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5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孟老庄

[复制链接]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5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下讲孔孟老庄的书好多,比如前阵子很火的于丹,可我觉得讲这些真不如讲斯宾诺莎。
Bless Saint Michael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2#
发表于 2007-11-15 21:5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讲讲牛顿可能更好一点.....咱更需要科学精神....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7-11-16 10:2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国家精神的强盛,必先建立在自己民族精神的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路。老庄孔孟我们精神文化的根源,不了解他们,我们拿什么去了解斯宾诺莎?从我们民族精神内部发掘,再吸收他人之长,这才是最切实的。因此,我认为这种比较实在是无聊的事情,与其。。。不如。。。,这得需要这种对立?为了斯宾诺莎我就得抛弃老庄孔孟?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4#
发表于 2007-11-16 1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inesepoet 于 2007-11-16 10:20 AM 发表
一个国家精神的强盛,必先建立在自己民族精神的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路。老庄孔孟我们精神文化的根源,不了解他们,我们拿什么去了解斯宾诺莎?从我们民族精神内部发掘,再吸收他人之长 ...

可以看出老师是国学爱好者.....我也挺喜欢的...还藏着<孙子兵法>呢..嘿嘿....

最近在广州举行了一个羊城书展...由于现在是人人皆股,本来预期金融股基类的书籍会是主角...没想到的是,不论是展位的人气度,还是成交额的大小,都是国学类书籍占了第一...可见当今国学还是很热的...

国学还是很有魅力的,比如<老子>...说了这般深奥的东西,而采用的形式竟是韵文...还有孔子在川上的那段...多么优美的哲人化境界呀

以热爱国学的朋友而论,大家恐怕更关注先秦或唐宋的...其实,在此间的魏晋南北朝也是相当有魅力的一段时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陶渊明的诗...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以及<世说新语>为我们展现的那种洒脱,自然的晋人风度...都是足以闪耀古今的事物...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inesepoet 于 2007-11-16 10:20 发表
一个国家精神的强盛,必先建立在自己民族精神的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路。老庄孔孟我们精神文化的根源,不了解他们,我们拿什么去了解斯宾诺莎?从我们民族精神内部发掘,再吸收他人之长 ...

我的意思其实不是说孔孟老庄不好,更不是在说民族文化的问题,其实是在说既然大家现在这么关心心态、幸福、做人、人生大境的问题,斯宾诺莎可能更适合,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至于目下的“国学热”,我认为并非单纯的文化事件,也不宜单纯作文化事件分析,不知您是否赞同。总之我看到的并非“复兴”,因此就不能赞同您的逻辑链条,我看到的,说夸张一点,正是“崩溃”。
Bless Saint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精华

802

帖子

2516

积分

viscount

时间领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07-11-16 19:38 | 只看该作者
应该看孔孟老庄。但要看就直接看孔孟老庄的书,别看所谓‘XX心得’之类的二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7#
发表于 2007-11-16 20:28 | 只看该作者
这点我到赞成,但是选择适合的注本也是必要的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精华

4474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La Piémontoise

8#
发表于 2007-11-16 21:0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多买多参考。
我同意一味跟风是不对的。特别是有某些人想把孔孟老庄拿去为他们服务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老师推荐个注本吧,我现在只有最大路的杨注本。
   Yet, Freedom, yet, thy banner, torn but flying,
  Streams like a thunder-storm against the wi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9#
发表于 2007-11-16 22:10 | 只看该作者
俺有一个朱熹的注本........验证了俺的古文水平还是及格的.......

还有一个发现......现代粤语其实有相当多的古汉语成分.......所以..嘿嘿,读来得心应手........

引用目标与手段的观点吧....国学的确成了少数人的手段与工具了.......所以"心得"总是不少的.....但再想深一点....他们的存在总算是丰富了学生朋友们,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吧....也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10#
发表于 2007-11-16 22:16 | 只看该作者
崩溃与复兴之说....都有失之偏颇的地方.....演化成这样的国学(或可说是一股潮流吧)...总有它的来龙去脉.....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锻炼分析能力的机会....这是很可贵的.....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8-1 00:0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