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1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果在中國:譯介與研究

[复制链接]

0

精华

36

帖子

108

积分

habitant

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9 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雨果在中國:譯介與研究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  
2002年2月26日,是世界文化名人雨果诞生200周年纪念日。 2002年2月26日,是世界文化名人雨果誕生200週年紀念日。 为什么要纪念雨果?為什麼要紀念雨果? 因为雨果是创造人类精神文化奇观的伟人,他的思想与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点,高踞于金字塔的尖端,仅仅每一个单方面的成绩就已经足以构成一块块不朽的丰碑。” 为了更好地继承雨果的这份对世界文学、文化曾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遗产,本文试图对一百年来雨果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作一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因為雨果是創造人類精神文化奇觀的偉人,他的思想與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各個領域,“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頂點,高踞於金字塔的尖端,僅僅每一個單方面的成績就已經足以構成一塊塊不朽的豐碑。”為了更好地繼承雨果的這份對世界文學、文化曾經產生並將繼續產生重大影響的遺產,本文試圖對一百年來雨果作品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作一比較系統的回顧與梳理。
1、雨果小说译介从20世纪初迄今的100年间,雨果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一直没有停歇,其中译介得最早最多的是他的小说。 1、雨果小說譯介從20世紀初迄今的100年間,雨果作品在中國的譯介一直沒有停歇,其中譯介得最早最多的是他的小說。
(1)《悲惨世界》译介。 (1)《悲慘世界》譯介。 这部杰作的故事片断最早见于光绪29年5月20日(即1903年6月15日)出版的《浙江潮》月刊。這部傑作的故事片斷最早見於光緒29年5月20日(即1903年6月15日)出版的《浙江潮》月刊。 该期月刊发表了年仅22岁的鲁迅翻译的雨果短篇小说《哀尘》,译者署名为庚辰,作者名译为嚣俄。該期月刊發表了年僅22歲的魯迅翻譯的雨果短篇小說《哀塵》,譯者署名為庚辰,作者名譯為囂俄。
同年,苏曼殊翻译的《惨世界》在《国民日报》上发表。同年,蘇曼殊翻譯的《慘世界》在《國民日報》上發表。 1907年,《悲惨世界》的第一个单行本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书名为《孤星泪》。 1907年,《悲慘世界》的第一個單行本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書名為《孤星淚》。 此外还有《时报》社出版的节译本,书名为《逸囚》。此外還有《時報》社出版的節譯本,書名為《逸囚》。 1929年,由李丹译、方于校的《悲惨世界》第一部收录在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分9册出版,书名为《可怜的人》。 1929年,由李丹譯、方於校的《悲慘世界》第一部收錄在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第一集,分9冊出版,書名為《可憐的人》。 1931年,柯蓬州以《少年哀史》为书名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的压缩本。 1931年,柯蓬州以《少年哀史》為書名翻譯出版了這部小說的壓縮本。 此后,李敬祥于1936年、微林于1944年、徐泽人于1950年、周光熙和岳峰于1953年又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均为节译本。此後,李敬祥於1936年、微林于1944年、徐澤人於1950年、周光熙和岳峰於1953年又翻譯出版了這部小說,均為節譯本。 比较忠实于原文、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全译本是由留法学者李丹、方于夫妇用长达半个世纪的心血译竞的,从1958年至1984年全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比較忠實於原文、在讀者中影響最大的全譯本是由留法學者李丹、方於夫婦用長達半個世紀的心血譯競的,從1958年至1984年全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齊。 此后多家出版社又先后出版了许多节译本、缩写本,译者和改写者有陈宗宝、毕东岳、王振孙、廖星桥、周光熙、丁雪英、佘协斌、朗维忠、杨元度、林小菁等。此後多家出版社又先後出版了許多節譯本、縮寫本,譯者和改寫者有陳宗寶、畢東岳、王振孫、廖星橋、周光熙、丁雪英、佘協斌、朗維忠、楊元度、林小菁等。 近些年又先后出版了多种复译本,译者有李玉民、州长治、潘丽珍等。近些年又先後出版了多種複譯本,譯者有李玉民、州長治、潘麗珍等。
(2)《巴黎圣母院》译介。 (2)《巴黎圣母院》譯介。 最早的译者是俞忽,1923年以《活冤孽》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早的譯者是俞忽,1923年以《活冤孽》為書名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6年,上海群学书店出版了由越裔译述、以《钟楼怪人》为书名的节缩本。 1946年,上海群學書店出版了由越裔譯述、以《鐘樓怪人》為書名的節縮本。 1949年,陈敬容的全译本由上海骆驼书店印行。 1949年,陳敬容的全譯本由上海駱駝書店印行。 此后的全译者有管震湖、陈宗宝、潘丽珍、施康强、李玉民、罗国林、罗仁携等。此後的全譯者有管震湖、陳宗寶、潘麗珍、施康強、李玉民、羅國林、羅仁攜等。 节缩本译者有余耀南、李祥等。節縮本譯者有餘耀南、李祥等。
(3)《九三年》译介。 (3)《九三年》譯介。 这部小说首译于1913年,译者署名为东亚病夫,即我国晚清著名作家兼翻译家曾朴,书名为《九十三年》,先于1913年连载于上海《时报》,次年由有正书局刊印,后于1929年修订成两卷由上海真美善书店印行。這部小說首譯於1913年,譯者署名為東亞病夫,即我國晚清著名作家兼翻譯家曾樸,書名為《九十三年》,先於1913年連載於上海《時報》,次年由有正書局刊印,後於1929年修訂成兩卷由上海真美善書店印行。 继曾朴之后,林纾和毛文钟合作,又于1921年翻译了这部小说,以《双雄义死录》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名译为预勾。繼曾樸之後,林紓和毛文鐘合作,又於1921年翻譯了這部小說,以《雙雄義死錄》為書名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名譯為預勾。 1948年,董时光也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 1948年,董時光也翻譯出版了這部小說。 比较忠实的全译本译者为郑永慧(以《九三年》为书名于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后的复译者有桂裕芳、罗国林等。比較忠實的全譯本譯者為鄭永慧(以《九三年》為書名於1957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後的複譯者有桂裕芳、羅國林等。
(4)《死囚末日记》译介。 (4)《死囚末日記》譯介。 始译于1906年,译者包天笑(即包公毅),以《铁窗红泪录》为书名发表于《月月小说》。始譯於1906年,譯者包天笑(即包公毅),以《鐵窗紅淚錄》為書名發表於《月月小說》。 1929年,上海现代书局印行了由邱韵从英译本转译的《死囚之末日》。 1929年,上海現代書局印行了由邱韻從英譯本轉譯的《死囚之末日》。 1949年,黄峰又从英译本转译,以《铁窗末日记》为书名由上海长风书店出版。 1949年,黃峰又從英譯本轉譯,以《鐵窗末日記》為書名由上海長風書店出版。 最后的译本定名为《死囚末日记》,1957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李平沤。最後的譯本定名為《死囚末日記》,1957年由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譯者李平漚。
(5)《海上劳工》译介。 (5)《海上勞工》譯介。 初译者署名平情主人,书名为《噫有情》,1928年由真美善书店印行。初譯者署名平情主人,書名為《噫有情》,1928年由真美善書店印行。 后有伍光建的译本。後有伍光建的譯本。 以《海上的劳工》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不详。以《海上的勞工》為書名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份不詳。 较忠实的全译本于1980年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罗玉君。較忠實的全譯本於1980年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譯者羅玉君。 此后又有许钧等人重译。此後又有許鈞等人重譯。
(6)《笑面人》译介。 (6)《笑面人》譯介。 《笑面人》首译于1931年,译者曾朴,连载于《真美善》季刊,书名为《笑的人》,未译竟。 《笑面人》首譯於1931年,譯者曾樸,連載於《真美善》季刊,書名為《笑的人》,未譯竟。 此后较忠实的全译本译者有鲁膺、郑永慧以及周国强等。此後較忠實的全譯本譯者有魯膺、鄭永慧以及周國強等。
(7)《布格-雅加尔》译介。 (7)《布格-雅加爾》譯介。 始译于1905年,译者包天笑,以《侠奴血》(又称《侠女奴》)为书名,由小说林书局印行。始譯於1905年,譯者包天笑,以《俠奴血》(又稱《俠女奴》)為書名,由小說林書局印行。 鲁膺的新译本于1956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魯膺的新譯本於1956年由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 此后有陈筱卿等人的复译本。此後有陳筱卿等人的複譯本。
(8)《葛洛特·格》译介。 (8)《葛洛特·格》譯介。 译者沈宝基,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多人重译。譯者沈寶基,1959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後多人重譯。
(9)《冰岛的凶汉》译介。 (9)《冰島的兇漢》譯介。 译者刘方,《以冰岛恶魔》为书名于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譯者劉方,《以冰島惡魔》為書名於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 此后有陈筱卿等人重译。此後有陳筱卿等人重譯。
2、雨果戏剧译介雨果一生写的10多出戏剧,大部分有了中译本。 2、雨果戲劇譯介雨果一生寫的10多齣戲劇,大部分有了中譯本。 最早以单行本形式出现的是曾朴译的《枭欤》(现译为《吕克莱斯·波基亚》),1916年由有正书局出版。最早以單行本形式出現的是曾樸譯的《梟歟》(現譯為《呂克萊斯·波基亞》),1916年由有正書局出版。 阿英曾将此剧编入《晚清文学丛钞·域外文学译文卷》,并称曾朴所译此剧与马君武所译席勒的《威廉退尔》、胡嘏所译易卜生的《傀儡家庭》鼎足而三,“是从清末到‘五四’时期最足代表的翻译剧本”。阿英曾將此劇編入《晚清文學叢鈔·域外文學譯文卷》,並稱曾樸所譯此劇與馬君武所譯席勒的《威廉退爾》、胡嘏所譯易卜生的《傀儡家庭》鼎足而三,“是從清末到‘五四’時期最足代表的翻譯劇本”。
接下来译介的是《安日乐》,1917年由包天笑、徐卓呆合译,书名为《牺牲》,由秋星社刊行。接下來譯介的是《安日樂》,1917年由包天笑、徐卓呆合譯,書名為《犧牲》,由秋星社刊行。 该剧曾朴于1930年译作《项日乐》,张道藩1946年译为《狄四娘》,刘小蕙于1983年译为《安琪罗》。該劇曾樸於1930年譯作《項日樂》,張道藩1946年譯為《狄四娘》,劉小蕙於1983年譯為《安琪羅》。
曾朴译介的雨果戏剧还有《欧那尼》(今译《艾那尼》)、《吕伯兰》(今译《吕伊·布拉斯》)、《钟楼怪人》(即《爱丝美拉达》),分别于1927、1928年由真美善书店出版。曾樸譯介的雨果戲劇還有《歐那尼》(今譯《艾那尼》)、《呂伯蘭》(今譯《呂伊·布拉斯》)、《鐘樓怪人》(即《愛絲美拉達》),分別於1927、1928年由真美善書店出版。 据说曾朴还译有《克林威尔》(现译《克伦威尔》)、《玛丽韵姐洛姆》(现译《玛丽蓉·黛罗美》)、《嬉王》(现译《国王取乐》)、《玛丽丢陶》(现译《玛丽·都铎》)等,但未见梓行。據說曾樸還譯有《克林威爾》(現譯《克倫威爾》)、《瑪麗韻姐洛姆》(現譯《瑪麗蓉·黛羅美》)、《嬉王》(現譯《國王取樂》)、《瑪麗丟陶》(現譯《瑪麗·都鐸》)等,但未見梓行。
1947年,陈瘦竹据英译本转译了《欧那尼》,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 1947年,陳瘦竹據英譯本轉譯了《歐那尼》,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 解放后,李健吾译有《宝剑》,1957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解放後,李健吾譯有《寶劍》,1957年由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6年,许渊冲翻译的《雨果戏剧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6年,許淵衝翻譯的《雨果戲劇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此外谭立德等人也翻译过雨果的戏剧。此外譚立德等人也翻譯過雨果的戲劇。
3、雨果诗歌译介和雨果的小说、戏剧译介相比,诗歌译介较少。 3、雨果詩歌譯介和雨果的小說、戲劇譯介相比,詩歌譯介較少。 解放后至1984年的35年间,单行本只出版了一本闻家驷翻译的《雨果诗选》,收录译诗22首,由作家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解放後至1984年的35年間,單行本只出版了一本聞家駟翻譯的《雨果詩選》,收錄譯詩22首,由作家出版社於1954年出版。 直到1985年雨果逝世100周年后,雨果诗歌的译介才出现新局面。直到1985年雨果逝世100週年後,雨果詩歌的譯介才出現新局面。 不仅有关报刊杂志与法国译诗选登载了大量雨果译诗,而且在短短七八年间就出版了众多的单行本,其中主要有:不僅有關報刊雜誌與法國譯詩選登載了大量雨果譯詩,而且在短短七八年間就出版了眾多的單行本,其中主要有:
沈宝基译《雨果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沈寶基譯《雨果詩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沈宝基译《雨果抒情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沈寶基譯《雨果抒情詩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
程曾厚译《雨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程曾厚譯《雨果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闻家驷译《雨果诗抄》,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聞家駟譯《雨果詩抄》,外國文學出版社,1986年;
张秋红译《雨果诗选》(两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張秋紅譯《雨果詩選》(兩冊),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
程曾厚译《繁花似锦的五月:雨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程曾厚譯《繁花似錦的五月:雨果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张秋红译《雨果抒情诗100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等等。張秋紅譯《雨果抒情詩100首》,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等等。
此外,由柳鸣九先生主编的20卷《雨果文集》中,包含了5卷译诗集,译者有张秋红、程曾厚、吕永英、李恒基等。此外,由柳鳴九先生主編的20卷《雨果文集》中,包含了5卷譯詩集,譯者有張秋紅、程曾厚、呂永英、李恆基等。 至此,雨果一生创作的《颂歌集》、《歌吟集》、《东方集》、《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光影集》、《惩罚集》、《静观集》、《历代传说》、《凶年集》、《做祖父的艺术》、《街头与森林之歌》等10多部诗集,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译介。至此,雨果一生創作的《頌歌集》、《歌吟集》、《東方集》、《秋葉集》、《暮歌集》、《心聲集》、《光影集》、《懲罰集》、《靜觀集》、《歷代傳說》、《凶年集》、《做祖父的藝術》、《街頭與森林之歌》等10多部詩集,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譯介。
4、雨果散文、游记、政论译介雨果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书信、随笔、游记、政论,这些作品的主要中译本有: 4、雨果散文、遊記、政論譯介雨果一生寫了大量散文、書信、隨筆、遊記、政論,這些作品的主要中譯本有:
顾维熊译《嚣俄的情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顧維熊譯《囂俄的情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白丁译《雨果情书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白丁譯《雨果情書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
顾维熊《雨果的情书:寄给未婚妻的信》,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顧維熊《雨果的情書:寄給未婚妻的信》,華嶽文藝出版社,1988年;
郑克鲁译《雨果随笔·见闻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鄭克魯譯《雨果隨筆·見聞錄》,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1年;
佘协斌编选、沈宝基等译《雨果抒情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佘協斌編選、沈寶基等譯《雨果抒情散文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
郑克鲁译《雨果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鄭克魯譯《雨果散文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
张政译《雨果情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張政譯《雨果情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刘华译《莱茵河》,收入柳鸣九主编《雨果文集》第1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劉華譯《萊茵河》,收入柳鳴九主編《雨果文集》第1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徐知免译《阿尔卑斯山和比里牛斯山之游》,同上;徐知免譯《阿爾卑斯山和比里牛斯山之遊》,同上;
徐知免译《法兰西和比利时之游》,同上;徐知免譯《法蘭西和比利時之遊》,同上;
张容译《见闻录》,收入《雨果文集》第20卷;張容譯《見聞錄》,收入《雨果文集》第20卷;
丁世中译《小拿破仑》、《教皇》、《至高的怜悯》,收入《雨果文集》第19卷。丁世中譯《小拿破崙》、《教皇》、《至高的憐憫》,收入《雨果文集》第19卷。 等等。等等。
5、雨果文论、研究资料译介这方面的主要中译本有: 5、雨果文論、研究資料譯介這方面的主要中譯本有:
夜澄译尼柯拉耶夫所著《雨果》,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夜澄譯尼柯拉耶夫所著《雨果》,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8年;
林致平译《雨果生平及其代表作》,台北五洲出版社,1976年;林致平譯《雨果生平及其代表作》,台北五洲出版社,1976年;
柳鸣九译《雨果论文学》,内收雨果《莎士比亚论》、《论司各特》、《论拜伦》及多本诗集序,1980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98年加以增添后以《雨果论文学艺术》收入其主编的《雨果文集》第17卷;柳鳴九譯《雨果論文學》,內收雨果《莎士比亞論》、《論司各特》、《論拜倫》及多本詩集序,1980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1998年加以增添後以《雨果論文學藝術》收入其主編的《雨果文集》第17卷;
鲍文蔚译、法国阿黛尔·富歇所著《雨果夫人见证录》,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85年,再版时改名为《雨果夫人回忆录》;鮑文蔚譯、法國阿黛爾·富歇所著《雨果夫人見證錄》,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85年,再版時改名為《雨果夫人回憶錄》;
沈宝基、筱明、廖星桥译莫洛亚所著《雨果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另一个译本系陈伉据俄文本转译,书名为《伟大的叛逆者—雨果》,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此后又有周国珍重译,书名仍为《雨果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此书的节缩本由台北志文出版社出版,译者莫洛夫,1986年。沈寶基、筱明、廖星橋譯莫洛亞所著《雨果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另一個譯本系陳伉據俄文本轉譯,書名為《偉大的叛逆者—雨果》,世界知識出版社,1986年;此後又有周國珍重譯,書名仍為《雨果傳》,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此書的節縮本由台北志文出版社出版,譯者莫洛夫,1986年。
6、雨果思想及作品研究我国对雨果思想及作品的研究,无论从时间和规模上看,还是从广度与深度上看,都可以说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雨果学》。 6、雨果思想及作品研究我國對雨果思想及作品的研究,無論從時間和規模上看,還是從廣度與深度上看,都可以說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雨果學》。 除了众多译家为其译本写的“译序”、“前言”、“后记”本身就是上乘的研究文字外,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多种世界文学史或法国文学史书籍开辟专章专节对雨果进行论述,有关雨果研究的专著亦陆读出版,一些外国文学研究机构与高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雨果学术研讨会,这在我国的外国文学作家研究中是不多见的。除了眾多譯家為其譯本寫的“譯序”、“前言”、“後記”本身就是上乘的研究文字外,各種報刊雜誌發表了大量的研究論文,多種世界文學史或法國文學史書籍開闢專章專節對雨果進行論述,有關雨果研究的專著亦陸讀出版,一些外國文學研究機構與高校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種雨果學術研討會,這在我國的外國文學作家研究中是不多見的。
早在1927年,即雨果发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宣言《<克伦威尔>序》100周年时,曾扑就在《真美善》杂志上出了一期《法国浪漫运动百年纪念号》,对浪漫派领袖人物雨果进行了特别研究介绍。早在1927年,即雨果發表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宣言《<克倫威爾>序》100週年時,曾撲就在《真美善》雜誌上出了一期《法國浪漫運動百年紀念號》,對浪漫派領袖人物雨果進行了特別研究介紹。 1935年雨果逝世50周年时,茅盾撰写了《雨果和<哀史>》、《雨果?lt;欧那尼>》等介绍文字。 1935年雨果逝世50週年時,茅盾撰寫了《雨果和<哀史>》、《雨果?lt;歐那尼>》等介紹文字。
解放后,对雨果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解放後,對雨果的研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52年,雨果诞生150周年时,茅盾首先提出将雨果作为世界文化名人来纪念,这一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1952年,雨果誕生150週年時,茅盾首先提出將雨果作為世界文化名人來紀念,這一倡議得到廣泛響應。 《人民日报》发表了《为保卫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而斗争》的社论,指出:“雨果,我们是把他当作法国进步人民的一颗巨大的良心来认识的;我们十分尊重在雨果的作品及一生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对人类的合理前途的渴望”。 《人民日報》發表了《為保衛人類文化的優秀傳統而鬥爭》的社論,指出:“雨果,我們是把他當作法國進步人民的一顆巨大的良心來認識的;我們十分尊重在雨果的作品及一生事業中所表現出來的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的精神和對人類的合理前途的渴望”。 全国各大报刊都登载了纪念文章或学术论文,一些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文艺评论家如茅盾、郭沫若、楚图南、洪深、唐弢等人纷纷撰文纪念。全國各大報刊都登載了紀念文章或學術論文,一些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文藝評論家如茅盾、郭沫若、楚圖南、洪深、唐弢等人紛紛撰文紀念。 1981年,雨果诞生180周年前夕,全国性的雨果学术研论会在长沙召开,仅大会收到的论文就有90篇。 1981年,雨果誕生180週年前夕,全國性的雨果學術研論會在長沙召開,僅大會收到的論文就有90篇。 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中册),该书辟专章以长达72页的篇幅,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雨果的生平与创作道路,阐释了雨果的文艺理论,并对雨果戏剧、诗歌、小说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典型、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与意义,进行了分析评论。同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柳鳴九主編的《法國文學史》(中冊),該書闢專章以長達72頁的篇幅,詳細而係統地介紹了雨果的生平與創作道路,闡釋了雨果的文藝理論,並對雨果戲劇、詩歌、小說的創作背景、思想內容、人物典型、藝術特色及其影響與意義,進行了分析評論。 1983年,漓江出版社又出版了柳鸣九的《雨果创作评论集》。 1983年,漓江出版社又出版了柳鳴九的《雨果創作評論集》。 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伯通撰写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旗手雨果》一书。 198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陳伯通撰寫的《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旗手雨果》一書。
1985年是雨果逝世100周年。 1985年是雨果逝世100週年。 法国将这一年定为“雨果年”,举行了各种隆重的纪念活动。法國將這一年定為“雨果年”,舉行了各種隆重的紀念活動。 我国北京、武汉、南京、上海、长沙等地也分别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雨果纪念会和学术研讨会。我國北京、武漢、南京、上海、長沙等地也分別舉行了各種形式的雨果紀念會和學術研討會。 全国很多报刊杂志纷纷开辟雨果专栏、专题,充分显示了我国对雨果研究的重视与成绩。全國很多報刊雜誌紛紛開闢雨果專欄、專題,充分顯示了我國對雨果研究的重視與成績。 如武汉纪念会后,《法国研究》出版了一期《纪念雨果学术讨论会专辑》,罗大冈发表了《试论雨果》的重要论文。如武漢紀念會後,《法國研究》出版了一期《紀念雨果學術討論會專輯》,羅大岡發表了《試論雨果》的重要論文。 柳鸣九则在《外国文学欣赏》上发表了《雨果的意义与启示》一文。柳鳴九則在《外國文學欣賞》上發表了《雨果的意義與啟示》一文。 在此期间,不少文化单位和高等院校还展出了由法国“纪念雨果全国委员会”提供的有关雨果生平、著作、绘画的大幅系列图片。在此期間,不少文化單位和高等院校還展出了由法國“紀念雨果全國委員會”提供的有關雨果生平、著作、繪畫的大幅系列圖片。
1998年是我国雨果译介与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年。 1998年是我國雨果譯介與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年。 主要标志是,该年我国著名雨果学学者柳鸣九先生编选了一部《雨果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主编了一套20卷的《雨果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主要標誌是,該年我國著名雨果學學者柳鳴九先生編選了一部《雨果精選集》(山東文藝出版社),主編了一套20卷的《雨果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这两部文集中收录的雨果作品,可以说是对近百年来雨果译介的大展示和大检阅,具有文化积累的重大意义;编选者柳先生所撰写的长达9万字的序言,包括总序和分序,则集雨果研究之大成,对雨果的思想及作品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辟独到的分析评论,可以说是一个世纪来雨果学研究的阶段性大总结。這兩部文集中收錄的雨果作品,可以說是對近百年來雨果譯介的大展示和大檢閱,具有文化積累的重大意義;編選者柳先生所撰寫的長達9萬字的序言,包括總序和分序,則集雨果研究之大成,對雨果的思想及作品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精闢獨到的分析評論,可以說是一個世紀來雨果學研究的階段性大總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雨果的研究必将有新的发掘和新的提高,赋予新时代的新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對雨果的研究必將有新的發掘和新的提高,賦予新時代的新特色。 比如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仅有了外国学者写的雨果传记的中译本,而且出现了由我国学者自己撰写的雨果传记,其中包括北岳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由张英伦撰写的《雨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由葛丽娟撰写的《法兰西诗神:雨果传》。比如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不僅有了外國學者寫的雨果傳記的中譯本,而且出現了由我國學者自己撰寫的雨果傳記,其中包括北岳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由張英倫撰寫的《雨果傳》,河北人民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的由葛麗娟撰寫的《法蘭西詩神:雨果傳》。 此外,还有各种雨果作品导读与鉴赏文字,如陆楼法等编著了《圣母院的钟声:雨果作品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此外,還有各種雨果作品導讀與鑑賞文字,如陸樓法等編著了《聖母院的鐘聲:雨果作品導讀》(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資料來源】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 ... hl%3Dzh-TW%26sa%3DN
PS.本篇作者題為:“李昱函發表於2007-9-23 21:00:28”,不過依據敝人所知,本文真正實際作者另有其人,為“余協斌”先生,至今,於網路仍舊可讀到本文,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110510.htm  。敝人曾在網路上,看到本文。

2

精华

1545

帖子

4696

积分

牧场主

2#
发表于 2008-11-23 16:44 | 只看该作者
看的很累啊,半繁半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545

帖子

4696

积分

牧场主

3#
发表于 2008-11-23 17:33 | 只看该作者
雨果在中国:译介与研究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
2002年2月26日,是世界文化名人雨果诞生200周年纪念日。 为什么要纪念雨果因为雨果是创造人类精神文化奇观的伟人,他的思想与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点,高踞于金字塔的尖端,仅仅每一个单方面的成绩就已经足以构成一块块不朽的丰碑。” 为了更好地继承雨果的这份对世界文学、文化曾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遗产,本文试图对一百年来雨果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作一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
1、雨果小说译介从20世纪初迄今的100年间,雨果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一直没有停歇,其中译介得最早最多的是他的小说。
(1)《悲惨世界》译介。 这部杰作的故事片断最早见于光绪29年5月20日(即1903年6月15日)出版的《浙江潮》月刊。 该期月刊发表了年仅22岁的鲁迅翻译的雨果短篇小说《哀尘》,译者署名为庚辰,作者名译为嚣俄。同年,苏曼殊翻译的《惨世界》在《国民日报》上发表。 1907年,《悲惨世界》的第一个单行本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书名为《孤星泪》。 此外还有《时报》社出版的节译本,书名为《逸囚》.1929年,由李丹译、方于校的《悲惨世界》第一部收录在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分9册出版,书名为《可怜的人》。 1931年,柯蓬州以《少年哀史》为书名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的压缩本。 此后,李敬祥于1936年、微林于1944年、徐泽人于1950年、周光熙和岳峰于1953年又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均为节译本。此后,李敬祥于1936年、微林于1944年、徐泽人于1950年、周光熙和岳峰于1953年又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均为节译本。 比较忠实于原文、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全译本是由留法学者李丹、方于夫妇用长达半个世纪的心血译竞的,从1958年至1984年全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此后多家出版社又先后出版了许多节译本、缩写本,译者和改写者有陈宗宝、毕东岳、王振孙、廖星桥、周光熙、丁雪英、佘协斌、朗维忠、杨元度、林小菁等。 近些年又先后出版了多种复译本,译者有李玉民、州长治、潘丽珍等。
(2)《巴黎圣母院》译介。 最早的译者是俞忽,1923年以《活冤孽》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46年,上海群学书店出版了由越裔译述、以《钟楼怪人》为书名的节缩本。 1949年,陈敬容的全译本由上海骆驼书店印行。此后的全译者有管震湖、陈宗宝、潘丽珍、施康强、李玉民、罗国林、罗仁携等。节缩本译者有余耀南、李祥等。
(3)《九三年》译介。 这部小说首译于1913年,译者署名为东亚病夫,即我国晚清著名作家兼翻译家曾朴,书名为《九十三年》,先于1913年连载于上海《时报》,次年由有正书局刊印,后于1929年修订成两卷由上海真美善书店印行。继曾朴之后,林纾和毛文钟合作,又于1921年翻译了这部小说,以《双雄义死录》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名译为预勾。1948年,董时光也翻译出版了这部小说。 比较忠实的全译本译者为郑永慧(以《九三年》为书名于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后的复译者有桂裕芳、罗国林等。
(4)《死囚末日记》译介。 始译于1906年,译者包天笑(即包公毅),以《铁窗红泪录》为书名发表于《月月小说》.1929年,上海现代书局印行了由邱韵从英译本转译的《死囚之末日》。 1949年,黄峰又从英译本转译,以《铁窗末日记》为书名由上海长风书店出版。最后的译本定名为《死囚末日记》,1957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李平沤。
下面的等下礼拜再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545

帖子

4696

积分

牧场主

4#
发表于 2008-11-28 17:42 | 只看该作者
(5)《海上劳工》译介 。初译者署名平情主人,书名为《噫有情》,1928年由真美善书店印行。 后有伍光建的译本。 以《海上的劳工》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不详。 较忠实的全译本于1980年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罗玉君。此后又有许钧等人重译。
(6)《笑面人》译介。《笑面人》首译于1931年,译者曾朴,连载于《真美善》季刊,书名为《笑的人》,未译竟。此后较忠实的全译本译者有鲁膺、郑永慧以及周国强等。
(7)《布格-雅加尔》译介。始译于1905年,译者包天笑,以《侠奴血》(又称《侠女奴》)为书名,由小说林书局印行。鲁膺的新译本于1956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后有陈筱卿等人的复译本。
(8)《葛洛特·格》译介。译者沈宝基,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多人重译。
(9)《冰岛的凶汉》译介。译者刘方,《以冰岛恶魔》为书名于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后有陈筱卿等人重译。
2、雨果戏剧译介雨果一生写的10多出戏剧,大部分有了中译本。最早以单行本形式出现的是曾朴译的《枭欤》(现译为《吕克莱斯•波基亚》),1916年由有正书局出版。阿英曾将此剧编入《晚清文学丛钞•域外文学译文卷》,并称曾朴所译此剧与马君武所译席勒的《威廉退尔》、胡嘏所译易卜生的《傀儡家庭》鼎足而三,“是从清末到‘五四’时期最足代表的翻译剧本”。
接下来译介的是《安日乐》,1917年由包天笑、徐卓呆合译,书名为《牺牲》,由秋星社刊行。该剧曾朴于1930年译作《项日乐》,张道藩1946年译为《狄四娘》,刘小蕙于1983年译为《安琪罗》。
曾朴译介的雨果戏剧还有《欧那尼》(今译《艾那尼》)、《吕伯兰》(今译《吕伊•布拉斯》)、《钟楼怪人》(即《爱丝美拉达》),分别于1927、1928年由真美善书店出版。据说曾朴还译有《克林威尔》(现译《克伦威尔》)、《玛丽韵姐洛姆》(现译《玛丽蓉•黛罗美》)、《嬉王》(现译《国王取乐》)、《玛丽丢陶》(现译《玛丽•都铎》)等,但未见梓行。
1947年,陈瘦竹据英译本转译了《欧那尼》,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解放后,李健吾译有《宝剑》,1957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86年,许渊冲翻译的《雨果戏剧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谭立德等人也翻译过雨果的戏剧。
3、雨果诗歌译介和雨果的小说、戏剧译介相比,诗歌译介较少。解放后至1984年的35年间,单行本只出版了一本闻家驷翻译的《雨果诗选》,收录译诗22首,由作家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直到1985年雨果逝世100周年后,雨果诗歌的译介才出现新局面。不仅有关报刊杂志与法国译诗选登载了大量雨果译诗,而且在短短七八年间就出版了众多的单行本,其中主要有:
沈宝基译《雨果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沈宝基译《雨果抒情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程曾厚译《雨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闻家驷译《雨果诗抄》,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
张秋红译《雨果诗选》(两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程曾厚译《繁花似锦的五月:雨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张秋红译《雨果抒情诗100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等等。
此外,由柳鸣九先生主编的20卷《雨果文集》中,包含了5卷译诗集,译者有张秋红、程曾厚、吕永英、李恒基等。至此,雨果一生创作的《颂歌集》、《歌吟集》、《东方集》、《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光影集》、《惩罚集》、《静观集》、《历代传说》、《凶年集》、《做祖父的艺术》、《街头与森林之歌》等10多部诗集,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译介。
4、雨果散文、游记、政论译介雨果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书信、随笔、游记、政论,这些作品的主要中译本有:
顾维熊译《嚣俄的情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白丁译《雨果情书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顾维熊《雨果的情书:寄给未婚妻的信》,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郑克鲁译《雨果随笔•见闻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
佘协斌编选、沈宝基等译《雨果抒情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
郑克鲁译《雨果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
张政译《雨果情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刘华译《莱茵河》,收入柳鸣九主编《雨果文集》第1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徐知免译《阿尔卑斯山和比里牛斯山之游》,同上;
徐知免译《法兰西和比利时之游》,同上;
张容译《见闻录》,收入《雨果文集》第20卷;
丁世中译《小拿破仑》、《教皇》、《至高的怜悯》,收入《雨果文集》第19卷。等等。
5、雨果文论、研究资料译介这方面的主要中译本有:
夜澄译尼柯拉耶夫所著《雨果》,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林致平译《雨果生平及其代表作》,台北五洲出版社,1976年;
柳鸣九译《雨果论文学》,内收雨果《莎士比亚论》、《论司各特》、《论拜伦》及多本诗集序,1980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98年加以增添后以《雨果论文学艺术》收入其主编的《雨果文集》第17卷;
鲍文蔚译、法国阿黛尔•富歇所著《雨果夫人见证录》,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85年,再版时改名为《雨果夫人回忆录》;
沈宝基、筱明、廖星桥译莫洛亚所著《雨果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另一个译本系陈伉据俄文本转译,书名为《伟大的叛逆者—雨果》,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此后又有周国珍重译,书名仍为《雨果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此书的节缩本由台北志文出版社出版,译者莫洛夫,1986年。
6、雨果思想及作品研究我国对雨果思想及作品的研究,无论从时间和规模上看,还是从广度与深度上看,都可以说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雨果学》。除了众多译家为其译本写的“译序”、“前言”、“后记”本身就是上乘的研究文字外,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多种世界文学史或法国文学史书籍开辟专章专节对雨果进行论述,有关雨果研究的专著亦陆读出版,一些外国文学研究机构与高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雨果学术研讨会,这在我国的外国文学作家研究中是不多见的。
早在1927年,即雨果发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宣言《<克伦威尔>序》100周年时,曾扑就在《真美善》杂志上出了一期《法国浪漫运动百年纪念号》,对浪漫派领袖人物雨果进行了特别研究介绍。1935年雨果逝世50周年时,茅盾撰写了《雨果和<哀史>》、《雨果和<欧那尼>》等介绍文字。
解放后,对雨果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2年,雨果诞生150周年时,茅盾首先提出将雨果作为世界文化名人来纪念,这一倡议得到广泛响应。《人民日报》发表了《为保卫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而斗争》的社论,指出:“雨果,我们是把他当作法国进步人民的一颗巨大的良心来认识的;我们十分尊重在雨果的作品及一生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对人类的合理前途的渴望”。 全国各大报刊都登载了纪念文章或学术论文,一些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文艺评论家如茅盾、郭沫若、楚图南、洪深、唐弢等人纷纷撰文纪念。1981年,雨果诞生180周年前夕,全国性的雨果学术研论会在长沙召开,仅大会收到的论文就有90篇。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中册),该书辟专章以长达72页的篇幅,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雨果的生平与创作道路,阐释了雨果的文艺理论,并对雨果戏剧、诗歌、小说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典型、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与意义,进行了分析评论。1983年,漓江出版社又出版了柳鸣九的《雨果创作评论集》。   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伯通撰写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旗手雨果》一书。
1985年是雨果逝世100周年。法国将这一年定为“雨果年”,举行了各种隆重的纪念活动。我国北京、武汉、南京、上海、长沙等地也分别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雨果纪念会和学术研讨会。全国很多报刊杂志纷纷开辟雨果专栏、专题,充分显示了我国对雨果研究的重视与成绩。如武汉纪念会后,《法国研究》出版了一期《纪念雨果学术讨论会专辑》,罗大冈发表了《试论雨果》的重要论文。柳鸣九则在《外国文学欣赏》上发表了《雨果的意义与启示》一文。在此期间,不少文化单位和高等院校还展出了由法国“纪念雨果全国委员会”提供的有关雨果生平、著作、绘画的大幅系列图片。
1998年是我国雨果译介与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年。主要标志是,该年我国著名雨果学学者柳鸣九先生编选了一部《雨果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主编了一套20卷的《雨果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这两部文集中收录的雨果作品,可以说是对近百年来雨果译介的大展示和大检阅,具有文化积累的重大意义;编选者柳先生所撰写的长达9万字的序言,包括总序和分序,则集雨果研究之大成,对雨果的思想及作品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辟独到的分析评论,可以说是一个世纪来雨果学研究的阶段性大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雨果的研究必将有新的发掘和新的提高,赋予新时代的新特色。 比如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仅有了外国学者写的雨果传记的中译本,而且出现了由我国学者自己撰写的雨果传记,其中包括北岳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由张英伦撰写的《雨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由葛丽娟撰写的《法兰西诗神:雨果传》。此外,还有各种雨果作品导读与鉴赏文字,如陆楼法等编著了《圣母院的钟声:雨果作品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545

帖子

4696

积分

牧场主

5#
发表于 2008-11-28 17:43 | 只看该作者
完工,呵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2-20 05:01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