写到:

纷纷扰扰、悲悲惨惨、这是个烦乱不安纷扰悲惨的世界。/ 吮吸狼奶长大孩子的后裔登上宝座,君临天下。/ 狐狸家族的成员在神的子民中作王,凶暴与奸诈结盟。/ 愚昧与卑贱像残渣泛起,诚实常被欺凌,正直无处藏身。

……我们都是因信蒙神喜悦的人,我们得着主奇异的恩典、美妙的平安。/ 这平安不是平静湖面上泛一叶小舟的悠闲,不是睡在花团锦簇中的梦境。

这平安是得着新生命舒畅的喜乐,是成长中智慧的愉悦。/ 这平安使我们任凭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心依然平静。/ 这平安使我们不管流言蜚语,诽谤中伤,灵还能安宁。

基督徒应该重视灵修、关于灵修的书,许多信心伟人的传记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灵安宁。“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来11:1-2)“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7)。



2、强化忏悔意识:

世俗文化总是文过饰非,不断掩盖自己,论断别人,把错误推给别人,把功劳归与自己。保罗指责这些人说:“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罗2:3-6)基督徒决不能如此,要有强烈的深刻的忏悔意识。



中国文化中虽然有四书五经,有离骚,有唐诗宋词、有红楼梦、三国演义,但没有像大卫那样的悔罪诗,没有像奥古斯丁那样的忏悔录。大卫犯罪后,有先知拿单明斥其罪,耶路撒冷的民背道时,有先知耶利米斥责他们“你这耶路撒冷的民为何恒久的背道呢?他们守定诡诈,不肯回头。我留心听,听见他们说不正直的话,无人悔改恶行,说:我作的是什么呢?他们各人转奔已路,如马直闯战场。“(耶8:5-6)





中国的文人有被贬迁的哀愁与怀才不遇的怨骚,称为迁客骚人。柳宗元被贬时在诗中写到:“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李白虽吟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仍觉得自己很不得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便佯装潇洒,水中捞月,哀怨地打捞绝望的清高悲惨地死去。像茫仲淹也会忧君忧民,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河之远,则忧其君的”。但他们没有希伯来民族先知们伸张正义斥责罪恶的意愿和胆识。



当代文化界的情况如何呢?在《跨世纪对话》一书中写到:有人疑惑“布拉格之春”远没有“文革”深刻,而米兰·昆德拉却写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品呢?因为很少忏悔意识,缺少美好的品格、缺少为真理献身的勇气。只有巴金老人,有可贵的反思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一篇不定200字的短文,都具有黄金般的重量:

我明明记得我曾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还会做梦吗?为什么不会呢?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但是我不要做梦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决心不再变为兽,无论被拿着鞭子在我背上鞭打,我也不进入梦乡。当然谁也不再相信梦话!

巴金老人还提议,建立“文革”纪念馆,《跨世纪对话》一书中还提到:“文革”就是中国的奥斯维辛。苦难记忆,透视着历史的深渊,记住毁灭和灾难,记住牺牲和死亡,反省昨天的罪恶,就是为了明天,这幕悲剧不再重演。



3、体现家的温馨:

教会是永生上帝的家。每位基督徒从真正悔改那一刻起就像浪子回到慈爱父亲的家中,心灵也不再飘泊。世俗文化所表现的很可悲,他们“客店如家家如寄”唱什么“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他们有屋没有家,有家没有爱。其实只有爱才能使冷硬的房子变成温暖的家。

基督徒应该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在西方有些教会衰落,家庭解体的情况下,中国基督徒不管在教会或在家庭都要爱人如已,切实地彼此关心爱护,如保罗在给哥林多人的书信中所说的,“你们所作的都要凭爱心而作”(林前16:14)要体现家的温馨。



结论

中国基督徒的文化使命任重道远,中国文化对基督教信仰排异性很强,我们同工若不能更好地担负文化使命,福音就很难在广大民众的心中扎根。教会若不能以神圣、崇高、优美的文化去影响人民,若许多人至今仍有反知识倾向,不能成为有完整人格有美好品德的人,教会将在近期内无法改变弱势群体的状态。

中国基督徒应该认识到其实文化和神学并不矛盾,卡尔·巴特希望把他在莫扎特音乐中所听到的表现他的神学之中。他说莫扎特的音乐异乎寻常地自由,没有任何夸张,没有任何根本的破裂和冲突。

中国基督徒在各个领域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因为基督不但在宗教启示领域中作王,在政治法律、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要作王。



教会要重视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要造就一批有深远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艺术家。

中国基督徒要真正切实地做到荣耀真神,造福人类,更具体地说就是要为我们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做出卓越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0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