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飞诗词,几个个人注释及猜测。请看到的人,务必多多指教:)))
1 功名:次数出现最多;有个中间过渡转换,1125年以前,是封建社会比较平常的忠君爱国;1125年“靖康耻”以后意思是“复三关迎二圣”(《题翠岩寺》)“报君仇”“还车驾”(《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而不是封侯拜相,“不问登坛万户侯”(《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当下为人翻案的潮流很浓,这是好事,说明言论自由,但是有些人把岳飞及其“功名”歪解成是晋桓温。不说岳飞愚忠也罢(当然我不赞成这点),倒说成他是有更高的野心。作此条正之,封黄口小儿之嘴。
2 金酋:指金统治者。中原文化指东为夷南为蛮西为戎北为狄,自我为中央,自大。当时南宋的敌人除了金,还有土匪和农民起义者如彭友等(《驻军盆珠》)。岳飞认为,内好定,不足虑,“金酋”才是“顽恶”。(《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题翠岩寺》)他没有正视农民起义者,是因为土匪给之的错觉,以他的认识不可能没认识到农民的艰苦,“我来瞩龙语,为雨济民忧”(《题鄱阳龙居寺》)。
3 白发或者白首:与功名一样,出现次数也多。岳飞取此词时,意思半为汉代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叹时间之流逝,功名之未取。(《满江红》)另一半相对复杂,与青春相对,我猜测有下面意思,从多次设“访高人”(《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和“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小重山》),推测岳飞同样有古代人不可摆脱的归隐之心,不可摆脱的“入世出世”想法。这个想法,可以让我摆脱历来评价对他的沉重标签。“复三关迎二圣”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有同样报负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虽然当权者少,因为后面一个理由,所以他才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 三十:这个要论及《满江红》写的时间,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1134年秋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擢升,在期间某日阴天凭栏写就,另一说法是朱仙镇12道金牌招回在杭州而写,个人猜测是在“莫须有”(1141年4月)以前。个人采取后者,最后三句是有力的佐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说是在“莫须有”以前,是因为词中没有地方体现出《小重山》中相同应有的孤愤。所以“三十”这个词不是“三十而立”建功立业的意思,入冠都可以建功立业,比这样年纪小的历史大有人在,而是从“少负气节”(《宋史*岳飞传》)到写词时的大约算法。
5
附注:1.内中诗词多半来源于岳飞网“岳飞诗词”,可靠性大。网上查到还有其他诗,但不敢相信是否是岳飞的。地址:http://www.yuefei.net/yfsc/yfsc.htm
2.因为个人阅历和知识有限,请大家多指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