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阶段十八年(1986—2004)小说读后感一

[复制链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8 1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本人张江安 于 2010-6-8 16:19 编辑

(长篇)

《平凡的世界》


断断续续花了五个月时间,读完了路遥《平凡的世界》。作者以对生活的热爱,对农村的无限乡情,精心绘制了这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小说以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改革浪潮中黄原市(影射陕西延安)附近农村的深刻变化为主题,塑造了数十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孙少平:我所深深敬爱的理想化青年的楷模。为了改变“烂包光景”的家庭,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当过双水村的民办教师、黄原城的民工、铜城市的煤矿工人,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生活的磨炼,终于从一块生铁炼成了精钢。在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面前,我只能是自惭形秽。


孙少安:广大普通青年的楷模。从一个扩大自留地的“走资派”到双水村新一代的领导人,其间多少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他无愧于农村新一代的弄潮儿!


田福军:从农村走出的新一代开拓型干部,一个虽有不少缺点,但是真正为民谋福利的好领导。


田晓霞:孙少平少年时代的良师益友,青年时代的挚爱恋人。作为报社的记者,在洪灾中不幸以身殉职,从而为全书染上了一抹无法弥补的悲剧色彩。


别的人物,就不多说了。但特别要提一提孙玉亭这位“拖拉着一双烂鞋的‘革命家’”,曾经多次把我逗得忍俊不禁。


小说的语言朴实无华,用了许多黄原的方言,并处处充满着温馨的议论,给人以舒心的温暖,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1998年11月23日日记。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0-6-8 20:5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迷惘中的年轻人都读读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本人张江安

《年轮》



梁晓声《年轮》读了一年多,不想写什么读后感,只想对结尾部分发表一点看法。


韩德宝管教张萌的女儿小玥,在回来的路上被歹徒用刀子捅了,失血过多不幸亡故。小玥于是遭到了众人的同声斥责,她的母亲张萌也以冷漠和抛弃待之,都以为这桩罪恶的勾当是小玥的狐朋狗友干的。可是到了末了,情节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杀害韩德宝的是几个劳教人员,跟小玥毫无关系,于是众人追悔莫及。到底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是昔日的知青对待“历史遗留物”的子女亦恨亦爱?是对兵团战友难舍情谊?我看不出来。


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个转变,恰能反映当今社会的面貌,还能表现出知青不幸婚姻的后遗症。


总之,我以为这个转变是一处败笔。



                                                                                                                                                                                                     ——2000年5月8日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西门

唉,毕竟没有那个时代的蓬勃朝气了……

我还有一篇7年后的“第二读后感”,但还要等待站长朋友的批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本人张江安

读得神速的《21世纪——克隆人国向人类宣战》


昨晚,爸爸带回来一本作者赠送的《21世纪——克隆人国向人类宣战》。我起初以为是外国人写的,并没有什么兴趣。后来爸爸叫我看看这本书,我拿来随手翻阅,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连上床都不忍释手。


今天几乎一天都在读这本书,一共读了142页,破了一天读书页数的个人纪录。作者对未来高科技战争的生动描写,纵横几大洲的风光刻画,个人在毁灭性世界战争中的悲欢离合……处处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中国军人在怒江、金沙江、太平洋等战场克敌制胜,使克隆人军队蒙受了较大损失,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使全书生色不少。



5月21——22日,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这本书上面了,至昨晚,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它读完了,破了纪录。


当然是这本书太吸引人了,才让我如此着迷。由于体裁是科幻小说,自由度比较大,打破数千年时空限制,纵横七大洲三大洋,海、陆、空、宇各战场瞬息万变,天、地、洋、林,奇景美不胜收。作者对未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胆想象,展现了一幅瑰丽画卷;对战场上各类高新技术武器及其破坏力的描写,壮观中透着惨烈;对战后满目疮痍的刻画,告诫人们:高技术世界大战的结果,将有毁灭人类的危险。


对于这本书,我只有一点感到遗憾:书中四条叙事线索中,却没有一条是属于中国的。倘若是外国人著书,尚可理解,但这是国人所著,未免太欠考虑了。




                                                                                                                                                                                       ——综合2001年5月21、23日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本人张江安

《尘埃落定》


阿来的《尘埃落定》读了三十七天,今日始告读完。


读了这部小说,我没有太强烈的感觉。综观全书主旨,无非是揭示出了新旧时代交替引起的震动和变幻而已。对行将倾覆的土司制度的精细描绘,对川北藏区民俗风情的刻画,总让我感到作者在留恋旧制度(倘若退后数十年,这是非常反动的)。另外,书中大量赤裸裸的性描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甚至不想再读第二遍。诚然,现在这类性描写非常普遍,因为也是作者的宣泄和情节的需要,不可一概否定,但至少在表现方式上要含蓄一些。而且,这种性描写也会损害人物的形象,尽管书中大多数人物形象并不可爱。



                                                                                                                                                                                                    ——2001年9月27日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6

帖子

1303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本人张江安

《红色康乃馨》


今天,《红色康乃馨》读完了,历时半个月。因为在这之前,已经看了电视剧,便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比较来看,应该说陈心豪的这部小说不逊于电视剧。


跟张平的《抉择》不同,《红色康乃馨》在深刻性和忧患意识方面见解较浅,但在情节的生动和悬念的设置方面明显胜过了《抉择》,从而更加好看。关于书中主要人物,正直沉稳的周若冰、放浪狡黠的杨源辉、精明干练却抵挡不住金钱诱惑的蓝思红,以及虚伪的裴振庆、阴鸷的莫名、嫉恶如仇却涉世不深遭到暗害的徐晓晴等等,都不用多说,唯独阿琪(蓝念琪)却不可不细说一下。这个人物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扑朔迷离的色彩,很难判断她究竟是站在哪一方的,直至裴振庆、蓝思红贪污集团被揭露时,人们才从她冷酷的外表下看到了一颗热忱的赤子之心。阿琪忍辱负重,谨慎调查,最终实现了徐晓晴的遗愿,伸张了正义,然而却付出了养母被判处死刑的代价,着实令人扼腕浩叹!作者对这个人物的重视程度实际上超过了主人公周若冰,而在所有人物中,唯独对她以爱称名之,则表达了对正义和纯洁的热爱。“红色康乃馨”,的确是永远的春天!


从行文风格上来看,《红色康乃馨》没有《抉择》那种饱含激情的文字,却有浓郁的都市气息,不时夹杂进一些流行语,让我很不习惯,如果不是因为故事情节和情节之外的东西的缘故,我是不可能这么快就看完的。


还有一点,书中主要人物中,女性占多数,然而主题并不是以爱情为主,也是对女性社会价值的一种肯定。



                                                                                                                                                                                                 ——2001年10月15日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6 13:3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